公务员行测常识大全备考
21501、宗法制: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2150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百官之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奏章、监察)。
2150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统治思想。
21504、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朝时为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1505、行省制度: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全国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21506、宣政院:元朝中央政府设置了宣政院,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21507、军机处: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1508、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被称为脉学之宗。
21509、华佗:东汉末年的神医,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
21510、张仲景:东汉末年医学家,被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
21511、孙思邈:唐朝著名医学家,著有《千金方》,被称为“药王”。
21512、《黄帝内经》: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
21513、《难经》: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相传内容可能与扁鹊有一定关系。
21514、《神农本草经》: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21515、《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写的,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21516、孔子。春秋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为“至圣”。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德治民”。创立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编成。
21517、孟子。名轲,“亚圣”,战国时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有《孟子》。孟子在政治上提出“仁政”“民贵君轻”。在伦理观上提出“性本善”。
21518、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1519、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21520、庄子:名周,代表作品为《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21521、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韩非、李斯等。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著有《韩非子》。
21522、墨家创始人为墨子,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节用”等观点。“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属于墨家最伟大的精神。
21523、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曾经担任过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他是唐朝时期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的文章气势比较雄伟,说理很透彻,逻辑性非常强。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著作《师说》是比较有影响力的,如文章中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1524、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曾担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合称“王孟韦柳”。他是一个关心社会现实的文人,无论写的是什么题材,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著有《柳河东集》等,有一首比较有名的诗《江雪》,全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525、苏洵,字明允,苏洵擅长写散文,他的散文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很犀利,对于北宋时期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抨击。在二十七岁时,开始发愤为学,虽然发愤比较晚,但是非常的勤奋。他的儿子苏轼回忆幼年伴随父亲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正是有了苏洵的勤奋读书,也就使得苏轼在幼年时期接受到良好的家教,为其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526、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豪放词派开创者,此外,在诗、文学、书画等领域都有一定的造诣。苏轼的散文与韩愈的散文并称为“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由于涉猎的领域很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影响,苏轼也被人称为“古代第一全才”。苏轼的一生在宦海中沉浮,奔走过很多地方,生活的阅历十分丰富,在他的眼中,就算是很平常的生活、自然之景都包含深刻的道理。
21527、苏辙,字子由,是苏洵的儿子,曾担任过宋朝的宰相。苏辙的学问受到其父兄的影响,擅长散文的写作,尤其是政论文和史论。他对王安石的变法有自己的看法,认为青苗法表面上是好的,其实对百姓来说是还是有害的。比较有名的著作有《栾城集》、《墨竹赋》。
21528、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他是宋朝时期文学史上最早的开创一个时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人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的一生也不是很顺利,在宦海中浮沉起落,曾经三次遭到贬谪,但是他的很多作品表达恰恰是积极乐观人生态度。欧阳修对于有能力的年轻人是极力推荐的,使很多原本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这些人中,包括苏轼、苏辙、曾巩、张载、程颢等。曾修《新唐书》,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2152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出生官吏家庭,喜好读书,记忆力很强。在宋神宗时期,被任命为为参知政事,推行新法,如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等,以此改变北宋时期国家积贫积弱局面。变法目的是富国强兵,但是变法侵害了封建保守派利益,遭到反对,所以王安石的变法是一波三折,最后结果也不是很好。但是,王安石的心胸是比较开阔的,“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说的就是王安石。而且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列宁同志誉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主要著作《临川集》。
21530、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资质聪颖,记忆力超群。为政期间,廉洁公正,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在十八岁的时候,跟随父亲进京,结识了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等人,以文会友,交了很多好朋友。他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在古文理论领域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要作品有《元丰类稿》、《隆平集》。
21530、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21531、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21532、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等。
21533、元宵: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
21534、清明: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它将节气日与民俗节日融为一体,是天时与人时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清明节盛行于我国南方沿海一带,清明扫墓,亦称为"拜山"。清明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过节的主要礼俗主题。扫墓时,首先会将祖坟周围的杂草清除,祖坟扎纸,然后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最后鸣放鞭炮。
21535、端午:铸阳燧: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相信,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煅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
21536、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21537、赛龙舟:竞渡之习,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代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21538、吃粽子:节庆饮食端午食粽,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粽籺"、"筒粽",其由来久远,花样繁多。"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古粽籺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21539、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21540、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21541、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21542、七夕:汉代,七夕被赋予了妇女向织女星乞巧智慧和巧艺的人文内涵,形成了七夕乞巧习俗,故亦称为"乞巧"。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等风俗,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中国越来越多的情侣把那天视为中国情人节。
21543、中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21544、重阳: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写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
21540、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
21541、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21542、森林效应:强调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经历竞争、淘汰、相互的比较和相互之间的评价才能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奋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1543、刺猬效应: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1544、投射效应: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把他人的特性硬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
21545、蝴蝶效应:指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21546、木桶原理: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21547、沉锚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21548、懒蚂蚁效应: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很勤劳,寻找、搬运食物争先恐后,少数蚂蚁却东张西望不干活。当食物来源断绝或蚁窝被破坏时,“懒蚂蚁”则“挺身而出”,带领众伙伴向它早已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源转移。
21549、0岁:初度——指小儿初生之时。
21550、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行测可能性推理技巧
在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在逻辑判断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一半,可能性推理主要分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结论型、评价型和解释型,大家最熟悉的是削弱型和加强型,结论型是一种小众的题型,所以也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结论型题目从根本上讲不需要削弱题干现象,也不需要加强题干现象,主要是以整个题干为前提看选项是否能从题干中推理得出。可能性推理之中的结论型也是会经常考到的题型,所以我们也需要学好结论型。
一、结论型题目的判定结论型的题目非常好判定,一般我们读题的时候都是先读问法,一般来说,结论型题目的提问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此(不)可以推出
2.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
3.据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所以:
一般会出现标志性的词汇:推出,可得,知道,推知……。一般只要看到问法中有这些词汇就可以判断出该题目属于结论型题。
二、应对策略——定位原文,同义转述
1.关注原文
在阅读题干原文时关注一些可能设错的地方,可以关注如下一下词汇:
(1)条件词汇
(2)绝对性词汇(范围:所有; 最 根本 唯一 一切 凡是 )
(3)数字,比例等
(4)比较词(谁比谁;谁更。)
(5)变化词(变得,缩小,扩大,上升,下降等)
2.筛选步骤
根据选项定位原文,判断对错
3.选择答案的时候要严格遵循的原则
(1)从弱原则(很重要的一个原则)
选项出现了绝对性词语的,要注意一下,很有可能是错误的
(2)严谨客观(尊重题干,忠于题干)
题干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不要过度推断
4.设错选项
(1)无中生有
(2)过度推断
(3)混淆概念
(4)违背原
(5)强加因果
(6)正话反说
【题目】尽管传统的观念都认为中午小憩是有利于健康的,但是科学家研究发现,经常睡午觉超过 60 分钟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82%,而死亡风险增加 27%。但是如果午睡时间短于 30 分钟,这些疾病风险却会相应地降低。科学家又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只要午睡时间超过 40 分钟,得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就会陡然加大。而且午觉要是超过 90 分钟,你还容易疲劳一整天。
由此可以推出:
A.午睡时间越短,越有利于健康
B.不睡午觉可以有效避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
C.如果你一天都觉得疲劳,那你午睡超过了 90 分钟
D.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解析】答案D。由题干午睡 30 分钟、40 分钟和 60 分钟的各项数据对比,可说明午睡时间过长对身体不利,D 项可以推出;题干只是说午睡短于 30 分钟疾病会降低,并没有说越短越健康,A 项说法不准确;B 项的说法题干中没有相关根据,排除;题干为“午觉要是超过 90 分钟,你还容易疲劳一整天”,但是不能得出觉得疲劳就是因为午睡超过90分钟,C 项错误,排除。故答案选 D。
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
在行测判断推理削弱题中,因果关系类题干一直是考察重点。即两件事AB共存,结论是两件事有因果关系,即A会导致B。而削弱最常见的选项就是另有他因的选项。但是很多考生对于另有他因的理解是有误区的。今天就带大家通过例题来认清另有他因,帮助大家做对削弱题型。
分类一:AC共存,C会导致B
【例题1】 H国赤道雨林的面积每年以惊人的比例减少,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是,卫星照片的数据显示,去年H国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明显低于往年。去年,H国政府支出数百万美元用以制止滥砍滥伐和防止森林火灾。H国政府宣称,上述卫星照片的数据说明,本国政府保护赤道雨林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H国政府的上述结论?
A.去年H国用以保护赤道雨林的财政投入明显低于往年。
B.与H国毗邻的G国的赤道雨林的面积并未缩小。
C.去年H国的旱季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大面积持续降雨。
D.H国用于雨林保护的费用只占年度财政支出的很小比例。
【分析】题干在讨论去年赤道面积缩小比例减少的原因。题干前面由H国政府支出的钱很多,用这些钱制止滥砍滥伐和防止森林火灾。同一时期又发现雨林面积的缩小比例比往年低。因为这两件事在同一时间发生,所以得出结论,认为两者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政府保护赤道雨林的努力使雨林面积缩小比例降低。我们可以思考,两件事同时发生是否一定意味着有因果关系?
A项想说往年投钱多还没起作用,去年投钱少了可能也起不到作用,想削弱,但是投钱少不等于没取得成效?可能去年投的钱使用效率更高了,也有可能是往年的量变引起的质变。所以A项想削弱但起不到作用,排除。B项对比了H国和G国的雨林保护情况。而题干结论在讨论H国雨林面积缩小比例降低的原因是什么。B与题干结论的话题不一致,排除。C项说明最容易出现森林火灾的旱季出现一种天气,使得火灾发生的概率减少了,也就是说明,去年的雨林面积缩小比例降低也有可能是天气导致的,可能不是由于本国政府保护取得的成效,C项另有他因,可以削弱。D项说明去年花的钱占总支出的比例很小。想说明,去年占总支出的比例小,有可能花的钱也是少的,但是所占比例小并不能说明花的钱少,即使是花的钱少了,也不能说明最终没有起到作用,D项想削弱不能削弱,排除。故答案为C。
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到AB共存,若同时AC共存,则C可能导致B,未必是由于A。这是另有他因。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我经常喝咖啡,同时还发现我自己经常掉头发,于是得出结论喝咖啡导致掉头发。选项一说,我还经常熬夜,这是另有他因。选项二说熬夜也会导致掉头发,这个选项不是另有他因。也就是另有他因需要带着主体说。
分类二:AB是由C导致的
【例题2】在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拆迁和建设的速度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城 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城市的拆迁和建设,因此,有人认为,城市的发展是导致城市拆迁 和建设的根本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很少进行拆迁和建设的城市,往往都会发展得比较缓慢
B.除城市发展外,工业化也是导致城市拆迁和建设的原因
C.城市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了很多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发展,带动城市的拆迁和建设
【分析】题干讨论的是城市发展是否是导致城市拆迁的根本原因,题干发现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城市的拆迁,两件事伴随存在,可能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于是得出结论,城市的发展是拆迁和建设的根本原因。两件事伴随发生,是否一定意味着他们之间有因果关系?看选项,哪个最能削弱。A项在说拆迁少的城市发展慢,也就是发展慢的拆迁少,而题干是说发展快的拆迁多,A相当于给题干补充了一组论据,说明发展和拆迁之间确实有紧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结论,排除。B选项说的是工业化也是拆迁的原因,想说城市拆迁的原因不是唯一的,还有别的原因,但题干结论说的是城市发展是根本原因,没说是唯一原因,所以即使工业化也是原因,并不能否定城市发展是根本原因,B项想削弱不能削弱,排除。C项说了城市的发展有利有弊,但这个利弊和拆迁的关系是什么不确定,C项无关,排除。D项告诉了我们经济发展水平才是拆迁的根本原因,而城市发展和拆迁都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结果,他们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D选项削弱了题干结论。故答案为D。
这道题时说AB是由C导致的,这时候C是另有他因。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学生成绩差道歉信范文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最新的教案展示五篇
开展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的唯美宣传语最新
芒种节气的来历及养生要点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劳动合同法知识点
公考行测劳动合同法知识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推荐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语言专业的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语言类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MBA毕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
比较文学博士论文题目选题推荐
旅游管理方向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词范文七篇
MBA在职研究生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设计类专业论文题目参考
工程管理专业论文题目选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