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复习实用技巧

马振华老师

公务员行测复习实用技巧

第一个小技巧:分阶段系统学习。在备考中,每做完一个章节或者科目,对照错题重点复习对应的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建议整理一个错题本,把同一科目的错题归类总结,重点总结知识点和考点。在学习时应注重对于考点考法的总结和归纳,同时梳理出各科目的框架。在梳理时能够做到,每一章节的核心考点有哪些,以及考法熟记于心。在刷题时可以不再按科目章节刷题,打乱顺序,最后就是做历年试题。在做题时,注意把握时间和做题速度,严格按照真实考试时间。

第二个小技巧:归纳整理知识点。

一是有明显的时间脉络的,可以按时间线整理: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

二是按照不同的考点整理:比如各朝代治世名称,传统艺术、古代年龄称谓,科学技术等。

例如:各朝治世

西汉:文景之治——文帝、景帝

汉武盛世——汉武帝刘彻

东汉:光武中兴——光武帝刘秀

隋朝: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遗风——武则天

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

明朝:永乐盛世——明成祖朱棣

仁宣之治——仁宗、宣宗

清朝: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

【经典例题】贞观之治指的是历史上哪位皇帝( )

A.李世民 B.武则天

C.李隆基 D.李渊

【答案】A。解析: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公务员行测考试初唐四杰常识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这四个人怎么记呢?先记姓,简称“王杨卢骆”,再来记名,一下就记住了。然后还需要我们记一下他们每一人的生平。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他年幼时写的骈俪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名篇,久为众口传诵。据说他写文章之前,把笔墨纸砚准备好,饮酒后蒙被而睡,醒后一挥而就,不改一字,时人称为“腹稿”,他的诗清新自然,一篇之中常有警句,有如奇花异草杂缀在幽谷之中,使人百读不厌。有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他文章中的名句。

杨炯,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于显庆四年举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篇。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卢照邻的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杨炯誉之为“人间才杰”。代表作《长安古意》,诗笔纵横奔放,富丽而不浮艳,为初唐脍炙人口的名篇,但仍未摆脱六朝诗风影响。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四杰中骆宾王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

公务员考试行测主旨观点题中的因果文段

主旨观点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题干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主旨。在主旨观点题中,因果关系是常考题型。一般,在文段中出现“因此”、“所以”、“然而”等表示因果的标志词语,就可以确定文段中存在因果关系。

因果文段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析—得出结论;一种是分析—指出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第一种后面的结论是重点,而第二种就要兼顾原因和结果。下面通过两道题来具体运用一下这种方法。

【例1】中国历代异常发达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早就无数次的告诫世人:权力的私有及日益专横,只能导致万民涂炭、王朝崩溃的惨祸。但是所有这些深痛剖析永远难以进入法律层面而成为制约统治权利的刚性力量,所以它们只能转而定型为一种“代偿”方式,即思辩、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中的深深涵咏和喟叹。因此,在中晚唐开端的中国皇权社会后期文化中,以李商隐等人的作品为代表,不仅“咏史”之作数量日益庞大,而且诸多经典之作极其繁荣,具有空前沉郁的历史悲剧感。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告诫世人吸取历史兴亡的深刻教训

B.剖析权利私有必然造成社会危机

C.评价李商隐等唐代诗人的创作成就

D.说明咏史诗作诞生的社会政治背景

【解析】答案:D。题干中有明显引导因果文段的标志“因此”。“因此”之前在详细分析中国古代权力的私有和专横导致一些沉痛剖析不能进入法律层面,只能变成一种思辩、文学和伦理等领域中的深深涵咏和喟叹。因此之后进一步说明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了我国“咏史诗”数量巨大。符合“分析—指出事实”的结构。因此前面的原因和后面的事实都需要关注。只有D选项兼顾了前后,所以是正确答案。

【例2】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自吐蕃王朝兴起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它的题材除了宗教外,还有很多历史和民俗内容,因此又被称为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所以,要想了解西藏的历史,除了正襟危坐地阅读严谨但略嫌呆板的大部头史书外,你还可以选择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方式——欣赏唐卡,与众多的古人对话,想象曾经的历史事件,体味藏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了解独特的藏地民俗,这是一个让历史变得立体可感的过程。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唐卡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种惬意轻松的了解西藏的方式

B.唐卡中记录了独特的藏族民俗和曾经的历史事件

C.唐卡是了解西藏文化和历史的“百科全书”式的绘画形式

D.唐卡是极富藏族文化特色且历史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解析】答案:A。这是一道典型的因果文段的题目,“所以”之前对唐卡进行了介绍,而“所以”之后则重点说明想了解西藏的历史,除了阅读严谨但略显呆板的大部头史书外,还可以选择一种惬意和愉悦的方式——欣赏唐卡。A选项是对后面内容的同义转述。而B、C、D项只是文段中的片面信息,并非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