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高频常识考点
一、政治常识
近两年,政治常识一直是常识判断部分的高频考点。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较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
例题1:联考行测真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选人用人制度逐步展开、不断深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以下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的一项是( )。
A.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 B.建立公务员制度
C.实行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 D.实行干部“四化”
解析:此题答案为A。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新闻发言人不属于领导干部范畴,因而不能体现中国干部人事制度变迁轨迹。
二、经济常识
经济类试题非常注重对我国当前重大经济政策和措施的考查,这与近几年的中央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因而,关注中央重大会议,了解国家宏观调控动态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做的功课内容。此外,从近两年联考真题来看,一些最新的总结性数据往往成为联考偏爱的考点,这些数据大都来自官方的正式文件,考生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报纸了解相关信息。
例题2: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 )。
A.发行央行票据 B.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买进政府债券 D.提高再贴现率
解析:此题答案为C。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以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做法有:出售政府债券,这是公开市场业务的一种做法,还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发行票据等。C项买进政府债券属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三、法律常识
近两年,联考的法律类试题主要考查了《公务员法》、《民法通则》、《公司法》、《行政法》等的相关内容,其中《行政法》是出题频率较高,需要重点掌握。同时,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并且要有选择性的记诵相对重要的法条。
例题3: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均应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进行评价
B.部门规章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C.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依法设定一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D.法律、法规、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任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
解析:此题答案为C。《行政许可法》第20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但《行政处罚法》没有相关规定,因此A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6条和《行政处罚法》第12条规定,部门规章只能对已经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实施的具体规定,但可以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情况下设定一定的行政处罚,因此B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法》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因此C项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14条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因此D项错误。
四、人文常识
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儒家文化、中医、京剧、国画、书法、瓷器等众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都是命题者青睐的考点。此外,近两年联考都考查了外国文学文化常识,考生平时应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例题4:联考行测真题
下列关于文化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
B.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梵高等
C.北宋时期的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要内容
D.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有古筝、扬琴、琵琶、马头琴等
解析:此题答案为D。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故D项错误,当选。
五、地理常识
近年来,地震、厄尔尼诺、温室效应等地理现象频繁发生。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些地理现象严重影响某一区域乃至全球的正常发展,与这些地理现象相关的知识也日益成为联考关注的焦点。此外,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热度不减。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记忆层面上,还要主动自觉地、有意识地去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成因。
例题5:联考行测真题
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如果规划不当,到了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热岛效应,下列有关热岛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增加的车辆与住户的空调加剧了热岛效应
B.热岛效应只会在大城市出现,中小城市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C.出现热岛效应的地方,温度比周围郊区一般要高两三度甚至三五度
D.城市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通风与气流不畅是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
解析:此题答案为B。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城区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中心的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城市热岛中心气温一般比周围郊区高1℃左右,最高可达6℃以上。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条件有:
(1)城市内拥有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
(2)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这些材料热容量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
(3)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对风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
(4)城市中的机动车、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和温室气体,它们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致使城市大气产生温室效应。本题中ACD项说法正确,中小城市只要存在上述条件也可以产生热岛效应,B项不正确。
公务员行测复习乘法估算技巧
1、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0、1、2时,全舍。例1. 估算1319.2×4820.4
解析:这两个数各有5位有效数字,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即保留13和48,后面的有效数字怎么取舍则看第三位有效数字:1和2,两边都是0到2中的小数字,所以全部舍掉,将乘法估算为1300×4800=6240000。
2、第三位有效数字均为8、9时,全进。例2. 估算5289×13.9%
解析:5289有四位有效数字,13.9%则有三位有效数字。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即保留52和13,第三位有效数字为8和9,这些都是很大的数字,所以全部往前进一位。将乘法估算为5300×14%=742。
3、其他所有情况,一进一舍。以上两种全舍或全进的情况都比较简单,在实际计算中,两边有效数字都很小或都很大的情况相对较少,所以除开以上两种情况,其余情况都是一边进位一边舍掉。哪一边进哪一边舍呢?记住一句口诀: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我们先通过前两位有效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大小数,前两位有效数字大的就是大数,前两位有效数字小的就是小数,先让小数根据第三位有效数字的大小四舍五入,大数这边就只需要跟据小数的变化反着来就可以了,保证一进一舍。
例3. 估算56345.3×63.4%
解析:这两个数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为56和63,观察第三位有效数字是3和4,判断出需要一进一舍。我们首先判断出哪一边是“小数”:56<63,所以左边是小数,有取舍的优先权,在这里要注意判断大小数看的是前两位有效数字的大小,而非这两个数本来的大小。因为56345这个数的第三位有效数字是“3”,所以四舍五入应该舍掉,这个数就估算为“56000”。既然小数舍,要满足一进一舍,那么大数就要进,即使“63.4%”的第三位有效数字为4,要往前进一位,估算为“64%”。56000×64%=35840。
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两个数相乘的估算方法:首先是各自保留前两位有效数字,再观察第三位有效数字判断如何取舍,取舍的方法需要大家下来多多练习,才能用的得心应手。
行测人文常识备考: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制度
1、世卿世禄制商周时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主要和“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以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世代相传,虽然担任大小官职的人都需要学习国学知识和相关的礼仪制度,但也形成了世代垄断的官职,没有起到选贤任能的作用,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后期的选官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
2、察举制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具体的形式就是根据国家的需要由地方和大臣举荐人才。举荐又多数以“举孝廉”为主,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这种选人用人的方式提升了人才选用的质量。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制度。
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曹丕接受陈群的建议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将人才按优劣划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前期还是以人的能力和家世为主要划分依据,但到了后期,就主要看家世和门第了,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使得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了贵族垄断的选官制度,使得选官制度又变成了贵族士大夫的工具。
4、科举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科”指的是考试科目,“举”指的是选拔人才。科举制历时1300余年,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考试在古代是实行时间最长也是选人效率和质量都非常高的选官用人制度,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君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考察的形式和内容都做了进一步的约束,考试的内容以八股文为主,约束了考生的思想,起不到选贤用能的作用。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同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11月再见12月你好唯美说说(100句)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最新五篇
禁止踩踏草坪建议书五篇
最新汉中市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份公务员行测答题地理知识
公务员行测高效技巧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科目内容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份公务员行测重点复习策略
公务员考试申论概括题思路
份湖南公务员考试技巧参考
公务员考试备考刑事侦查措施知识
公务员考试报名内容大全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相关事项参考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宏观经济概念
份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考点分析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数学功底分析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数学功底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