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四建议
一、保持好的心态
知识的范围可以分为知识的广度和知识的深度两个层面。无论是提高大家学习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我们觉得首要的是心态,心态决定定状态,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常识判断的学习,第一位的是对于新知识的有一种开放拥抱的姿态,有一种汲取新知识获得成长的情怀,才能书山漫步、学海泛舟。
二、拥有好的状态
对于应试者即为当局者,从结果导向上首要做的其实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了解公职考试笔试面试等环节测查的是何种素质和素养。本质是指基本的、根本的性质,是一事物成其为自身、有别于其它物的固有属性,明晰事物的本质对于准确把握该事物、推动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了解考试的实质对于备考学习是一种超然物外、高屋建瓴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从大纲的要求,常识判断侧重知识的广度,因此选择复习范围就变的非常重要。
三、走出误区,掌握方法
一是走出备考的认识误区,进行科学系统的备考。很多考生认坚持常识复习无用论,其实质往往是复习方向和复习心态的偏差。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公考一样,招考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侧重知识广度的常识如果视之位“鸡肋”,效果会更加不理想,导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把握复习重点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拓宽知识面,把握应试规律。很多同学认为常识出题似乎毫无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处出击到处收集各类资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应试效果并不明显。其实,考生在备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试题,从试题中体会考试重点、学习解题技巧,然后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提高自身在备考中的效能。考试的杰出一定属于用心而努力的人,对于这段时间如何复习常识。
四、复习计划
对于复习的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备考方案,法无定法,以供参考。
第一步:选择好的教材。教材强调质量,数量上一本为宜,另外可选择一本其他教材作为补充工具书。
第二步:全面复习,通读教材,按照教材后面的习题进行提纲挈领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对于常识判断,有的同学如果连最基本法学、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都欠缺,还是很有必要进行全面复习。这段时间如果报辅导班帮助梳理知识体系,时间宜早不宜晚。
第三步:做题。通过做题进行检验复习效果,进而查漏补缺,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做什么题呢,我们推荐做试题,另外不仅要做国考常识判断的历年试题,还要做各省联考的历年试题,上述范围内数量上根据个人时间愈多愈好。千万“不能有考过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举一反三的?心态看待这些题目。上述列举的试题范围为科学的数量范围,还需要大家思考总结的做题科学质量。
第四步:做常识判断笔记梳理强化巩固之前的复习。这段时间我们推荐大家做笔记梳理,例如错题、难点、重点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为笔记蓝本,进行“头脑风暴”势力的笔记梳理。
第五步:考前半个月,要进行整套的行测全真模拟,坚持每两天一套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目自己核对答案,并分析每道题,做对的是怎么对的,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做错的为什么错,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并记录下来。根据课堂上强调的?重点,缩小范围,深入挖掘,会更有效的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拓展:公考行测数学复习技巧
1. 利用假设法来计算结果
例1. 某蛋糕店接到300个蛋糕的订单。已知老板一天能做30个蛋糕,店员小红一天只能做10个。蛋糕制作过程中,老板有一个周末外出,小红请了8天假,两人在外时间不重叠。问制作这批蛋糕一共花了多少天?
A. 11 B. 12 C. 13 D. 14
解析:方程法:设需要x天完成,根据工作总量=效率×时间=老板完成的总量+小红完成的总量,即300=30×(x-2)+10×(x-8),解得x=11,选A.
假设法:在实际方案中,X天两人共合作生产300个蛋糕,假设老板和小红在合作期间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工作状态,那么同样的X天就会生产300+30×2+10×8=440个,每天两人合作的效率和=30+10=40,所以所求X=440÷40=11,选A.
2. 利用时间替代(转化)快速求解
例2. 甲乙两人共同完成一项翻译工作,原计划15天完成,但期间由于甲生病休息了一段时间,结果两人从开始到完成任务共花了20天。已知甲三天的翻译量和乙五天的翻译量相当,则甲休息了几天?
A. 3 B. 5 C. 8 D. 10
解析:特值法:已知甲乙效率比为5:3,设甲乙实际效率分别为5、3,则乙一共工作20天,完成的工作工作量=20×3=60,整个翻译文件的工作量=15×(5+3)=120,所以甲需要完成的工作量=120-60=60,甲需要工作的时间=60÷5=12天,所以甲休息天数=20-12=8,选C。
3.结合比例找答案
例3. 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效率比为1∶2∶4。某项工程,甲乙合作完成全部工程的1/3,甲离开,乙接着完成余下的1/2,剩下的由丙单独完成,用时3天,完成此工程共用了多少天?
A. 6 B. 7 C. 8 D. 13
解析:特值法:已知效率比,设甲乙丙三人的实际效率:1,2,4.所以可以求出乙工作三天共完成的量=3×4=12,由题可知甲乙合作1/3的工作总量,乙单独完成1/2×2/3=1/3的工作总量,丙接着做最后1/3的工作总量,均为12.所以甲乙合作的天数=12÷(1+2)=4天,乙单独工作时间=12÷2=6天,丙单独工作时间=3天,所以共花费4+6+3=13天,选D.
比例:由题可知乙丙都单独完成1/3的工作总量,且乙丙的效率比=2:4=1:2,所以完成的工作量相同,时间和效率呈反比,所以丙用时3天,乙需要6天完成,问总时间t>3+6=9天,结合选项选D.
通过几道例题,我们至少能够感受到数量的有些题目我们能通过一些性质或者方法能够快速的找到正确选型,大家也赶紧动起来,把这几种方法利用在实战中,节约时间,提升正确率,让自己的实战能力提高一个档次。
拓展:行测复习计巧
(一)合理安排做题顺序
前两次复习,因为没有明确的做题顺序,做题目时很混乱,刚开始想要全部做对,给自己增加信心,在前面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导致后面很多题目没做,顾此失彼,结果就是50分都不到。总结前两次经验,这一次在做题时,我先做了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再做常识和数量题,也学着适当舍弃了一些常识怪题和不懂的数量关系题,等时间充裕再攻破这些难题和怪题。因为言语、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且所占分值比例大(大概75分),所以我会先做这一部分的题。而常识和数量关系所占分值小(25分),且难度很大,耗时太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这方面。
(二)学会“舍得”;舍,而后得
说实话,我一直都是在论坛里学习各位前辈大神的经验,在我迷茫时,看到了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对我的帮助很大,很感谢这位前辈!看过之后慢慢领悟到了“舍得”的真正含义,也学会了怎样去高效率地进行复习,让我不再迷茫。从这篇文章里面,我学会了舍弃那些耗时低分的难题怪题,合理安排做题顺序让得分明显进步,我学会了舍弃一锅粥的训练方式,专注的训练带来复习效率的大幅提升,我学会了舍弃那些扰乱双眼的资源,帮助我释放更多时间和精力。有舍才有得,舍而后得!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消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吉林疫情加油文案句子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定值问题
公务员行测复习一元硬币手常识
份公考行测功能关系题分析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公务员行测复习世界史常识
公考行测主题词筛选妙招
行测应该如何复习内容
始行测考试主旨观点浅谈
份公务员行测复习数学题运算技巧
份公务员考试行测地理常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命题技巧指导
份公务员考试行测民事行为能力梳理
份公务员考试行测主题词筛选攻略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主题词筛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