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题示例
一、必然性推理
【例题1】所有名词是实词,动词不是名词,所以动词不是实词。
以下推理中与上述推理在结构上最为相似的是:
A.凡细粮都不是高产作物。因为凡薯类都是高产作物,凡细粮都不是薯类。
B.先进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有些先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大学生都是遵守纪律的。
C.铝是金属,又因为金属都是导电的,因此铝是导电的。
D.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介词是虚词,所以介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解析】A。解析:题干为必然性推理,题干的推理形式为:所有 S 是 P,A 不是 S,所以 A 不是 P。 A 项的推理形式为:A 不是 P。因为所有 S 是 P,A 不是 S。与题干推理形式类似。 B 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 S 是 P,有些 S 是 A,所以 A 都是 P。与题干推理形式不 同。 C 项的推理形式为:A 是 S,所有 S 是 P,所以 A 是 P。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 D 项的推理形式为:所有 S 不是 P,A 是 S,所以 A 不是 P。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故答案选 A。
二、可能性推理
【例题2】某刑事人类学家在对260名杀人犯的外貌进行了考察后,发现他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理特征,于是得出“杀人犯具有广颚、颧骨突出、头发黑而短的特征”的结论。
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方式相同?
A.24—28之间没有质数
B.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C.植物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可增产,所以玉米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也可增产
D.某高校在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后,得出“我校同学学习态度普遍较好”的结论
【解析】B。解析:观察可知题干为可能性推理,题干“通过对 260 名杀人犯的调查”,得出了“杀人犯的整体特征”,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A 项对 24~28 这几个数字进行调查,得出没有质数,属于完全归纳推理;D 项通过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得出全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状况,也是完全归纳推理;C 项是由 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属于演绎推理。三个选项均与题干的推理方式不一样。B 项通过对“部分八月十五以及部分正月十五”的观察,得出“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 的整体特征”,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与题干推理方式相同。因此答案选 B。
拓展:公务员行测考试并举关系分析
一、并举关系知识点讲解(一)含义:连续的句子,同时不分主次地描述相关的几个事物或几个方面时,上下文之间为并举关系。
(二)判定标志:
1.并列词:和,且,既...又...
2.标点:顿号,分号
3.并列的句子
示例: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三)具体应用
寻找含义相近,结构一致的选项。
二、并举关系习题讲练【例】人格魅力是什么?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管理学者称之为________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力,________的感染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说一不二 耳濡目染
B. 一言九鼎 润物无声
C. 一呼百应 潜移默化
D. 不令而行 春风化雨
【答案】C
【解析】文段围绕“人格魅力”展开,后面三个句子不分主次的对“人格魅力”展开描述,属于并举关系;同时选项需要能跟“号召力”、“感染力”搭配使用。第一空,“说一不二”形容说话算数。“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两词均无法体现号召力大,排除A、B。“一呼百应”形容号召力大,响应的人很多;“不令而行”指不下令也会跟着行动,形容具有号召力。均符合题意。第二空,“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不能用来形容感染力,排除D。“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C。
拓展:公务员考试行测转折文段主旨技巧
转折文段的行文脉络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文段。
(一)话题的对比
还有一种特例——如果转折文段的前后内容是话题的对比,那么它不仅仅只侧重于转折后,而需要概括全文,进行话题的总结,正如我们下面这道题。
【例题】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人类一直无法摆脱生产的不足和基础物资的匮乏,而且社会总财富相比较恒定,财富主要依靠有限的自然资源来供给。这就意味着,国际关系更多地是围绕获取有限的自然资源展开的。然而,现代工商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财富总量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长,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共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是实现大家利益的最佳途径。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主要依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B.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C.国际关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D.人类正逐渐摆脱自然资源供给的束缚
【答案】A。解析:句①②“然而”前强调了传统农业社会中,国际关系受自然资源影响,③句“然而”后强调了现代社会中新的财富获取方式要求国际关系有所改变。层次划分为①②/③。行文脉络:转折——内容对比。转折前后对比可知,作者主要强调的是社会财富获取方式的变化对国际关系产生的深刻影响,即 B 项。
(二)话题转换
如果文段的内容是由一个话题转换为另外一个话题,那么文段的重点就在转折后,这是真题中出现较多的一种考法。
【例题】传统的创新观念认为创新没有固定结构,不遵从规则和模式。想要成为创新者的人被告知要“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尽情拓展思路,用与你的产品和服务毫不相关的东西做类比”。我们则主张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众所周知的框架内思考,不要跳出它的范围。人在专注于某个状况或问题的内部因素时,创造力才是最强的,通过对某个特定的创新任务进行界定,之后对其外延加以封闭,由此,我们大多数人才可能会更具持久的创造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专注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B: 框架内的思维往往会更有助于创新
C: 忽视规则和模式的观念不利于激发创造力
D: 没有固定结构的创新会限制创新者的思维
【答案】B。解析:首先我们分析一下行文脉络:①②句阐述传统观念中的“创新”,③④句转折指出“我们”对创新的不同看法,即创新可以不跳出框架,这样的创造力更强,更持久。层次划分为①②/③④。行文脉络:转折——内容转换。重点在转折后。选项中最能概括作者主张的创新的方法的为 B 项的“框架内的思维”,故本题选 B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守护清明节祭英烈手抄报简单最新
清明节征文八百字五篇
植树节走心文案80句
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范文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新旧事物讲解
公务员行测考试重点策略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竹林七贤阮咸常识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71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份公务员行测联考策略
始行测考试偷换概念题示例
公务员行测考试湖泊知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心理学效应知识点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判断推理题解法
公务员行测复习类比推理分析
公务员行测考试主旨题攻略
份公务员行测不同类型降水常识判断
份公务员行测言语备考分析
行测考试明朝外交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