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务员申论复习案例型材料分析

刘莉莉老师

公务员申论复习案例型材料分析

案例型材料是整个申论材料中篇幅最大的部分,也是埋点最多,提炼要点过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材料。针对案例型材料,在做题的时候要明确两个核心点:一是本案例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二是本案例反映了作答对象哪方面的内容。前一个问题尽管与作答内容呈现关联并不大,但理解案例是从案例中提炼要点的前提,因此考生在作答之前可通过“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影响”对案例进行梳理,由于其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此不做过多赘述。

案例材料提炼要点总共可分为四个层次,其方法由简单到复杂分别为:

1、分析案例段首尾句是否构成总结句,是总结句则可直接提炼总结句。

2、分析案例段前后段中有无总结段,有则需要着重在总结段中提炼要点。

3、分析案例段中有无一些表示总结性的高频词汇和高端词汇,存在则直接提炼总结词。

4、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均未出现的案例材料,则需对其进行综合概括,需要深究理解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针对本质进行作答。

具体如下:

一、分析案例段首尾句是否构成总结句,是总结句则可直接提炼总结句。

要求:概括准确,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不超过200字。

【材料节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图多尔?拉提乌来自瑞士,是一名数学学者。他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7年,当时在北京大学做研究,他喜爱中国的美食和自然环境,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图多尔?拉提乌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国际化示范学院副院长。“刚来这里时,学校的科研环境让我吃惊,这里太棒了。”图多尔?拉提乌说。上海交大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那些潜心做研究的学者来说,这是最重要的砝码之一。据福布斯发布的《2018全球人才流动和资产配置趋势》显示,到2022年,中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

本题主要是概括当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要找准这一对象的要点,则必须理解清楚作答对象的含义,“当前”是时间状态词,表明是近期,在时间轴上跨度不会太大。“我国人才回流”是对象,表明找点的内容与“我国人才回流”有关系,而本题审题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理解“人才回流”,“人才回流”即为人才流回来,只要材料中体现出“流回来”的内容即为作答对象有关系。“具体表现”即为题型,概括具体表现即为体现出来的现状。因此针对本道题的作答答案必须满足上述题干要求。

本段落是典型的案例型材料,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图多尔?拉提乌”这位瑞典专家来我国工作的相关内容。本段主要以三部分内容呈现,第一部分为总起句,主要阐述近些年来人才流动的趋势,即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定居。第二部分以“图多尔?拉提乌”这位专家作为例证,具体阐述了其来我国的原因和经过。第三部分则对未来人才流动的趋势做出的预测,即2022年我国将成为“国际人才环流中的一个交换性枢纽节点”。通过这三部分的梳理可以发现,第三部分与题干要求“目前”不符合,则不作为要点呈现,第二部分作为案例,在于对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做出具体阐述。因此,本段的要点则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专家愿意来华工作和定居。

二、分析案例段前后段中有无总结段,有则需要着重在总结段中提炼要点。

【材料节选】

乡村要振兴,就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曾经“走出去”的人员“走回来”,实现人才“逆城镇流动”,把在城市里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造福乡梓。

刘一博,一个从D县吉家庄走出去的年轻人,在他37岁时对人生又做了一次选择。这次,他离开打拼14年的大城市,放弃一家大型企业车间主任的职位,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16年,刘一博带领6名本乡青年返乡创业,成立吉家庄中心村农牧专业合作社,以800元/亩(1亩≈666.667平方米,下同)的高价流转吉家庄村1 500亩土地种植黄花。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全乡农民种植黄花8 000多亩,创办“吉家山水”等黄花品牌,并且创建吉家庄富硒杂粮品牌,为全乡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榜样。刘一博说:“我回来,是因为我看到县里为动员农民种植黄花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觉得更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

……

本部分摘选自四川省2018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第一题,材料逻辑是总分逻辑,通过材料可以发现,本则一共有五段,后四段全部都是案例材料呈现,需要概括的对象是“目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段中主要从整体上呈现了人才回流的整体趋势是“人才‘逆城镇流动’”,即人才由以往的农村流向城市转变为城市流向农村。而后续的案例材料则在从不同的程度上说明是哪些人才以何种方式流回农村。因此,本处核心要点则是:人才由城市流回农村,实现人才逆城镇流动。

三、分析案例段中有无一些表示总结性的高频词汇和高端词汇,存在则直接提炼总结词。

【材料节选】刘一博,一个从D县吉家庄走出去的年轻人,在他37岁时对人生又做了一次选择。这次,他离开打拼14年的大城市,放弃一家大型企业车间主任的职位,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16年,刘一博带领6名本乡青年返乡创业,成立吉家庄中心村农牧专业合作社,以800元/亩(1亩≈666.667平方米,下同)的高价流转吉家庄村1 500亩土地种植黄花。目前,该合作社已带动全乡农民种植黄花8 000多亩,创办“吉家山水”等黄花品牌,并且创建吉家庄富硒杂粮品牌,为全乡农民脱贫致富做出榜样。刘一博说:“我回来,是因为我看到县里为动员农民种植黄花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觉得更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

本段为典型的案例材料,以刘一博这一个个体作为案例呈现出一类人的回流现状。本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作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刘一博选择离开多年打拼之地返回家乡;后一部分主要讲解刘一博回乡之后的所作所为以及回乡的原因。在作答时,本题需要找点的内容是“目前我国人才回流的具体表现”,而“刘一博”这一个个例过于微观,不可能也不合适作为一个“我国”这一级别的要点进行呈现,因此要找到的是“刘一博”代表的一类群体,即为本乡青年返乡创业。而这个词汇在材料中本身就作为一类总结词汇出现,因此,本段的要点为:本乡青年返乡创业。

四、基于以上三种情况均未出现的案例材料,则需对其进行综合概括,需要深究理解案例反映的本质问题,针对本质进行作答。

示例:请根据资料2,归纳小童获得“全市十佳科技特派员”荣誉的原因。(20分)

要求:(1)归纳全面,语言简明;(2)不超过200字。

【材料节选】领导说,他所服务的S村地处偏僻,有一段路车根本开不进去,下雨天他只能坐摩托车进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别狼狈,可是他每个月去S村的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了考核要求。

本段主要是以“领导”的角度对小童的工作做出的评价,材料虽短,但是以 “可是”作为转折将前后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主要介绍的是入村工作条件的艰辛艰苦,后部分则主要体现出小童克服艰苦,多次下村,且次数还超过了考核的要求。本段中比较难以直接得出小童获奖的原因,无法直接抄写,但是正是因为前后矛盾对比得出小童工作上的刻苦,而这正是小童获奖的缘由所在。因此,本段的要点为:工作积极。服务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下村时间远超考核要求。

本段与前文不一样,需要结合材料对材料进行深挖,理解材料想表达的本意,而这正是综合概括的要求以及难度之所在。因此考生在作答时需要充分了解段落含义,根据本质进行作答。

案例材料是整个申论材料构成的主要部分,从整个篇幅而言占据80%左右,同时也是要点的主要来源。从近些年的的考情来看,案例材料和综合概括要求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案例材料的梳理也就成为各位考生备考必须掌握的内容和重点方向。本文对案例材料比较常见的找点方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运用于做题当中,从而减少找点的压力。

拓展:公务员申论考试审题小妙招

一、确定题型

申论的题干一般用于向考生提出接下来的作答任务,不同的设问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考察类别,即我们的题型。设问让我们找出材料中某个特定类别的内容,即判定为归纳概括,设问动词一般习惯为“归纳出”、“概括出”、“找出”、“总结出”、“指出”等。设问让我们针对某(些)问题或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提出对策,即判定为提出对策,设问动词一般习惯为“提出对策”、“提出解决措施”、“提出解决办法”、“提出解决方案”等。设问让我们针对特定对象谈看法、观点、理解、解释、启示等,则判定为综合分析。设问布置一项应用文写作,有量词和文种的限定。

二、厘清作答对象

作答对象引导我们找点方向,在审题是必须要想清楚作答对象的限定范围,如:找“乡镇干部的做法”,那需要定位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主体为“乡镇干部”,则材料中但凡论及乡镇干部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关注。第二,具体对象为“做法”,则再在我们刚刚找出的材料内容中再做筛选,动词、动宾结构体现直接做法,一些事件、现象的陈述可能体现隐含做法。总之,通过题干作答对象的关键信息,帮忙筛选得分可能范围最大作答内容,即为我们的作答内容。

三、善用辅助信息

题干中除去设问本身,还可能存在许多辅助、修饰设问的其他内容,一般我们称之为辅助信息,但其实他们往往是考官给考生抛下的陷阱。比如:“假定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请就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提出想法?”像这样的题干信息目的明确“提高创业成功率”,题型特征明显为提出对策,看似从材料中找出问题及可能的对策即可,但如果书写时忽略主体设置——大学生,就会惨遭失分。

拓展: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难题技巧

一、了解评分标准,明确答题总方向

综合分析有其特定的评分标准:

一是要点齐全。申论是踩点给分,综合分析题也不例外。在作答过程中需要在材料中找出要点。

二是逻辑清晰。在找到要点后,需要对要点进行加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答案。

三是观点明确。首先必须有观点,即表达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其次观点最好放在答题的起始位置,最后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观点要有倾向,如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

四是有理有据。有了观点后,还需要谈为什么是这种观点,即需要论证此观点或解释为什么是解释的含义。

二、明确题型分类,心中游刃有余

综合分析题主要有三类:解释型综合分析,评论型综合分析和启示型综合分析。

解释分析主要是对句子进行分析。如“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指出这句话的含义。在分析句子时主要从分析句子字面意思或点明本质-深入阐述-延伸小结三方面来作答。首先根据材料明确这句话的本质即中国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然后根据材料内容具体阐述中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最后作出结论。

评论型综合分析分析在综合分析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命题方式主要是谈对事物或观点的看法和评价。如“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的看法。此类型综合分析的关键即它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提出自己观点,即到底新技术“能”或“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接下来根据材料进行观点论证分析即寻找观点出处的原因或答题对象产生的影响。此题中如果能突破社会结构屏障则需分析原因。在分析过程中兼顾辩证思维,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辩证分析这个观点或事物的两面性。最后做出回扣观点做出结论。

启示型综合分析从命题角度来看习惯于根据材料中的案例谈启示。此题的关键是要懂得案例型材料中“启示”需要抓住案例主体的“做法”,适当进行拔高。 “谈谈你从中国高铁、中兴通讯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中能分别获得哪些启示?”在整个寻找要点的过程中始终关注三个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做法即主要关注动词,再按照归纳概括提炼的方式进行拔高即能此类型题目。

三、理解综合分析本质,突破综合分析难题

透过题型的迷雾森林,综合分析其实是将分散的各关键要素,按照分析逻辑重新排列,不难看出其本质在与逻辑+归纳概括,也叫深度的归纳概括。

比如 “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的理解。此题具有很强的哲理色彩,是综合分析中较难的题目,多数考生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