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短文阅读技巧
显性信息
查读的信息通常是显性信息,只要将问题在原文中进行准确定位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一般不需要做推理。
特别提示:考生对于以下一些显性信息也应注意
(1)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或词组:because, reason, due to, since, so that, therefore等
(2) 表示目的关系的词或词组:in order to, so as to, by等
(3) 表示转折关系的词或词组:but, however, yet等
(4) 表示对比关系的词或词组:contrary to, unlike, like等
题文同序
英语四级考试的阅读部分,问题顺序与原文顺序一致(有时顺序不一致),这就要求考生应该按照题目的顺序依次做题。
详略得当
对于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来说,根据题目的“题眼”快速在文章中找到答案是最关键的,这样我们就要在阅读时注意详略得当。克服精读精益求精的习惯,做到有信息处精读,无信息处略读,略读处一扫而过。
题目中数字、人名等信息(题眼)在原文中对应的部分必须详读。而对所要解释或证明的观点的细节举例处或者通常有数个名词的并列项,它们不是完整的主谓宾的句子,因此无法与问题对应的详细列举处,都可以略读。
分解对应
分解对应四分法:快速将问题分解成4个部分(主A 谓B宾C 其他D),与原文进行对比。
四级英语短文阅读技巧方法
(一)阅读方式总结
1. 略读。 粗略地阅读语言材料的面式读法。通过略读获取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大意。快速阅读时,训练学生略读文章标题判断预测主要内容。略读首尾段、首尾句了解文章大意。
2.跳读。 带着明确目的寻找特定信息,忽略无关内容的点式阅读。跳读适用于细节检索式问题。SEFC阅读课前的问题常可以用来训练跳读技巧。
如:Look Carefully and Learn (SB1A L6)
How did the students feel after they tasted the mixture?
首先归纳出问题的要点: How, students ,feel,
然后要求学生目光蛇形下移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文章中检索出答案:
Instead of smiling, each of them made a face. The mixture tasted terrible.
3.组读。 以意群为单位,一组一组视读。边读边理解。减少眼停次数,缩短“眼脑直映”时间。
4.记忆。 阅读语言材料时,熟记文中的重要事实,情节是提高阅读理解速度的重要手段。边读边忘,便无法深入全面理解材料。回视,重读等不良阅读习惯会随之出现。加强记忆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背诵重点句型、段落主题句、课文主要段落、结论,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要求学生阅读一段文章,然后复述该段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巧妙绕开生词
1.英语文章中不是所有的.词的功能都是同等的,有些词担负着传达主要信息的功能,而有些词主要起语法作用或者它所传达的信息和下文的其他信息没有联系。
这类词有:表示人名,地名,机构名等专有名词。遇到这些词,只要我们能辨认出它是专有名词,就能理解文章而不必知道它的意思。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
"In fact", says David Dinges, a sleep special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there's even a prohibition against admitting we need sleep." 两个引号之间的部分就不必去管它。
类似的还有:"We have to totally change our attitude toward napping," says Dr. William Dement of Stanford University,the godfather of sleep research.
2.我们不用弄清上面某些部分的原因是,它们的后面往往有一个同位语来解释说明它们的意思。这就引起了我们不用弄懂所有单词意思的第二个理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文章中的某一个单词不熟悉,我们还可以根据统一篇文章中的其他信息来帮助判断。这类信息有:同位语、下定义、解释、举例、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词以及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冒号都表示解释和说明)等
英语四级短文阅读技巧
一、长篇阅读
【应对策略】
1.先看题目后看文章。尽管信息匹配题在考细节,但是题干涉及的细节信息往往反映文章的主旨或段落主题,所以,通过快速浏览题干中的若干条细节信息,考生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从而能够在回头阅读原文时加快定位速度,节省阅读时间。
2. 先易后难,步步为营。采用由易到难的解题策略,可以提升考生的解题信心。对于那些能迅速找出定位信息返回的句子,考生不妨先做。而对于答题线索较少的题目,考生可留在最后再解答。
二、词汇理解
【应对策略】
1. 精读文章开头部分文字。尤其是第一句,确定本文主题。文章主旨的确定对于篇章语境的整体把握意义重大。
2. 确定各单词的基本词性。这里所说的基本词性是指该单词最常见的词性。例如,turn一般作动词,但在动词短语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中,它也可以用作名词。不过,其最常用的`情况是作动词,那么我们就把其归于动词类。如果做题时,我们发现空格处在一个介词后面,而介词后面是宾语,即介词后面应该是名词,若其它名词不能与之搭配,我们再考虑像turn这样既能用作动词又能用作名词的单词。
3. 设定词性类别:名,动,形,副,现在分词。本次考试与历年考试一致,所涉及的词性类别只局限于上述五类,四级考试该题型中,从未涉及指代词,介词,定冠词等虚词的填写。
4. 按照各单词的基本词性将15个单词逐一分别归类。
5. 根据基本的句法常识和逻辑意义进行填写。填写时,注意,上下文是否合乎语法,句子内部各成分间的搭配是否逻辑,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否连贯一致。
三、仔细阅读
【应对策略】
仔细阅读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主旨类题目和细节类题目。笔者发现,从05年开始,主旨类题目的比重大幅下降,细节题已然成为主流。
1. 一切以立足原文为基准。
2. 以文章信息为主导来选择一个原文表述一致的信息或者是同义改写的信息,以提高选项的正确率。
3. 务必确定答案所在位置.题干和答案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独立完整不可分割的意义单位。我们在找答案的时候,绝对不能脱离题干。
4. 服从主旨原则。此处所谈的主旨包括段落主旨和全文主旨。把握文章主题,是正确快捷的解决阅读中的难题,取得阅读高分的基本前提。
5. 熟悉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谨防干扰。
(1) 颠倒黑白。即选项和原文的基本观点或者事实相反,原文说西,选项说东,原文说坏,选项说好。
(2) 无中生有。即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就不存在。
(3) 张冠李戴。即原文说甲事物具有某特征,选项却张冠李戴。
山东高考排名213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0222心情文案短句最新100句
不一样的重阳节初中作文600字五篇
庆祝父亲节手抄报简单又好画大全
人教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五篇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技巧经验诀窍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备考的经验技巧分享
大学英语六级考场应试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最新英语四级备考策略建议归纳
英语四级考试必过技巧总结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拿高分技巧归纳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梳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文段主旨分析
份行测考试北宋五子程颐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文学类知识点
公务员行测考试诉诸权威易错点
始行测考试水景旅游资源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唯物主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