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务员申论考试议论文点拨

阿林老师

公务员申论考试议论文点拨

例证法 1.详写案例论证:分论点段旨句+1-2句话过渡分析(对分论点核心词汇进行解释/描述/名言)+1-2个案例详写(主体+处境+做法+结果)+1-2句话点明启示+回扣分论点/提出对策

如:正视青春的不易,在于作出正确抉择。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导向影响着每一个青年的选择。正视青春的不易,就需要青年作出正确的选择。“布衣院士”卢永根的一生都在抉择中坚定对国家、对党的信念,每一个抉择都在用“小我”成就着“大我”。面对国家危难,列强侵略,这个出生优渥的香港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广东地下组织工作,自此将自己的生日定为入党的那一天。面对远在美国的家人多次劝说,他再一次作出选择,既然入了党,就要信守承诺,为国奉献。面对物质的富足与精神的富裕,他又一次选择后者,一生清贫,却将毕生积蓄八百八十多万全部捐给了学校,资助青年学生和教师。由此可见,有为的青春在于抉择,唯有将个人梦想汇入到时代洪流中,肩兹中流砥柱,方能为生民立命。

2.案例罗列:段旨句+1-2句话过渡分析(对分论点核心词汇进行解释、描述、名言)+案例罗列(类比;对比—古今、正反)分论点关键词+主体+做法+结果/影响+1-2句话进行总结+回扣分论点/提出对策

如:家风正,则律己严。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正,则家庭和睦,良好的家风可以助力个人的成长,也可以让家族兴旺发达。中国自古所流传“富不过三代”的俗语,在良好的家风奠基下转变为洛克菲勒家族历经十六代不衰的商业神话。古今中外,无论是我国古代世家文化的传播,还是今天世界著名家族的故事,其背后都能看到良好家风所承担的重任。正所谓“治家严,家乃和”、“子不教,父之过”,齐家是一个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家风正,才能让人树立良好的品格,使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理证法 分论点段旨句+1-2句过渡(解释分论点核心词汇、描述现状、名言)+2-3句话分析关键词产生的原因+2-3句话分析关键词带来的影响+2-3句话罗列与关键词有关的政策+回扣分论点/提出对策

需要注意的是原因、影响、政策可以放在一起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重点在于多维度分析。例如:原因分析:按照主客观、内外因的形式分析。客观方面可以包括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历史成因、自然条件限制等;主观方面有国内现状、发展的诉求、与之有关各方的利益

如:正视青春的不易,在于接纳生活不易。谈及生活不易,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意味着背负的生活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就业人口基数大的事实催生了“就业难”现象,生活不易转嫁为就业不易。很多奋斗在大城市的青年生活成本、时间成本不断上升的同时,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负担。生活不易成为了一种“轻松不易”。作为青年,如果不能接纳生活的不易,可能就会中日郁郁寡欢、意志消沉,有损身心健康的同时,让青年失去了梦想,迷失了目标,忘记奋斗的可贵。长此以往,可能会带来诸多社会负面情绪,进而危害公共安全。由此可见,让“生活容易”,一方面需要当代青年摆正心态,乐观积极,接纳生活中“小确幸”和“大麻烦”。另一方面尚需政府完善社会保障,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拓展:公务员申论对策题提分事项

一、看清字数限制和前提条件

很多考生在作答对策类试题时急于求全、求多,而忽视了字数的限制,造成了不必要的丢分。因此,专家提醒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把握住重点,务必在字数要求范围内作答。

看清题目要求,把握“前提条件”是提出的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的先决条件,对策提出要对症下药。比如说身份限制,场景限制等等,要根据前提条件,锁定相关资料,找到适合的对策措施,才能找准、找全相应的对策。

二、提出对策要切实可行

对策的可行性是指对策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不能脱离实际,不要提出无法实施的对策。由于公务员是管理国家事务的人员,因而,所思所想都必须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出方案要就事论事,可行性强,不可大而空。了解大背景,寻找问题产生的条件和环境,这是确保问题解决方案切实可行的重要依据。

三、对策内容要充实丰满

策论文中的对策提出除了要有针对性、可行性之外,还需对每条对策进行相关的阐述和分析及预测,充实内容。如果是策论文,文章大部分的字数就会在关于“对策”的阐述上,不能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即可,要在补充扩展后使之成为内容丰富完整,有血有肉的对策。

四、对策表述避免重复

主要针对试卷前面的题目中已经出现过提出对策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考生在作答时容易出现照抄照搬前面题目“对策”的做法,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即使要表达相同的意思,也要尽量换种表述方式来表达,不要一字不差的抄录前文对策。

五、提出对策要有逻辑性

对策在最后成文时,必须要有内在的逻辑体系,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逻辑顺序提出并实施对策,在国家与各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我们所见的对策逻辑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紧急重要,轻微次要。避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按照观念——制度——操作的顺序。从观念到制度(机制、体制)再到执行与操作层面,这是提出对策所惯常采用的逻辑思路。第三,秉承直接——间接——根本的顺序。第四,从材料宏观处着手,于微观处把握。

拓展:申论作文分论点写作技巧

一、分论点如何找?

在申论考试中,考生一定要记住的八个字乃“材料为王,政府角度”。这里的“材料为王”指的是答案一定要从给定资料中去找。前面四道小题目不必多说,大作文的总论点一定是要来源于给定资料的。而对于分论点而言,为了能符合写作要求,建议广大考生也从材料中找出三个或者四个分论点作为自己的分论点。在找寻分论点时,考生可以从分析类和对策类这两大类着手。但是由于申发论述的要求是要写出一篇议论文,而且要有考生自己的思考,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去找寻分析类的分论点,比如“主题词有利于”或“A是B的”这类句式的语言。

二、分论点如何写?

1.基本要求。为了能够更加深刻地论述自己的总论点,一般而言以三个分论点为最佳。过少则论述不充分,过多则略显累赘。

在对材料进行充分剖析后,考生往往能从给定资料中找寻到十多条分论点乃至更多。但如何从中选择出较优的三个分论点呢?这时候就需要按照分论点的写作要求去筛选了。多数情况下,文章的结构写成常规型即可。此时,三个分论点最好是平行结构,即符合并列结构或者递进结构。比如“文化自信,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文化自信,是扩大对外交流的需要;文化自信,是展现国家魅力的需要”,这三个分论点就是并列结构。又比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每个人的创作与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够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文化的氛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形象”,这三个分论点就是递进结构。

2. 特殊要求。找出三个符合基本要求的分论点之后,若是学有余力可将其进行优化。优化时,可以采用一些用语规范、对仗工整的比喻词,比如润滑剂、防腐剂、催化剂,排头兵、领头羊、带头人,价值定盘星、情感压舱石、文化孵化器,吸引力、凝聚力、辐射力,土壤、种子、根脉等。

三、常见的优化方法

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为大家列举了申发论述中不同主题下分论点的写作方法,具体如下:

1. “互联网+”

“互联网+”是新业态的铸造器;“互联网+”是新消费的催化器;“互联网+”是新模式的孵化器。

2. “中国梦”

科技创新是打造“中国梦”的基石;制度创新是撬动“中国梦”的杠杆;文化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平台。

3. 法治

领导干部是推进法治的“领头羊”;领导干部是践行法治的“风向标”;领导干部是捍卫法治的“守护神”。

4. 文明素养

文明素养是社会公共文明水平的“试金石”;文明素养是维系社会友爱和谐的“稳压器”;文明素养是人们涵养心灵、守望道德的“栖息地”。

5. 传统文化

挖掘精华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向盘”;文化交流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磨刀石”;文化创新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定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