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科学备考方案
一、了解考情 打好基础 想要备考,我们必然要对之前本省省考的情况进行了解。首先我们肯定要清楚省考行测考什么?有多少题?难易情况如何?申论考什么主题?作文是不是容易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可以拿一些历年考试的试题做一下,感受一下。看一下自己对哪方面的题型敏感度比较高,得分率比较高。对于哪些题型毫无头绪,拿分较少。自己最直观真切的感受要远胜于盲目的学习。
二、双拳出击 不要偏科 公务员考试涉及范围广,难度参差不齐,但是绝大多数题目通过系统性学习是可以取得突破的。考生在复习初期,不可偏废,文理科学生对待题目时不要有畏难情绪,在行测方向前期学习时一定要夯实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行测方面大家可以以一个星期为界限,第一周学习逻辑知识,第二周学习言语,第三周数量,第四周资料,每一周学习完毕,应该要整理好自己的错题,梳理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握好每个知识点,而常识判断部分则要日积月累日日进步。申论则要从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时事政治、提升写作能力等各个方面下手准备。
三、优化方法 提升效率 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之后,接下来就是优化我们做题过程。行测考试120分钟,对应120道题,怎么能在这有效的时间之内尽量答完这些题拿到最高分数,取决于我们步骤优化的过程。我们会做和做得快,不是完全一样的。这里就是要依靠刷题,同样也可以分专项来刷。但是我们可以每天各个专项交叉来做,在规定的时间内做题,统计各专项自己的正确率,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和步骤优化。做题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总结题型特征和做题方法。议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思考。也可以检验一下理论学习到底哪里不过关,哪个部分有问题,及时回去查看理论。
四、实战演练 乘风破浪 当我们有了以上的基础和过程,最后还是要经历全真模拟这个过程。我们要真实的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和感觉。以及在这120分钟之内我们到底能不能答完题。模拟这个部分还需要大家多去进行几次。因为我们可以在模拟的过程中感受一下自己对考试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也可以调整自己的做题顺序。根据个人状态来决定每个部分到底放在哪里做会更合适。在多次模拟中,我们也要学会放弃。因为120道题其实我们要的是尽可能多拿题目的分数。但不必纠结于是哪一个部分拿到的分。到这个阶段,如果是说有些题一直做不明白,那就可以适当的放弃这部分题。把时间花费在自己更擅长的题上。多次的模拟考试其实也是让我们保持对这些题的手感。不至于在考试前夕突然找不到感觉。再进行模拟的时候自己也可以营造一下考场氛围。
拓展:公务员申论考试综合分析题理解
一、知方向:何为谈对句子或者词语的理解要想准确谈对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的理解,那么就需要回归到综合分析的作答本质:归纳概括+一点逻辑。
谈理解就是把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在材料中的含义,概括或者抄写下来。
从狭义上来说,书写句子或者词语的含义属于答案要点之一。我们理应将其当做答案要点写入我们的答案中去。但从广义上说,它是对后文观点的总领,不难看出,与之后的要点呈现总分关系,后文的要点是为了给这个总的观点提供论证。
总而言之,解释本身是答案要点,但是具有总领性。
二、知本源:为何书写句子或者词语的含义前文我们已经对“谈解释”的概念加以介绍,因此,书写“解释”的目的就在于概括,并总领全部要点。
三、知诀窍:如何找到句子或者词语的含义?技巧1:从材料句子或者词语的出处,寻找意思相近的能用来解释的语句表达,抄写下来。
一般当这句话含有抽象词句,这句话从字面意思难以理解时,通常在原文出处周围会有对这句话的类似句子,用于对这句话的铺垫和解释,因此我们只需要把这类句子找出来抄下来即可。
【试题再现】
“现在,已经不是科技推动设计的时代,而是设计推动科技的时代。”此次设计创新高峰论坛上,著名设计顾问 H 教授做了主题演讲,谈到了作为典型的工业大市,D 市要学会用设计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将工业技术和设计创新深度融合。H 认为,好的设计师应该思考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改善人的生活质量。而更高明的设计师,则要关注人类,关注生存环境,应该思考人与产品、与大自然的关系。谈到中国设计的发展,H 指出,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多研究吸收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比如在设计中国的传统建筑或家具时,应该更多地去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现代物品上印几个传统图案就行了,而是要真正去体味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智慧和美。(材料节选)
【解析】
这段材料节选自18年国考副省级试卷,就考查到了综合分析题,让考生谈对“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的理解。这句话的出处段前后正是对这句话的解释,即:人们要学会用设计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将工业技术和设计创新深度融合。
技巧2:结合原材料意思,用自己的话翻译一下这句话
作答题目时,细心的考生不难发现往往这句话、或者这个词比较简单,可以直接从字面意思弄懂含义时,往往材料中会没有对这句话的解释,原因很简单,本身这句话就比较浅显,并不需要用材料来再大篇幅铺垫、解释。
【试题再现】
X省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要举全省之力抓落实,先行先试求突破,促进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联动发展,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形成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增长极。”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规划,到2015年,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41:53,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清洁海域面积达15%以上,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9.2亿吨,形成较为完善的“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港航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海洋科教文化全国领先,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到2020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2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5:40:55,科技贡献率达80%左右,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材料节选)
【解析】
这句话整体在语句的表达上并没有使用复杂的、抽象的词汇,直接从浅显的字面意思我们就能够得知这句话的含义。而且,在这句话的周围也没有类似的语句表达能和它同义替换。因此,考生在作答时只需要结合材料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句话换句话表述即可。
拓展: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常用语
开端用语——
1主动办文
关于;据;根据;据报(据了解、据核实);查;兹有(兹因、兹为、兹悉、兹定于);为了;按照;遵照;由于;随着;目前;最近;奉;近奉;接;前接;现接;现将;近来;近年来;经__(单位)批准(下面接叙__问题)。
2引用来文
上行文:_月_日_字_号关于__的指示(或命令、通知、通报)收悉(或敬悉);国家__局_月_日给我局_字_号关于__的通报抄件悉。
下行文:_年_月_日_字_号(关于__问题的)请示悉;据__旅游局_月_日关于__问题的报告(或请示)。
平行文:_月_日_字_号函(或通知)悉。
结尾用语——
1.上行文
特此报告(特再报告);以上各点,请审查;以上情况,特报,请审核备案;现随文报送__(文件名称),请予审核;特先报告,详情容后续报;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予指示;以上意见,报供参考;请予审批;请予审理;请尽早核示;请即电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__办理;上述意见,是否可行(或有当),请核示(或批示);妥否,请批示;请批复;本案究如何处理,请速作指示;可否如此办理,请予审批;以上部署,报请鉴核。
2.下行文
特此通知,希即遵照办理;特此批复;以上意见,请即研究执行(或按照执行、参照执行、遵照执行、依照执行、认真执行、严格执行);特此公告(通告、布告);周知;此布;本通报应向旅游系统所有人员进行传达,组织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及时报我们;同意你社意见,本件存案备查;以上通知(指示)希即认真研究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在_月底前向本局(社)作一报告;请将你们对这项工作的意见和具体部署情况尽快一并报局(社);本通知下达后,以往有关文件与此件有抵触的,均以本通知为准。
3.平行文
特此函达;特先函商(特先联系);特再函询;请即函复,并希见复;你社是否同意,请即函告;我社实有困难,未能照办,请鉴谅;此复;特此函复;特此函复,请查明办理;请予研究函复;你社意见如何,请即考虑见复为盼;特将有关情况函告,供改进工作时参考;以上意见仅供参考;随函附送(有关资料)一份,请查收。
公文常用语分类
开端用语
公文中用在正文的全篇或段落开头表示行文目的、依据、原因、背景等的词语。如“据、根据、依据、查、奉、兹、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鉴于、随、随着”等。
期请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某种期望和请求的词语。多用于上行文、有时也用于平行文和下行文。常用的期请用语有“请、敬请、恳请、提请、报请、拟请、希、望、希望、切望、热望、盼、切盼”等。
综合用语
公文中用以连接具体情况叙述和总概性叙述的词语。综合用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常用的综合用语有“为此、据此、值此、至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总之”等。
称谓用语
公文中表示对机关、单位、集体、个人不同人称称呼的词语。一般性称谓用语用于上对下、下对上、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本(厅)、我(厅)、该(厅)、你(厅)”等。表示尊重的称谓用语多用于下对上、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如“贵(厅)、__长”等。党内一般称“__同志”。
承启用语
公文中用来承接上文并引起下文的词语。常用于通知、决定、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等文种。一般结构特点:前面以一介词结构承接上文,后面用一个基本固定的结构形式引起下文,如“根据……特作如下决定”、“为了……提出如下意见”等。承启用语的上文一般较为简短,下文是文中内容的主体部分,并多用条款形式表达。
批转用语
公文中表明对下级来文批示意见或向下批转、转发公文的词语。常用的有“批示、审批、阅批、核阅、阅示、批转、转发、颁发、印发、发布、公布、下发、下达”等。
表态用语
公文中表示作者意见、态度的词语。按表态用语的轻重程度可分为明确表达用语、模糊表态用语。明确表态用语有“应、应该、同意、不同意、批准、照此办理、遵照执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等。模糊表态用语有“原则同意、原则批准、似应、拟同意、参照执行、供参考、可借鉴、酌情处理”等。
征询用语
公文中表示征请、询问对有关问题的意见的词语。主要用于上行文的结尾和平行文的结尾。常见的征询用语有“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妥当、是否同意、如有不当、如无不当、如有不妥、如果不行、如果可行、意见如何”等。
引叙用语
公文中表示引述来文的词语。主要用于批复、复函、指示、决定等文种。常用的引叙用语有“收、接、悉、前收、前接、现收、现接、近收、近接、惊悉、欣悉、收悉、闻、近闻、惊闻、欣闻、喜闻”等。
结尾用语
公文中表示全文结束的词语。不同的文种对结尾用语有不同的要求。如请示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上述意见如果可行,请批准”等;报告的结尾用语可用“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执行”等;通告的结尾用语可用“特此通告”,“此告”等。
山东高考排名213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青海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北京高考排名1589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4822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3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富有哲理的古代神话故事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点总结
2到5岁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五篇】
开心过年的精品日记600字五篇
份公务员申论考试讲话稿写作指南
份国考申论写作分论点巧用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五大题型解读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模板
2024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篇目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面试完成绩多久出
河北高考排名494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18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3807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996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平顶山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海南师范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209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在山东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江苏204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523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和苏州科技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2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363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26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263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哈尔滨广厦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四川高考排名2352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4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613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教资多久出成绩,教资成绩合格线
教资多久出成绩,什么时候查教资成绩
公务员行测考试论证模型指导
贵州公务员面试技巧整理
公务员申论考试公文思路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五大题型解析
公务员行测考试世界名画常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蹭分析技巧
份公务员行测备考递进关系解读
份公考申论复习医疗体制分析
公务员行测考试排序题示例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古代著名工匠常识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水利工程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宪法修正案考点
份公务员行测考试蹭分析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