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1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2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3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4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作品鉴赏
作品主旨
《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在这篇怀念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无论在她生前还是在她身后。作者以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笔调,甚至颇有些惜墨如金的况味,在追述母亲的生前和身后的几件往事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于亡母缅怀与忏悔相互交织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
《合欢树》一文,就其题旨而言,似乎应以母亲生前种下的一株当初曾误以为是 “含羞草”的小树苗,而后却长成了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的描述为主,并以此来象征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及他人。然而该文整个前半部分,却压根儿未提及 “母亲种树”这件事。或许,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样的 “小事”,与母亲生前为自己 “治病”所做过的桩桩件件,所付出的常人难以承受的艰辛与不懈努力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一般而言,怀念母亲、赞颂母爱的文章总离不开对于母亲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的描述。在 《合欢树》中,母亲的形象、性格及其音容笑貌,是随着作者对于从十岁到三十岁有关母亲的几件往事的追忆由模糊而逐渐清晰起来的.。对于这些往事和似水年华的追忆,构成了此文的重心所在。
一个故意气母亲的小男孩逐渐历经磨难,成长为一名生活中的铮铮铁汉;母亲历经沧桑,试图将儿子所有的苦痛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正当两者的爱相互交融,博大深沉,即将成熟之际,一切因母亲的去世而戛然而止。此时,如先前母亲般痛的,该是史铁生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当年无意捡回的合欢树难道真是冥冥中的一个暗示,他们母子注定要承受如传说中粉扇对于中举丈夫的遥遥期盼,并最终化为一天花期的苦情。
第三年合欢树长出了叶子,并且开始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母亲所谓的好兆头一语双关,它既可指合欢树的长势,也可指家族的命运。也许在母亲的心中,合欢树已不再是随机从路边挖来的植物,而是经过心血浇灌后在冥冥之中与自己和家人心相连,命相系的生命。所以看到合欢树出现茂盛的长势,母亲会觉得这是上天给予的一个预示,她的家族命运也将触底反弹。她之所以经常念叨着合欢树何时开花,也许是因为她凭着本能感到没准合欢树开花之时就是儿子事业有成的时候。有些老师提出的合欢树即“我”的观点从属于本象征意义,母亲希望“我”的生命如合欢树一般蓬勃发展,引申的含义是合欢树即“我”。
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对于希望的憧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母亲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度重创之后,依然还能坚强地走下去的心灵支柱。史铁生在对合欢树的一“离”一“去”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浓烈的情感,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但这篇《合欢树》之所以能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博得普天之下所有母亲与儿子的共鸣,还在于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一己之情愫得到升华,将自己母子间的真挚情感延伸到天底下所有母子的身上。
相较于母亲,史铁生本人没那么喜爱合欢树。相反,合欢树似乎成了他的心病。当院子里的老人们告诉他合欢树开花了的时候,他心里是一阵抖,找借口不去看。其实在人们向他提到合欢树之前,他就算回到大院坐坐,也不愿去几步之遥外他和母亲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小院看看。可以想象,那个小院满满的是曾经悲痛的回忆,再加上母亲离世,定是痛上加痛。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史铁生不是对合欢树本身有逃避倾向。可是为什么史铁生在听到合欢树的消息时会心里一阵抖呢?因为他发现了关于母亲另一个遗憾的故事,而且与发生在自己和母亲之间的憾事如出一辙。他记得母亲对合欢树的栽培,亦如为自己前途的奋斗一般带着满满的期望,鞠躬尽瘁。但是母亲直到离世前既没有看到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功,也没有看到合欢树开花。史铁生和母亲之间的遗憾本如“风从树林里吹过”一般无形,经历一致遗憾的合欢树出现后,史铁生说来话长的故事从此就凝结在这一棵树上。
母亲离去的时间里,小院儿住着一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那个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在自己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呵护下健康地成长。“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即使那个孩子长大了,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但他一定会跑去看他的妈妈,看那棵陪他长大的合欢树。在这里,合欢树远不仅是对母亲的寄托与哀思,更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作者的感情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艺术特色
在这篇散文中史铁生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笔墨不多,要言不烦,但却能够充分突出主题思想,可谓匠心独运。归纳其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移情,即作者把自己的情感渗入到具体、鲜明的客观对象上去,寄情于物,托物抒怀,借物寄意,“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等等。文章中,母亲亲手栽的一棵合欢树,成为作者情感移注的对象。史铁生通过合欢树,把怀念母亲的强烈情感寄托在树之上,使小小的合欢树承载着无比的感情。
二是生情,即由于客观环境一个微小的细节触发作者对以往生活经验的联想和回忆,或者说是触景生情。这一审美特征在审美活动中也不乏例子,如福楼拜在谈到他创作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的经验时指出,当作品中的主人公自杀时,作者仿佛也闻到了砒霜的气味;有些观众看到《红岩》中的江姐从容就义时,血压上升,怒火中烧,仿佛是自己在走向刑场似的。文章中,“树林”“树影”“大院”都是容易引起史铁生回忆往事的“景”。作者喜欢自己到“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回忆母亲;见到树影儿,想到合欢树;到大院去坐坐,感受那温暖的亲情。
三是创设距离,即通过创设主客体之间适当的距离(也包括心理距离)而获得审美效应。作品中,史铁生创设的距离美表现充分:“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有一年,人们说合欢树开花,让“我”去看看,而“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后来,作者想去看看合欢树,可过道太窄手摇车进不去,“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不看。因为作者不想直面容易让他伤痛的事物,让距离使以前的景象留在记忆中,慢慢品味。正如文中所言:“悲伤也成享受。”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年级下册语文麦哨课文原文
藏戏课文原文全文
六年级语文猴王出世课文原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的分析总结
四年级下册语文麦哨课文原文
藏戏课文原文全文
六年级语文猴王出世课文原文
人教版草船借箭课文原文
送东阳马生序课文原文
卡罗纳课文片断赏析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新疆工程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北京高考排名3674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0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30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77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01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长沙理工大学要多少分四川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海口经济学院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湖南高考排名19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187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097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8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58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2633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81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龙岩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四川高考排名2103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86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原文及知识点汇总
火烧云课文片断赏析
黄果树瀑布课文原文及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课文原文
假如没有灰尘课文原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的分析总结
乡下人家的课文原文范文
语文课文这儿真好教学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原文
小英雄雨来课文解析
桂林山水四年级课文原文
教材课文解析
五彩鱼儿游欢畅课文的教学分析
课文口技教材分析
课文俗世奇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