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十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孙小飞老师

  关于双十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1】

  迎“双十一”有银行上调信用卡临时额度

  “双十一”的抢购大战尚未开演,“粮草先行”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多家银行临时上调了信用卡用户的授信额度,一些信用卡临时额度远超平时,甚至达到正常额度的两倍以上。

  临时授信突然提高3倍

  趁着今年“双十一”即将到来,陈女士又攒了一堆采买名单,并利用闲余时间开始登录网上商城比价。

  陈女士说:“有一天我正在网店里溜,突然进来一个短信,随手一看发现是银行发来的,提示将我的信用卡临时额度上调至5万元,而我之前的正常月信用额度只有1.5万元,感觉银行太贴心了,完全是为我拼‘双十一’解决后顾之忧。”

  陈女士解释,这次临时提额非常突然,之前她曾偶尔申请过临时调额,但临时额度一般只有1万元,这次在“双十一”背景下给自己提高至最高5万元,还是吃惊一下,并要求调额需在11月末前完成。

  记者昨日咨询了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获知信用卡用户申请临时提额非常方便,只需按提示操作即可,一般调额度为原额度的30%至50%左右。

  一银行信用卡中心客服表示,因为“双十一”集中消费的因素,他们的确调高了用户个人的临时授信额度,但具体到个人会有较大差异,具体数额的多少取决于其日常信用和积累,如果一个用户无逾期记录、无分期还款情况,临时调额是原来固定额度的两倍以上是正常现象。

  临时额度还款需一次结清

  因为节假日消费集中,信用卡临时提额对方便持卡用户消费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不过临时提额涉及是否有免息期、分期付款等具体条件,使用人在临时调额时应及时咨询所在银行。

  目前,多数银行信用卡临时调额部分享受和固定额度相同的免息期,但也有部分银行的临时调额并不享受这一政策,对临时调额的部分按日收取利息,每日按万分之五收取。此外,绝大多数银行对临时调额部分不允许使用分期付款,意味着到还款日前,临时调额部分需一次性结清。

  以一位信用卡用户固定额度为1.5万元、临时额度为2万元为例,如果当月用户实际刷卡消费2.5万元,还款日前,用户所需的最低还款则不是2500元,而是1.5万×10%+(2.5万-1.5万)=1.15万元。

  如果用户届时还款低于此标准,则面临违约并承担一定罚息的风险。此外,在实际还款时应理清分期和临时调额部分,一次性还款银行容易优先偿还固定额,而欠下的临时调额也面临欠款对个人信用的损坏,以及未还部分的罚息。

  关于双十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2】

  跨境电商参战“双十一”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和独特,而充满着新鲜和多元商品的海外市场就成了他们追逐的对象,小到零食、牙膏、拖鞋等家具日用品,大到家居电器、奢侈包包,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习惯于海淘。据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内,国人海外购物频次平均高达18次,远超去年的7次。

  海淘花费也增长显著,在过去一年内的海淘人均花费超过10000元,花费最高的用户在一年的消费总额超过90万元;其次是一年海淘消费15次的中度人群,占比达42%,年度人均海淘花费为8000元。

  伴随着“双十一”电商促销大战的临近,各大跨境电商也纷纷打响“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大战。经历过2015全年的洗礼,今年的海外购物必将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为了应对今年11月海购狂潮,洋码头对产品体验和服务保障进行全面升级,力求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安心。洋码头CEO曾碧波表示:“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已从将就变得讲究,他们希望买到好的商品,接受好的服务,过上有品质和被尊重的生活。”

  关于双十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3】

  发改委发布十种 “双十一”预警提示

  “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已经从天猫扩散到全电商平台,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发展不断加快,影响力日益扩大。在“双十一”即将来临之际,国家发改委今天发布《电子商务领域信用风险预警报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十重实用规避风险的预警提示。

  防范商品信息“表里不一”风险。商家借助网购的虚拟特性美化商品图文信息,导致消费者很难通过图片资料识别并确认产品的真实信息和质量。比如部分产品在图片宣传上十分吸引人,但消费者购买回家后却发现到手的产品与图片相差甚远,特别是一些数码产品、珠宝首饰,有的商家对产品图片刻意美化或扬长避短,这也是一些消费者认为购买的产品性价比低的主要原因。

  防范优惠促销暗含水份风险。“双十一”期间,网络商家让利明显,从去年通过大数据抽取的7大电商平台全年价格趋势可以看出,各平台价格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大部分促销商品都趋向接近全年最低价。但不排除部分商家故意设置一些复杂的交易环节和促销手段,导致与实际优惠幅度不符。

  防范个人信息“被泄露”风险。为保证用户所购货物能获得准确投递,电子商务网站运营商往往要求用户填写通讯方式及银行卡账号等个人隐私资料,否则就无法完成交易。而有些网站对用户提交的信息不做适当的保护,有的还公开传播,甚至个别网站受利益驱使,倒卖个人信息,使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防范商品送货时间过长风险。由于网络购物是一种远程交易,是交易双方通过网络信息传递达成的购买协议。从实践看,购买者通过先付款的方式对商品下订单,卖家通常需要在48小时内发货。但是,如果卖家由于暂时没有库存等多种原因不能及时发货,这无疑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产品使用或网购体验。有调查显示,网络用户对送货时间太长、延迟收货不满意程度非常高,比例占到近半。

  防范特殊商品“以假乱真”风险。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奢侈品、海淘代购等商品的数量和频率近几年不断攀升,由于这些产品或价值不菲,或远道而来,很难验证是否是正品。今年5月,一份《淘宝网奢侈品牌商品整顿公告》广受关注,公告称,自5月20日起,商家在淘宝网上出售奢侈品包括代购商品,必须上传商品的相关凭证,在淘宝网审核后,才可以正常发布商品。同时,针对代购这一奢侈品交易中的灰色地带,公告强调,凭证数量必须与所发布的商品一致。但从实际运行看,仍有一些商家通过不直接标明品牌名等方式来规避系统检测。

  防范恶意刷单虚假交易风险。商家通过刷单以假乱真,提高网店的排名和销量,获取销量及好评吸引顾客的现象仍很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以虚假交易为经营内容的网络平台、组织达几百家之多,整个产业链的涉及人数可能上千万。刷单组织通常通过QQ、QT等聊天工具或者网站有组织地把网络个体集中到一起,通过这些渠道长期发布刷单任务。甚至通过“恶意注册”“虚假认证”等上游黑灰产业链购买的垃圾账号,进行海量的虚假交易。

  防范售后服务“名不副实”风险。从去年“双十一”情况来看,家居、建材、电子产品售后投诉率居高不下。以电子产品为例,网购本身就缺失面对面的“使用教学”和维修环节,有些商家又不能做到及时答复和有效服务,再加上有些商家承诺的联保、包退换等条款难以兑现,消费者投诉率很高。

  防范钓鱼网站“花样骗现”风险。一些钓鱼网站可能会注册和正规网上银行相近的域名,在网站设计上模仿正规网站,误导消费者进入。一旦消费者进行支付,并输入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经常会收到操作错误提示,但此时银行账号信息已被钓鱼网站窃取,消费者的银行资金就有被盗取的风险。

  防范售后维权理赔艰难风险。消费者在收到商品时,发现质量或者描述与实际不符合时要求退货或换货时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卖家以各种理由拒绝退货;虽同意退换货但要求消费者负担来往的运费;即使消费者找相关机构的介入但是面临证据不全不足等。尤其在每年“双十一”过后,由于工作量巨大,在快递过程中物品损坏、丢件情况时有发生。商家则以寄出商品完好为由拒绝赔偿,导致责任难以确定,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经常被商家与快递公司相互推诿,使理赔遥遥无期。

  防范物流快递“任性涨价”风险。部分物流公司趁“双十一”需求旺盛,联合实行区域内价格垄断提高快递费,使消费者无奈接受“被涨价”。在部分市县区内,由于地域范围小、物流公司少,更易形成垄断行为,消费者遭遇集体涨价,只能被动买单。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文章

2.双十一微信活动宣传文章

3.双十一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4.关于双十一的微信文章

5.关于双十一的微信公众号文章

6.双十一微信推送文章

7.双十一微信素材文章

8.关于双十一的文章

9.双十一微信推送文章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