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五篇

黄飞老师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1

登岳阳楼①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

【注解】

①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县。

②吴楚句:吴地和楚地被洞庭湖分割开。坼,分裂,此为分界意。

③戎马句:指当时叶蕃入侵,西北边疆战事频繁。

【赏析】

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诗中描写登临岳阳楼看到洞庭浩瀚汪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忧国情怀。诗的前四句写景,描绘分吴裂楚、吞吐日月的气象,突出地表现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诗的后四句抒写了个人的身世的凄凉孤寂,政治命运的坎坷,眼见国家政局动荡,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这首五言诗气魄宏大,感情沉郁,真不愧为大家手笔。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2

江南逢李龟年①

岐王宅里寻常见②,崔九堂前几度闻③。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①李龟年:唐开元、天宝间著名音乐家,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

②岐王:睿宗第四子李范。

③崔九:即殿中监崔涤,与玄宗关系极亲密,用为秘书监。

【赏析】

这首诗描写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的重逢。前两句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交往,出入豪门,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后两句慨叹世事沧桑、人生巨变。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蕴含却非常丰富。诗以百花凋谢象征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李龟年与诗人的颠沛流离,极为含蓄蕴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3

月夜忆舍弟①

戍鼓断人行②,秋边一雁声③。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⑤,况乃未休兵。

【注解】

①舍弟:家弟。

②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③“秋边”句:秋边,一作“边秋”,秋天边远的地区。传说雁可传书,雁行又喻兄弟,因此听到孤雁叫声引起思乡、忆弟的感情。

④露从今夜白:这天可能是白露节。

⑤寄书句:谓诸弟分散,所寄家书常没下落。

【赏析】

这是一首在战乱中忧惧地思念亲人的诗。此诗作于乾元二年秋,作者流寓秦州之时。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分散、无家、杳无音信。通过“戍鼓”“雁声”“明月”“白露”勾勒出一幅边塞月夜凄楚的情景,虽是露白月明,风景大好,但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诗中寄托了作者对弟弟的手足之情和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意境凄楚感人,耐人寻味。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4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①,天涯霜雪霁寒宵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③。

【注解】

①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季日短。

②霁:雪过初晴为霁。

③卧龙跃马二句:卧龙跃马,指诸葛亮和公孙述等人最终也成了黄土,和他们相比,自己飘零流落,音书断绝,寂寞孤独,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诗是大历六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通过雪霁寒宵的冬夜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首联写西南边城岁末冬寒之夜的凄冷气氛。二联虽写景却暗含时代动荡的影子,是本篇名句。三联通过冬夜所见所闻,表现了时局仍然动乱不定,战乱给人民带来不幸,末联则由无法排遣的忧愁转为愤激。抒发诗人伤乱忧民的深沉感情。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词风格鉴赏5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①。遥怜小儿女②,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③。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解】

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765年6月潼关失守,玄宗奔蜀州,时杜甫携家眷暂住鄜州。7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奔赴,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闺中:指妻子。

②“遥怜”句:遥想在鄜州的可怜的小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③“香雾”句:想像妻子月下久立,雾露润湿了她的发鬓,寒气使她的肌肤清凉。清辉,指月光。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被安史叛军所俘困在长安时所作。诗人借看月抒写离情,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感情,并通过抒写战乱中的离别之苦,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既衬出妻子的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也抒发了人民对战乱的怨忧。全诗构思巧妙,情致曲折缠绵,感人肺腑,是千古传颂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