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五篇

马振华老师

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1

[唐] 郑谷

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很明显,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种象征手法。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杂草。菊,仅从其枝叶看,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是很容易把菊当作蓬蒿的。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霤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2

长安晚秋

[唐]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作品赏析

[注释](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拂曙:拂晓。(2)高秋:深秋。(3)渚:池沼。(4)鲈鱼:巨口细鳞,惟松江四腮的最好。(5)南冠:楚冠。

[译文]秋天拂晓时,天上的云雾都带着美女靖的寒意,汉家宫殿的周围呈现出深秋的景象。残星几点,群雁从塞外飞来,有人倚楼吹着长笛,由调悠扬婉转。篱边半开的菊花呈现出紫艳之色,静悄悄的,水面的莲花凋零,红衣尽卸。家乡的鲈鱼正美,但自己不能回去,却要像钟仪那样戴着南冠,学着楚囚的样儿羁留他乡。

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3

饮酒 其四

[魏晋] 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作品赏析

其四(1)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4)。

因值孤生松,敛翩遥来归(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7)。

〔注释〕

(1)这首诗通篇比喻,以失群之孤鸟自喻,前六句写迷途徘徊,后六句写归来托身;又以“孤生

松”喻归隐之所,表现出诗人坚定的归隐之志和高洁的人格情操。

(2)栖栖(xī西):心神不安的样子。

(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4)此二句焦本、逯本作“厉响思清晨,远去何所依”,今从李本、曾本、苏写本、和陶本改。

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7)已:既。违:违弃,分离。

[译文]

栖遑焦虑失群鸟,

日暮依然独自飞。

徘徊犹豫无定巢,

夜夜哀鸣声渐悲。

长鸣思慕清远境,

飞去飞来情恋依。

因遇孤独一青松,

收起翅膀来依归。

寒风强劲树木调,

繁茂青松独不衰。

既然得此寄身处,

永远相依不违弃。

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4

和郭主簿 其二

[魏晋] 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作品赏析

[注释]

(1)这一首诗作于秋季。诗中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古代幽人的企慕,既表现了诗人对山林隐逸生活的热爱,也衬托出诗人芳洁贞秀的品格与节操。

(2)和泽:雨水和顺。周:遍。三春:春季三个月。

素秋:秋季。素:白。古人以五色配五方,西尚白;秋行于西,故曰素秋。(见《礼记?月令》)

(3)露凝:露水凝结为霜。游氛:飘游的云气。肃景:秋景。《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

澈:清澈,明净。

(4)陵:大土山。岑(cén):小而高的山。 逸峰:姿态超迈的奇峰。遥瞻:远望。

(5)开:开放。耀:耀眼;增辉。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

(6)贞秀姿:坚贞秀美的姿态。卓:直立。此处有独立不群意。霜下杰:谓松菊坚贞,不畏霜寒。

(7)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抚:保持。尔:你们。诀:法则,原则,引伸为节操。

(8)检素:检点素志;回顾本心。展:施展。厌厌:精神不振的样子。竟:终。良月:指十月。

《左传?庄公十六年):“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

[译文]

雨水调顺整春季,秋来清凉风萧瑟。

露珠凝聚无云气,天高肃爽景清澈。

秀逸山峰高耸立,远眺益觉皆奇绝。

芳菊开处林增辉,岩上青松排成列。

松菊坚贞秀美姿,霜中挺立真豪杰。

含杯思念贤隐士,千百年来守高节。

顾我素志未施展,闷闷空负秋十月。

含菊花的经典古诗词背诵5

饮酒 其七

[魏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作品赏析

其七(1)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2)。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4)。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5)。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6)。

〔注释〕

(1)这首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人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

愁,逍遥闲适,自得其乐。

(2)裛(yì意):通“浥”,沾湿。掇(duo 多):采摘。英:花。

(3)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文选》卷

三十李善注“泛此忘忧物”说:“《毛诗》曰:‘微我无酒,以邀以游。’毛苌

曰:‘非我无酒,可以忘忧也。’潘岳《秋菊赋》曰:‘泛流英于清醴,似浮萍

之随波。’”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4) 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5) 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6) 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

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译文〕

秋菊花盛正鲜艳,

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

避俗之情更深浓。

一挥而尽杯中酒,

再执酒壶注杯中。

日落众生皆息止,

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

姑且逍遥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