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021最新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2、通过操作、观察和讨论,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比较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过程 设计
(一) 学 习 新 课
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走进教室,发现值日生把教室打扫得真干净。我很想知道我们班与别的`班级相比较,卫生成绩处于第几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
2.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出示表格)
生:我们班最多16面。
师:用统计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卫生成绩。
3. 师:那你还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红旗情况吗?(表格下面被树遮住)
生: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
生:二(1)班比我们班少5面,
生:二(4)班比我们班少1面,
……
4. 师:知道他们班红旗比我们班少,可以算出他们有多少面吗?(补上问题)
学生计算。
师:为什么这样算?同桌讨论一下。
甲生:我是这样想的:二(2)班比我们班少3面,就是.我们班多,我们班的面数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二(2)班多的3面,从16面中去掉比二(2)班多的3面,剩下的就是和二(2)班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二(2)班面数。列式:16-3=13(面).
乙生:我是这样想的:假设我们班和二(2)班同样多都是16面,再去掉我们班比二(2)班多的3面,也就是二(2)班面数。列式:16-3=13(面).学
出示课件。再请几个学生说一说思路.
5归纳.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你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较大数分成两部分,去掉比较小数多的部分求出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也可以把较小数假设和较大数同样多,再去掉比较大数少的部分就是较小数.因此,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二、巩固练习.
师:比15少8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15-8=7,比15少8的数是7.
师:比30少6的数是多少?怎样计算?
生:30-6=24,比30少6的数是24.
(三)巩固反馈
1.拍手游戏.
(1)老师拍6下,同学们比老师少拍2下,同学们拍几下?
(2)同桌同学仿照上面的做法,进行拍手游戏.
2.出示书23页,做一做。
(1)国庆节促销,每个球优惠8元。
(2)让学生提出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把思考过程小声说给同学听一听.
(四)合作练习
1、根据各国金牌数关系进行计算。小组合作完成。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021最新2
一、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的第4、5、7、8题及相关补充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其中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2、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五、教学准备:情境图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师:同学们,现在书店对小朋友进行书的优惠,每本儿童读物都只卖4元,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同学都要买些什么书吧。
师出示书店买书的情境图
让学生找出问题,独立解决。
2、师出示森林餐厅的情景图,让学生先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老师板书。
问:是不是平均分的事情?是怎样分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汇报不同解决办法。
3、出示丛林探险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所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并说说要解决每个问题所需的数学信息是不是知道。独立解决。
4、观察花店的图,把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列出来。理解题目的要求。
让小组一起用圆片、三角形、正方形来代替花进行扎花。最后一起确定解题策略。
5、给班级分组,怎样分比较科学,说说理由。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聪聪陪妈妈去水果市场买水果,妈妈说:“聪聪,我想买35个苹果、28个梨子、32个橘子,然后你按4个苹果、5个梨子、6个橘子装一袋,看看可以装几袋?
(四)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021最新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0页例2,“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三第11、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连除解决问题能正确求解。
教学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来解答。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两个课时的教学,现在学生已初步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区分连乘与连除,结合教材特意设计了这一节连除。(具体设计意图负载各个环节后)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老师带来了一些口算练习,你来?
出示:5×3×2= 60÷3÷4= 7×7+1= 21÷3+9=
…… ……
(2)简单的解决问题。
出示:有30人参加团体操表演,平均分成5行, ?
师:能补充问题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齐读)
【设计意图】口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两步的口算题给本节课的两部计算埋下伏笔。“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把问题的提出留给学生,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习主人。
二、新授例题
1、找信息 搜集数学信息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团体操表演队的60位同学正在紧张的排练着。我们来看看团体操的队形,左边的这些同学围成了一个大圈,右边的这些同学也围成了(一个大圈),我们来看看左边的这一个大圈,这几个同学围成了一个小圈,这一个大圈里有几个小圈(5 个),右边的大圈里有几个小圈(也是5个),那么从这一幅图里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说数学、做数学、创数学”是我校数学研究课题“数学阅读”的主旨,通过指导学生仔细认真的阅读主题图,以便保证学生收集的完整性、也是教会学生看图的基本方法,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数学离不开阅读。
2、提问题 完善解决问题
师:整理题目,出示“这场团体操有60人表演,平均分成了2个大圈,每个大圈平均分成了5个小圈, ?”
师:你能补充问题吗?
生: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学生默读)
【设计意图】课堂的学习,不应该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给学生一个充满遐想的省略号,应留给学生一片未曾开发的滩涂。就像前面说的“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12>>>
3、说思路 理清解题思路
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要求什么(思考)
方法总结:要求每个小圈的人数,可以先求每个大圈的人数,再用1个大圈的人数除以5就得到了,每个小圈的人数?
师:谁还能说一说这一题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说数学”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会说数学,也就是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师总结后让学生互相说,既是给养学生成功的体验,也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列算式 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设计意图】会说不一定会写,让学生在草稿本上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也是为了检查学生将解题思路转变成数学符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5、说意义 掌握解题步骤
师:“60÷2=30(人)”表示什么?
师:是的,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先求一个大圈多少人,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同学们,今天我们解决问题用的什么计算方法(除法),几步计算呢?(两步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运用除法两部计算”解决问题。(板书课题),在解决问题里,我们先要观察图,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再通过有用的数学信息分析问题,也就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解决问题要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足部完善自己的表达,获得成功的体验,最后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完善板书。
6、写综合算式。 类比分步计算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步计算的方法,你能写出这个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吗?
师:综合算式和他一样的向老师招招手,好吗?
【设计意图】掌握综合算式的一般计算法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综合算式来解题的经验,在这里直接放手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同时也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巩固练习。
100页做一做。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0页的.做一做,然后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达出来。
……
师:完成了的同学请用你的正确坐姿告诉老师,你已经完成了。要解决这一题必须先找到有用的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模仿练习题,老师不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解答,部分学生完成后并不着急讲解,等待更多的学生完成再讲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四、课堂训练。
1、第104页的第11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1题。
…… ……
师:青蛙和啄木鸟都是消灭害虫的能手,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保护他们。能做到吗?
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减除类型的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连除、减除类型解决问题的理解,同是也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第104页的第12题
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4页的第12题。
师:做好的认真思考,我做的对不对?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会一种方法后,并不急于评讲,而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他们的信心,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师: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021最新4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觉“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替换策略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对替换前后数量关系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有谁带了钢笔吗?
老师真是健忘啊,今天忘了带钢笔,谁能借老师用一下?
要不这样吧,有谁愿意让老师用一枝铅笔来换你的钢笔?(学生困惑)
(严肃,让学生觉得真换)
怎么啦?(学生说说)
是啊!
那你倒是说说看希望老师拿几枝铅笔,你才肯和我交换?
为什么?(老师:成交!)
用铅笔换钢笔依据
板书:十枝铅笔---------换(黄色粉笔写)---------一支钢笔 ( 价格相当)
那你说说看为什么非要老师用十支铅笔才肯换呢?
(引导学生说出价钱差不多)
紧接板书:价格相当
十枝铅笔和一支钢笔价格相当,这正是公平交换的前提和依据。
板书:依据
师:闹了半天,你当老师来做生意了吧.不,可别小看这个"换"字,交换的换,替换的换,就是这个换字,它确是蕴涵着一种的数学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早在1800年前的三国时代就有位7岁的孩子使用了这种换的方法,被传为一段千古佳话。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二、温故知新:
课件打开到曹冲称象图片。
对,课前大家已经熟悉了这个故事。那谁能告诉我,曹冲是怎么解决称大象体重这个难题的呢?
(他用什么替换了什么?)
你能联系上面情节讲一讲它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呢?
(鼓励性评价:真聪明)
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作为替换的依据。
那曹冲是怎样来保证石头和大象的重量相同呢?
板书:一堆石头---------替换----------一头大象 ( 重量相同)
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替换确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对,替换。
板书:添上----替换两字
三、协作创新
曹冲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谈到三国,大家一定都知道赤壁大战吧。这场著名的战斗主要是在水上进行的。
三国时期的水上兵器比较多,有走舸,艨艟,斗舰和楼船等等,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简略介绍其中的走舸和楼船。)
赤壁大战,东吴向前方军营增派105名援军。如果用10艘走舸和1艘楼船来运,一次就可以运完。每条走舸乘坐的士兵人数是楼船上士兵人数的1/5。 那每艘走舸装了多少士兵,楼船上又装了多少士兵呢?
题目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纸,上面也有。
生一起读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这道题目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题目下面的要求,来亲身体验一下替换。
同桌合作:
1 用什么替换什么? (把题目中替换的双方圈一圈)
2 替换的依据是什么?(在题目关键句的下面画一画)
3 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分别把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写一写,也可以用图画或者线段图表示)
小组交流:
知道怎么替换了的同学请举手
你们在替换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替换有什么好处啊?
请你在四人小组里面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同学们是不是想的都和你一样?
1 替换有什么好处?
2 你替换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完全一样吗?
结合课件画面讲解,板书
一艘楼船--替换--5艘走舸(每条走舸乘坐的士兵数量是楼船上士兵人数的1/5)
课件展示:
替换前
(10走舸与1楼船横排,出示数量关系:10艘走舸和1艘楼船上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替换后
(15走舸,出示数量关系:15艘走舸一共装了105名士兵) 让学生计算。并讲一讲过程(数量关系)。
(注重: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还有其他的替换方法吗?(课件要可以在两种方法间自由切换)
两种方法都讲解完后,让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四、巩固立新: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东吴又准备用船和马车同时向军营输送粮草,已知每条运粮船比每辆马车能多运15袋粮食,2条运粮船和5辆马车水陆并进,刚好能把100袋粮食一次运到军营,每条运粮船和每辆马车各运了多少袋粮食?
这个问题还能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吗?
请学生说说如何替换?
板书:一条运粮船----------替换----------(一辆马车+15袋)
让学生在自备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
实物投影展示替换方法。(最好选文字和图画各一份)
数学是需要简洁和凝练的,看赵老师怎么来做。。。
强调计算的时候是个倒推的过程,是先减还是先除,不能忘记什么?
课件演示思考过程。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替换前后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自己列算式解答。
请学生说说替换的好处。
五、博古通今:
学校阅览室为了让大家能阅读三国的故事,进了3套《四大名著》和8本《三国演义》,一共花费了410.4元。每本《三国演义》比每套《四大名著》便宜31.2元。分别求《三国演义》和《四大名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
让一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力求作出示意图)。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把四大名著换成三国演义
并让学生体会把三国演义换成四大名著虽然也可以计算,但是比较繁琐。
六、自编自演:
大家家里都买过名著没有?小红她也想买些书来阅读,所以她就把平时的零花钱都放到储蓄罐里储存起来。
请大家开动脑筋,根据 5角硬币 1元硬币 储蓄罐 三个词语,抽象出一道可以用替换策略解决的应用题。(可适当加上数据条件)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准备以后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说说原因。对于这个策略,你有什么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学的呢?经验也可以。
3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2021最新5
1、认识图形
例1下面五个图形中,哪一个与众不同?
①②③④⑤
解③号图的四条边长度不同,是一般四边形,其他四个图形的各边都相等,都是正多边形.
例2用一副七巧板可以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些都代表什么图形?
下面是一副七巧板,它被拼成一个正方形.
其中,是三角形的有_,是平行四边形的有_,是正方形的有_,它们都是基本图形.
①②③
解①骆驼②狗③仙鹤
2、图形的计数.
例3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解我们在数数时,总是按照一定顺序数,1,2,3,…,从小到大,而且每次加1.
一段为一条的有4条;
两段为一条的有3条;
三段为一条的有2条;
四段为一条的有1条.
一共有4+3+2+1=10(条).
例4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解6个.
①②③
④⑤⑥
例5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解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一个一个有4个;
两个合为一个一共有4个.
四个合为一个一共有1个.
所以共有4+4+1=9(个)长方形.
例6数一数图中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几个?.
解先数单个正方形,有西红柿的正方形有1个。再数四个正方形合成的大正方形,有西红柿的大正方形有4个。最后数由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有1个。所以1+4+1=6,有西红柿的正方形共6个。
例7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木块?
解从上面先数,第一排有2个小正方体,再数第二排有4个小正方体,最后数第三排有6个小正方体,所以2+4+6=12,有12个小正方体。
三.达标测试
1、数一数,图中共有_条线段.
2、下图一共有_个角.
3、下图中共有_个三角形,_个正方形.
4、找出只含一个圆圈的正方形的个数。
()个
5、右边的图形是由左边的积木垒出来的,左边每堆各有多少块积木?右边的图中有几个是看得见的?几个是看不见的?右边一共有多少块积木你能数出来吗?
()块)()块看不得见()块
看得见()块,一共()块
6、数一数,图中共有几个小正方体木块?
()块
四.家庭作业
1、考眼力,哪幅图是大长方形中缺少的那一块?用"√"表示.
2、数一数下图中三角形的个数。
()个三角形
3、数一数,算一算,下图中有几块积木?
()块
第五讲算的活算得巧
我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例1计算6+5=7+9=
解计算6+5时,可以把6换成5+1,所以5+6=5+5+1=11,
计算7+9时,可以把7换成1+6,所以7+9=1+9+6=16.
练习1 3+8=6+9=9+8=4+5=
例2计算15-8=14-9=
解计算15-8时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10+5-7=10-8+5=7.
计算14-9时,可以这样想:14可以分成10和4,10-9=1,1+4=5,所以14-9=10+4-9=10-9+4=5.
练习2 16-8=12-3=11-4=15-7=
例3计算2+7+8=16-7-6=
解计算2+7+8时,可以把7与8交换的加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所以2+7+8=2+8+7=10+7=17
计算16-7-6时,可以把16-6=10,然后再减去7,使计算简便。16-7-6=16-6-7=10-7=3
练习3 1+8+9=4+2+8=14-8-4=11-2-1=
例4 62+27-32+23=28+36+24+12=
解62+27-32+23 28+36+24+12
=(62-32)+(27+23)=(28+12)+(36+24)
=30+50=80=40+60=100
练习4 63+27-23+33
例5 34-30+44-40+64-60=
解仔细观察34-30=4,44-40=4,64-60=4,所以
34-30+44-40+64-60
=(34-30)+(44-40)+(64-60)
=4+4+4
=12
练习5 6-5+4-3+2-1 100-99+98-97+96-95+94-93
例6 1+3+5+7+9=1+2+3+4+5+6+7+8+9=
解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1+2+3+4+5+6+7+8+9
=(1+9)+(2+8)+(3+7)+(4+6)+5
=10+10+10+10+5
=45
练习6 2+4+6+8+10 2+7+3+5+8
三.达标测试
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有快又好.
9+4=10-9=
8+18=23-18=
75+26=12-8=
2、口算下面各题.
2+5+5=16-4-6=
28+14+12=37-15-7=
3、计算:
30+68-18+20 28+5+32+25 4、计算:
96-95+94-93+92-91 5、计算:
5+4+9+5+6+1 4+19+21+16+28+12
四.家庭作业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7+9=14+23+6=
25-3-5=81-7+9=
2、计算:
34-30+24-20+48-44 3、计算:
4+6+8+10+12+14+16
第六讲火柴棒的游戏
火柴棒可以摆出许多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等,也可以摆成一些生活中的物品,通过移动火柴棒,它们之间会出现一些有趣的转化。下面,我们用火柴棒来做一些有趣的游戏。
例1用火柴棒摆出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
解
例2用三根火柴棒可以摆出一个三角形,如图.
(1)再加两根火柴棒,摆出两个三角形;
(2)再加两根,摆出三个三角形来;
(3)再加两根,摆出五个三角形来.
解(1)(2)(3)
例3把两根火柴棒添在那里,可以摆出5个正方形?
例4请给下面的'每个数字只添上1根火柴棒,使它们变成一个新的数字。
例5请你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一根火柴,使其等式成立。
例6拿走1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
例7你能只移动下面算式中的一根火柴棒,使其等式成立吗?
三.达标测试
1、看图填数。
()个三角形,()根火柴
2、请你添加上三根火柴,使下面的正方形变成3个。你知道共用的火柴是哪几根吗?
3、如图,9根火柴棒已摆成了5个三角形。
(1)拿掉哪三根,可以变成一个三角形?
(2)拿掉哪两根,就可以变成两个三角形?
(3)拿掉哪一根,就可以变成3个三角形?
4、移动下面每个数字中的一根火柴棒,使它们变成一个新的数字。
5、请你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一根火柴,使其等式成立。
6、在下面的算式中拿掉一根火柴后,使等式成立。
四.家庭作业
1、下图是用12根火柴摆成的"田"字,能不能拿走2根火柴棒,使它变成两个正方形?
2、你能拿走2根火柴棒,使下面的等式成立吗?
第七讲简单的推理
例1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6=15=
12-=8=
+2=35=
25-=11=
例2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7=5+△=17
△=()=()
(2)☆+☆=12☆-△=6
☆=()△=()
例3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9○-△=1△+△+△=9
△=()□=()○=()
例4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6○=()
△+△+△=12△=()
例5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6,△+△=20,
则△-☆=()
例6黑兔、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三.达标测试
1、
2、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4=11+△=16
△=()=()
(2)☆+☆=24☆-△=6
☆=()△=()
3、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0△=()
△+△+□=20□=()
4、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4△-○=2
则△=()○=()
5、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0☆+☆+☆=9○+☆=7
□=()○=()☆=()
6、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最高,()最矮。
四.家庭作业
1、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9-+※=8
※=()-=()
2、小白猫和小花猫钓了同样多的鱼,送给奶奶一些后,小白猫还剩2条,小花猫还剩1条,()送给奶奶的鱼多。(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小白猫□小花猫□
第八讲认识图形(一)
1.这叫什么?这叫"点"。
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可以画大些,也可以画小些。点在纸上占一个位置。
2.这叫什么?这叫"线段"。
沿着直尺把两点用笔连起来,就能画出一条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3.这叫什么?这叫"射线"。
从一点出发,沿着直尺画出去,就能画出一条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另一边延伸得很远很远,没有尽头。
4.这叫什么?这叫"直线"。
沿着直尺用笔可以画出直线。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5.这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6.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没有交点,无论延伸多远都不相交。
7.这叫什么?这叫"角"。
角是由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这点叫角的顶点,射线叫角的边。角分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种。
直角的两边互相垂直,三角板有一个角就是这样的直角。教室里天花板上的角都是直角。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习题一
看看想想
1.点(1)看,这些点排列得多好!
(2)看,这个带箭头的线上画了点。
2.线段下图中的线段表示小棍,看小棍的摆法多有趣!
(1)一根小棍。可以横着摆,也可以竖着摆。
(2)两根小棍。可以都横着摆,也可以都竖着摆,还可以一横一竖摆。
(3)三根小棍。可以像下面这样摆。
3.两条直线
哪两条直线相交?
哪两条直线垂直?
哪两条直线平行?
4.你能在自己的周围发现这样的角吗?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兵张嘎观后感怎么写五篇
部队军人入党申请志愿书七篇
初中语文知识点之古诗词鉴赏三篇
个人简历模板简洁实用范本五篇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案最新模板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完整范文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文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最新二年级数学奥运开幕教案例文
数学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数学功课新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培智数学三年级教案最新模板
三年级数学第一课教案例文
最新北师大三年级数学教案文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文模板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例文
数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模板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计划模板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