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2021范文1
教案示例
摘果子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减法的含义并且能够应用.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出示图片:金鱼图和绵羊图
1.请你根据图意列式
2.教师总结
(1)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2)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
(3)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二)教师设疑
我们知道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用加法计算;如果我想: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们该怎样计算呢?
二、学习减法
(一)看图自主理解减法含义
1.出示图片:主题图
(1)请你自己想一想,这幅图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3)你知道怎样解答吗?
2.全班讨论
3.教师小结
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记做减号.
从5个里面减去2个,还剩3个,写作:5-2 =3
(二)反馈
1.出示图片:做一做1
2.出示图片:做一做2
3.出示图片:小刺猬拿苹果
(三)小结
当我们需要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用加法计算;当我们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时,我们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
(一)出示图片:手指图
(二)出示图片:小鸟摘果子
(三)出示图片:老鼠做数学
四、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了减法,你知道什么时候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2021范文2
第一单元 测量
1、学科数学课题认识长度单位 —— 毫米课型新授课时
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用手比出的1分米去量一量自己身体上哪两个部位之间的距离是1分米。
学科数学课题千 米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学科数学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课型新授课时
板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科数学课题吨 的 认 识课型新授课时
平均每人体重25千克,多少人重1吨呢
板书设计吨 的 认 识
1吨=1000千克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生活中的数学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二、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一十四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十四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师: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师: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存在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生1:我爸开摩托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4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2千米。
……
三、全课总结
要学生记下一些典型的物体的质量: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数学
1个1角硬币重1克;
李老师重75千克;
一个同学重25千克;
一般的小汽车重1吨。
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2021范文3
教案设计示例
轻重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2021范文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克。
2、了解1克的实际含义。
3、知道1千克=1000克。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换算。
二、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台秤、天平秤、贰分币、重1千克的.沙包、一大袋洗衣粉(1000克)、一大袋香米(1千克),苹果、袋盐、铅球若干。
2、学具准备:2分硬币一枚,乒乓球一个。
三、教学过程。
1、设疑引新。
(1)教师用台秤称—个沙包(事先准备的质量为1千克)。
(2)问:若把1千克重的沙包放在天平秤的左盘,要使天平平衡,右盘应放质量是多少的物品?(也是1千克)
(3)如果老师放上了一个乒乓球(显然不到1千克的),天平会怎样?(不平衡)一个乒乓球不是1千克,究竟有多少重呢?
我们可以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来表示。(板书:克)
(4)一个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g)。
①教师在天平秤上演示一次,每个同学用手掂一掂。
②教师附带介绍天平秤和天平秤的使用方法。
(5)掂一掂乒乓球,估计一下它有几克重(3克~4克)。在天平秤上试一试:左盘一个乒乓球,右盘三枚2分硬币,正好平衡。
2、获取新知。
(1)1个乒乓球有3克重(3个2分硬币重),那么1千克有多少克呢?
(2)出示标有1000克字样的一大袋洗衣粉、一大袋香米,在台秤上称一称,为1千克,说明:1千克=1000克。
(3)想一想:几个2分硬币为1000克(1千克)。
(4)看书:课本第90页例2以上部分。
(5)尝试练习:
①2千克=( )克。
②3500克=( )千克( )克。
再看课本例2,同桌找找方法,说说想法。方法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过克与千克之间进率是1000。
(6)试一试:
①1千克200克=( )克。
②8000克=( )千克。
(7)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知道或想到什么?
3、巩固练习。
(1)估计下列物品的质量。
①教师出示实物,学生派代表来掂一掂后作答。
②一只苹果95( ),一袋碘盐500( ),一只铅球2( )。
(2)练——练:课本第91-92页1、2、3、4、5。
(3)思考题:
1只菠萝X2+2=3+3。
1只菠萝=2千克。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教案2021范文5
教学内容:
课本第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加深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建立除法的逻辑推算。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2、方法与过程:经历自主探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计算思维的灵活性。会用逻辑推理“因为??所以??”,能进行观察对比,提高对比能力。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与应用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整十数被一位数除、整百数被一位数除的计算方法。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好不好?请大家仔细听好。狐狸装了一筐苹果,今天它要卖苹果。狐狸说:我的苹果可甜了,而且还很便宜呢?2 个苹果只要12元哟?小熊看见了想买苹果,它说苹果价钱太贵了,狐狸就说: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个苹果只要120元钱,小熊高兴地说很便宜了,小猴看见了却说小熊上当受骗了。
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说为什么小猴说小熊受骗了?
师:请前后四个同学讨论讨论,说说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3、师:哪组同学能说说你们小组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2个苹果只要12元。”
“20个苹果只要120元。”
4、师:其他小组能否根据他们小组找到的信息,列出算式吗?
生:(1)12÷2=6(元)
(2)120÷20=
5、师:在计算120÷20,该怎样计算呢?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板书: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讨论算法
师:先请你们小组一起讨论计算方法,并试着算一算。
(核对答案)
方法一:因为12÷2=6,120里面有12个十,20里面有2个十,所以,12个十除以2个十的商是6。
师:请和这位同学做法相同的同学举手。
师:560÷70这道题,谁来说一说“因为、所以”?
生:略
师:还有同学有其他的做法吗?
方法二:因为
20=120,所以120÷20=6。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出示题目卡片200÷20、490÷70、300÷50、240÷30)
师:像这组同学这样计算,你们会吗?能不能说出思考过程?
200÷20=? 因为__×20=200 所以200÷20=
490÷70=? 因为__×70=490 所以490÷70=
300÷50=? 因为__×50=300 所以300÷50=
240÷30=? 因为__×30=240 所以240÷30=
师(小结):结合刚才两组同学的做法,在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时,同学们可以根据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据12÷2=6,求出120÷20=6;在做题目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师:老师和这两位同学的做法都不一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板书:120÷20=6 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一个0)
师:有没有同学能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生:略
师:好,现在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个方法:被除数、除数同时划去相同个数的0,划0的个数根据除数。
师:再看刚才那4道题,谁来说说该怎么划0?
生:略
2、讲解读法
师:哪位同学来读读这个算式?120÷20
(板书:3种读法)
生:120÷20 读作:120除以20
师:这个算式还有其他读法吗?
生:还可以读作:20除120
或:120被20除
师:这位同学非常好,已经在上课之前就做了预习,老师要表扬他。
(出示题目卡片:630÷7 400÷80)
师:请同桌两位同学小声地说一说这两题可以有哪几种读法?
生:略
师:(出示题目卡片)
选择:算式24÷3,下列读法错误的是( )
A、24除以3 B、24被3除 C、3除24 D、3被24除
师:请同学们手势准备、出
(检查手势答案,是否有同学错)
师:同学们已经很好地掌握了除法算式的几种读法。
3、巩固练习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课本第33页,看例题;看完的同学完成练一练的1计算 师:做得快的同学,第一:请你仔细检查
第二:请你任选2题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核对答案)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看没有举手的同学,问他错在哪)
师:挑选200÷2、400÷8这两题,请同学说说他是怎么做的?
三、应用提高
1、第33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师:小巧和小丁丁和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后,来到超市里买鸡蛋,发现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在超市里帮忙分鸡蛋,将210个鸡蛋平均装入3只塑料桶。那么没只塑料桶要装多少个鸡蛋呢?
师:同学们能否列出算式,并试着算算结果。
生:210÷3=70(个)
师:如果要平均装入30只塑料桶呢?又该怎么列示呢?
生:210÷30=7(个)
师: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210÷3和210÷30的异同,并说说做法
生:略
师:210÷3 我们可以先算21÷3=7,再添一个0
而210÷30 我们可以先各划去一个0,再用21÷3=7
师:(出示题目卡片)请一组同学来开火车
180÷2= 160÷40=
270÷30= 400÷8=
四、归纳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以及“除法算式的不同读法”,请同学们回去认真复习!
540÷9= 500÷50=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点评摘要
初一背影读后感作文600字范文五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篇
公务员转正申请书范文简短五篇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考样本
三年级上册新人教版数学教案例文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模板
最新一年级数学跷跷板教案模板
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案文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最新二年级数学奥运开幕教案例文
数学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数学功课新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最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范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文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最新例文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样本
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文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教案样本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样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样本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文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五单元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