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边城》说课稿

黄飞老师

高中语文《边城》说课稿

  一.说大纲

  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在现代文阅读和鉴赏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二.说教材

  本单元重在让学生开阔视野,体会不同作家风格,多角度理解小说主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边城》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长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通过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文学作品。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情景加以引导,力争拉近距离。

  三.说学生特点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但对于课文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意义还缺乏进一步的挖掘能力。《边城》这篇文章反映的毕竟是一个成年人,而且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感,因而比较深沉,这是很难让高一的学生真正的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样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在课堂上不做过多要求。

  四.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及其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

  3.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

  4.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5.感悟文中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把握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

  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

  在本课教学中,从人物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入手,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环环相扣。从而让学生感受沈从文先生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涵的“人性美”。

  五.说教学方法

  对文笔细腻、情感细腻的文学作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挖掘,并且本课是自渎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渎。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教”的职能和学生“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采用情景创设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同时,为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课堂效率,适当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六.说学法

  对于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意以下两点:

  1.自主讨论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讨论法”,掌握“读”、“想”、“划”、“议”、“结”的学习方法,通过自渎认真思考,划出重点语句,讨论交流,议出问题的关键,总结特点。从而把握重点。

  2.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七.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拟为一课时。

  课前准备:观看电影《边城》,分发有关作品和作家资料。

  (一)导入

  设计思想是以情景动感情,以情感激情趣,以情趣诱发求知欲。借助多媒体,以丰富的风光图片、生动的故事情节把学生带入古老的湘西地区。

  有人说“《边城》是一首圆润悲婉的乡土抒情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一支情歌,是一曲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他描绘了一种充满化外之风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为被现代文明撕裂灵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恍若隔世亦真亦幻的人性理想。是一块行将失落的`古朴的生命的绿洲。”

  你读了《边城》,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此处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去感悟美、发现美、品味美。)

  (二)设置疑问

  在充分激活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因势提问,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1.小说写了什么?

  2.课文中体现了哪些“爱”,重点突出的是什么?

  通过提问,明确小说以“爱”为中心,围绕一个“爱”字展开一件件故事。课文写了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重点写的是翠翠与天保兄弟的爱情。

  (三)赏析品味,互动探讨

  在学生满怀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时,让他们自学讨论,运用“自读讨论法”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教师多角度层层挖掘,适时点拨,开启心智。

  1.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划分情节脉络。

  往事如梦——梦中人——未了情缘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品读文章。

  a.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乡生意人的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b.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c.第二自然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

  讨论后明确:翠翠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火花,心中有了朦胧的爱情,又有因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学生结合课文其他部分,概括翠翠形象。此处设计以下问题:

  a.翠翠的梦,有什么含义?

  b.爷爷问翠翠选择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讨论后明确:翠翠的梦暗示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她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了起来,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翠翠的闪烁其辞又表现了她的腼腆、羞涩。

  翠翠形象:聪明乖巧清纯质朴腼腆多情

  4.让学生找出表现祖孙亲情、天保和傩送手足情的文段,让他们再次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与风情美。

  5.学生自由发言,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文主题。

  总结发言。明确: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

  (四)总结

  通过边城,通过翠翠,作者用最出神的笔墨淡然写出了一份柔情,对现实进行过滤或裁剪。我们要用最细腻的心灵体味着它,让我们一起去感应,所有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而温暖。它让浮躁的人心慢慢沉静下来、敞亮开来……让我们把这样一份美好的柔情从古老的湘西,从遥远的边城带过来,储存在每个人的心底。

  (五)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

  有人说“爱”是一件大衣衫,衣衫是要讲究式样、色彩、衣料,甚至于时尚和流行的程度的。但是,对于穿衣服的人来说,更需要细密而熨帖的针法,才能让这件衣衫变得真正温暖舒适起来。

  请以“爱的针法”为话题,写一篇亲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