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黄飞老师

杜甫诗歌的人民性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大量诗歌抒写人民生活。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自己的一生写作了一千四百多首诗歌。杜甫适逢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造成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杜甫在历史危难之际经受了思想的磨砺,体会到人民的苦难,这一切都成就了他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使得他对人民的态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诗歌有着精深的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大部分篇章都是从人民的角度进行抒写,这造就了他以大量诗歌抒写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形象。杜诗体现出高度的人民性,这是其诗歌的重要特色。

  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用诗歌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表达对人民的同情与关心。这样的诗歌数量非常多,可以说贯穿到他整个创作中,他始终深切的关注人才,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是杜诗人民性的体现。

  1.杜诗关注人民疾苦

  杜甫从困守长安时期所写作品就开始表达出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体现的最为明显,杜甫在长安时生活潦倒,疾病缠身,理想的破灭迫使他正视现实,认清了统治阶级的罪恶,看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不堪。所以他感叹“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诗人从自己的忧愁想到了人民的忧愁,把人民的忧愁看作是自己的忧愁,体验更为深入,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诗被作被称为“诗史”,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和人民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战乱的痛苦,对人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写出了很多关注人民疾苦的诗歌。杜甫把对战乱的痛诉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抒写在他的《兵车行》、《三吏》、《三别》这类诗作中。唐肃宗乾元二年,由于战事不利,为了补充兵力,在洛阳以西到潼关强行抓人。这时杜甫从洛阳到华州,经过潼关,目睹了现实的残酷。《兵车行》从人民的角度写下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揭示了唐王朝频繁对外用兵给百姓带来的不幸。其中“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对百姓表达出同情,对田园的荒芜和统治者的不满,不是直接抒写,而是将深沉的思想情感融入到全诗的叙事中。《三吏》、《三别》反映的是在叛乱战争环境中广大人民遭受的重大灾难。《石壕吏》的主题是揭示官吏的蛮横和残暴,反映了人民的悲惨境遇。“暮投石壕村”写出了事件的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现了人民长期遭受的苦难,日夜不得安宁。“有吏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渲染了县吏的蛮横气势,奠定了全诗的悲痛气氛,表达了无限悯民的深情。《新婚别》写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杜诗记下了百姓的哀怨,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控诉。

  2.杜诗充满爱民情怀

  杜诗对人民充满着深切同情,有着深厚的爱民情怀。如《又呈吴郎》中:“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是说邻居一个寡妇常来门口打枣,杜甫从来不管。后来把住处让给一个姓吴的亲戚,吴郎来了便禁止打枣,杜甫写下了这首诗劝告吴郎,由此可见杜甫对人民的同情心。杜甫的爱民情怀,甚至超越了自我。在他的幼子饿死时,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悲痛中,觉得自己不管怎么样还是个官,享有免租税、免服兵役的特权,自己还狼狈到这个样子,那百姓的生活就更加不堪设想了。他在自己的异常困难时却想到广大流离失所的百姓,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感概,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同时也体现了高度的人民性。

  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爱民与爱国、忧国与忧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是杜诗的可贵之处。国家的动乱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杜甫深切的同情人民、关怀人民,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安史之乱后,他与人民一样经历了战乱,目睹了百姓的困难,他的喜怒哀乐与祖国的盛衰相呼应,表现出深切的爱国情怀。

  1.为国着想,忧深虑远

  安史之乱爆发前,唐玄宗沉溺于声色,政事全部交给了李林甫,酿成了天下大乱。杜甫对此深有感触,写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如《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对杜甫来说,歌舞升平的表面下隐藏着危机,国家已经危在旦夕,诗人为国为民担忧,难能可贵。

  2.面对战火,为国痛心

  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家和人民都面临着巨大的灾难。杜甫的喜怒哀乐与国家命运相呼应,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当时的唐王朝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山河破碎,到处都是衰败的景象,杜甫看到花鸟这样原本让人心情愉悦的动物,也觉得它们在为国破而流泪,把自己的情感移植到物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人的焦急心情。唐军和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时,唐军几乎全军覆没,诗篇《悲陈陶》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又写出了敌人的骄横,“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等,还写出了人民的愿望“日夜更望官军至”,这是杜甫爱国思想的体现。

  3.鼓舞民众,奋勇杀敌

  《三吏》、《三别》既是讽喻诗,也是爱国诗,杜甫的爱国思想在《三吏》、《三别》中表现的也很明显。《新安吏》中的“送别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婚别》中“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戍行”;《石壕吏》中“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等。杜甫虽然认识到统治者把战争转嫁到人民身上,不顾人民死活,但面对国家危机,杜甫把国家危难与同情人民密切联系到一起,鼓舞人民奋勇杀敌。

  4.大乱初定,狂喜流泪   当唐军收复郑州、洛阳、汴州等地的消息传来时,杜甫狂喜的流泪。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直抒胸臆,写出了忽闻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无法抑制的喜悦之情,竟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后代论者多推崇此诗,认为这是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也。”

  5.动乱之后,为国担忧

  随着动乱的平定,国家局势有所好转,但边患还没有完全根除,国家未获得和平与统一,杜甫为此深深担忧。如《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吐番进攻,诗人闻讯后为祖国的不幸命运深深忧虑。再如《诸将五首》“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爱国诗人必会对统治者的罪行怀着强烈的憎恨,杜甫诗歌的讽刺诗涉及面较广,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对统治者的罪行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从不避讳权贵,甚至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1.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

  盛唐时期,统治者依恃国力,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八年进攻吐番,天宝十年讨伐契丹,死伤无数,对此诗人发出强烈的抗议,《兵车行》是这一主题的代表作。《兵车行》描绘的是一幅伤心欲绝的送别图,细致入微的写出了送别者的愤恨、绝望心态。由此指出痛苦的根源在于频繁的征兵,导致妻离子散、田园荒芜。而根源的产生在于“武皇开边意未己”,直指最高统治者,表达了诗人的悲愤之情。诗的最后描述了战场上的惨景,使人不寒而粟,淋漓尽致的揭示了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行。

  2.讽刺统治者奢侈

  唐玄宗晚年沉溺于声色,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杨国忠,尤其是杨国忠靠杨贵妃的裙带关系飞黄腾达,是统治阶级腐朽的表现。《丽人行》揭露了统治者奢侈的生活:“蹙金孔雀银麒麟”、“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首诗虽然没有一处使用了讥语,但处处都是讽刺,诗中表达了杨家兄弟出游的奢侈、衣着的奢侈、佳肴的考究。但对此色味俱全的佳肴,三夫人却没有胃口,这是何等的奢侈,何等的气派,暴露出唐王朝的昏庸腐朽。

  3.揭露地方割据势力的残暴

  杜甫诗歌中还揭露了地方割据势力的残暴,直接批评了统治者的罪行。如《三绝句》“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诗人用历史事实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批判了官吏的剥削,揭露了官军的屠杀奸淫。

  总之,杜甫与人民一样经受着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使得他与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能对人民的疾苦无动于衷。他用史诗一样的笔触记载着历史,关怀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这使他诗歌的人民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