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第一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逈出者,其唯法界欤。
将释此疏,大分为四:第壹、总序名意.第贰、归命下,归敬请加.第参、将释下,开章释文.第肆、疏末一偈,谦赞回向.为顺经文有四分故。若顺序正流通判者,则合前二为序分、开章为正宗、谦赞为流通,为疏三分。
第壹、总序名意.即是疏序.亦名教迹︰壹、粗分有四.贰、细科为十。
壹、粗分四者︰第一、通序法界为佛法大宗.第二、剖裂下,别叙此经以申旨趣.第三、是以菩萨搜秘下,庆遇由致,激物发心.第四、题称大方广下,略释名题,令知纲要.亦为顺经四分故。
贰、细科为十者︰顺无尽故。第一、标举宗体.第二、剖裂下,别叹能诠.第三、故我下,教主难思.第四、湛智下,说仪周普.第五、虽空空下,言该本末.第六、其为下,旨趣玄微.第七、若夫下,成益顿超.第八、真可下,结叹宏远.第九、顾惟下,感庆逢遇.第十、题称下,略释名题。
第一、标举宗体︰【往复无际至其唯法界欤】:文有五句,言意多含,略为四意︰一、约三大释.二、约本末释.三、明法界类别.四、总彰立意。
一、约三大释者.意明法界具三大故︰初句明用.次句明体.次句明相.次句融拂.末句结属。
【往复无际】即用大也︰「往」者,去也、起也、动也。「复」者:来也、灭也、静也。「无际」有二︰一、约广多无有际畔,此就事用.二、约绝于边际,据即事同真。
【往复】者.略有三义︰(一)双约迷悟说.(二)唯就妄说.(三)返本还源说。
(一)双约迷悟说者︰谓迷法界而往六趣,去也、动也.悟法界而复一心、来也、静也.皆法界用也。迷则妄生.悟则妄灭。
然真有二义︰
<一>约随缘:迷则真随于妄,则真灭妄生.悟则妄灭归真,则真生妄灭。
<二>约不变︰迷悟生灭来往纷然.真界湛若虚空体无生灭.此义在下体中。
【无际】者:迷来无始故即无初际.悟绝始终即无后际。
(二)唯约妄说.复有二义︰
<一>竖论去来︰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初后际。
<二>约横说︰妄念攀缘,浩无边际。
上二皆约广多无际。若约绝际.妄无妄源、竖无初际。既无有始,岂得有终,故绝后际。中论云「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横寻妄心不在内外,故亦无际。是以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毫涉动境,成此隤山势.惑相更相承,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即其义也。
(三)约返本还源说︰对其初义,初义是总.第二约妄,惟往非来。今此唯复.复本源故.斯即静义.故周易复卦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然往必复.易泰卦云「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就此一义自有往复.故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中,善胜天子问文殊师利言.「云何修菩萨道」.文殊初说双行之行.次云「复次天子,有往有复名修菩萨道.云何名为有往有复.观诸众生心所乐欲名之为往.随其所应而为说法名之为复.自入三昧名之为往.令诸众生得于三昧名之为复.自行圣道名之为往.而能教化一切凡夫名之为复.自得无生忍名之为往.令诸众生得此忍名之为复.自以方便出于生死名之为往.又令诸众生而得出离名之为复.心乐寂静名之为往.常在生死教化众生名之为复.自勤观察往复之行名之为往.为诸众生说如斯法名之为复.修空无相无愿解脱名之为往.为令众生断于三种觉观心故而为说法名之为复.坚发誓愿名之为往.随其誓愿拯济众生名之为复.发菩提心愿坐道场名之为往.具修菩萨所行之行名之为复.是名菩萨往复之道」。释曰︰上来十对,皆上句自利为往,往涅盘故.下句利他为复,复于生死化众生故。虽有往复,总为返本还源,复本心矣。
此中「无际」亦有二义︰一、菩萨行海,广多无际也.二、一一称真,深无边际也。
然上三义皆法界用矣。
【动静一源】者︰法界体也.对上三义︰
(一)双约约迷悟者︰动即往也.静即复也。动静迷悟虽有二门.所迷真性一源莫二.莫二之源即是体也。
(二)唯约妄说者︰动即往复,有去来故.静即体虚,相待寂故。不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则动静名殊其源莫二.莫二之源即一体也。
(三)对返本还源说︰自利,静也.利他,动也.二利相导,化而无化,则不失一源,为法界体也。
若对上二种无际者︰广多无际,动也.际即无际,静也.动寂无碍为一源也.际与无际,当体寂也。
【含众妙而有余】者︰法界相大也。谓杳冥之内众妙存焉.清净法界杳杳冥冥以为能含.恒沙性德微妙相大以为所含。相依乎性,性无不包,故称为含.性体无外.相德有名.有名之数,不能遍无外之体,故云有余.则恢恢焉犹有余地矣.故阿僧祇品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剎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剎.诸剎不能遍毛孔」.即斯义也。以毛约称性、剎约不坏相.是故广相不能遍小性也。然此相大略有二义︰一、约不空具恒沙性德故,此是同教意.二、约事事无碍︰十玄之相本自具足.即是别教之意也。然「众妙」两字亦老子意.彼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释曰︰然彼意以虚无自然以为玄妙,复拂其迹,故云又玄。此则无欲于无欲,万物由之生.故云众妙之门。今借其言而不取其义.意以一真法界为玄妙体.即体之相为众妙矣。
【超言思而逈出】者︰融拂上三也。融则三一互收.拂则三一双寂。云何超耶︰谓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法无相想.思则乱生.并皆超之,故云逈出。故肇公云「口欲谈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则逈出于言象之表矣。何者.欲言相用即同体寂.欲谓体寂相用纷然.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体无二.三一无碍.互夺双亡.存泯莫覊,岂言象之能至.故云逈出。又借斯亡绝,以遣言思.非有无言可为栖托.故下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况言相本寂.亡绝亦亡.斯则言与亡言相待亦寂.故假逈出之称,以拂言与亡言之迹矣。
【其唯法界欤】者︰结法所属.属法界也.谓具上诸德,独在于法界矣。
二、约本末释者︰
【往复无际】︰从本起末.即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动静一源】︰摄末归本.即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含众妙而有余】︰本末无碍.则性相历然。
【超言思而逈出】者︰本末双寂.则言思无寄。
【其唯法界欤】︰结属.通四义焉。
三、明法界类别者.略有三意︰
(一)约三法界︰
【往复无际】︰事法界。【动静一源】︰理法界。【含众妙而有余】︰无障碍法界。
【超言思而逈出者】︰融拂上三。【其唯法界欤】︰结属上三法界也。
(二)约四法界︰
【往复无际】事也。【动静一源】具三义也︰动即是事.静即是理.动静一源,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含众妙而有余】事事无碍法界也。【超言思而逈出】.融拂四法界。【其唯法界欤】.亦结属四法界。
(三)约五法界︰
【往复与动】,皆有为也。静即无为。一源有二︰若互夺双亡为一源,则非有为、非无为法界.若互融双照为一源,则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含众妙而有余】,即无障碍法界。
【超言思而逈出】,总融五法界。
【其唯法界欤】,结属五法界。
四、总彰立意者︰所以最初叙法界者.应有问言︰诸家章疏,多先叙如来为物应生.先小后大.或无像现象.无言示言.今何最初便叙法界?今答云︰以是此经之所宗故.又是诸经之通体故.又是诸法之通依故.一切众生迷悟本故.一切诸佛所证穷故.诸菩萨行自此生故.初成顿说,故不同余经有渐次故。然最后一意正答初问.而前诸意共成后意耳。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
第二、别叹能诠︰意明此经诠于法界.故难思议。文有七句.于中分四。
【剖裂玄微、昭廓心境】︰此二句总明能诠︰
「玄微」者︰即指前法界多义也.谓幽玄微妙之旨,剖判分裂在乎此经。谓于无障碍法界剖为心境二门.故云「昭廓心境」。云何剖裂︰谓一真法界本无内外不属一多.佛自证穷.知物等有.欲令物悟,义分心境。境为所证.心为能证.故下引裕公云「心则诸佛证之以为法身.境则诸佛证之以为净土」.则二皆所证.智为能证。所证之境即大方广.能证之心即佛华严也。文中广说故云剖裂。
「昭廓心境」者︰心境即上所开.昭廓即是此经。昭者,明也、照也。廓者,空也,张小使大也。
云何明心境耶︰谓此经中昭明显着,若凡若圣、若因若果、能观之心、所观之境,无不毕备故.如出现品说佛境界即佛境也.说如来心即佛心也.诸位心境例此可知。
云何照心境耶︰谓此经中教人观察若心若境.如云「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此令观佛心也。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此教观佛境也。菩萨凡夫所有心境观照例知。
云何空廓心境耶︰如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即空心境也。无取即无境.无见即无心。又云「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亦空心境也。又云「若有欲得如来智.应离一切妄分别.有无通达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导师」.亦空心境义也。
云何张小使大︰谓若张于心,则无心外之境.张境则无境外之心.以随举其一摄法无遗即无涯故。故下经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前句张心.后句张境也。真心真境本自无涯.即妄同真则张小使大矣。经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佛境大也。又云「佛智广大同虚空」.真心大也。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皆张妄心即无涯也。因果万法心境普收.随一一事皆可张廓。
【穷理尽性.彻果该因】者︰此二句别显深广。
「穷理尽性」者︰理谓理趣道理.广也。性谓法性心性.深也。若穷其理趣则尽其体性。今此经中意趣体性皆穷究也.此借周易说卦之言.彼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注云「命者生之极」.穷理则尽其极也。即以极字解性.性者极也。若穷其理数,尽其性能,则顺于天命.故次云以顺性命之理。今借语用之.取意则别。
「彻果该因」者︰兼于深广.彻究五周之果.该罗六位之因,则广也.故广说地位因果莫踰此经。若云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二互交彻,则显深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因该果也.虽得佛道,不舍因门,果彻因也。上约广义。彻果属果.该因属因.即明能诠之教该彻彼因果也。今约深释.彻果属因,以因彻彼果故.该因属果,以果彻彼因故.即因果自相该彻.唯属所诠.而其能诠,具明斯义。然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是古人之言。今欲具含深广之义,云彻果该因耳。
【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此二句结叹深广也。
「汪洋冲融」,明深广之相。汪汪深貌也.洋洋广貌也。冲亦深也.亦云中也.亦曰冲和。故老子云「道冲而用之或似不盈」。融者,融通.兼深广也.故肇公云「汪哉洋哉.何莫由之哉」。八师经中梵志阇旬云「吾闻佛道.厥义弘深.汪洋无涯.无不成就.靡不度生等」.即深广义也。亦如冲和之气,生成万物而不盈满.融通万法令无障碍。
「广大悉备」者︰即出深广之由.以无不备故。此言亦出周易系辞.彼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今若取意就经.亦可喻三世间「天道智正觉也.人道有情也.地道器世间也」.此经广说三世间故。亦可天道,深理也.地道,事相也.人道,诸佛菩萨修行者也。此强配之.本意但取包含而已。谓此根本法轮之内,何法而不具.未有一事一理而不极.一因一果而不备。五周因果则五十二位之昭彰.九会玄文则难思教海而可覩.说真妄则凡圣昭昭而交彻.语法界则事理历历而相收.佛知见一偈开示而无遗.大涅盘一章必尽其体用.六百卷般若不出三天偈文.一大藏经文并摄于七字之内.是谓罄诸佛之智海.竭性相之洪源.故云广大悉备矣。
【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者︰此句结法所属.上之胜事唯我华严。
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无纤尘。
第三.教主难思︰文有六句.义分为四︰一、二句标果满.二、一句语因深.三、一句明体玄.四、二句彰德备。
一【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者︰总标十身.该下两段.正明难思.以是十身无碍佛说,非三身故。
「故我」者︰由上能所诠深广玄妙为诸教本.故我世尊始成正觉顿说此经。
「十身」者︰次下当列。
「初满」者︰成正觉时身方满故.故经云「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等」.是初满也。
「正觉始成」者,别语菩提之身︰以是总故.始觉同本觉,无复始本之异,故曰始成.下当广释。
二【乘愿行以弥纶】者︰一句语因深也。乘因有二︰一、乘愿因︰经云「毘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二、乘行因︰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等」。乘昔愿因弥纶果用即是愿身。
「弥纶」者,周遍包罗之义.亦出周易系辞云「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释曰︰圣人准天地而作易.易中所说与天地理同.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以况如来本起愿行,意欲周遍利物.今得如其愿行之力故周遍法界是曰弥纶。
三【混虚空为体性】者︰明体玄也。然有二义︰一、约世尊身上自具十身.即法身也.以法性身为法身故。故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二、约外虚空︰以融三世间而为佛身,则外虚空是虚空身故.故云混虚空为体性.混融无碍故。
四【富有万德,荡无纤尘】者︰此二句彰德备也。前句德无不备.后句障无不寂。
「万」者︰总相之大数也.实具无尽之德.故经云「剎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无尽之德,总名万德.尘沙无明,种现习气,总皆断尽,故云荡无纤尘。总即二障。二障有三︰一、现行.二、种子.三、习气。习气微细,况之纤尘。细中之细尚无,况余粗中之细等。若总配三德︰万德含于智恩.下句即是断德.又混虚空为体,即法身德。万德即般若德.无尘即解脱德。万德之句为总.上下诸句皆是别德。上之二句,并福德身。十身之中已具四矣.余之六身,在后段中。
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剎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
第四.说仪周普︰文有七对.即为以下七义︰一、明所依定.二、明能说身.三、说经处.四、说经时.五、所被众.六、说经本.七、别示说仪。
一、明所依定者︰说经所依三昧者,如说法华依无量义处三昧.说般若经依等持王三昧.说涅盘经依不动三昧.故说诸经多依三昧。今说此经依何三昧.即海印三昧。海印是喻.从喻受名.贤首品疏当广说之.今略示其相.谓香海澄渟湛然不动.四天下中色身形象皆于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犹澄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炳然齐现.无来无去.非有非无.不一不异。如来智海识浪不生.澄渟清净至明至静.无心顿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心念根欲并在智中.如海含象。故经云「如海普现众生身.以此说名为大海.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非唯智现物心.亦依此智顿现万象普应诸类.贤首品云「或现童男童女形.天龙及以阿修罗.乃至摩睺罗伽等.随其所乐悉令见。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然此文中言含法喻︰智即是法.海即是喻。识浪既停云湛智海.无心顿现故曰虚含.能应所应皆为万象。
二【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者,明能应之身︰此之两句惟性字是法.余皆是喻.以性该之皆含法喻。谓若秋空朗月皎净无瑕.万器百川不分而遍。性空即所依法体.满月即实报智圆.百川即喻物机.影落便为变化。故佛之智月全依性空.惑尽德圆无心顿应.故出现品云「譬如净月在虚空.能蔽众星示盈缺.一切水中皆现影.诸有观瞻悉对前。如来身月亦复然.能蔽余乘示修短.普现天人净心水.一切皆谓对其前」.智幢菩萨偈云「譬如净满月.普现一切水.影象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来无碍智.成就等正觉.普现一切剎.佛体亦无二」。此则水亦喻剎。若准离世间品亦喻菩萨.偈云「譬如净日月.皎镜在虚空.影现于众水.不为水所杂。菩萨净法轮.当知亦如是.现世间心水.不为世所杂」.则亦以月喻所说法。上皆空月不同。若以相归性,则空亦名佛.故一切慧菩萨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则空色照水,影落晴天.天犹空也。
三【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者,明说经之处︰意取七处故。
「树王」者,即菩提树.谓毕钵罗树︰此树高耸,独出众树.故称为王。
「不起」者︰谓不起菩提树而升忉利天等.故经云「尔时世尊不离一切菩提树下而上升须弥向帝释殿」.法慧菩萨偈云「佛子汝应观.如来自在力.一切阎浮提.皆言佛在中。我等今见佛.住于须弥顶.十方悉亦然.如来自在力」。三天皆有不起而升之言.故彼成四句︰一、不起一切菩提树而升一天.如前经文.二、不起一处而升一切处.三、不起一处而升一处.四、不起一切处而升一切处。二.四两句取其结例之文,谓十方悉亦然.取前一切阎浮提对一切忉利亦然,则是第四句.但取一阎浮对一切忉利是第二句.其第三句易故文无,义必合有.是则不起法界菩提树.遍升法界七处。
「罗七处于法界」者,略有二意︰(一)令遍法界中皆有七处.(二)令一一处皆遍法界。
(一)令遍法界中皆有七处者︰若约自狭之宽说遍.应如下说处中,十重之内遍于中八。以初一是能遍七处,十是例余佛故。然下十重是约佛遍于处。今明处遍于处.自有二义耳。所依之处既遍法界.能依之身,居然遍也。今直就遍法界言,略有五重︰一、遍法界同类剎中皆有七处.二、遍法界异类剎中有七处.三、遍法界微尘中剎亦有七处.四、遍法界虚空容尘之处亦有七处.五、遍法界帝网剎中亦有七处。
(二)令一一处遍者︰如菩提场遍法界.则普光明中亦有菩提场.忉利天中亦有菩提场.夜摩兜率等七处一一皆有菩提场。如遍七处.亦遍非七处之处.如化乐四王色界十八等非说经处,今菩提场亦遍于彼。如菩提场处遍.其七处,一一皆遍七处.乃至法界。此亦有五︰一、遍同类剎.二、遍异类剎.三、遍法界尘.四、遍虚空容尘之处.五、遍法界帝网剎。更细而论.非但一一处遍.随一一尘皆遍法界五重之处.是则一处中有一切处。上二重释遍,皆遍五类。五类之中︰前三约事法界.次一通事理.理空事空故.后一事事无碍法界︰由事即理,事理无碍故.以理融事,遍于重重,皆是如来说经之处。
四【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者︰明说经时.即始成正觉时。然有两说.各是一师之义.以无违两字会通︰谓菩提流支,则以前五会是初成即说.以经初云始成正觉故.三天皆云不起而升故。第六会已下,是第二七日后说.以别行十地经初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例此则第九一会在后时说.以有身子祇树等故。贤首则以初成顿说九会之文。今会取贤首。既指归云.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则在后时无过.故云无违后际。后际即通第九会在后时说,故不妨后际,而宣畅九会在于初成。上来分于三时约所表故.初成顿演约圆融故。又分三时者,以法就机故.能顿说者,约佛德能,能顿演故。以初后相即故.故云无违后际,不妨初成顿彰九会.经云「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故晋经十住品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非长亦非短.解脱人所行」。多劫不乖剎那.初成岂妨后际。上之二段.广如教缘中辨。
五【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者,明所被众也︰然上句略明经义以为能被.义在旨趣之中.今为成所被,故略举能耳。「宏」者,大也.「廓」者,空也.「幽」者,深也。下句所被︰云「被难思之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剎尘,故称为海.深超情表是不可思.数广难量亦不可思.即深而广不可作深思.即广而深不可为广思.真应权实类例多端又不可思.该彻果海尤不可思。故初会云「有十佛剎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略列四十二众.皆以剎尘无量而为其量.况口光所召一一菩萨各领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来至此会。毛光重现周入剎尘.依正作用该摄三际。诸大菩萨尚不能思.岂况凡情测其涯际.故云难思之海会。
六【圆音落落.该十剎而顿周】者︰明说经本也︰本即圆音。「落落」者︰疏远声也。「十剎」者︰谓树形等异类之剎。经列二十.结有十佛剎尘.举十以彰无尽故.故云十剎。圆音之义,下当广说.略而言之︰一音之中具一切音名曰圆音.一切音声即是一音.亦名一音.一多无碍总曰圆音.经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剎.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一切言辞海.一切随类音.一切佛剎中.转于净法轮」.皆圆音义也。十剎齐闻无有前后故名为顿.法界十剎无所不闻故名曰周。
七【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者,别示说仪也︰谓是通方之说,举一为主,十方为伴。诸佛菩萨皆有主伴.递互相望尽于十方.随一为主,十方为伴.邻次相压,故曰重重。然相犹难明.今复略示︰
言「诸佛菩萨皆有主伴」者,略有三句︰一、果主果伴︰谓遮那为主,十方佛为伴.十方佛为主,遮那为伴。二、因主因伴︰谓此方法慧菩萨为主,十方法慧菩萨为伴.十方菩萨为主,此方菩萨为伴。三、果主因伴︰谓如来为主,普贤等为伴.此一亦名辅翼,亦得称伴.彼佛为主,此方菩萨为伴.如法慧说法十方佛证.但名证法诸佛,不名因主果伴.设尔为伴,自望本佛而为主故。
言「邻次相压,故曰重重」者,略有二义︰一、此彼互望︰如遮那为主.十方诸佛为伴.此界之东阿閦如来为主.此土遮那与十方诸佛为伴。次东第二佛为主.遮那与东第一佛及十方佛为伴。则随一佛有法界诸佛重数.如十人为主伴.递互相望.便为十重主伴。如佛佛既尔.佛主菩萨伴亦然。因主既尔,因伴亦然。此一义中自有三义。二者如遮那一佛为主.十方菩萨为伴。主佛既遍.伴亦随遍︰谓遮那处普光堂.东方十佛剎尘数界外有金色世界文殊而来为伴.十方菩萨皆去十剎而来。若此主佛向东一界坐莲华座.金色文殊来亦不相近.还去十佛剎尘数外。如长空明月列宿围绕.万器百川星月炳现。月如主佛.列宿如伴.一一水中远近皆现。义当金色近东一界.其西莲华色世界财首菩萨亦移近东一界.余之八方皆移近东一界。如是主佛至东十佛剎尘数界外坐莲华藏师子之座,正当本金色界处.由主佛至彼.其金色界近东亦十佛剎尘数界外.其西方莲华色界.则正当娑婆之处。如是主佛极于东方.金色等伴剎亦极东方.终不见文殊从西向东来近主佛.亦不见文殊从佛前过向西近佛。如是主佛极于西方.亦不见有西方菩萨从东过西来近主佛。十方皆尔。如人以十钱布地.钱心为主.钱缘为伴.第一钱当中.以第二钱压第一钱上近东一缘之地.则开元通宝等皆亦近东一缘之地.如是钱钱重重相压皆渐近东。如近东既尔.更十钱近西亦然。说一十信,则已重重周于十方.如是第三会说十住时,亦如说信,重重遍于十方。行向地等皆然.则九会为九重重.如第一会重重遍法界.第二会重重还在第一会重重之上.则九会自为九个重重。若四十八会为四十八重重.若无尽会有无尽重重.此一佛为主,余菩萨为伴,重重如是。十方佛为主,十方菩萨为伴,重重亦然。如是诸佛重重复互相遍.故云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余义至教起因缘中辨。
然上七对有其六身︰初、所依海印三昧即是智身.湛智海故。二、说法之身为化身.谓如水分千月故。三、说经处是意生身.随意遍于法界处故。四、说经时即力持身.持令永久故。五、被难思海会即威势身.菩萨众中威光赫奕故。六、圆音、七、主伴,皆相好庄严身。圆音即一相.主伴即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具相好故。此段有六︰前说主难思已有四身.则十身具矣.意云.十身初满即说此经。然疏本意正示说仪等异含具十身.故有三两身名全不昭著。
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烂浩澣。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
第五︰言该本末也︰文有两重本末︰一、理事相望而论本末.二、诸教相望而论本末。
一、理事相望而论本末者.亦是遮于伏难.恐有难言︰夫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希微绝眹,乃是难思之境,岂有形言者哉.则心绝动摇言忘戏论自入真趣.何用广陈言相翻欲扰人。
故今释云.非言何以知乎无言.非相何以显乎无相.十忍经云「了法不在言.善入无言际.而能示言说.如响遍世间」.斯则以言显无言也。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所现众色形.令入此法中」.斯即以相显无相也。又云「色身非是佛.音声亦复然.亦不离色声.见佛神通力」.具上二也。法华亦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斯亦以言显无言也。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此亦以相显无相也。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又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又云「无离文字说解脱也」.又云「虽知诸法不生不灭,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国及以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等」.皆是言与无言.相与无相不相离也。十住品云「欲以寂静一妙音.普应十方随类演.如是皆令净明了.菩萨以此初发心。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无不尽.悉欲了知其自性.菩萨以此初发心。世间言音靡不作.悉令其解证寂灭.欲得如是妙舌根.菩萨以此初发心」.皆即言无言,其文非一。
疏文中但略明其无碍之义.文有二对︰初对无相不碍相.后对无言不碍言。
初对无相不碍相者︰【虽空空绝迹】者,法性本空.空无诸相︰缘生之法,无性故空.复有何相。借空遣有.有去空亡.故曰空空。净名云「唯有空病.空病亦空」.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除于有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故知非有非无也。非有即空、非无即空空也。经云「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此即空空也。次云「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则空亦无所住矣。又上无中无有二,空也.无二亦复无,空空也.三界一切空,成真空也。又回向品云「法性本无二.无二亦复无」,皆空空也。
「绝迹」者,空有斯绝.心行处灭。行处灭故迹不可寻.谓若有有可有,则有无可无.今无有可有亦无无可无。以无遣有,无即是迹.以空空遣空,空空亦是迹。以有遣故.遣之又遣之,以至于无遣。若以无遣遣遣,无遣亦是迹.有所得故.如鸟履砂。若无所得当句即绝.故出现品云「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迹」.故云空空绝迹。以空空不碍于相,故致虽言。虽字生下〝义天之星象灿然〞也.谓依于晴空不碍星象灿烂。晴空即是义天.依第一义天不碍法门星象。又以不碍星象方知是空.不碍法门为真第一义空矣。上即以空为本.法门为末也。
后对无言不碍言者︰【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烂浩瀚】者,约无言不碍言也︰则以无言为本.言即为末。「湛湛」者︰海水澄凝之相.意明动依于静,无言不碍于言.故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若碍于言,则身子被诃.不碍于言,则文殊攸赞。况文字性离即言亡言.故虽无言,而教海之中波澜浩瀚。大波曰澜.是以佛证离言,流入音于听表.法本非说,演大藏于龙宫.故知至趣非远,心行得之则甚深.言象非近,虚怀体之而目击.言绝之理而非绝.繁兴玄籍而非兴.故即言亡言也.融常心言,无所遣矣。
二【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下,诸教相对而论本末︰即以华严为根本法轮.文有二对︰
「若乃千门潜注」.为开渐之本︰谓千门异义,潜注众经.如海潜流四天下地.有穿凿者无不得水.则知众流依海水.故海为众水之源.华严为诸教之本源矣。
「与众典为洪源」,为摄末归本︰则万德交归.若百川归海.海能普收即为本故。昔人云「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是乎冥会」。彼约会归涅盘.此约会归法界.故地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证此法界故」.故法华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一乘即三乘之本.一佛乘者即华严也。会三归一即摄末归本故。第五经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指华严为根本也。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所流也.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也。是经即是法华.法华摄于余经归华严矣.是则法华亦指华严为根本矣.其义分明.余如下说。
其为旨也.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
第六.旨趣玄微︰【其为旨】,标举.【冥真体】下,正显旨趣.于中有二︰一、明理事无碍.二、显事事无碍。虽此经中广说于事及说于理而皆无碍.故以无障碍法界而为旨趣。此门即义分齐中意。
一、明理事无碍中亦二︰(一)示三大.(二)融真妄。
(一)示三大中.问曰︰初往复无际等,已明三大,今何重说。答曰︰略有三义,与前不同︰
<一>前直就法界宗上约义以明三大.今约能诠经中具说三大.故不同也。
<二>前辨三大之相.今明三大所在.谓体在何处.所谓万化等。
<三>前明三大融拂,为成己宗.此明三大互在,为遮异释.意辨不相舍离为无碍义.如昔人云「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无去无来.以不灭为无生、以不生为无灭等」.「其为相也.则同异类之殊体,则微细容持.同异类之别质,则展转重现.微细之理难见,况之以芥瓶.重现之相易观,喻之以帝网等」.「其为用也.不分而遍、不去而臻.一多大小而互为,延促静乱而相在等」.斯则别显三大之相。今但明其不离则是深玄名理事无碍。
初句明体︰体在万化之中.非事外也.故云【冥真体于万化之域】。冥为冥契.亦是冥寂。万化乃事法之总名.欲识真体所在祇在万化之中.故晓公起信疏序云「原夫大乘之为体也.翛然空寂.湛尔冲玄.玄之又玄.岂出万象之表。寂之又寂,犹在百家之谈.非象表也,五目不能覩其容.在言里也.四辩莫能谈其状」。释曰︰此明真体与一切法非一非异.今疏但云无碍,则与诸法非一异矣.故肇公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亦体即万化矣」。
【显德相于重玄之门】者,明相︰相不碍体也。「重玄」即是理体.明「德相」祇在体上。若离体有相,相非玄妙胜德之相,名为德相。言「重玄」者,亦即空空。语借老子.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彼以有名无名同谓之玄。河上公云「玄者天也.天中复有天」.庄子云「天即自然.则自然亦自然也」.御注云玄,深妙也。犹恐执玄为滞不至兼忘.故寄又玄以遣玄耳。明无欲于无欲,依此而生万物,故云众妙之门.今以空空之中,无德不备耳。
【用繁兴以恒如】者,明用︰用不离于体相.故繁多兴起而常即如.上体相用三不相舍离.皆是所证所观。
【智周鉴而常静】者,即能证能观︰
若当句明,即止观无碍︰「周鉴」观也.理事遍观。「常静」止也.惑相皆寂。亦权实无碍︰「周鉴」权也.「常静」实也。
对上三句.为境智无碍︰由所观境既体用无碍,故能观智亦寂照双流。
若别对三大,则各具体用,皆有止观.如体上「冥真体」,体也、止也.「万化之域」,用也、观也.「显德相」,观也.「重玄门」,止也.「用繁兴」,观也.「以恒如」,止也。
若作三观释者︰以智鉴体,空观也.鉴用,假观也.鉴相,中观也。三谛齐观,故云周鉴。对此三观,常静之止亦有其三︰一、体真故静.二、方便随缘无取故静.三、离二边分别故静。三止三观融为一心.契同三谛无碍之理.则心境融即而常历然。
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
(二)融真妄也.文有二对︰【真妄交彻】下,▲一对正明双融.【事理双修】下,▲一对不碍双现。
▲正明双融者︰「真」谓理也、佛也.「妄」谓惑也、生也.亦生死涅盘。「交彻」者,谓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故云交彻.如波与湿,无有不湿之波.无有离波之湿。若论交彻亦合言「即圣心而见凡心」.如湿中见波.故如来不断性恶、又佛心中有众生等。若依此义,合云真妄交彻、凡圣互收。今不尔者︰若约理融,实即真妄互有.今约有不坏相,但明凡即同圣,以即真故。而圣不同凡,无烦恼故.如波即湿.而湿未必即波.有净水故。故净水说波有动之性,无动之事.如波中说湿,动湿俱有。又说凡即是佛,于凡有益.佛即是凡,令人妄解.是故但云【即凡心而见佛心】耳。然其真妄所以交彻者.真妄二法同一心故.妄揽真成无别妄故.真随妄显无别真故.真妄名异无二体故.真外有妄理不遍故.妄外有真事无依故。然或说妄空真有、或说妄有真空、俱空俱有、双非双是.虽有多端并皆交彻。此义云何.且说何法为真.何法为妄.真妄自有二义︰一、约三性说︰圆成是真.遍计为妄.依他起性通真通妄.净分同真.染分为妄。二、约二谛说︰真谛为真.俗谛为妄.二谛多门,下当广说.今且约理事二门︰理为真谛为真.事为俗谛为妄.设净分之事,妄未尽故。
问︰真妄二法,孰空孰有。
答︰如唯识论︰约遍计为妄,则妄空真有.若染分为妄,则真妄俱有。若涅盘说︰空者所谓生死,不空者谓大涅盘.则依他染分为空,净分圆成皆有。若依三论︰以世谛故有,真谛故空.若以妄为俗谛,以真为真谛,则妄有真空.若约随俗说二谛,则真妄俱通空有.若约触物皆中,则真妄俱非空有。
问︰真妄交彻行相如何。
答︰言并皆交彻者,约宗以明.唯识等宗不得交彻.今就华严则前诸义皆得交彻.以具前即一心等义故。如约遍计为妄者︰情有即是理无妄彻真也.理无即是情有真彻妄也。若染分依他为妄者︰缘生无性妄彻真也.无性缘成真彻妄也。若约生死涅盘说者︰生死即涅盘妄彻真也.涅盘即生死真彻妄也。故中论云「生死之实际即是涅盘际.涅盘之实际即是生死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即交彻也。此经云「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盘.生死及涅盘.二俱不可得」.亦俱空俱有交彻义也。若依二谛︰以妄为俗谛,以真为真谛,言交彻者.即俗而真、即真而俗故.故影公云「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以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乃至云.寂此诸边故名中道」.即真妄交彻也。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则真彻妄也.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则妄彻真也.余可思准。若约随俗说︰真妄本虚居然交彻.真妄皆真则本末一味.居然交彻。若触物皆中.居然交彻。次明交彻所以。
问︰真妄相乖其犹水火,何得交彻?
答:此有多义︰
<一>真妄二法同一心故.以一贯之.故得交彻.故起信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尽.以此二门不相离故.故云不离一心.故得交彻。
<二>妄揽真成,无别妄故.亦是起信胜鬘等意.真如随缘成一切法故,真彻妄也。言真随妄显无别真故者,妄彻真也。若无有妄,对何说真.如无缘生则无无性故。
<三>真妄名异体无二故者︰如向所引,有诤说生死.无诤说涅盘等,俱不可得.则体无二也。故经云「若逐假名字.取着此二法.颠倒非实义.不能见正觉」.明以无二为实也.岂非交彻。
<四>真外有妄理不遍故下,反成二义.此句真彻妄也。
<五>妄外有真事无依故者,即妄彻真也。此亦法性宗义.一切法皆如,岂妄外有真.真如遍一切,岂真外有妄.是知真妄常交彻.亦不坏真妄之相.则该妄之真,真非真而湛寂.彻真之妄,妄非妄而云兴。
▲不碍双现者:即【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者是︰上来交彻不碍之义,恐人误执,谓泯二相,故举此言.亦由惑者执禅,则依本智性无作无修.镜本自明,不拂不莹.执法之者须起事行,当求如来,依他胜缘以成己德.并为偏执.故此辨双行。依本智者约理而说.无漏智性本具足故。而求佛智者约事而论.无所求中吾故求之.心镜本净久翳尘劳故.恒沙性德并埋尘沙烦恼中故.以顺法性无悭贪等修檀施等故.诸佛已证我未证故.又理不碍事不妨求故.事不碍理求即无求故.若此之修名为无修.无修之修,修即无修,为真修矣。
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
二、明事事无碍法界︰为经旨趣.义分齐中,当广分别.今但略明.亦分为二︰(一)明无碍所由︰(二)正显无碍之相。
(一)明无碍所由︰所以事事不同而得无碍者,以理融事故。于中︰
初句︰明依理成事.故一与多互为缘起.此犹是事理无碍.蹑前起后,故举之耳。由事理无碍,方得事事无碍.若事不即理,事非理成,则互相碍。今由即理,故得无碍。
下句︰以理融事.故云【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此正辨事事无碍所以。由上事揽理成,则无事非理,故以理融事.理既融通,事亦随尔,故得千差涉入而无碍。由即事故,故有千差.为理融故,重重涉入.即当十玄所以之中,理性融通门也。余至下明。
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
(二)正显无碍之相.具十玄门.以随文语便,故小不次。如下次第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今文之次在文可知.唯主伴一门,前说仪中文理已具,故不重出.诸藏纯杂,今古名异.今文重出.故亦有十门。
一【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而更收】者,即诸法相即自在门.文有两句︰
上句总明三世间相成.「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
言「故得」者︰由前事得理融之故,便得具下十种玄门.故得二字文虽在初,义贯下十。
言「十身」者︰即第八地云「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
言「相作」者︰次经云「此菩萨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不同.则于此身现如是形等」。释曰︰上之四番别显.末后结例.即十身相作也。
言「历然」者,不坏相故︰坏相而作非不思议.其由芥纳须弥.须弥本相如故.故七十七经云「是以一剎入一切剎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又云「是以一佛入一切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等」.五十六经云「所谓以众生身作剎身而不坏于众生身是菩萨游戏.以剎身作众生身而不坏于剎身是菩萨游戏」.如是佛身与二乘身相作、菩萨行身与成正觉身相作.于涅盘示生死等.皆不坏其相.故云历然而相作。
下句言「六位不乱而更收」者︰六位即三贤十圣等妙二觉,则因果皆悉相摄.如初发心便成正觉.不坏初心之相。若无初心,何名初心便成正觉.故十信摄于诸位、诸位十信历然.十住摄于诸位,诸位十住不乱.不乱则行布.更收即圆融。如下说因中辨此句亦是相入门。以下有相入,故此一句但为相即.如乳投水废己同他故名相即。
二【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者,即广狭自在无碍门︰前句大能入小.后句小能容大.虽有即入.意取广狭。「无间」谓小︰小之则无内.以无内故无有中间。「无外」谓大︰大之则无外.无外即是广大之身剎即入无内之尘毛,故名广狭无碍.若即若入皆得广狭无碍。经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智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至大有小相即广狭无碍也。又云「能以小世界作大世界.大世界作小世界」等。
三【炳然齐现犹彼芥瓶】者,即微细相容安立门︰一能含多即约相容.一多不杂故云安立。「炳」者,明也。微细有三︰一、所含微细︰如瑠璃瓶盛多芥子.炳然齐现.不相妨碍.非前非后。此即如来不思议境界经说.然有两本︰一本云白芥子.一本即但云芥子.今依此本︰谓一法称性含容皆尽.故一切法随所含理现在一中.亦是缘起实德无碍自在致使相容.非天人所作乃得安立.如八相中,一一相内即具八相,名为微细。二、约能含微细。三、约难知微细。
四【具足同时.方之海滴】者,即同时具足相应门︰如大海一滴即具百川之味.十种之德.故随一法摄无尽法,及下九门。以此一门为其总故.同时则明无先后.具足则所摄无遗。
言「十德」者.十地经云「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入中皆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若普受大雨」。涅盘经云「如人入大海欲.则为已用诸河之水」.称此而修,一行之内,德不可尽。
五【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灯】者,即一多相容不同门︰由一与多互为缘起力用交彻.故得互相涉入是曰兼容.不坏其相故云不同.如一室内千灯并照.灯随菚异一一不同.灯随光遍,光光涉入.常别常入.经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谓」。此之灯喻,亦可喻于相即.直就光看不见别相,唯一光故。
六【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者,即秘密隐显俱成门︰如八九夜月半显半隐.正显即隐显.正显即.不同诲月隐时无显.不同望月显时无隐.以一摄多则一显多隐.以多摄一则多显一隐.一毛摄法界,则余毛法界皆隐.余一一毛互相摄入,隐显亦然。然其半月非但明与暗俱.而亦明下有暗,暗下有明.如东方入正定为一半明,西方从定起为一半暗。而东方入处,即东方起,如明下有暗.西方起处即于西入,如暗下有明.故称秘密隐显俱成门。
七【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者,即因陀罗网境界门︰如天地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象俱现.诸珠尽然。又互相现影.影复现隐.重重无尽.故千光万色虽重重交映而历历区分.亦如两镜互照重重涉入.传曜相写递出无穷。
八【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者,即十世隔法异成门︰即离世间品菩萨有十种说三世「谓过去说过去、过去说现在、过去说未来.现在说过去、现在说平等、现在说未来.未来说过去、未来说现在、未来说无尽.三世说一念」︰前九为别,一念为总,故名十世。以三世相因互相摄故.一念俱十,以显无尽故。一念即无量劫.无量劫即一念.普贤行品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如一夕之梦经于数世.摄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剎那」.离世间品云「如人睡梦中.造作种种事.虽经亿千岁.一夜未终尽」.故庄子生一梦身为蝴蝶.注云.世有假寐而梦经百年者。然事类广矣。
九【法门重迭.若云起长空】者,即托事显法生解门︰言「重迭」者,意显一多不相碍.故随一一事有多法门.以随一事即是无尽法界.法界无尽.故事亦无尽.如经云「此华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生起等」.意明一切因生一果,一果即具一切因故.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也。
十【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者,即诸藏纯杂具德门︰至相十玄中有此名也.然有二意.故贤首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一、若以契理为纯,万行为杂.即是事理无碍,非事事无碍.设如菩萨大悲为纯,尽未来际唯见行悲,余行如虚空.若约杂门即万行俱修者.此二门异亦不成事事无碍。二者如一施门一切万法皆悉名施,所以名纯.而此施门即具诸度之行故名为杂.如是纯之与杂不相障碍,故名具德.则事事无碍义成。而复一中具诸度.诸度存即名相入门.若诸度冺,复似相即门.故不存之,改为广狭。今以至相但约行为小异.此段略无主伴.故复出之以成十义耳。
言「比华开锦上」者︰意取五彩之线,华色虽异.一一之线皆悉通过.通喻于纯.异喻于杂.故常通常异名为无碍.不同绣画,但异不通。
上之十玄,略陈大格.广如向下义分齐中。
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腮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
第七.成益顿超.文有十义︰初有二义︰一、总显高深,明权小莫测.二、后八正明成益,遍益顿圆。又前二高深,反显成益.明权小不测,由昔无因.反劝众生令信仰故。后八顺显成益.谓能顿能圆.令必受故。
一、总显高深者︰(一)明高远︰(二)彰深妙。
(一)明高远者︰若泰华倚天岷峨拂汉,难仰其顶.故论语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积行菩萨】者︰出现品云「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得闻此如来无量不思议无障无碍智慧法门.闻已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等」.如鱼登龙门.若得登者即化为龙.如入华严之机也。若登不过者,曝鳃鳞于龙门之下.如彼假名菩萨,即权教次第修者。
(二)彰深妙者︰即【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者是︰即法界品初,舍利弗等五百声闻。彼叹德云「悉觉真谛.皆证实际.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离结使缚.住无碍处.其心寂静.犹如虚空。于诸佛所.永断疑惑.于佛智海.深信趣入」。释曰︰即上德也。在逝多林如来嘉会而不见闻,名杜视听。杜,犹塞也。在目曰视.在耳曰听。虽在会下如聋如盲,故云杜视听也。故经云「尔时上首诸大声闻、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离波多、须菩提、阿奴楼驮、难陀、劫宾那、迦旃延、富楼那等.诸大声闻在逝多林.皆悉不见如来神力、如来严好、如来境界、如来游戏、如来神变、如来尊胜、如来妙行、如来威德、如来住持、如来净剎.亦复不见不可思议菩萨境界、菩萨大会、菩萨普入、菩萨普至、菩萨普诣、菩萨神变、菩萨游戏、菩萨眷属、菩萨方所、菩萨庄严师子之座、菩萨宫殿、菩萨住处、菩萨所入三昧自在、菩萨观察、菩萨频申、菩萨勇猛、菩萨供养、菩萨受记、菩萨成熟、菩萨勇健、菩萨法身清净、菩萨智身圆满、菩萨愿身示现、菩萨色身成就、菩萨诸相具足清净、菩萨常光众色庄严、菩萨放大光明宝网、菩萨起变化云、菩萨身遍十方、菩萨诸行圆满.如是等事悉皆不见。何以故.善根不同故.本不修习见佛自在诸善根故.本不赞说十方世界一切佛剎清净功德故.本不称叹诸佛世尊种种神变故.本不于生死流转之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本不令他住菩提心故.本不能令如来种性不断绝故等」。上来先列人,即是上德声闻.次明不见等,即杜视听也。何以故下.释不见因.劣者不见犹未为深.上德不知方为玄妙。
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登证于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逾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
二、后八正明成益,遍益顿圆之相︰
(一)【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明见闻益.亦名为种益︰即随好品地狱天子三重顿圆.及初地云「虽住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其有生疑不信者.永不得闻如是义」。不信不闻翻显信闻则成利益.海水是龙畜生趣摄.劫火是天,火灾及初禅生在二禅光音等天,长寿天难。于此得闻.兼上地狱天子,已有三难。佛会神鬼亦闻,三涂足矣.火灾之时,兼佛前佛后.人天道异,已兼辩聪.亦不拣北州.聋者目视.盲者耳闻.故八难具矣.皆容见闻为种之义。超十地之阶正在地狱天子.举重摄轻.阿鼻地狱尚得顿圆.忝在人伦岂不留听.故随好光明功德品,佛告宝手菩萨言「佛子.菩萨足下有千辐轮相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随好名圆满王.常放四十种光明。中有一光名清净功德.能照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世界.随诸众生种种业行欲乐皆令成熟.阿鼻地狱极苦众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终生兜率天.既生天已.天鼓发声,广为说法.乃至云︰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广大回向.得十地故.获诸力庄严三昧故.以众生数等清净三业悔除一切诸重障故.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剎微尘数七宝莲华.一一华上皆有菩萨结跏趺坐,放大光明等.乃至以华散佛上.又云.其诸香云普雨无量佛剎微尘数世界.若有众生身蒙香者,其身安乐.乃至灭八万四千烦恼.了知如是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释曰︰此即第一重得十地。次云「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清净金辋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释曰︰此即第二重得十地也。后文云「是菩萨摩诃萨住清净金辋转轮王位.放摩尼髻清净光明.若有众生遇斯光者,皆得菩萨第十地位.成就无量智慧光明.得十种清净眼,乃至十种清净意.具足无量甚深三昧」。释曰︰︰此即第三重得十地也。
(二)【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者.解行益︰七十八经,慈氏赞善财云「余诸菩萨于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乃能亲近诸佛菩萨.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剎.则能化众生.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则能圆满一切大愿.则能超出一切魔业.则能承事一切善友.则能清净诸菩萨道.则能具足普贤诸行」.及大威光太子亦是一生圆多劫之果。上二皆明证速。又此经宗明三生圆满︰一、见闻生.二、解行生,即上二句.三、证入生,即下二句。
(三)【师子奋迅.众海登证于林中】者,顿证益也。第六十经初云「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大悲为身.大悲为门.大悲为首.以大悲法而为方便.充遍虚空.入师子频申三昧」.旧经云奋迅。奋迅之义,就师子说,其义便故。至第六十一经初,普贤开发后,如来眉间放光照故.时逝多林菩萨大众?悉见一切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佛剎.一一微尘中各有一切佛剎微尘数诸佛国土.种种名、种种色、种种清净、种种住处、种种形相,如是一切诸国土中,皆有大菩萨坐于道场师子座上成等正觉.菩萨大众前后围绕.诸世间主而为供养等.乃至云.是故皆得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甚深三昧尽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圆满诸波罗蜜.或入庄严清净行轮.或入菩萨诸地.或入成正觉力.或入佛所住三昧无差别大神变.或入如来力无畏智.或入佛无碍辩才海。即顿证林中,广说以十能入入此所入。
(四)【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即超权益︰即六十一经末会之初六千比丘会.身子令六千比丘观文殊十德。六千请往欲见文殊.身子令见.尔时文殊师利童子,无量自在菩萨围绕,并其大众,如象王回.观诸比丘.故云象王回旋。言「六千道成于言下」者︰比丘兴愿.文殊令发十种无疲厌心。时诸比丘闻此法已.则得三昧名无碍眼.见一切佛境界。得此三昧故.悉见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世界诸佛如来及其所有道场众会.亦悉见彼十方世界一切诸趣所有众生.亦悉见彼一切世界种种差别.亦悉见彼一切世界所有微尘.亦悉见彼诸世界中一切众生所住宫殿,以种种宝而为庄严.及亦闻彼诸佛如来.种种言音演说诸法、文辞训释悉皆解了.亦能观察彼世界中一切众生诸根心欲.亦能忆念彼世界中一切众生前后十生.亦能忆念彼世界中过去未来各十劫事.亦能忆念彼诸如来十本生事、十成正觉、十转法轮、十种神通、十种说法、十种教诫、十种辩才.又即成就十千菩提心、十千三昧、十千波罗蜜,悉皆清净.得大智慧圆满光明.得菩萨十神通柔软微妙.住菩萨心坚固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住普贤行.住普贤行已入大愿海.入大愿海已成就大愿海.以成就大愿海故心清净.心清净故身清净.身清净故身轻利.身轻利故得大神通无有退转。得此神通故不离文殊足下,普于十方一切佛所悉现其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释曰︰此即道成也.一三昧中有十通用,皆圆益也。
(五)【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者.成智益︰
「启明东庙」者︰即第六十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教化众生大塔庙处」.释曰︰此即东庙。「时福城人闻文殊师利童子在庄严幢娑罗林中大塔庙处.无量大众从其城出来诣其所」。下别列中,有五百优婆塞、五百优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善财是一。下文殊师利独观善财.既观察已.安慰开喻而为演说一切佛法.乃至说此法已.殷勤劝喻增长势力令其欢喜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令忆念过去善根。作是事已.即于其处复为诸众生随宜说法,然后而去。尔时善财童子从文殊师利所闻佛如是种种功德,一心勤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随文殊师利而说偈言等.即启明东庙也。
「智满不异于初心」者︰即第八十经初智照无二相.经云「是时文殊师利遥申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善财顶,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离信根.心劣忧悔.功行不具.退失精勤.于一善根心生住着.于少功德便以为足.不能善巧发起行愿.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境界。若周遍知、若种种知、若尽源底、若解了、若趣入、若解说、若分别、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释曰︰了知法性下,即是智满.若离信心则不能得.反显前义由信心故则得.不离初发之心则信智无二。若约不动智为初,即前后二智无二也。
(六)【寄位南求.因圆不踰于毛孔】者,成位益︰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位.德云至瞿波寄三贤十圣位.摩耶已下并寄等觉.后见普贤便得因圆不踰毛孔。文云「时善财童子又见自身在普贤身内,十方一切诸世界中教化众生。又云.是善财童子从初发心乃至得见普贤菩萨.于其中间所入一切诸佛剎海.今于普贤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诸佛剎海,过前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又云.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剎中,或于一剎经于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劫如是而行.亦不于此剎殁,于彼剎现.念念周遍无边剎海教化众生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是之时,善财童子则次第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与普贤等.与诸佛等.一身充满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觉等、神通等、法轮等、言辞等、音声等、力无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悉皆同等」。释曰︰此即毛孔中因圆也。
(七)【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者.显因成果益︰即出现品大经潜尘喻.经偈云「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尘内.一切尘亦然。有一聪慧人.净眼悉明见.破尘出经卷.普饶益众生。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诸佛大慈悲.令其除妄想.如是乃出现.饶益诸菩萨」.又经云「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故念念相应则念念成矣。
(八)【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者.成就行愿益︰谓菩萨发心化尽生界.生界若尽大愿方终.生界无穷大愿无尽.故十地品云「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不可尽故,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今众生界虽无有尽.而等有经卷.故普开之.要令尽无尽之众生为大愿矣。言「尘尘行满」者︰菩萨大悲不可尽故.心量难思.为一众生于一尘中经无量劫修行万行心不疲倦。尘尘皆尔.生生尽然.方显愿行无穷尽也。文殊菩萨赞善财云「汝遍一切剎.微尘等诸劫.修行普贤行.成就菩提道」。
真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
第八.结叹宏远︰于中分二︰一、当相显胜.二、对他显胜。
一、当相显胜四句︰
「真可谓常恒之妙说」,明常︰常恒之说前后际而无涯故。
「通方之洪规」者,明遍︰无有一国不说此法故.明是通方.不同随宜之教有说不说。
「称性之极谈」者,显深︰一一称理故.一文一句即不可尽故.普贤大士语善财云「我法海中,无有一文、无有一句,非是舍施无量转轮王位而求得者」。
「一乘之要轨」者,明要︰谓于一乘之中是别教一乘不共之旨、圆因之门,成佛之妙故。
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群峯之高。
二、对他显胜︰先法.后喻。初法可知。后喻之中文有二喻︰
「犹之日丽天夺众景之曜」者,即智明映夺喻︰初升之日谓之杲日。丽者,着也。此经犹如杲日.杲日既升众景夺耀。景,犹明也。谓星月等光.即大明流空繁星夺耀。斯经大阐众典无辉。
「须弥横海落群峯之高」者,即高胜难齐喻︰「须弥」即是此经.「群峯」即是余经.设七金铁围方余高广.比妙高之出海并落其高.以俯望群峯如培塿故。
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
第九、感庆逢遇。于中二︰一、明弘阐源由.二、正明感遇。
一、明弘阐源由者︰
【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者︰谓龙树菩萨五百年外方入龙宫搜求得斯玄奥之典.事如别传及纂灵记。
【大贤阐扬于东夏】者︰正取觉贤兼余大德.谓智严、法业、日照、实叉等阐扬斯典。「于东夏」者︰谓葱岭之东,地方数千里,谓之神州大夏。而上云是以者,由上深妙故搜以阐之.故龙树入于龙宫广见无数,偏诵此经者以玄妙故.故智论名为大不思议经.而诸大德皆见此经一文一句竭海墨而莫书.一偈一光破地狱之剧苦.是以诸师尽命弘传耳。
二、正明感遇者︰
【顾唯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等】者︰于中亦二.先对昔自庆.后对今自庆。
先对昔自庆者︰谓五百年前即当正法.斯经清辉隐匿龙宫之内,时人不闻.何幸像法垂末之年遇斯玄微之化.生居像末应合悲伤.反顾前不闻经,未惭正法之代.故自庆也。此依不减正法一千年,故今为像末。以今去大师涅盘一千八百六十年故.又按大集月藏分.第一五百年解脱牢固.第二五百年禅定牢固.第三五百年多闻牢固.第四五百年塔寺牢固.第五五百年鬪诤牢固。今居塔寺之末.将邻鬪诤之时,翻闻难思之经,碎身莫酬其庆。
【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者︰后对今自庆。此庆有三︰(一)庆时.(二)庆处.(三)庆所修。
(一)庆时者︰即【况逢圣主】.谓明时难遇.今值圣明天子,敷陈五教、高阐一乘、列剎相望、钟梵交响.故得闲居学肆,探赜玄门.斯一幸也。
(二)【得在灵山】者︰庆处也。清凉灵山三千之最.文殊大圣诸佛祖师.金色虽在东方,住处即为金色.大圣虽周法界,摄机长在此山.感应普周若百川影落.清凉长在犹素月澄空.万圣幽赞于五峯.百祇传庆于千古.况大孚灵鹫标乎圣寺之名.一介微僧得在居人之数.此之庆幸爰媿多生,斯再幸也。
(三)【竭思幽宗】者,庆所修也。大方广佛华严经即毘卢遮那之渊府.普贤菩萨之心髓.一切诸佛之所证.一切菩萨之所持.包性相之无遗.圆理智而特出.不入余人之手.何幸捧而持之.积行菩萨犹迷.何幸探乎幽邃.亡躯得其死.所竭思有其所归.幸之三也.岂无庆跃结上三也.其犹溺巨海而遇芳舟.坠长空而乘灵鹤.庆跃之至手舞何阶.是故感之庆之.唯圣贤之知我也。
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
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注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
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称第一。
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第十、略释名题︰以下第九门中广释.故此云略.于中有三︰一、双标经品二目.二、双释二目。三、双结上二。
一、双标经品二目者︰先标经目.谓若从略至广展演无穷.难思教海不离七字.故云无尽修多罗之总名。后、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者,标品目也。众篇即三十九品。品者义类不同.今当其一.故云别目。
二、【大以旷兼】下.双释二目︰(一)释总题.(二)释品目。
(一)释总题下有十门释其七字.字各十义.今但略举当字释之。然此七字,略有六对︰
<一>经字是教,大方广佛华严是义,即教义一对。
<二>严字是总,大方广佛华是别,即总别一对。
<三>华为能严,大方广佛皆所严,即能所一对。
<四>佛是所严所成之人,大方广皆所严之法,即人法一对。
<五>广者是用,大方皆体,即体用一对。
<六>方者是相,大者是性,即性相一对。
故此七字即七大性︰大者体大、方者相大、广者用大、佛者果大、华者因大、严者智大、经者教大.则七字皆大、七字皆相等。
今各以二义释之︰
【大以旷兼无际】者︰《一》旷兼,明其包含.约广遍释大.故涅盘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故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也。《二》无际者︰约其竖论,则常故名大.涅盘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故经云「法性无作无变易.犹如虚空本清净.诸佛境界亦如是.体性非性离有无」。然渊府不可以拟其深妙.故寄大以目之.实则言思斯绝.故经云「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诸佛境界不可量.为悟众生今略说」。
【方以正法自持】亦二义者︰《一》方者,正也。《二》方者,法也。并持自性,通上二义.谓恒沙性德即是相大.并无偏伪故称为正.皆可轨持目之为法.故经云「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
【广则称体而周】者,此即用大.用如体故无不周遍。然亦二义.由体有二义故︰一者能包.二者能遍。犹如虚空包含万象,遍至一切色非色处。今用称体︰一、称体之包则一尘受世界之无边.二、称体之遍则剎那弥法界而无尽。上之三字即体相用无有障碍.为所证之法界也。
【佛谓觉斯玄妙】者亦有二义︰一者能觉︰佛陀是梵言.此云觉者故。二者所觉.即大方广.斯为玄妙之境.故云觉斯玄妙。斯即此也.即此上大方广耳。若别说者︰觉上用者,觉世谛也.觉上体者,觉真谛也.觉上相者,觉中道也.三谛相融,三觉无碍,为妙觉也。
【华喻功德万行】者,此亦二义︰一、感果华︰喻万行因成佛果故.或与果俱.或不与俱。俱如莲华,表因果交彻故.不俱如姚李.不坏先因后果故。二、严身华︰喻诸位功德必与位位果俱故.故经云「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严谓饰法成人】者︰严亦二义︰一、以万行饰其本体.即严上大方广.如莹明镜.镜虽本净非莹不明。二、以万行功德成佛果之人.若琢玉成器.又饰本体似铸金成像.以行成人如巧匠成像。
【经乃注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者,唯经举四义.然亦唯二.谓贯与摄︰涌泉即是所摄义味.常乃通于上三:
《一》「注无竭之涌泉」者,此言犹通诸教。
《二》「贯玄凝之妙义」者,以总就别.别贯华严玄妙义故.凝谓凝湛,严整之貌也。
《三》「摄无边之海会」者,即是摄义。无边海会局此经众.拣余众故。
《四》「作终古之常规」者,即是常义。余处释云.常乃道轨百王。今亦以通就别.别属此经.法眼常全无缺减故。常恒之说非随宜故.终古无忒可得称常。
释题竟。
(二)【佛及诸王并称世主】下.释品名︰此释世主.世谓世间.即三世间︰一、谓众生世间.二、器世间.三、智正觉世间。主谓君主,即佛及诸王.地神、水神、林神、山神即器世间主.天王、龙王、夜叉王等即众生世间主.如来即智正觉世间主.亦总化上二.遍统前三.故云并称世主。
【法门依正俱曰妙严】者︰此严亦说三种世间︰法门为能严唯局于主.依正所严通三世间.众生及佛俱通正故。谓诸世间主各得法门自严己众,即众生世间严.并用严佛亦智正觉严.佛成正觉是自法门.是故能令其身充满一切世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菩萨众中威光赫奕等.即智正觉世间严。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妙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等.即器世间严。器世间严通二法门︰一、佛力令严.是佛自严。二、能感者观见.即是众海法门严。是故总云法门依正俱曰妙严。三世间严并胜余教.故标妙严以为品目。
三、双结二目者︰【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用当诸经序分.余如下说。
上来大分中,初总叙名意已竟。
归命十方极三际.尘剎圆明调御师.法界功德大悲云.毘卢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圆满修多罗.一一尘方佛会中.普贤文殊诸大士︰(初八句)
我今欲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愿承三宝同体慈.句句冥符诸佛意
俾令法眼常无缺.尽众生界如普贤.(次六句)
回兹胜善洽群生速证菩提常乐果。(后二句)
第贰、归敬三宝,请威加护,有十六句.大分为三︰第一有八句正归敬三宝.第二有六句请威加护.第三有二句.回施众生。
第一有八句正归敬三宝者,分二︰
【归命十方极三际】︰总明.余皆别显︰
「归命」二字,显能归相︰三业普周归向依托无尽三宝。但云命者,以人所宝重,莫过身命.今将仰投。
「十方」已下.所归分齐︰十方横遍.三际竖穷.极通横竖。
【尘剎圆明】下,就别显中,三宝即为三别︰一、「尘剎至大智海」归佛.二、「所住至修多罗」归法.三、「一一尘至诸大士」归僧。
一、归佛又二︰「尘剎至大悲云」总归诸佛.「毘卢遮那大智海」别归本师。
「尘剎」有其二义︰一、所依处︰谓一一尘中诸剎土故.佛所严剎等尘数故.又尘约微细,剎通粗细。二、即尘数如来︰
「圆明」︰圆谓圆寂.明谓智明.即菩提涅盘.亦无德不圆、无法不照故。前二自利。「调御师」者,通利自他.十号之一.巧摄有情号。
「法界」亦二义︰一、成上依处︰上云尘剎似当约事.今云法界义兼事理.佛身充满于法界故.又充满法界无穷尽故。二、该后称法界之功德大悲云故。
「功德」者,亦圆明中别义︰即十力、无畏、十八不共、百四十种无尽之德.大悲普覆,无心含润,故喻于云。
「毘卢」是别归本师.乘恩重故。四字标名.三字赞德。上云功德,总该无尽.今云大智,别语最胜.顺于光明遍照义故。大智深广,故喻于海.又诸佛举悲.本师语智.影略以明.悲智深广故。悲亦称海大悲深广故。智亦如云含润[法雨故。又前云功德,此云大智,成二严故.无尽功德不出二故。
二、归法者︰言「所住甚深真法性.所流圆满修多罗」者.蹑前起后。所以蹑者显同体故.但归别相不会理故。然三宝有三相︰(一)同相.(二)别相.(三)住持相。今通依之。
(一)同相者有三义︰
<一>约以事就义门.则别相之上各有三宝。
《一》佛体之上有觉照义名为佛宝.轨则义边名为法宝.违诤过尽是名僧宝.即以无漏法界功德为体。
《二》法上有三者︰法有觉性即是佛宝.轨持即是法宝.法体无违即是僧宝。
《三》僧上三者︰观智为觉为佛宝.轨则为法宝.在众无违,无违众生,故名为僧宝。
今举佛所住以明法者,即约佛上论同体也.理是佛所住.教从佛所流.两重相依。
<二>约会事从理门.三宝皆依真故︰今举佛法皆归真性.略不言僧。
<三>约以理融现门︰心性本觉即是佛宝.恒沙性德皆可轨持即是法宝.此恒沙德性相不二、冥合无违名为僧宝。由此一门故令如来住真法性.若无此者.何所住耶.三门虽异并称同体.故净名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是故若就觉义并称佛宝.轨则而言无非法宝.冥符和合莫不皆僧。义说有三.不可为一.然无别体.岂为异耶.故云同相。
(二)别相者︰即如前科.佛则横该一切,竖彻十身.法则通四,略举理教。「所住甚深真法性」是理.「所流圆满修多罗」是教.僧虽该摄偏语大乘.是故但举文殊普贤。
(三)住持三宝者︰十身之中有力持身及形像等即住持佛.其修多罗即住持法.住持之僧含菩萨中。
然三三宝通于诸乘有其胜劣.以义料拣归胜非劣.一理统之三三无异.故并皆归敬,显敬无遗。
三【一一尘方佛会中.普贤文殊诸大士】二句归僧︰初句明处︰一一微尘中有一切诸佛菩萨众围绕故.况一一佛所难思普贤,住普贤位莫不皆尔。下句举人。偏举二者,以是海会之上首故.表理智故.诸言不一.则无所不该。
第二、我今欲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愿承三宝同体慈.句句冥符诸佛意.俾令法眼常无缺.尽众生界如普贤︰六句请威加护,分三︰
一【我今欲以一毛智.测量无边法界空】,请归之意.意欲释经故.然通显归意乃有众多。总相而言者︰三宝吉祥.一切众生最胜良田.有归依者能办大事生诸善根离生死苦得涅盘乐故。又一切经初有六成就令物信故。佛灭度后,凡诸弟子所有著述皆归三宝︰示学有宗,不自专己,离过失故.请威加护令契合故。「我今欲以一毛智」是自谦智劣等彼一毛.「测量无边法界空」是赞法广深同真法界︰一毛度空乍可知量.凡智测法何能穷尽也。
二「愿承三宝同体慈.句句冥符诸佛意」,愿加护相︰初句明加.次句明益:
明加者︰未能深入三昧,外感佛加.但请同体之慈,希沾胜益。
明益中︰句句冥符愿始末无违。而言冥者亦谦辞也.末得显加.且希冥契.使凡心凡笔暗合圣心。
三「俾令法眼常无缺.尽众生界如普贤」,著述所为︰使令法眼圆满化尽含生故.贤首品云「彼诸大士威神力.法眼常全无缺减」也.第九回向,不愿成佛唯愿等于普贤者.良以普贤该因彻果,佛前佛后皆悉有故.普贤即是诸佛根本故.法界体故。故金刚顶经,十方诸佛礼普贤者,亦斯义矣。然著述所为但愿大法弘通、众生利乐,即悲智大意。曲论别为乃有多缘.以斯经乃诸佛所证根本法轮、诸教标准.此方西域无不仰遵.而圣后所翻文辞富博.贤首将解大愿不终.方至第十九经.奄然归寂。苑公言续于前疏亦刊削之.笔格文辞不继先古.致令后学轻夫大经.使遮那心源道流莫挹。普贤行海后进望涯.将欲弘扬遂发慨然之叹。若有过不说是非浑和.岂唯掩传者之明.实乃拥学人之路。若指其瑕类,出彼乖差.岂唯益是非之情,实乃黩心智之境.故抚心五顶,仰托三尊,不获已而为之也。以斯别意略有十焉︰(一)圣旨深远,各申见解故.(二)显示心观不俟参禅故.(三)扶昔大义不欲掩人故.(四)剪截浮辞直论至理故.(五)善自他宗,不妄破斥故.(六)辨析今古,新旧义殊故.(七)明示法相显经包含故.(八)广演玄言令悟心要故.(九)泯绝是非不妄破斥故.(十)均融始末,首尾可观故。
初一为总意.后九为别意.指昔瑕疵,疏中欲掩是非.传者须知得失.诸徒诚请难以违之.长时弘宣不繁数述.恐迷宗滞迹,竞作是非耳。
(一)圣旨深远,各申见解者︰此为总意.谓佛法冲深.随人智慧有深浅故。斯亦为遮外难.恐有难言.世路以多岐亡羊.学者以多途丧真.纯源莫二,枝派转多.旧疏新章益汩真性.何以屋上架屋、床上安床.昔已有之.何要改作。故下十意皆通此疑。今之初意正答斯难.特由圣旨深远,随见不同.各呈其能以光法施.昔可尚也.安更有辞.故五百比丘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三十二菩萨共谈不二,异见同归.故经中,无边海会各入解脱之门.境界万差同趣如来智海.故海慧菩萨云「如来境界无有边.各随解脱能观见」.是以西域东夏释论解经。经有多家论文.论有诸师解释.如析金杖金体不殊.总收百川溟渤弥大.故或登地菩萨、或加行贤人、或当代时英、或如来悬记,皆思拔群伍智出众情.而所见不同并传于世.各申其美共赞大猷.依之修行无不获益。今亦仰攀胜德以尽专精.握管窥天、滴流足海,复何怪焉。
(二)显示心观,不俟参禅者︰以经虽通诠三学,正诠于定.皆是如来定心所演.故经云「汝所说者,文语非义.我所说者,义语非文」.况华严性海不离觉场,说佛所证海印三昧,亲所发挥,诸大菩萨定心所受。昔人不详至理.不参善友,但尚寻文.不贵宗通.唯攻言说.不能以圣教为明镜,照见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玄言理说并谓雷同.虚己求宗名为臆断.不知万行令了自心.一生驱驱但数他宝.或年事衰迈方欲废教求禅.岂唯抑乎佛心.实乃翻误后学。今皆反此.故制兹疏.使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撮台衡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无违教理之规.暗蹈忘心之域.不假更看他面,谓别有忘机之门.使彰乎大理之言,疏文悬解,更无所隐,难可具陈。
﹙三﹚扶昔大义,不欲掩人者︰谓晋译微言幽旨包博.玄义全盛,贤首方周.故讲得五云凝空六种震地.而刊定记主师承在兹.虽入先生之门,不晓亡羊之路.徒过善友之舍,犹迷衣内之珠.故大义屡乖微言将隐.破五教而立四教,杂以邪宗.使权实不分、渐顿安辨.析十玄之妙旨分成两重.徒益繁多,别无异辙.使德相而无相即相入,即用之体不成.德相不通染门,交彻之旨宁就.出玄门之所以,但就如明.却令相用二门无由成异.以缘起相由之玄旨同理性融通之一门.遂令法界大缘起之法门一多交彻而微隐.如斯等类其途实繁.非是重古轻今.不欲欺诬亡殁.今申上古之义新疏翻多.有同刊定之文皆是古义,今同用耳。
(四)剪截浮辞,直论至理者︰且文华尚犹翳理,繁言岂不乱心.科文过碎已杂尘飞.重迭经句但盈纸墨.等闲会于梵语无益经文.次第数于经文更无理观.如烟郁火云翳长空.今并剪而削之.若长风卷雾。然经多十句.若过半已上难者,则具而释之.难则曲尽而非繁.易则略陈而不阙。若五六句已下难者,则摘句而释之.易则不释.若文义全易者大科而已.若文易意难者总相收束.文难意易者但细消文.若文义俱难者,先出意而后释.使质而不野、简而必诣.是本心也。
(五)善自他宗,不妄破斥者︰谓昔人所引经论及破他义,无问性相,多不穷于始末,辄引辄破.或多用法相而复尽呼为权.引权释实又不分通局疑误后学.或以昔正为非.或复以权为实。今亦反此.若破若引,先示彼义.使性相无亏尽其意态.后申此理对决分明.使学者不滞迹迷宗、不谬非古义.亦无劳周览更复傍求。
(六)辨析今古,新旧义殊者︰谓探玄本记但释晋经.大旨虽同,在言有异.但引彼疏须观所释.如发心品晋经云「以是发心即得佛故」.唐经云「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即当既别,岂得引昔之即释今之当.触类皆尔。然昔人十行已前,多依贤首新修略疏.回向已下并用探玄.三地已下多唯录古.二经小异舛互相参,文亦非一。
(七)明示法相,显经包含者︰然性之与相若天之日月易之乾坤.东夏西方分宗开教.学兼两辙方曰通人.是以释经事须明示.然此经法相名义兼广.或有名无义、或有义无名.昔人苟见一名广引论释.随名解义义乃无穷.如释净行品百四十一愿以诸门料拣.释梵行品四果广引婆沙.问明品贪瞋之名全抄唯识.十向品三倒广据诸宗.虽则皆是法门而甚深观行翳于名相.今皆略陈而已.古人若有义无名则莫知所以.今则引诸经论以名管之.使经中法相昭彰于众论.至如升兜率品二十一种功德则有义无名.离世间品初则有名无义。今于兜率品广引经论而委释之.至离世间品略陈而已.又如离世间品具舍诸位.一一位内摄义无遗.或名异义同.或前后广略.然于四十二位次第无差.今并具引六会经文对前释之昭然可见.使七卷之经句句有据。翻验昔解臆说尤多.然性相二宗,法相有同有异,如五眼十眼、六通十通等,并各示之,使无余惑。如初卷叹德释以十身,则法性宗之法相也.释智入三世,广引四智,即法相宗之法相也。以众海解脱之门释众海之名,则法性宗之法相也.以九门六度释经十度,即法相宗之法相也。如十通十忍会六通五忍.十身十智融三身三智.十门涅盘以会通四种涅盘.十种佛智而一智融于四智.即性相二宗无违之法相也.触类非一。又诸经疏所明法相多是傍来.如法华经但云如来知见、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斯乃通赞佛智深远.逢力一字立十力章.无所畏字立四无畏章.禅立四禅.定立八定.解脱三昧并立章门。若此之流千章万章释一卷经亦不得尽.若为成种智之境应须更学多闻。若取法华玄宗但示众生等有知见,先所出内是子所知.非是十章五章能尽斯妙。若华严经有异于此.如十度十力一经数十处明.故须总撮一章顿晓玄旨.如十地品内以法相为观门.不了三聚岂知离垢之名.不晓八禅宁知发光之行.四地道品成无生之慧光.五地诸谛穷真俗以化物.六地般若要观缘生.星罗十门.月满三观.研穷性相般若现前.非是悬指昔三,中乘可见.七地穷一切菩提分法权实双行.八地七分该罗方见无功之道.九地居法师之位药病须知.不得四十辩才,何以广能化物.得第十地,方尽种智之深玄。四十二位之昭彰并称观行.九会五周之因果佛道方圆.故若相若性、若因若果,无不成观.无不契真。依经修行并是圣意.若不了法相岂唯不知圣旨.亦非弘阐之人。寻文自知。
(八)广演玄言,令悟心要者︰谓经多有玄言妙旨.昔不广明.或指在别章.或略陈不具。今应具者毕在疏文.文易意深广申体势.如始成正觉︰以诸宗始成而会之.智入三世︰以二智三智四智而释之.如幻喻中︰引兔章以尽之.如影之喻︰分三影以别之.第七回向剎平等等,出诸句以拣之.第八回向历境起愿,以横竖位次而彰之.三天偈赞离相回向,以般若等深经中百等论玄妙而通之.九会五周皆以性相而广之.普贤三昧穷妙中之妙.出现一品尽玄中之玄.至如法界华藏之深观,旨归关脉之妙章,尽关键之幽微,穷义理之分齐.如关中系表、三玄格言.有美斯经必尽其奥.亦有指别章者皆非正要.知与不知无乖弘赞耳。
(九)泯绝是非,不妄破斥者︰昔人胜负气高.是非情厚.上古妙义用而不言.先贤小瑕广申破斥.如破娑婆形如虚空.便云.良由译人不闲经论谬预译场,误累圣教,一朝至此.先师在其译内斧凿太深.纤芥在于珠中,何须击破.又如十行品内释不住中流,广申异释.晋经失旨致古释枝辞.今文分明何须叙昔.若斯之类其事颇多.终日是非岂合大道。凡破义者,其犹毒蛇螫手,不得不斩.毒树生庭不得不伐.若邪解乱辙事须决之.若易知其非略而不述.若似正不正则并决使分明.如欲识真金须知鍮石.盖不获已.情忘是非.设有破斥须存礼乐.不得自尊己德,下视先贤.须知草创者难,因修者易.纵有举非显是.不是自衒自媒。故今疏文是非全少。
(十)均融始末,首尾可观者︰然造疏大体皆初重后轻.若更广开门庭消文疏略.至于弘阐圣旨多沈。今以大经九会始末深玄.逢义即明,不拣初后.但初已释,后不重明.故义科章门落落星布.使初中后善始末可观也。
略述制疏有斯十意.故忘躯灵境仰述玄猷.本意皆为众生,得同普贤诸佛耳。
第三、【回兹胜善洽群生.速证菩提常乐果】二句回施众生者︰前之二句作疏所为,为于众生.此段通回归依之益及所成德,制疏之功。傥一句冥合圣心,尽为众生,得大觉圆明,涅盘常乐耳。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第二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第壹、教起因缘.第贰、藏教所摄.第参、义理分齐.第肆、教所被机.第伍、教体浅深.第陆、宗趣通局.第柒、部类品会.第捌、传译感通.第玖、总释经题.第拾、别解文义。
第参、开章释文:十门之内,前八义门.后二正释.以经题目即是文故。亦可九门皆义门.题目通一部故。
十门生起如是次第者︰
一、夫圣人设教.言不虚发.动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受之以教起因缘。
二、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佛教虽广,不出三藏十二分教。未委此经,三藏教中,何藏教摄.故举藏教之总名,含摄华严之别教.故受之以藏教所摄。
三、已知此经修多罗摄具十二分.然其藏教皆通权实.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未知圆义浅深宽狭.故受之以义理分齐。
四、既知圆义包博冲深.未审此经被何根器.故受之以教所被机。
五、既知深义正被圆机.未知能诠何为体性.故受之以教体浅深。
六、能所文义已知该罗.未审所宗尊崇何义.故受之以宗趣通局。
七、既知旨趣冲深.未委能诠文言广狭.故受之以部类品会。
八、既知部类广则无尽略乃百<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者观后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 十住品第十五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试题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者观后感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六 十住品第十五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试题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高考排名21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六祖坛经开讲绪言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人物形象分析
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大般涅槃经释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后有感
从大般涅槃经谈起
佛语禅语经典语录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内容摘要与作品赏析
敦煌本坛经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