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解
受持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下面是《金刚经》要解,一起看一下吧。
【修行】
依此观才能知,因缘聚散的条件、时间、变化之真理 。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修行】
修行就在日常生活,要时时观照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之中的每个当下。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修行】
不懂就要问,要问得诚心,要问得恭敬,要常赞叹别人,随喜功德。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修行】
修行在起心动念处修,要善护自己的心念,不起恶念、妄念,不要攀缘,要记得佛所交代的话,依教奉行!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修行】
还未发心修行,当下发心;已发心者,使祂不退;常存道心,便能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修行】
钟不敲不响,人不问不答,既然已问,当一心听讲。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修行】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发心之时,其心自降,应这样安住。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修行】
闻法要心甘情愿,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杂念,以此为重,生死事大。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修行】
发心度人,自我的执着、私心就渐渐破除,所以妄心自然降伏。度一切众生,直到都解脱为止;随缘度化,亦不须刻意攀缘,实际上还是众生自度。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修行】
要行菩萨道,首先要破除执着,把我、我所,你我对待,及一切相对的概念破掉。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修行】
布施就是帮助于人,不应存有要人回馈之心,或是感谢之心;只问自己做了什么,不要去想别人回报什么。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修行】
有限不及无限,有量不及无量;有执着之心,所得亦小;心似虚空,亦无虚空之想,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修行】
事相和理体,可谓一表一里,是因缘起产生了现象,此事相本质就是空,故说色空不二。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修行】
行者要常观诸相,便可发现其生灭变化无常,故说是虚假,明其假,故不起妄想,若知道其真相,便当下自见本性。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修行】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跟他谈此事,他当然不信;唯有亲自体验,才知此滋味。学佛修行,应多植福,常为人服务便是种福田;有福障碍就少,加上不断精进,就容易开启智慧。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修行】
虽造多福,烦恼不除,亦是枉然;一念生起清净之心,福德无量。无烦恼罣碍,才是有福气的人。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则着我人众生寿者。
【修行】
不执身心境,不执有与空,亦不执此概念;不执则一切无碍,空不是没有,而是不受影响,却充满生机。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修行】
想取就是执着,佛法是药,有病当服,无病则舍;问病是否除,切莫迷在是什么药。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修行】
迷时有分别对待,悟了本是一体;迷时有佛可成,有法可说;悟了自性是佛,无一法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修行】
从有什么,到无什么,这是修行的过程;从无什么,到有什么,这是度众的过程;无有尽离,是证悟的结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修行】
事不离理,虽未悟理,能以财物布施,其福甚多。修行从做得到的.先做;若悟不了,读诵经典总做得到吧!虽入不了定,静坐总做得到吧!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修行】
学佛若没有智慧,怎能觉悟;此经是般若经,依此而修,不但是自己觉悟,连一切诸佛也是这般。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修行】
初果不执六尘,方证初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修行】
二果不执往来,方证二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修行】
三果不执不来,方证三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修行】
四果不执此名,方证四果。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修行】
行者不与人争辩,知众生意识心作祟;行者不贪染而迷六欲,故得清净。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修行】
事上来说,有得是知,一切无所得;理上来谈,无所得是,本来无一物。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修行】
凡夫庄严外在,行者庄严内心,内心不净,外在何益;故当庄严内外,而不执庄严相,正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修行】
知一切相是虚妄,才能无所执着;因不染一尘,故生清净心。行者要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来起观照,察觉有所住,就应即刻放下;察觉生不起慈悲心、精进心、欢喜心、清净心,就应知障碍在哪里。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修行】
地大不及天大,有相不如无相大;世人只在相上比较,而不知其心不可限量,实为可惜。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修行】
虽以更多财物布施,不及开启智慧,自觉觉他。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修行】
有殊胜的因缘,为人解说金刚经全部,讲者及听者,都应赞叹;若无此机会,就随缘讲说任何一段经文,使众生离苦得乐。由于行者的修为,别人自然恭敬供养,像礼佛塔一样。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修行】
先熟读此经文,再默记于心,然后了解经义,依教奉行,则能完全受持,定当有所成就。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修行】
全经的精神,在于经题,故应依此来受持。金刚是不动的本体,勿被境所转;般若是智慧的妙用,于生活中去展现;波罗蜜是事情的完成,故要精进去达成每件事。亦不去执着金刚般若波罗蜜之法,方能大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修行】
当处说法,随处灭尽,若有说法,便是执着。虽然说法,亦是本有,并非别人说般若,汝就有此,而是自性本有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修行】
不执小亦不执大,大小不是问题,执着才是病。不论由小至大,不管从内到外,这些都是对待,事实若无微尘,怎成世界,故微尘世界,名异而实同。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修行】
阿难尊者,见佛相好,故发心随佛出家。相虽庄严,亦是虚妄,凡夫与佛,也是这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修行】
虽以身命布施,福胜七宝,然亦不能解脱生死,故受持般若经,方为究竟。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修行】
行深才能解深,行深由读诵而来,读诵从信而来,信由自身而来,若己不行,怎么行深,又怎能深解呢?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修行】
六祖惠能大师,一闻此经,即得开悟,定是菩萨乘愿再来。我们闻此经,还不一定相信,甚至胡思乱想,或是想读更多的经典,心怎能清净,这是不会见到实相的。实相亦是假名,名为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修行】
末法众生,德薄垢重,由于诱因太多,资讯太泛滥,能闻此经,就可信解,可谓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金刚经感应:鱼求报应
金刚经灵异录之不愿受胎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金刚经与“空”
金刚经感应:鱼求报应
金刚经灵异录之不愿受胎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9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金刚经与“空”
美国富豪与金刚经的故事
金刚经的感应故事
金刚经的智慧:渐修顿悟
金刚经与梦幻
金刚经在佛法中的位置
金刚经的四种层次
金刚经灵验实录
金刚经的总骨
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