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3、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的喜爱呵护之情。
教学难点
想象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教师适时强调“鸥”字的笔顺笔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⑴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⑵指名读,强调:
旋(xuán)涡塑(sù)料袋模(mú)样扇(shān)动炸了营似(shì)的
⑶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可以先设下悬念。)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
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⑴喂海鸥:
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⑵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⑶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
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2、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
一、齐说课题引入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____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
(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⑴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⑵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⑶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①它们为什么要扑来?
(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本课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立足于整体建构的思想,可以从单元的导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在这个单元,效引领学生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不只有人类,还有奇妙的动物世界,异彩纷呈的植物王国,只有地球上的生命都能和谐相处,我们这个星球才能更加美丽可爱。
本课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一位普通的老人(吴庆恒)在翠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去照顾他的“儿女”。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阅罢,让我们不得不慨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原来是那样美好,如此动人。
本文语言明白晓畅,行文脉络清晰。在整体把握课文的思路,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教学是结合课后思考题,着力体现编者的意图,紧紧围绕二条互为因果的线索细细地品读,深入地讨论、交流。其一是老人爱海鸥的语段,让学生在老人看似平常的举动和谈吐中,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一片真情——不是儿女,胜似儿女。其二是体会老人去世以后,海鸥对老人的情义。
扣住一个“情”字,在充分进行文本细读的同时,把朗读的训练穿插期间。使情感在朗读中升华,语言在朗读中内化,思考在朗读中明朗。在琅琅的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在情感澎湃中,实现语文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提升。
教学本课时还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后续三篇课文做好学法铺垫和情感的蓄势。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胜似亲人般的真情厚意。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导语,明确主题。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这一单元,我们要与动物朋友亲密接触,了解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人与动物的故事。
首先让我们走近《老人与海鸥》的故事,(画海鸥简笔画)了解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受那份别样的“人鸟情”。
【意图】进入一个新的主题单元的学习,不能错失“单元导语”这一学习资源,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能力主题,然后在双主题的烛照之下进行单元学习,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切实可行之举。
简笔画的引入主要是唤起学生曾经有过的关于海鸥的认知,与课文的学习相互作用,使学生的心空永远有“海鸥飞翔”,让“人鸟情”美丽每个学生的生命。二是加强板书的美感,强化文本对海鸥这种动物具有的惊人灵性的礼赞,力图让海鸥的形象和精神永远根植学生的心田,从而爱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课后问题往往是我们学习课文的切入点。学生浏览课后题目,出示课后第二题。
◇2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阅读的较高境界是把一句话可以读成一个词,上边这个思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词语,找到他,就找到了我们学习课文的敲门砖。今天,我们就围绕课后第二题中的一个词语“意想不到”开始我们的学习。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寻找哪些事情让你最意想不到?可以勾勾划划,可以写写简单的感受。(投影片:提示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都是深入理解语言的好方法。)
【意图】本课的学习采用倒叙法,因果而溯源。只因本文首先让人震惊的是海鸥的异常之举,当然也是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点所在。因而,深入学习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刨根问底,顺着文本的情感线索一步步走进文本的内涵。打乱原有的教材顺序不是否定教材,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同时更加清晰地了解教材的叙述方法的深层次意图。在课尾还要由“乱”而“治”,明了作者组织材料的手法之精到,从读学写,受到写作的启迪。
语文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第一位的,只有把方法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渐渐地,学生才会由“要我学”,慢慢成长转化为“我要学”“我会学”,成为终身受用的能力。本篇课文的学习以课文后的思考题目切入,引导学生与编者的意图相契合,在单元主题目标的引领之下,找到便捷的学习路径,从而提高学习效度。
学生课堂之上的自己静思默想是语文学习的必需。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在自由读书和自主思考的过程中享受自由阅读的乐趣。读书交流中,他们快乐地与同学分享着自己的收获,同时也快乐的分享同学的收获。
三、汇报交流。
1.群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见到久别的老人,海鸥们表现异常令人意想不到:①叫声:连声,不住声,急切地。从这急切地叫声中你听出了海鸥的——激动、热切、疑惑、凄厉、悲怆……②姿势:上下翻飞,久久地盘旋,海鸥一定在想——今天老人为什么静立不动呢?为什么看不到他撮起嘴,听不到他亲昵的呼唤了呢?他给我们带来的美餐呢?不是发生了不测吧?……
把我们的感悟化作深情地朗读。
【意图】紧扣意想不到,深入语言文字之中,反复把玩品味,走进海鸥的内心,唤起情感共鸣,再把咀嚼出来的语言滋味用深情地朗读加以再现,亲历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味十中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历练和成长。
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偶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请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五、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写一句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预设答案: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深情厚谊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为专题,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本课是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老人生前喂食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以及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表现了老人对海鸥那份无私的爱,为我们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课标要求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教学过程: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如下的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学习单元专题
这是本组第一篇课文,要紧紧围绕单元读写训练重点来学习,所以在开课伊始,带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学习要求。这一单元的学习专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围绕这一专题,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在学生读后师重点强调两点:注意体会课文表达感情及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让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让单元学习重点真正落到实处。然后顺势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1课 老人与海鸥(板题) 齐读课题。
2、解题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进而让学生带着“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等各种疑问走进课文。
【这一环节通过学习单元重点,明确习作要求,将阅读与写作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落实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从题目入手,紧紧抓住了这篇课文的切入点,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的是要把预习检查进一步的落实。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
1、查读课文:指名分段接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错误要及时纠正。
2、检查字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夯实基础,因此在查读课文的同时就及时检查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随着学生的读,重点强调以下字词:“塑”、“饼”、“营”的读音;“抑”、“吉”、“塑”的字形,同时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这里要求学生边听边做好标记,以便课后整理。)
3、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在学生试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就写了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的故事。
(2)围绕着这个故事,这篇课文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海鸥为老人吊唁。具体在文中哪些段落,让学生找准,从而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这一环节,我注重了教会学生方法,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让初步感知课文进一步扎实有效的进行,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因此教学中,我从课后习题1入手,紧紧围绕“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进行感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加强朗读指导,充分体会,最后能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这份真挚的感情。]
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一)学习第一部分(1-13):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
1、按单元学习方法做,看老人与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感情,这感情是怎样真实、具体表达出来的,默读第一部分,划出关键词,用心地体会体会,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1)从文中第2段中的“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中“只为了”可体会到老人只想和海鸥在一起,只想细心照顾它们,可见老人对海鸥的喜爱,愿意与海鸥相伴。
(2)继续汇报:文中第2段从一系列动词“放、退、撮”可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细心照顾,我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在这里,我重点引导这句,课后问题句子出示: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有声有色的乐谱”更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配合得默契,相处得和谐。抓住关键词初步理解后,我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联想当时的画面,通过练读,指读,评读后,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情感真实的融入到一起,真正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正走进文本。师:同学们,这里从老人做什么看出来老人与海鸥有深厚感情?(喂海鸥))(板:喂 )还有哪儿看出老人与海鸥有深厚的感情?随生答 (板:唤谈 )这两部分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
(3)对重点部分的理解除了有感情的朗读之外,也要抓住重点句来理解。因此,我重点抓住这样一句话:“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中的关键词“亲人”,理解什么样的人被称为亲人,有血缘关系的人,亲近的人,是亲人,说老人和海鸥像亲人一样,能体会到他们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多么的和谐。这样和谐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这一环节,我紧紧抓住感悟点,带领学生感悟,教给学生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将理解与体会,交流与读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交谈、汇报中便能读懂,读透,体会深刻,同时,抓住课后问题来理解课文,更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时效性。】
(二)学习第二部分:海鸥为老人吊唁
1、让学生带着同样的问题及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部分。
2、(1)这里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大事。”抓住关键词“意想不到”,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什么事意想不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联系前文可体会到海鸥来为老人吊唁让人意想不到,是因为前文老人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海鸥,与海鸥有着深厚的感情,像亲人一样,海鸥才会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这里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句,也体会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随生汇报,(板:飞 叫 立)
(2)同时,我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当我们不得不去……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脱出身来”这意想不到的壮观场面,抓住关键词句“扑得那样近、飞动的白色旋涡中”引导学生体会海鸥对老人的留恋,对老人的深厚的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重点读出扑的用意,读出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之情。同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感悟与作者的感情真实的融在一起,通过练读、指读、范读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进而真切的体会。
(3)以上这些也是学生通过汇报交流出来的,老师随机板书:扑
【这一部分,我继续把握住感悟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通过训练学生使用联系上下文及想象的方法,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做学习上真正的主人。】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再一次感受人和动物之间这和谐而又深厚的感情。
2、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事你经历过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谈谈。
【这一环节总结全文,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板书设计: 21 老人与海鸥
喂 飞
唤 叫
谈 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设计思路】
《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老人十多年如一日,每逢冬季来临,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感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针对于这样一片精读文章,结合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我把文章脉络、过度段落、喂养海鸥、句意解读等教学内容和环节做了大胆的舍弃和弱化,而将情感的体验作为教学的主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并链接了“白鸥飞出带诗来”和“老人的资料”。力争达到震撼人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3、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解读段落,营造氛围
1、谈话,出使段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文章。这是我读这篇文章时,最让我感动的段落。课件出示:
海鸥们急速煽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这个段落,一定要认真。思考:
⑴ 你从这个段落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⑵ 这个段落让你最感动的或是最意想不到的是什么?开始。
2、课堂交流:
⑴ 指生读段落。
⑵ 知道了什么?
⑶ 还想知道什么?
⑷ 最感动的内容?最意想不到的方面?
3、教师根据情况板书:
老人与海鸥;老人照顾海鸥;海鸥不舍老人。
还想知道的方面:“?”(怎么照顾)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老人与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让一群动物对老人如此悲痛如此难舍?让我们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沉下心去读一读。(P114)。
2、学生读书。
3、课堂交流:
⑴ 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⑵ 老人怎样照顾海鸥──理解文章第二个段落。(课件出示)第二段。读的指导。板书:“每天步行”“只为了”你有什么想法。
⑶ (课件出示)“老人喂鸥图”──用自己的语句或书中的词语描述一下这幅图片的内容──文章第三段了解。
⑷ 你读书后的心情。
三、精读文本,体验情感
老人照顾海鸥部分:
1、过渡:是啊,老人十多年来,每天步行二十多里,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却坚持给海鸥送餐。那老人对海鸥的那份儿情深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或段落,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体会。
2、学生读书。
3、课堂交流。
⑴ 理解“取名”部分:
① 课件出示:
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② 弄清:句意;“抑扬顿挫”意思;亲昵得变了调;成千只海鸥老人能不能记清楚呢认准确呢?;这是什么原因?
⑵ 理解“牵挂”和“喜爱”部分:
① 课件出示:
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出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
② 两个省略号的含义(牵挂──喜欢)读出这种语气。
③ 老人对海鸥的情意。
④ “白鸥飞出带诗来”链接。课件出示:
七绝·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⑶ 以上学习内容小结:
学到这里,老师非常想知道大家的内心想法,非常想知道大家对老人的看法,非常想知道如果有人对待你就像这个老人对待海鸥那样,你会怎么样。
海鸥送别老人部分:
1、过渡:这是一个把海鸥看作是自己儿女的老人,这是一个把动物当作自己生命的老人。当他去世后,海鸥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相关内容。把海鸥们的行为做上记号。
2、学生快速读书。
3、课堂交流,点拨点:
⑴ 鸣叫什么?
⑵ 如果说海鸥有思想,它们肃立在老人的遗像前,心里会想些什么?
⑶ 它们扑过来想干什么。不是几只,不是几十只,是几百只、几千只来送别呀!
六、回读课文,提升情感
1、过渡:这么多海鸥快速扑来,多么壮观!这么多的海鸥来送别,多么悲壮!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2、引读:
⑴ 从今以后,每年冬天,海鸥们再也看不见老人的身影了,他们怎能不……“一群海鸥突然飞来……”一二读。
⑵ 从今以后,海鸥们再也等不到老人来喂食,听不到老人呼唤它们的名字,看着照片,往事历历在目,海鸥们纷纷落地。“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一二读。
⑶ 从今以后,海鸥们再也感受不到老人的音容笑貌,哪怕是一张照片,这时海鸥们像炸了营……“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一二读。
七、引入资料,强化情感
1、教师范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自由发言: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中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3、教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课件出示:
生命与海鸥相伴,心灵与海鸥共舞。吴庆恒,昆明市人。每月只有308元退休金,连一次医药费都没报销过、连十元钱的收音机都不舍得买,近二十年如一日,粗茶淡饭,安步当车,从口里身上省下钱来,买食物喂养红嘴鸥,直到去逝。
3、昆明市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他(课件出示)在翠湖旁边为老人建立了一座雕塑。
八、总结下课,情感延伸
同学们,山之妙,在于峰回路转;水之妙,在于一波三折;人之妙,在于用心感受。让我们从今天起学会用心交流吧!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关心、爱护
老人──海鸥
依依不舍
保护自然,爱护生物,共创和谐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1 老 人 与 海鸥
喂
老人 (亲人) 海鸥
送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老人与海阅读心得体会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600字
老人与海的读书心得(汇编11篇)
有关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老人与海阅读心得体会
名著老人与海读书心得600字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18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老人与海的读书心得(汇编11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10篇
老人与海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名著老人与海读后感十五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范本
老人与海教案范文锦集10篇
老人与海精品教案(六篇)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老人与海鸥教案集锦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