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散文中的乐观心态从何而来
导语:梁实秋,他是一个乐观的智者。他总是会从生活中平凡的小事发现快乐,小处着眼落笔成文,文章之简,文调之活泼,幽默的语言表述,让人回味无穷。
从散文《谦让》、《脸谱》、《握手》、《雅舍》、《散步》、《男人》、《寂寞》、《快乐》、《悼齐如山先生》等作品中,可以发现这些从小事入手的散文,都是在找寻内心的快乐、闲适,读者会发现他是如此善于发现生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
那么,在民族危机的时期,梁实秋散文中的这份乐观心态到底从何而来?很是值得探究。本文进行了浅显的分析、论述。主要归结于两点,一是梁实秋本身忠于道德忠于真善。这在他的作品《谦让》、《脸谱》、《握手》中可见一斑,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调调侃着虚伪的人性、人性丑恶的一面,却也明朗地指出自己乐于所见的真善,正是在这样一颗心的驱使之下,他是那么的明朗而阳光。
二是梁实秋身上既有士大夫情怀,又有绅士气质,二者结合让他善于发现生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这从《雅舍》、《散步》、《男人》、《寂寞》、《快乐》、《吊念齐如山先生》、《早起》等作品中都有深切的感触,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之下,梁实秋身上有着几分悠闲、几分清雅、几分精致、几分诙谐、几分幽默,以及那份以精神贵族心态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的态度。
前言
曾有人用《牡丹亭》中“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来形容梁实秋的散文,并不为过。梁实秋学贯中西,士大夫精神和绅士气质同时在他的身上体现,在他的散文里,可以嗅出一股浓郁的精神贵族味道。
梁实秋所处的时代,正是一段变革、动荡时期。但从他的散文作品里,却品不出消极,有的只是乐观。他的散文素来从生活中平凡小事入手,抒写内心的声音。文调活泼,风趣而幽默,总是让人读罢哑然失笑。无论是《谦让》、《脸谱》、《握手》等这类对虚伪人性讽刺、呼唤真善的作品,还是《雅舍》、《散步》、《男人》、《寂寞》、《快乐》、《悼齐如山先生》等这类从生活里的小事入手,找寻内心快乐的作品,读者都会从中发现他是如此善于发现生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他始终是理智的,不曾从他的文章中读出大喜,亦纵然没有愤怒,有的只是那真真地从文字里溢出的乐观、豁达。
本文将从两大方面浅显地论说 “梁实秋散文中的乐观心态从何而来”。首先,血液里流淌着儒家思想的梁实秋很是忠于道德,有着一颗求真善的心,这在他的作品《谦让》、《脸谱》、《握手》中可见一斑,他用诙谐幽默的语调调侃着虚伪的人性、人性丑恶的一面,却也明朗地指出自己乐于所见的真善,正是在这样一颗心的驱使之下,他是那么的明朗而阳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之下,梁实秋身上既有士大夫的那份悠闲、清雅、精致,又有诙谐、幽默的绅士风趣,二者结合使其始终以精神贵族的心态去生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这从《雅舍》、《散步》、《穷》、《男人》、《孩子》、《寂寞》、《吊念齐如山先生》、《快乐》、《早起》等作品中都有深切的感触。
简而言之,梁实秋是一位乐观的导师,豁达而理智,始终用心去拥抱生活,享受、欣赏,且乐在其中。
1 忠于道德、忠于真善
梁实秋曾依据亚里士多德学说,表明自己的观点,“文学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因为文学是以人生为题材而以表现人行为目的的。人生是道德的,是有道德意味的,所以文学若不离人生,便不离道德,便有道德价值。” ⑴ 由此而鉴,梁实秋对文学创作是有自己的“文学道德观”的。
梁实秋在众多散文作品中都表达了对善的赞美推崇,对虚伪、恶等人性弊端的否定。
散文作品《谦让》恰恰就是一篇对虚伪人性的否定、讽刺,对真善的呼吁。梁实秋认为,此处的“谦让”并非真的谦让,不过是虚伪的假招子。在文章开篇,梁实秋通过“宴席中宾主总要虚伪谦让一番方才落坐”一事,揭示了社会上存在虚伪谦让现象,又用“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己有利,于人无损。” ⑵一段话点出人们“谦让”这一虚伪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而后,梁实秋引用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可贵,自愧弗如。一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其重要或者不下于一个公务员之心里盘算简、万、委。有人猜想,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以使人忘形,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融让梨的故事,发扬光大起来,确有教育价值,可惜并未发生多少实际的效果,今之孔融,并不多见。”⑶从中可以明了,梁实秋对传统儒家故事“孔融让梨”大力肯定,对有人提出的“孔融那几天也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谦让一番。”给予直接否定,同时表达出来对当今社会“孔融让梨愈来愈少”的惋惜与不满。
颇为有趣的是,在文章最后,作者以“我每次从公共汽车售票处杀进杀出,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⑷作为结尾。可以看出,作者对传统儒家学说道德观念的某种认同,对当今人性 “真善”的呼吁。
另一篇散文作品《脸谱》亦是在扬善讽恶。作者在文章开篇就明确指出自己所说的脸谱,并非“旧剧”和“麻衣相面”中的脸谱,而是指现实生活中真真存在的脸庞,并非脸上五官的美丑,而是脸上表情变化之多所折射出来的信息耐人寻味。
接着,作者用词语“卷帘”来形容某类人脸上的表情,“不涂脂粉的男人的脸,也有卷帘一格,外面摆着一副面孔,在是适当的时候呱嗒一声如帘子一般卷起,另露出一幅面孔……误入仕途的人往往养成这一套本领。对下司道貌岸然,或是面无表情,像一张白纸似的,使你无从观色,莫测高深,或是面皮绷得像一张皮鼓,脸拉得驴般长,使你在他面前觉得矮了好几尺!但是他一旦见到上司,驴脸立刻缩短,再往瘪里一缩,马上变成柿饼脸,堆下笑容,直线条全弯成曲线条;如果见到更高的上司,连笑容都凝结得堆不下来,未开言嘴唇要抖上好大一阵,脸上作出十足的诚惶诚恐之状。帘子脸是傲下媚上的主要工具,对于某一种人是少不得的。”⑸ 点出了“帘子脸”类人物是虚伪至极、傲下媚上。 作者又在文章后面写道,“大概人的脸生来都是和善的,因为从婴儿的脸看来,不必一定都是颜如渥丹,但是大概都是天真无邪,令人看了喜欢的。我还没见过一个孩子带着一副不得善终的脸。脸都是后来自己作践坏了的,人们多半不体会自己的脸对于别人发生多大的影响。” ⑹,表明自己对婴儿天真无邪脸庞的喜欢,此处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人性真善的推崇,那么与“天真无邪”相反的脸是什么呢?作者接着例举了“哭丧脸”、“囚首垢面”和“心地不够薄脸皮不够厚”的脸谱,认为这些脸谱会让人产生不愉快,但是可以改变的。又随即指出最令人不愉快的脸谱,“吃得饱,睡得着,红光满面的脸,偏偏带着一股肃杀之气,冷森森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看你的时候眼皮都不抬,嘴撇得瓢儿似的,冷不防抬起眼皮给你一个白眼,黑眼球不知翻到哪里去了,脖颈子发硬,脑壳朝天,眉头皱出好几道熨斗都熨不平的深沟――这样的神情最容易在官办的业务机关的柜台后面出现。” ⑺可见,作者依旧是在表达对真善的赞扬,对虚伪至极、傲下媚上“帘子脸”的.否定与讽刺,语调很是幽默、诙谐。诸如此类对人性真善的呼唤,对人性丑陋、虚伪否定的散文还有很多,比如《握手》亦是如此。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清楚地看到作者那颗对真善向往的心,对人性之恶、人性虚伪至极的否定与讽刺。
2.士大夫与绅士结合
用“中西合璧”来形容梁实秋恰如其分,他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有着儒家传统思想,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理性而幽默。可以如此总结,在梁实秋身上既有士大夫悠闲、清雅、精致的气质,又有西方“绅士”的幽默、诙谐。将这些投射在散文创作上,既呈现出了清雅、悠闲的《雅舍》、《散步》、《穷》等散文作品,又呈现出了幽默、诙谐、绅士味道极重的《男人》、《孩子》等作品。
他是名副其实文化上的精神贵族,这源于他对人生始终抱着一种从容、欣赏的态度,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他享受生活,他欣赏生活,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快乐,他豁达而乐观,这在《吊齐如山》、《早起》、《寂寞》、《快乐》等作品中都能感受到。
2.1 悠闲、清雅、精致的士大夫情怀
走进《雅舍》,实为一处“陋室”,地处荒凉,行走不便,结构简陋,风雨难避,老鼠、蚊子猖狂,主人不免打趣道“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雅舍简陋至极,主人却依旧安之。何以如此?皆源于那份悠闲和精致的豁达心态。
主人在雅舍为我们点上一支香烛,顿时四处弥漫着诗情画意,不见“柴米油盐酱醋茶”,方觉其雅。主人悠然地谈起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青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座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⑻受主人闲情逸趣所染,仿佛听到李白吟唱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亦或者是苏轼在耳边叹:“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问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为色。”,感受着主人以大自然为景的豁达。
接着,主人又谈起雅舍前的两株梨树,勾勒出一幅画面:主人置身于月夜的梨树下,与其融为一体,斑斓树影投影在主人身上,有着水墨修竹的飘逸、韵味。自古竹林为贤人名士所在之处,平添了一份怀古之情,风流雅士月下弹琴。恍然明了主人是在用心与自然交友,享受所能享的生活。这份情趣使然,透着一
股子清雅、恬淡的士大夫情趣。纵然 “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滴如漏”,主人也不觉苦,反而乐道∶“我有一几一塌,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⑼
随梁实秋《散步》,再次感受那份闲适、逸致。他道“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它的情趣。一切只要随缘。” ⑽已然点出自己对散步的看法,眼前风景不如心中有风景,无论锦绣山河,还是荒寂破陋,都各有各的风趣和特点所在,只需打开心扉,坦然接受,享受其中即可。
在《散步》的结尾处,颇有一番意味。作者写道,“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阙,是香山,和我们住的地方不一样。”⑾ 作者认为,散步要在清晨,其余时间出行不免少了一份清净,白居易散步的“晚来天气好”,皆因其散步地方在伊阙香山,与我们如今生活的都市大不相同。从中也可以嗅出作者对士大夫生活的向往,士大夫生活中的那份悠闲、那份闲适、那份逸致、那份优雅的韵味恰恰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作者内心所向、所往之所在。
从生活中平凡的小事入手,写出另一番情趣,如《雅舍谈吃》,让读者“尝尽”美食之余,也不禁感叹作者生活的精致、惬意,仿佛让人看到士大夫般的生活。诸如此类的散文作品很多,谈雅舍、谈散步、谈饮食,实则都是在谈精神享受。
梁实秋还曾写过一篇题为《穷》的散文,文中说,人在穷时尤不可志短。结尾则云:“典型的穷人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接着他引了孔子的话:“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这话出自《论语》,紧跟着还有两句他没有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来他在一首赠作家琦君的《金缕曲》中加以点化:“富与贵,浮云耳。”从中可以看出重义轻利、穷而不改其乐正是梁实秋个性使然,他享受生活而又不逾矩。⑿ 可见他的身上深深刻上了“士大夫”的烙印。
2.2 幽默、诙谐的绅士风趣
梁实秋的散文作品中有着一份在西方文化熏陶下的理智,又不失幽默、诙谐的绅士风趣。
梁实秋于1923年赴美留学,深受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醉心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风度,还曾写《绅士》一文,认为绅士要温柔、和蔼、宽容、敦厚等,他赞美这样的绅士“永远是我们待人待物的最高榜样”。⒀
在散文《男人》中,梁实秋揭露了男人的脏、懒、馋、自私,以及对女人的态度,他毫不客气的指出男人的恶习,全文尽是对男人的嘲讽,语言幽默自然,描写细腻而真实,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很是精彩。 《男人》中有这样几段话,“有些男人,西装裤尽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有些男人的手绢,拿出来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粘成一团,而且内容丰富”;“多少男人洗脸都是专洗本部,边疆一概不理,洗脸完毕,手背可以不湿……”,⒁ 让读者读后,不禁哑然失笑,尽显梁实秋笔法的幽默、诙谐、生动、形象。
“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是孝顺他!”⒂ 出自散文《孩子》中的一段话,很是幽默、讽刺,读后让人唯有摇头苦笑的份儿。同样是“孝子”二字,经梁实秋“解释”,古今异义令人咋舌,作者实则是在对孩子、家长地位颠倒现象的不满与否定。
幽默、诙谐、风趣是梁实秋散文一大特色。文由心声,有着一颗“绅士”心的梁实秋虽然善于在文章使用反讽、讽刺,但却自有一份理智与平和在其中,这与其所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不无关系。比如散文《握手》,梁实秋写了握手的几种情况,讽刺了一些人在“握手”这一简单礼节性动作背后内心世界是如此不堪。
即便如此,他也只是简单、淡淡地总结道:“我们是要爱惜我们的手掌。”,并非气急败坏。
2.3 享受生活、欣赏生活
当悠闲、清雅、精致的士大夫情怀与幽默、诙谐的绅士风趣结合,中西文化二者碰撞的结果,造就了梁实秋享受生活、欣赏生活的贵族气息。很多散发着从容、优雅的贵族气息的散文,都出自梁实秋之手,带读者享受生活、欣赏生活。
在《悼齐如山先生》一文中,梁实秋先是如此评价:“我觉得先生治学、为人最足令人心折之处有二:一是专精的研究精神,一是悠闲的艺术生活”。进而写道: “是一个真知道生活艺术的人,对于人生有一份极深挚的爱,这种禀赋是很不寻常的”;“齐先生心胸开阔,了无执著,所以他能享受生活,把生活当作艺术来享受,所以他风神潇洒,望之如闲云野鹤”。接着,他进一步解释了齐老先生是如何“享受生活”的:“他并不是穷奢极侈地去享受耳目声色之娱,他是随遇而安地欣赏社会人生之形形色色。他有闲情逸致去研讨‘三百六十行’,他不吝与贩夫走卒为伍,他肯尝试各样各种的地方的小吃……齐先生生活丰富,至老也不寂寞。”⒃ 这段对齐老先生生活的描写,实则也是梁实秋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梁实秋所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中,都透露出他对生活抱着一种享受和欣赏的态度。例如《寂寞》一文,就以“寂寞是一种清福。”作为开篇之句。在阐述作者寂寞之感的由来后,又进一步阐述道:“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也可以感受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须强求,一霎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惆怅。但凡我有一刻寂寞时,我要好好的享受它。”⒄ 道出了作者所谓寂寞实为享受。从文中可以品出,作者对待生活的那份闲适,纵然他人眼里代表着无趣、寂寞的光景,也是有享受价值的。
在散文《早起》里,作者被赋予生命力、蓬勃的事物所感染,并由此而生出愉快,“醒来听见鸟啭,一天都是快活的。走到街上,看见草上的露珠还没有干,砖缝里被蚯蚓倒出一堆一堆的沙土,男的女的担着新鲜肥美的菜蔬走进城来,马路上有戴草帽的老朽的女清道夫,还有无数青年男女穿着熨平的布衣精神抖擞的携带着 ‘便当’骑着脚踏车去上班,――这时候我衷心充满了喜悦!这是一个活的世界,这是一个人的世界,这是生活!” ⒅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作者富于乐观的生活态度,因生活里平凡的细节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懂得欣赏这平凡的生活。
“享受生活、欣赏生活”是梁实秋散文所传递出的信息之一。比如在《快乐》里,梁实秋同样例举很多生活中平凡小事,形象地告诉读者如何从这些小事中感受到快乐。
梁实秋是懂得生活的,他用内心去抚摸生活,接受生活,享受生活,欣赏生活,那份智慧、那份豁达让人看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并深受其感染。
结论
几十年匆匆而逝,将近半个世纪之后,梁实秋的散文依旧让人回味无穷,那活泼而简洁的文风,让人读后欲罢不能。字里行间传递出明朗而快乐的气息,感染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
他的散文总是会让你发笑,皆因他的幽默、诙谐。他的散文总是让你从生活中发现乐趣,皆因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他的散文总是让你对生活有所感悟,皆因他智者的气度。
纵观梁实秋所处的时期,正是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他的这份乐观、豁达又是从何来?本文中针对这一发问进行了浅显的分析。分析认为,梁实秋对传统儒学有着认同和确信,道德二字在他的思维观念中根深蒂固,道德感造就了他的正值。而一颗真善的心让他有着一双善良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阳光。
此外,梁实秋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中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之下,他的儒雅,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他幽默、风趣的气质,都深深地在他身上打下烙印,他始终追求着内心的充盈。他对生活有着发现快乐的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享受生活,欣赏生活。
梁实秋在《论散文》里指出“言为心声,其实文也是心声。”可见,在梁实秋的眼里,文章反映出了作者的性格、头脑和内心。而他的文章必然是内心的独白,是他性格使然。他就是这样一位快乐的大师,乐观而豁达的对待生活。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拌鸭掌
梁实秋白猫王子七岁原文欣赏
老舍茶馆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十六篇))
雅舍梁实秋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拌鸭掌
梁实秋白猫王子七岁原文欣赏
老舍茶馆读书笔记范文(精选十六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671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022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雅舍梁实秋
老舍事例
老舍的茶馆优秀读后感
老舍猫教学设计(精选11篇)
梁实秋作品读后感
梁实秋骆驼读后感
梁实秋语录大全
梁实秋雅舍谈吃散文集:鲍鱼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读后感范文(通用五篇)
老舍猫教学实录(精选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