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天人不相预论
一、惟元气存
关于天地之起源问题。柳宗元曾作《天对》,以针对战国时期屈原所著之《天问》之形式,阐发自己之看法。如曰:“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替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对:本始之茫,诞者传焉。鸿灵幽纷,曷可盲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这就是说。宇宙是悠远渺茫,举凡有关宇宙之起源创造的传说。皆属荒诞之谬论,其只不过是由混沌之元气所构成,非有造物者之主宰。因此,从蒙昧混沌到天地形成,皆为元气之作用,故元气才是宇宙之本源。而元气在自然运动发展中;产生了阴阳和天地。他又曰:“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自注曰:“《谷粱子》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他进一步的指出。天地万物和阴阳二气皆统一于元气,亦由于阴阳二气的“吁炎吹冷。交错而功”,产生了千变万化的世界万物。又日:“彼上而玄者,世谓之天;下而黄者。世谓之地;浑然而中处者。世谓之元气。”他明确的指出了天地之形貌,上而青色者为天,下而黄色者为地。茫茫处于天地之间者为元气。亦即是说明了天和地。皆为元气所构成。且元气充塞于天地之间。
至于日月星辰的安所系属。他则曰:“规毁魄渊,太极是属。棋施万荧。咸是焉话。”。这就是说明了炎炎发光的太阳,圆缺变化的月亮。以及如棋分布的众星,皆是属于太虚,也就是无所系属。这些观点其实是吸收了“宣夜说”的看法而否定了“盖天说”和“浑天说”者。视天为固体之形态的说法。也反映了唐代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但这种元气的宇宙论。显然的是汲取道家的天道自然之思想,他曾曰:“庄周言天日自然。吾取之”也继承了荀子、王充的元气自然论。荀子曾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天地间之物类生置无论是生物、非生物。乃至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其共同之处是“有气”。亦即气是天地人物共同之本源。又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列星随旋。日月递熠。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合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更表明了自然界中万物的变化和生成,皆是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所致,如星辰的运转、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循环、风雨的博施。无不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
汉代之王充亦有曰:“元气,天地之精微也”“天地,含气之自然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其受命于天,禀气于元。与物无异”说明了元气是天地精微的本质。万物皆是阴阳之和气所耩成。
柳宗元承袭了的前人气化宇宙观的思想,亦认为天地万物皆由元气产生,因此。一切自然之现象都不是天或神的有意创造。只是一元混沌之气的自然存在罢了,所以曰“唯元气存,而何为焉?”至于元气自身之运动规律又如何呢?他则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动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磬幅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这就是说。山川乃天地间自然之产物,阴阳则为天地间流动之元气,而元气之流动、休止、聚集、流散、衢激、枯竭、崩裂、残缺。皆是自身自然之运动,在广大无际的天地中,阴阳之气涌漫交错其间,其聚会、分离、吸引、排斥犹如车轮织机般不停的运动,此种自然的规律。不依恃任何外在力量之主宰,亦即非有高于宇宙的人格神所主宰操纵。也决不以人类之意志为转移。
此外。柳宗元又以为元气是无始无终者,他曾日:“一气遛薄茫无穷,其上无初下无终。”由于元气是无始无终的,因而有了“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也述说了宇宙的无限性。宇宙的天,就其空间言,具有“东西南北,其极无方”的无限性;就其时间言,也是具有“漭灞非垠”的无限性。此种无垠元极。无边无际,不停运转的天体,无须栋宇绳柱之撑持,无所谓的青黄赤黑,亦无所谓的中央与八方,是“无中无旁”、“无限无隅”的。
二、天人不相预
在元气惟存,气化宇宙的思想前提下。柳宗元视天为自然之物,天道只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当时与好友韩愈有关天人问题的激辩中。他曾指出韩愈以为“天人相雠”之看法。是有激而为者。至于其真实之观点,认为天是有意志、能赏功而罚过的看法,则深不以为的驳斥日:“天地,大果蓏也;元气,大痈痔也;阴阳,大草木也,其乌能赏功而罚祸乎?功者自功,祸者自祸,欲望其赏罚者,大谬矣;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不谬矣。子而信之仁义以游其内,生而死尔。乌置存亡得丧于果蓏、痈痔、草木耶。”
这就是说,天地、元气、阴阳与果蓏、痈痔、草木一样,皆是无知之自然物质,没有什么意志,不能赏功罚过。人事之功祸,皆由人自取。因此,希冀天地、元气、阴阳来赏功罚过。或呼天怨地,以求上天之憐悯仁慈。皆是荒谬愚蠢之事。因此。主张“天人不相预”,而日:“生植与灾荒,皆天也;法制与悖乱,皆人也。二之而已。其事各行不相预,而凶豊理乱出焉。”他肯定的指出,草木之生长繁殖,年岁之凶歉璺收。是天所造成的自然现象;而法制与动乱,是人为的社会现象。二者皆有其发展变化之规律,各司其职,各行其事,互不干预。这种天人相分的思想。不仅是驳斥了韩愈所主张的天能赏功罚过的天命论,也否定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同时承继了荀子所谓的“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
三、天命和鬼神之否定
韩愈承袭了汉代儒学之天人感应的思想,宣扬道统天命论。以为“唐受天命为天子”对此柳宗元深不以为研的批判曰:“臣所贬州流入吴武陵为臣言:董仲舒对三代受命之符,诚然非也?臣日:非也。何独仲舒尔。自司马相如、到向、扬雄、班彪、班彪子固。皆沿袭嗤嗤,推古瑞物以配受命。其吉类淫巫瞽史,诳乱后代,不足以知圣人立极之本。显至德。扬大功。甚失其趣。”前文中点名批判了西汉以来儒家代表人物。除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主张帝王受命之符外:又有如司马相如的《封禅文》、到向的《洪范五行传》、扬雄的《剧秦美新》、班彪的《王命论》、班固的《典引》等,皆沿袭了董仲舒荒唐愚昧之天人感应思想,倡言符瑞之应,其特徵不外是根据神话传说加以编造,然后于现实社会中故弄祥瑞以附会天命。
这种符命之说。好比“淫巫瞽史,诳乱后代”,故又严厉的斥曰:“妖淫嚣昏好怪之徒。乃始陈大电、大虹、玄鸟、巨迹、白狼、白鱼、流火之鸟以为符。斯为诡谲阔诞,其可羞也”。这些有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妄诞传说。被附会为帝王受命于天的祥瑞,是荒诞无稽、诡诈诳骗的无耻行径,也是当时门阀世族,作为维护其政治与经济之特权地位的工具。尤其是自武则天以后。帝王大讲祥瑞、符命。而为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的柳宗元深所不满,他以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惟人地仁,匪祥于天。匪祥于天,兹惟贞符哉!未有丧仁而久也,未有恃祥而寿者也。商之王以桑谷昌,以雉雊大。宋之君以法星寿;郑以能衰,鲁以麟弱,白雉亡汉,黄犀死莽,恶在其为符也?”说明了帝业之承转,不在于天命。而在于民心之向背:吉庆之依据不在于仁德。是以统治者应明了丧仁恃祥,不能使国祚长久。因此,有为之君主,勿以天命、贞符、祥瑞之说来自欺欺人。当修己、行仁,以图天下之长治久安。故曰:“黜休祥之奏。究贞符之奥,思德之所未大,求仁之所未备,以极于邦治。以敬于人事”。又曰:“圣人之所以立天下。日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一再的强调了仁德之重要。说明“德昭者嗣,道怠者夺”、“非德不树”的道理。
可见永贞革新失败以后。柳宗元未放弃追求仁政的主张,为了唐朝的长治久安,虽身在贬谪,甘冒生命之危险。仍献上《贞符》给宪宗皇帝。表明其“苟一明大道,施于人世,死无所憾。用是自决”的良苦用心。且极力批判屋来大儒的天人感应观点。而力扬“唐家正德受命于生人之意”,与仁、德、圣人之道相连结,实有其积极的进步意义。就其理论而言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即是“受命于生人之意”,而与“受命于天”相对立。亦即是强调君权人授,取代君权天授用现实的世俗学说。取代幻想的神权神话。也就是其所谓的“势”。他曰:“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在这里。所盲的“势”即是“生人之意”,是由众人之愿望所造成的客观趋势。柳宗元藉“势”之范畴以解释历史之演变。指出封建制度历经唐虞三代皆未能废除,是由于形势所不允许,秦以后设置郡县制以取代封建制,也是历史趋势发展之必然。这种势的进步史观。是承继荀子“治乱非天也”的思想。对于主张帝王受命于天及符瑞的君权神授思想。予以无情之批判,确有振袭发睛之效。然而“生人之意”。纵使是人民之意愿。但未论及对人民之权利义务之具体保障,因此也无法对帝王产生现实之约束力,仁政也成为帝王对人民之恩赐。人民之权利仍无法获得充分的保障,因此,“受命于生人之意”,未免流为空洞之理论罢了。或许是柳宗元囿限于时代之民主知识水平,而未能注意及此吧!
对于汉代儒者所编纂的《檀记》之《月令》,以宣扬“天人感应”的谬论,柳宗元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曰:“《吕氏春秋》十二纪。汉儒论以为《月令》,措诸《檀》以为大法焉。其言有十二月,七十有二候。迎日步气,以遣寒暑之序,类其物宜而逆为之备,圣人之作也。然而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利于人。备于事,如斯而已矣!观《月令》之说,苟以合五事,配五行,而施其政令,离圣人之道,不亦远乎?”。其意以为《月令》中说,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七十二候,以此推测太阳之运行和气候之变化。依四时寒暑。五行相生之序,以作为政令措施之准则。如春夏行赏,秋冬施刑等等。
于此,冯友兰曾指出:《月令》是科学和宗教迷信的产物,柳宗元明确的区分了二者。其科学方面,以为是圣人之道,现行至今之农屠即承继下来。至于其迷信方面。则应批判。所以柳宗元特别的强调指出。圣人之道不在推天引神。而在谋求利人备事。至于政令之措施。本当有“有俟时而行之者,有不俟时而行之者”之别,如农业之生产活动。固须有待于天时,以适应自然界之季节变化;而人类之社会活动。如举贤与能。严明法制等,则与之无关矣!否则:“使秋冬为善者。必俟春夏而后赏,则为善者必怠;春夏为不善者,必俟秋冬而后罚。则为不善者必懈。是驱天下之人人于罪也”。可见以天人感应为理论根据。来作为政令刑罚之措施,是不切实际的。
若盲目的效法天行。而必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以为“反时令则有飘风、暴风、霜雪、水潦、大旱、沉阴、氛雾、寒暖之气,大疫、风款、鼽嚏、疟寒、疥疠之疾。螟蝗、五谷瓜瓠果实不成,蓬蒿、藜莠监兴之异。女灾、胎天伤、水火之讹,寇戎来人相掠、兵革起、道路不通、边境不宁、土地分裂、四鄙人堡、流亡迁徙之变”等等天罚。则元异是胡诌瞎的“瞽史之语”罢了。其实天是毫无意志的,他又日:“或者乃以为雪霜者。天之经也;雷霆者,天之权也。非常之罪,不时可以杀,人之权也。当刑者必须时而杀,人之经也。是又不然。夫雷霆、霉霜者。特一气耳,非有心于物者也。圣人有心于物者也。春夏之有雷霆也。或发丽震,破巨石,裂大木。木石岂为非常之罪也哉?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草木岂有非常之罪也哉?彼岂有惩于物也哉?彼无所惩,则效之者惑也。”这就是说明了冒霆雪霜。不过是阴阳之气所化生的自然之物,非有意识而有心于物者,而木石无知无罪。亦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而有意识者唯人。鼓吹着顺时得天,企图以受命于天。饭藉代天行使赏罚之美名,于刑以秋冬的谬论之外,复加以经、权之说。以遂其刑戮人民之目的.。在此柳宗元又明白的揭示了其天人相分的观点。天道只不过是无意识的自然之变化,而人类之社会活动才是有意识的作为。彻底的划清了自然与社会的界限,天与人的区别,故欲人行大中之道,祛除天人感应思想之大惑。
四、迷信鬼神的反对
柳宗元在否定天命,批判天人感应思想的同时。也反对鬼神迷信,他曰:“凡鬼神事,渺茫荒惑无可准,明者所不道”。明白的指出,明者、智者是不迷信鬼神的,何况鬼神之事渺茫荒惑。不可捉摸,是以聪明睿智之士,不谈论鬼神,亦不受人之诳骗愚弄。在《非国语》中,他更针对《国语》一书中,所主张的天命论及鬼神迷信的荒诞怪异之说,摘取六十七条加以辨析驳斥,其目的不外是要人摆脱迷信困惑,“以救世之谬”。因此,对于鬼神之态度。他则指出曰:“圣人之道,不穷异以为神,不引天以为高,故孔子不语怪与神”。圣人是不推天引神的。好比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要人物追寻怪异予以神化。物引用天命以示高超。又曰:“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所谓足,足乎道之谓也,尧舜是矣。周之始,固以神矣,况其微乎?”嗍这就说明了人之所以求神赐物迷信鬼神,其实是人力表现不足。无法解决问题之故,如果能足乎道,掌握道之规律,人力即可足以支配自然。也就是要以人道,对抗超自然的神。
因此,人之迷信鬼神是本身虚怯无道之故。所以当《国语》载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内史过则主张应“奉牺牲粢盛玉帛王献焉”。柳宗元则称“斯其为书也。不待片言而迂诞彰矣”阳。他甚至否认有鬼神之存在,而曰:“余尝学《礼》。盖思而得之。则曰:顺成之方,其蜡乃通。若是,古矣。继而叹曰:神之貌乎?吾不可得而见也。祭之飨乎?吾不可得而知也。是其诞漫?倪。冥冥焉不可执取者。夫圣人之为心也,必有道而已矣,非于神也,盖于人也。以其诞漫?倪冥冥焉不可执取。而犹诛削若此。况其貌言动作之块然者乎?是设乎彼而戒乎此者也。其旨大矣。”
清楚的指出蜡祭。自古有之,《礼记》中亦曾论及,其本义为“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也就是收成好之地方。其神方受祭祀。若其地发生灾害而谷不熟。则黜其神不予祭祀。所以圣人设蜡祭之祀。目的不在祭神。而在教戒那些昏庸无能、横行霸道、不尽职守的地方官吏。而关于神之形貌,飨之有无。皆属荒诞无稽。虚无缥渺,难以捉摸之事。
至于倡育鬼神者,好用卜筮、祭祀、占梦等迷信。柳宗元亦反对曰:“卜者,世之馀技也,道之所无用也。”“夫祀。先王所以佐教也,未必神之。”“凡人之疾,魄动而气荡,视听离散,于是寐而有怪梦。罔不为也,夫何神奇之有。”此文中透过对《国语》之批判。直斥占h是“世之馀技”。无益于治道。祭祀只不过是藉以佐世教化而已。而梦乃是人魄动气荡所产生的幻像罢了。皆是好事者之所为,其“害于道也多。而益于道也少,虽勿用之可也”。
然而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以后。身谪瘴疠之地,隐忍含愤,几至于死,在艰苦的处境中,偶而也流露了对天命鬼神思想的迷信,或指革新之失败为“鬼神交怒”,称“宗元于众党人中。罪状最甚。神理降罚,又不能即死”;或冀盼得归乡间。以立家室。而慨言“过是而犹竞于宠利者,天厌之!天厌之!”或在海内欣欣怡愉之际。感慨自己文论陷如此,以为“岂非命欤?命乃天也,非云云者所“制”,这些溃楚的呐喊,陈述了他不幸的遭遇,好似肯定了天命鬼神之存在。其它又有如曰:“天厚黄德,狙犷服”、“鬼神来助,梦嘉祥。脑涂原野。魄飞扬”,虞帝耄期,承顺天唇,自南河而受四海,大位定焉”、“向使继代守文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圣德未衰而内禅,元臣继天而受命”、“天意若曰:建火德者,必唐帝之胄,故汉氏兴焉;翼炎运者,必唐臣之孙,故群雄登焉”“盈以其神,其来不穷。惠我后之人”等等,无论是贬谪之后内心伤怀的反映。或是投于时君所好之作。或是其它上疏朝廷之表状,偶亦略采了传统天命、鬼神之说,因而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矛盾,然而这些思想不能代表柳宗元天人思想的实质。
在儒学的天人关保理论中,天命论确实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也是统治君主所提倡的官方哲学。就帝王而盲,莫不藉以宣扬君权天授的思想,确实有加以检讨否定之必要。柳宗元汲取了道家的自然观,和承袭了荀子、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去解释自然之现象。将至高无上的天。揭示其为自然之物的本来面目。主张天人不相预。这种天道自然的观点,否定了传统儒家藉以维护旧秩序之天命论,也应是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改革的思想基础。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原文及翻译
大唐文人儒者-柳宗元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外连四州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原文及翻译
大唐文人儒者-柳宗元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湖北高考排名17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树人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青海高考排名29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979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29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69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蚌埠医学院和温州医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安徽高考排名1779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61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732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湖北高考排名227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外连四州
梓人传(柳宗元)阅读答案
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临江之麋读后感
柳宗元人物故事简介
柳宗元三戒原文及注释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的关系及永贞革新运动的内容
柳宗元经典名言有哪些
生命如柳的柳宗元励志故事
柳宗元别舍弟宗鉴赏
柳宗元小石潭记课文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