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复习: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黄飞老师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将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列成一张表(见右),布置了三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活动一:经典重温(2分)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一只风筝,彰显自省精神。(《 风筝 》)

  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 故乡 》)

  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 孔乙己 》)

  一幅照相,寄托怀念感激。(《 藤野先生 》)

  一条船舶,满载纯真快乐。(《 社戏 》)

  一座荒园,尽显童真童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活动二:观点争鸣(3分)

  活动过程中,为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鲁迅,老师摘引了三句话(见下),组织大家探讨鲁迅是“绝望而反抗者”还是“希望而战斗者”,请你也来发表观点,并结合材料②③陈述理由。

  ①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致赵其文,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③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生命的.路》)

  答:我认为鲁迅属于绝望而反抗者,从“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没路的地方”可见鲁迅认为希望是不确定的,现实缺少可走的道路;从对“路”的开拓开辟中可见鲁迅认为必须反抗现实、实践道路才可能创造希望。

  (3)活动三:薪火相传(4分)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

  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下的“种子”。

  答:示例1: 鲁迅 先生在我心里播下的种子是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悲剧命运的追问,《故乡》中对“新的生活”的思考,都开拓了我的思想深度,对我具有精神引领的作用。他让我懂得在“众口一词”中说出自己的话要有识见更要有勇气。

  示例2: 鲁迅 先生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鲁迅的文章总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如他在《孔乙己》中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描写,让我看到动词传神的力量;又如他在《藤野先生》中用“标致”一词所达到的讽刺效果,显示了独特的鲁迅文字的魅力。

  示例3: 鲁迅 先生的作品在我心里播下了温情的种子。当我读到《社戏》时,我常常想起儿时的伙伴,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则常常想起我的外婆、奶奶。鲁迅的冷峻给了那个时代,他的温情给了那些童年的记忆。所以鲁迅并不遥远,他写的故事也在我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