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阴阳学说解读

阿林老师

  1.阴阳消长

  【原文】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1],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2],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

  【注释】

  [1]阳气微上:杨上善曰:“冬至以后,阳气渐长,故曰微上。阴气渐降,故曰微下。”

  [2]阴气微上:杨上善曰:“夏至以后,阴气渐长,故曰微上。阳气渐降,故曰微下。”

  【译文】

  四时的阴阳情况,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

  【按语】

  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决定了春、夏、秋、冬四时变化,而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阴阳消长,四时更迭,从而有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气候特征。“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人与天地相参,脉象规矩权衡,相期而至,随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若脉象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不能相应而出现错乱,即可通过错乱之脉而诊知发病的脏腑部位,并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进一步推测疾病的预后吉凶。因此,察时脉辨病,并进一步施治,必须把握天人合一的规律。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四时变化,脉有“四时动”,脉象的变化与天体运转的规律相应,有同样广博精深的道理。脉时相应的机制关键在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以冬至和夏至为两个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一阴生,“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反映了自然界阴阳消长,四时更迭的关系。

  2.阴阳自和

  【原文】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1],两者不和[2],若春无秋,若冬无夏[3],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生气通天论》)

  【注释】

  [1]阳密乃固:《太素》作“阳密阴固”,可参。

  [2]不和:是指偏胜,指阴阳偏胜。

  [3]若春无秋,若冬无夏:高世栻曰:“如阴不胜其阳,而阳气胜,若春无秋矣;阳不胜其阴,而阴气胜,若冬无夏矣。”

  【译文】

  大凡阴阳的关键,以阳气的致密最为重要,阳气致密,阴气就能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之中,只有春天而没有秋天,只有冬天而没有夏天一样。因此,阴阳的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

  【按语】

  经文指出了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阳气的主导作用以及阴阳失调的危害性,强调了阴阳协调的重要意义。阴阳之间不仅有对立制约关系,同时也存在互根互用关系,即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彼此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阴,就无所谓阳,没有阳,也就无所谓阴。正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这种既对立又互根互用的辩证关系,构成了《内经》阴阳学说的基本思想。

  文中以“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来强调阳气在阴阳平衡中之作用。在生理情况下,阳气致密,阴气才能固守,从而保持阴阳的协调平衡。若“阳强不能密”,则“阴气乃绝”,阴阳平衡协调关系就会遭到破坏,体现了《内经》重视阳气思想。正如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卷一所言:“本篇专重阳气,至阳气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起亟一段,始平论阴阳;及至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一段,则仍归重于阳矣。”石寿棠《医原·阴阳治法大要论》亦指出:“然就二气而权衡之,阴承阳,阳统阴,阳气一分不到即病,阳气一分不尽不死,人自当以阳气为重。”

  3.阴阳互根

  【原文】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

  [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守持于内,以支援阳;阳运行于外,而保护阴。《类经》云:“阴性静,故为阳之守;阳性动,故为阴之使。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译文】

  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守持;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

  【按语】

  原文对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作了描述,明确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赵献可《医贯·阴阳论》进一步发挥曰:“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气居于内为阳气之镇守,阳气居于外为阴气之役使。说明阴阳之间相反相成,互根互用的关系。

  阴阳互根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散与聚等,不仅互相排斥,而且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蕴含于阴之中,阴蕴含于阳之中。阴阳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对立又统一。中医学就是用阴阳互根的观点,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

  4.阴阳互藏

  【原文】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

  5.阴阳交感

  【原文】

  动静相召[1],上下相临[2],阴阳相错[3],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注释】

  [1]召:指感召。

  [2]临:指加临。

  [3]错:指交错。

  【译文】

  由于动和静互相感召,天气和地气互相加临,阴气和阳气互相交错,而运气的变化就发生了。

  【原文】

  地气上为云[1],天气下为雨[2]。雨出地气[3],云出天气[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注释】

  [1]地气上为云:地面之水,由于蒸发,化气上升为云。

  [2]天气下为雨:地气上升为云,突遇冷空气,就凝结成水而下降为雨。

  [3]雨出地气:虽然天气下为雨,但是雨的来源还是由于地面上升的.水气。

  [4]云出天气:地气之所以上升为云,必须是以天上的热力蒸发,因此说云出天气。

  【译文】

  地气上升成为云,天气作用于云,下降而为雨,雨来源于地面的水气,云成于天气的蒸化。

  【原文】

  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1]。出入废则神机化灭[2],升降息则气立孤危[3]。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4]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5],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素问·六微旨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