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哲学范畴

莉落老师

《黄帝内经》哲学范畴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涵盖了中国传统哲学主要的思想,如气、阴阳、五行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十八卷、各八十一篇。这是一部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黄籍,但其内容不仅仅限于医学,而与中国古代的哲学、天文、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是一部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

  1.成书时间

  《黄帝内经》这部经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该书以黄帝与岐伯等人的对话写成,作者似乎就是黄帝与岐伯等人。然而正如刘安在《淮南子·修务训》中所云:“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所以黄帝显系托名。关于《内经》,除部分医学家如张景岳等笃信为黄帝外,多数学者认为非一时一人所作。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至西汉之间。因为司马迁在公元前99年完成《史记》时,其中关于医学的著作提到了《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但并未提及该书;而班固在写《汉书·艺文志》时,《内经》一书引自刘向、刘歆父子编著的《七略》,这是一部图书目录著作,此时是西汉成帝河平3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可见《内经》的问世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99年到公元前26年之间。另外,在《灵枢》篇中,广泛地用阴阳、五行说明问题,几乎每一篇都有。这两个哲学思想都有古老的源头,刚开始是独立发展的,两者的结合始于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而西汉流行阴阳五行学说。所以本书最早应是在战国末期,最晚成书于西汉。

  2.《内经》的哲学范畴

  《内经》成书时期,中医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任何一个学科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元件构成的,即所谓的概念和范畴。内经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气、阴阳、五行的基础之上的。

  2.1气

  气范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自其形成后就决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发展方向,并且对天文、地理、农学和医学等古代科学技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气的观念起源很早,据考证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出现了“气”字。经过春秋以前漫长时期对自然界云、雾、风这些自然现象及气温的观察,人们逐步形成了万物皆有气的思想。《内经》认为气是生成万物的材料,认为万物及人由气生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生命活力取决于气的盛衰,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正气的强弱。

  《内经》以为世界的本原是气,从一些章节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观点,如: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内经》中的气有象数之气,其中包括阴阳气、五行五脏气(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色之气(青、苍、赤、黄、白、黑)、五数之气(八、七、五、九、六);有天地之气、四时之气、人形之气等。其中气共出现233次。

  2.2阴阳

  阴阳与气一样,也是《内经》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它既是医学概念,又是哲学概念。

  阴阳思想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发展过程,气与阴阳的结合是阴阳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内经》认为天地万物分阴阳,而且阴阳分类具有层次性与无穷性。《素问·阴阳离合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该篇继而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内经》把人体与天地万物看成是由阴阳构成的巨大网络系统,看似杂乱无章的世界就由阴阳这个总纲编织成了条理分明的一个大网。阴阳二气共处一个统一体中,性质相反却又彼此相互依赖,作用各异而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统一体的整体功能。阴阳二气彼此消长,增长与消减同时进行,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二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四季的循环,昼夜的更替便是这一转化最好的例证。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定始,神明之府也,治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医之本无非阴阳变易而已。

  2.3五行

  中国古人对五这个数字非常重视,在社会生活中以五建制历史悠久,五具有特殊的意义。②中医五行学说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证明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这五个方面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形成这一事物的整体功能结构,而这一结构可以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保持动态的平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这里的配属关系当是古代医家在解剖与医疗实践基础上将人体的内脏肝心脾肺肾依次对应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系统的。而这五个系统也存在相生相克及制化关系。

  3.《内经》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3.1人体生命

  《内经》认为生命的出现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具体说来,即是天地合气。《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可见人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生化而成。人一定要做到保持自身阴阳平衡方能得健康。  《内经》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要素归纳为精、气、神三个方面。所谓精是指生成人的形体并供养全身以维持其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包括先天之精气、后天之精、血、脑、髓、津液等,有“夫精者,身之本也”的说法。所谓气,是一种无形的精微物质,但气通行于全身,以经络为轨道运行。针灸的穴位便是气运行的经络所在,气并不是身体的某个部分,但是气周行于全身,至关重要。所谓神,广义来说,即是人的生命及外在表现。《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来讲,即是最高级的生命活动,诸如意识、思维、情感及人对自身的自我调控等。《灵枢·本神》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各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简而言之,三者协调互用,缺一不可,共保人体生命健康与生命活动。

  3.2精、气、神

  《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精,生命活动依赖于气,主宰生命活动和表现有赖于神。后世把三者称为人身“三宝”。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

  可见,精为生命之源,是人体先天的.东西。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气是生成宇宙万物的基础,更是人体生成的第一物质。

  而作为神,不仅指生命功能,更指一种精神状态。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灵枢·本神》

  《内经》强调人的心理的重要性,强调恬淡虚无的心理养生境界,即本神。

  3.3疾病及治疗

  《内经》认为人是天地阴阳二气交感生化而成,所以一切病症源自人体阴阳失和,这种失和或者说这种不平衡使得人体的五脏及精气神受到损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调经论》曰:“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可见气血阴阳的失和,就是生命异常即疾病的状态。当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外在因素也是古代医家考察疾病原因时所注重的因素。

  追根溯源,从病因找寻治疗疾病的最佳方案当是调和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治病必求于本”。查病因首先要查明是阴邪还是阳邪,从而求出阴阳之本,阴阳之本已定,还要循本而治,但总不外协调阴阳的偏盛衰,使之重新恢复和谐。

  此外《内经》所强调的养生观也是在保持身体状态气血平和这一理论基础上进行的。诸如法于阴阳,合于四时,知寒暑,恬淡虚无保持内心的宁静等。

  4.《内经》的传承及意义

  《内经》自问世以来,不同时代的不同有缘人士对其进行了整理,诠释,并著出新作。东汉医圣张仲景通过对《内经》的研究,著《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可谓中医学者必研习作品之一,该书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比如人之伤于寒则为热病;晋人皇甫谧撰的《针灸甲乙经》几乎录入了《内经》的全部文字;葛洪则由《内经》的研究写出《抱朴子》及《肘后备急方》;唐代王冰对《内经》作了整理,著《次注》;药王孙思邈以《内经》为基础通过深入研习写出了《千金方》;明清时给《内经》作注的人更是层出不穷,马莳作注释本《黄帝内经灵枢发微》,张景岳将《素问》及《灵枢》合编注成《类经》……所有这些有志之士均用自己的才智将《内经》诠释出来,使其在不同的时代闪烁出灿烂的光辉。

  在中华民族医者治病救人,普济众生的实践活动中,《内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之学者均深知医学知识,而研习《内经》则是获得这一知识的必备途径。医者在治病救人的实践活动中,让《内经》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层面的宝贵东西。葛洪对狂犬病的免疫治疗比法国巴斯德早了近1000年;孙思邈的治疗中已含有美容、导尿术;傅山开创了傅士女科的先河……几乎所有的医者均是《内经》的传承者,而《内经》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