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籽饺面锅贴香散文

王明刚老师

虾籽饺面锅贴香散文

  烟花三月是家乡最美的季节,无数游客纷至沓来。下扬州,除了遍赏美景以外,品尝淮扬美食也绝对不能错过。提起扬州美食,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大煮干丝等这些经典淮扬菜。然而,对于地道的扬州人来说,散布在街头巷尾的各式小吃,才是最留有念想的家乡味。

  记得一位美食家曾说过:作为古城的特色,扬州的小巷当之无愧,而小巷口的那些美食就是浓浓的市井生活的标志。想当年,我第一次陪着馨平来家乡,拜见未来的公婆,那小巷口飘着香味的种种小吃,就让她对这个本很陌生的小城,平添了几分好感。

  且不说洒满芝麻的草炉烧饼、香脆可口的小觉林的素麻花、大麒麟阁的六角京江脐、用萝卜丝拌上面糊炸出的油端子,包着板油丁的葱油火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离老宅不远的蒋家桥饺面店的虾籽饺面和菜籽油锅贴。

  还记得,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去富春、冶春吃包子只是奢想,只有在每年生日那天,可以美美的去蒋家桥饺面店,狼吞虎咽地吃上一碗香喷喷的虾籽饺面。记得我大约六七岁的光景,我又盼来了自己的生日。早晨起来,母亲给我端来了一碗粥,我撅着个小嘴,就是不动筷子:妈,我要吃饺面。母亲大概也忘了我的生日,对我说:煮好的粥不吃,吃什么饺面?我也没言声,只是委屈地抹起了眼泪。暴脾气的父亲在一旁火了,抄起鸡毛掸子就是一顿揍。我哇哇大哭,哭到最后才委屈地冒出一句话:我今天过生日!父母这才恍然大悟,心疼地赶忙给了我钱,让我自己去蒋家桥吃饺面。过生日想吃碗面,居然招来一顿暴打,这在今天,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在五六十年前,平常百姓生活十分拮据的.年代,却是件非常平常的事,至今想来心里还不是个滋味。

  随着岁月流逝,当年的蒋家桥小街已消失了,所幸的是,蒋家桥饺面店的字号依然保留至今,这家百年老店仍然坐落在原先的街口上,且在城内开设了多家分店。每每返乡,总忘不了走进蒋家桥饺面店,点上一碗饺面,再要上一两五只锅贴。所谓饺面,并非是饺子加面条,而是馄饨面条,那饺子皮薄肉鲜,煮熟后形如荷花,那面条不同于北方,稍带着淡淡的碱黄色,下在虾籽汤锅里,鲜味特浓。这蒋家桥的饺面、锅贴,是最贴近百姓的一种小吃,满满一碗配以十个馄饨的饺面,才五元钱,加上五只色泽金黄的菜油猪肉锅贴,总共十元钱,便让你吃饱喝足,就连那飘着虾籽的面汤,每次,我都喝个精光,那味道真是太鲜了。难怪扬州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饺面饺面,有饺有面,荤素皆有,一碗二口。”

  我们那几位金陵好友来扬州聚会,首顿早茶是富春包子,次日,便让她们品尝蒋家桥的饺面锅贴,再点上几盘烫干丝,好友们都赞不绝口。我大姐的女儿,出生在扬州,从小生活在外公、外婆身边,蒋家桥的饺面锅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外甥女定居在安徽马鞍山,听说母亲来到扬州,便专程赶来,看望我们。聚会之余,她特地步行了好远,寻到了当年的蒋家桥饺面店,点了小时候爱吃的饺面锅贴。回来之后,还兴致勃勃地忆起五十多年前的往事。那时,她和四舅、六舅都还小,夏日的晚上,围着外公、外婆,在小巷里乘凉。外公一开心,就掏出一角钱,让大点的四舅去蒋家桥饺面店下碗饺面回来,几个孩子分着吃。在那个年代,吃着那难得进口的饺面,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听完外甥女的讲述,我的心中不由生出一份感慨:对我们这代老扬州人来说,去品尝蒋家桥的饺面锅贴,不只是喜爱这百年老店的味道,更是在那里寻找对家乡发自内心的那份挚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