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土地现代散文
虽然转成非农业户口二十多年了,母亲还是一介农民,农民天生热爱土地,二十多年来,母亲尽力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土地保持着联系,拥有一块地,对母亲来说很重要,那样,她才感到心安,心有所系。
从乡下回来,一进门,母亲就说她要回去,怕扯迟了花生落在了地里。
母亲始终难改她对土地的那份责任心。于是那片地,也成了我的牵挂。其实最多能收百来斤花生,就算3元钱一斤,也就几百元钱的事。现在想想,其实不是几百块钱的事,母亲大半生天天跟庄稼打交道,她对土地和庄稼的感情,像对我们的感情一样,是母亲对孩子的不舍。
大集体时代,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一个人挣工分养活一家人,天不亮母亲就起床了,她得赶在集体出坡之前,侍弄自留地,自留地虽不多,却是一家人一年的菜蔬所在,小小的几块地被母亲塞得满满地,辣椒、茄子、四季豆、豇豆、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葫芦、娥眉豆,一应时令蔬菜,都在母亲的地里蓬勃生长,父亲笑母亲种地种得密不透风,生怕落下一点空缝。土地属于集体的时代,自留地无比珍贵,邻里常为一窝南瓜、几棵玉米争得打破脑袋,家大口阔,母亲当然得对土地狠一点儿,让最少的土地上长出最多的吃食来。等到父亲退休,有机会和母亲一起在菜园里活动时,对任何事物都追求艺术之美的父亲,实在忍受不了菜园里的乱,一个要求整齐,一个总是兴之所致,这里一窝南瓜,那里几棵豇豆,两人为此斗起气来。赢家总是母亲,因为菜园是她的领地,父亲更适合在宣纸上种他的山水花鸟。
分田到户母亲最开心,从来没看到她笑得那么欢过。母亲常跟我讲外公多么能干,靠勤扒苦挣置地十余亩,一家十多口人,靠土地过着殷实的小日子,兄妹六个,夏天一身白,冬天一身蓝。从童年开始,土地的重要性已在母亲心里扎根。有了责任田,可以吃饱肚子,但日子仍然艰苦,发芽的豌豆至今烙在我的记忆里。生产队打完豌豆,豌豆秧堆在集体的稻场上,稻场离我们租住的保管室很近,我和母亲去稻场上拾漏下的豆子,下过雨,豌豆已长出小芽,经石磙碾过,有些豆子深陷在泥巴里,我们拿手把它扣出来。回到家,将长芽的豆子淘洗干净,煮熟后,用菜油加葱花烩了,竟很好吃呢。母亲珍惜粮食,她看重土地上长出的一切东西。
母亲没日没夜地在责任田里干活,父亲有工作,帮不上什么忙,所有的责任田,都是母亲的责任。我们在当地是外来户,好强的.母亲不想将田种得不如人。我常跑到地里看成色,看自家的麦苗是不是比别人的矮,玉米是不是比别人家的细。刚出苗的土豆黑胖黑胖的,红薯藤总是长得遮住整块地,像水一样漫出田坎,玉米杆上大多背着两个棒子,这些庄稼,都是母亲的孩子,是我的兄弟姐妹。“那是我们家的地!”每当说这句话,每当远远看到自家地里的庄稼在风里招摇的身影,我就有股自豪感,这自豪属于母亲。母亲心里的感受,当然比我更深刻,她所有的汗水都洒在地里。田边地头,母亲像做鞋锁花边一样,种着蚕豆、豇豆、黄瓜,收获玉米的时节,同时在玉米田的角角落落收获大大小小的南瓜、冬瓜。田多了,母亲仍改不了见缝插针的种田习惯。土地在母亲手里,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秋天,堂屋就显得小了,扎成袋的麦子、菜籽,堆成山的苞谷,接着还有土豆、黄豆、红薯要进来。做完田里的活,回家还得喂猪、做饭,还得洗衣、收拾房间,一年四季,母亲闲不下来。到了冬腊月,再不用去地里,除了越冬的小麦,地大多闲了,母亲在家里忙进忙出,准备着过年,这就算母亲的休息了。但母亲的心没闲着,盘算着那几块地,明年种什么,怎么种。
母亲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长期劳累,每到阴雨天痨伤发作,非常痛苦。母亲对土地加给她的四季负累渐渐有了些怨言,总希望父亲能帮上一把,可父亲无法兼顾课堂和责任田。终于,父亲想办法把母亲转成了非农业户口,母亲结束了她与土地的契约。不再种地,母亲高兴的时间不长,渐渐失落起来,看到别人田里的收成,总一脸的惊羡。母亲开始到处找地,住所的前前后后,凡能开垦的地方,都被母亲利用起来,用父亲的话说,只要放得下一把锄头的地方,都被“种”上了。从此,不管父亲走到什么地方,母亲都能找到属于她的那一小块土地,然后将它种得青枝绿叶。
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我们不停地搬家,父亲退休后,终于有了固定的居所。当初买房子,母亲首先瞧上了主人给的八分地。八分地,对多年捡地种的母亲来说,无疑像发了笔大财。这些年来她一直在“种”地,可种得多窝蔽啊,根本施展不了拳脚。看母亲的样子,还想宏图大展一番。终于安顿下来的父母,可以安享晚年了,除了牵挂我们,他们唯一的牵挂就是那八分地。母亲又像刚分田到户时一样,开始谋划她的八分地。花生、芝麻、黄豆、玉米,在母亲的导演下轮番成为这块地的主角,退休的父亲成为母亲的全职帮手。矛盾也就这样开始了。母亲自认种了一辈子地,经验多多,怎么种地应该听她的;父亲以知识做后盾,常常指责母亲这样不对,那样不行。加上母亲背不动挑不动,下力气的活得父亲来做,父亲再一次开始反对母亲种地。这次再不能用农转非的方式隔离母亲与土地了,父亲在地里种上茶树,只给母亲留下一个小角。
就这个小角,母亲种上了花生。我说,别累了,我去帮你种吧。母亲一口回绝,在她眼里,我根本不懂土地,是个拿不动挖锄的秀气幺姑。这一点,母亲绝对有信心瞧不起她的秀才女儿。我坚持去帮母亲扯完了花生,我和父亲扯,母亲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树荫下面摘。刚从一场大病中复原的母亲,脸色腊黄,可她坐在田中的样子,那么气定神闲,像大将军一样指挥着我和父亲。土地,才是母亲的舞台。
父母说老就老了,速度快得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我还像小羔羊,想往大羊怀里拱,寻找点依靠和温暖,可大羊已然四肢踉跄,支撑不住自己。我不得不学习照顾自己,还要学会照顾他们,将他们曾给予我的爱,一点点返回去。乌鸦知道反哺报恩,人怎么也不能输给乌鸦,有人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对父母来说,是这样,但对孩子来说,这爱,至少应该部分偿还。可我无法还给母亲一个好身体,一块好地,满足她种植和收获的乐趣。
今年,母亲自己也说,不种了!看来是真的不想种了。母亲打算和她的土地告别了。还是有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送到我们家中来,白菜、土豆、辣椒、黄瓜,这是母亲最后的保留,那八分地,让给茶树了,她在院子里种了这些小菜,不用化肥和农药,吃着放心。真的一棵白菜都不让她种,那是不可能的。
生育、然后养育,我们的母亲,就是一块最好的土地。谁能脱离土地存活下去呢?我们始终根系母亲。母亲一生除了喜欢新衣服,再没有其它的特别爱好了,想来想去,在一块地上种点什么,享受收获的喜悦,这应该是她最大的爱好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芒砀山记散文
学校后勤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细米读后感600字(通用五篇)
新教师自我介绍(通用五篇)
芒砀山记散文
新年的情人散文
那些被尘封的日子现代散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苏高考排名109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440分历史能上什么大学,2024年能上哪些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05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广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西南财经大学在福建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母亲的油泡,新年的味道散文
回味老辈人过春节散文
关于春天的记忆散文
孤独的鸟散文
旅途迷雾散文
新年新气象的抒情散文
春天的味道散文
兄长散文
你从春天来散文
真的爱你现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