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乡村的散文
我的姨娘家在美丽而富饶的乡村,今年过暑假,我去了姨娘家,那里比城市空气清新,水产丰富,河流清澈,四面绿树,美不胜收。
姨娘家真好啊!苹果树在后院种了好几株,现在还没到硕果累累的秋天,苹果树上结出豆子般的小花,丝瓜藤上的丝瓜,又细又长,绿油油的。
近处,一棵棵大树挺直身板、抬着头,密密麻麻的树叶透过一丝日影,生命特别旺盛。远看这些树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卫者这里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绿极了,头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骄阳似火的阳光下显得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小草像个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舞姿优美、迷人极了。远处,花儿正在比赛快来瞧瞧!花的种类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尽。红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黄的赛金,美丽极了。阵阵芳香扑鼻而来,一定会令你陶醉其中。
傍晚,一轮明月带着忧愁的玫瑰花香,悬在蓝蓝的天空上,月光在树林里流淌,静谧得只能听到风吹着青草的“沙沙”声。夜深深的睡了,柔美的月光轻轻地抚摸着树丫子,落下细碎菊花般的黑影,给人一种温馨之感。我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一低头惊讶的发现一朵粉红色的小野花,朴素而渺小。摘下它放在手心,不禁感到造物主的伟大。这月色轻柔的像湖水,隐约的像烟雾。西边隐隐约约传来虫鸣的“啁啁”声,东边又传来一两声“汪汪“的狗犬声,像粗鲁的莽汉,打破了夜的沉寂……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院里放上一张桌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晚饭,其乐融融。有的人干脆端着碗,走出院外,一边吃饭,一边和邻居们畅谈着一天的劳动收获,展望着今年的美好收成。乡村人晚上出来散步,借着朦胧的月色,欣赏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庄稼,月亮便成了他们忠实的伴侣和照路灯。孩子们往往喜欢躺在草地上,嘴里叼着一个小草,仰望夜空,唱着一支古老的歌谣:“长亭外,古道边……”不必想任何烦恼,在悠闲中消磨时光。姑娘们则是东瞅瞅,西看看,羞羞答答地溜到柳林池塘边梳洗容颜。
美丽的乡村游说不完的美景,乡村,是大自然一派独特的美丽风景。
秋天,天高气爽,给五年级的学生上课,一时心血来潮,问学生,秋天是什么颜色。大家用一种色彩,形容秋天。我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黑色,因为秋天也常刮风、下雨,气候异常,乡村还经常停电,整个乡村陷入黑暗之中,黑色代表我心中乡村的色彩。
就同样的问题,问学生,请他们选择一种颜色,代表心中乡村的颜色。学生显得很兴奋,他们的答案也五花八门,乡村色彩明丽,五颜六色。他们有不同的选择,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粉红色、金色等,但没有人选择黑色,而我进一步让他们说出理由。
选择绿色的桂萍说,乡村的一切都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山,绿色的茶园,大地都是绿的,绿色是乡村最普遍的色彩。绿色,无疑是乡村最具代表性的色彩,绿色的乡村。
选择蓝色的豪斌说,乡村的天空是蓝的,倒映在小溪里的水,也是蓝的,他笃定乡村是蓝色。选择红色的威远答,傍晚时分,乡村的天边燃烧着红霞,红的耀眼,太阳也是红的,他坚定相信乡村的颜色是红色。轮到选择黄色的爱茹发言,她说,他每天都可以看到路旁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稻谷是金黄色,土地是黄色,他的答案理所当然是黄色。
还有其他答案,或粉红,或青紫,色彩斑斓,展现出别样的乡村,异样的色彩。孩子的答案没有错,他们的答案够精彩,他们的答案,不仅仅是书上的描述,也是现实中的存在,他们寻找到了,而却被我遗忘,我只认定乡村的颜色是黑的,那是多么的狭隘!
乡村五彩缤纷,并不是单一的色彩,唯一不同的是,学生的答案,充满阳光,暖色调,给人明亮的感觉,充满温暖和希望,而我的答案,显得暗淡,灰色调,是凋敝的乡村,没有希望的乡村。学生代表着希望,而我充斥着失望。他们的内心明朗,而我的天空晦暗,他们的乡村,争奇斗艳,而我的乡村,色彩单一,这也应了那句,他们代表未来,而我代表过去,代表没落。我的心是死的,他们的心是活的,他们代表着乡村的朝气和希望,也让我看到了未来。
每年夏天,当知了开始在树上不停地嘶鸣的时候,一年一度的盛夏便开始了。
每当夏天来临,广袤的大地就是陷入蒸笼般烫热的时候,家乡的人们便把一天分作“三晌一早”。黎明至早饭(早晨4、5点到8、9点)叫“清早”或“早起儿”,早饭后到午饭(上午8、9点到12点)叫“前半晌”,中午12点到3、4点叫“晌午”或“晌午头”,下午3、4点到6、7点叫“后半晌”。
炎热的夏季,早上太阳一出来便是热气袭人,即使什么也不干也会汗流浃背。所以,这个时候下地干活都要起大早,一般在五点左右就到田里去了。要是再勤快一点的话,三、四点天空麻麻亮时就下地了。大家要赶着大太阳还没有晒上来,趁着早上的一丝清凉,到红薯地、花生地里去拔草、翻秧,或是到自留地的小菜园里拢畦、搭架。埋头紧干的时候,脊梁上越来越热烘了、身上的汗珠子越来越密集了,就知道这一清早该收工了。
回到家中汗如雨下地草草吃了早饭还不能休息,因为里沟和河边的稻子该蹬二遍或三遍了(为稻子松土除草)。原本想到水田里蹬秧会凉快和轻松一点,但等下到田里才知道这活也是很辛苦的:赤脚把秧苗根部的泥土生生地翻一遍(松土的同时把杂草盖到下面),不大一会儿就会叫人的双脚麻木难忍;在蹬泞泥土的同时,还需要时不时地弯下腰去,把长高了的、夹杂在稻稞中的稗子等杂草认真地拔除。而每一次薅拔,双臂、脸面、脖子及其胸膛等肌肤,都要和刺辣辣的稻叶亲密地接触。亲密接触的直接后果是,有血有肉有知觉的肌肤火辣辣的痒痛;因薅拔的稗子等杂草较大不能埋于稻稞下的泥土,还需要将其缠好使劲扔出田外(防止在田间复活)。抛扔一次挺好玩,甩的次数多了不仅弄得满身泥水,而且也叫人双臂酸痛不已。干的虽是蹚水的活,头上的太阳却是火辣辣发烫。戴上草帽闷热,摘掉帽子火烫。穿着衣裳捂热,脱去衣裳刺拉……一晌下来叫人急头怪脑、浑身瘫软。
急头怪脑、浑身瘫软赶回家,先是来上大半瓢井拔凉水也或水芹菜(或鱼腥草、野竹叶、夏枯草、鬼圪针)等清热解毒、祛火防暑的“蒿草”熬泡的、凉透的“凉茶”。等胸中通泰了才端起海碗,蒜汁捞面条、红薯面花卷馍也或玉米面饼子等,不管三七二一地美美地吃上一通。
正午的大太阳高高地悬在天上,火球般烘烤着大地。各样庄稼和树木全都病了似的枯蔫蔫耷拉着,房荫树荫以外的地皮滚滚发烫。这个时候别说下地干活,就是在太阳底下走路也会热晕的。父亲、兄长们挥汗如雨地山吃海喝一通后离开饭桌,望一眼火辣辣的阳光咒骂道“该死的日头,是个煤球也该烧透了。”于是,乡村盛大的歇晌开始了。家乡人说的歇晌也就是城里人的午休,但城里人的午休不分春夏秋冬,而家乡的歇晌只限于盛夏。
歇晌最先起自于最先丢下饭碗的父亲们。他们抹着不断线的汗珠子,不拿扇子、不带铺盖、甚至连个枕头也不找,赤裸着上身、趿拉着鞋子,不洗也不涮,直接去往门楼下的柴床轰然倒下。门楼下或许有风或许没风,但总是不大的功夫便鼾声震天;已经成年的哥哥们呢?刚刚成家的自然是粘着花嫂子,回到刚配了新床、新席、新枕头的屋里去了。两人都不嫌热,可能是他们的屋子叫新房吧;未成家的则是揭了床上的烂席片,去往房前屋后的大树下或树林中,侧侧歪歪地席地或就石而卧。虽然闻不见鼾声,但看到睡相很难看时,他们已经“睡死过去了”,任凭五雷轰顶也难以醒来;待父兄们都“倒下”了,爷奶们这才拿了名义上破扇子,有意无意地说着似懂非懂话儿,回到与他们年龄相仿或比他们年龄还大的老屋躺下。躺下也睡不着,只是为了响应这盛大的歇晌。
父兄、爷奶都歇了,大姐小妹也跑邻家闺蜜那疯去了。忙了大半天的母亲才随手拎把小凳小椅,来到父亲酣睡的门楼下,赶做一年到头都做不完的针线活。原本是打算好了要赶出多少多少活的母亲,在父亲如雷的鼾声诱惑下,不大一会便栽起嘴来(打盹),以至于手中的针线活散乱地落在地上;火辣辣的太阳,在没有一丝云彩的大天上无拘无束地放射着光和热;屋檐下从来没有吃饱过的老黄狗,半趴着血舌头吐到最长;树荫下的牛儿们眯着眼,大嘴巴一下一下不停地咀嚼着;树梢的知了像是捏着脖子的大手一直不曾松开,始终声嘶力竭地“咧咧”着……就这样,整个乡村还是在光天化日下沉寂了。
一切都沉寂了吗?不,一群浑身是劲的半大屁孩们,正趁此大好机会溜出了家门。他们偷了母亲的缝衣针,在灯头上烧红握个小钩,再用母亲拆被子拆下的长线把它系到一根半截不长的竹竿上。然后,扬眉吐气地扛了这亲手做成的钓具奔往村外的稻田地。来到稻田埂上,他们随意地撕一片黄灿灿的北瓜花儿、胡乱地挂在缝衣针做成的小钩钩儿上。轻轻地吊入稻垄里一上一下地一提,就有肥大而鲜活的青蛙被长长的细线提上来,一会儿的功夫就是一大串;更有胆大家伙们忘掉了大人们“晌午头鬼露头,晌午错鬼推磨”的谆谆教诲,一窝蜂地奔向河流、潭涡也或堰潭、水库,去疯玩那他们最最高兴的戏水、游泳也或“猪打泥”。
乡村的午休不像城里有时间可以午休。而乡村的歇晌会一直到,看不见走动的太阳偏西,甚至快要落山了方才结束。打了无数个盹又始终不肯躺下的母亲,看着西屋阴凉的宽度,试试摸摸地叫起“睡死过去”的父兄。不胜厌烦的父兄起身后不洗也不涮,喝上大半瓢凉水、戴上草帽或名义上草帽,便开始了“后半晌”的劳作——干渴了很久的庄稼、蔬菜们,正眼巴巴地盼望着他们的到来!
这便是乡村的盛夏,是俺曾经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乡村盛夏。虽然肌体有点辛苦,但心脑可是轻松得很呢!
近来,受亲戚之邀请,回老家吃了几回酒席,看着那些熟悉的场面,不禁想起多年前,那些农村整酒的日子里,洋溢的温暖与幸福,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温柔,感慨万千。
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缺衣少穿,但无论谁家过“红事”还是“白事”,那一定是全村最大的一件事儿。一家有事,几乎是全村出力,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大家都义务来帮忙。当然,整酒现场虽然人多手杂,但忙而不乱。所有人员都有详细的分工,有负责煮饭的,有负责招呼客人的,有负责倒茶的,有负责洗菜配菜的,有负责采购物品的,还有负责借东西的,掌勺的大厨,当然得请全村里公认最好的,忙上忙下,忙左忙右,里里外外都是人,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比自家办酒席还高兴,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好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最棘手的就是宴席的餐具,所有的餐具都是东家借,西家凑。村里到处借锅借案板借刀借盆,而且还要借碗借桌子借凳子,有时实在借不到时,就用门扇当桌,搬块砖头石头做凳子。如果运气好的话,开席的时候,你还能坐上自家的桌子,端上自家的碗。桌子是八仙桌,四方形,凳子是长条板凳,长长的,窄窄的,八人一桌,坐席分上下席,小孩子是不能坐上席的,德高望重的前辈才有资格坐。
虽然物质匮乏,但好客的主人家都会绞尽脑汁,拿出全部家当,杀猪宰羊,备上好酒好菜,请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一大早,你就会听见猪在吼,鸡在叫,刚刚还活蹦乱跳的羊儿,不多久就成了案板上的鲜肉,不多会儿,那个羊肉味儿,猪脚味儿,土鸡香味儿,不停地往你鼻子里钻。
走进厨房,已经装好盘的扣肉、炸全鱼、鸡蛋卷、猪脚、红烧肉、肉圆子,羊肉汤,等等摆在案板上,整齐而有序地排列着。梅菜扣肉是蒸出来的,不柴不腻,酥软清香;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红烧肉肥瘦相间,香甜松软,入口即化,羊肉汤口感鲜嫩,香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恰逢冬天,一盘时鲜的冬笋炒肉,那也是鲜香味美。每一种菜都意义非凡,蒸菜冒着热气,象征着日子蒸蒸日上,肉圆子圆圆滚滚,象征着一家人圆圆满满,全鱼呢,不用说,当然是有头有尾,年年有鱼,吃着这些菜,便是吃一种祝福,一种希望。
我最喜欢吃的当然是红烧肉、扣肉和猪肝心肺汤。几块爽滑的红烧肉就能下好大两碗饭,吃完饭再喝上一碗鲜嫩的羊肉汤,那真是唇齿留香,胃、心,整个身体都是极舒服的,总觉得人间至乐莫过如此了。以至于这些年,红烧肉、扣肉和猪肝心肺汤还经常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时过境迁,如今农村整酒已有所改革,有的到酒店包席,有的请专门承办宴席的机构打理,再也不用四处借碗借筷,再也不用村人帮忙,再回忆当年整酒的情景,才知道,那吃的,其实是一种热情的氛围,那吃的,是全村人互相帮助,不分你我的快乐与幸福。
轻轻地,走过老家的小巷。轻风细雨,抚慰着脸颊,也抚慰着乡愁。没有油纸伞,也遇不上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但我明白,北方的巷子最能让你走在现实,走回历史,走向未来。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心灵的圣地,我说,北方的小巷是圣地的心灵。
要想体味到这种境界,还是应该走进乡村,走进带着雨的小巷。在这里,你失去温情的双眸能变得清澈,柔和,善睐。在这里,你沾满尘埃的心灵能变得清新,柔软,温暖。
城里,也有小巷,可惜,头上的天是灰的,身边的墙是灰的,脚下的路是灰的,心情自然也是灰的。即使下着雨,也是硬的。乡村的雨巷中,绵绵的细雨在矮的墙头上跳跃,溅开一朵花,跟墙头上的小草嬉闹着。然后,跳到你的脚背上,臂膊上,鼻尖上,你能听到她们的欢快。脚下是软软的沙土,在细雨的滋润下,便有了诗意,“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便是这时节的事儿吧?
有时候,不必打伞,最好是戴上一顶草帽,那种用麦秸编成的。这种草帽不像竹笠那样坚硬,被雨水滋润后,倒显得柔软。雨水打在上面,噗噗有声,很像跟你窃窃私语。记起哪部电影里有一首《麦秸草帽》:“妈妈,我的那顶草帽怎么样了?在那夏日去客里米兹的路上,落在溪谷里的草帽!”草帽之下,充满了哀怨,我不太喜欢。
在我们的草帽之下,当然也有躲不过去的悲,更多的是捧在手心里的喜。你可以呼吸着漫天的清新,你可以品尝雨丝的甜美,聆听绝伦的天籁。你可以驻足,可以彳亍,尝一尝岁月落下来的味道,凝视一下祖先离我们远去的背影。
乡村似乎不太在意盛世与繁华,握在手心的是一种宁静与安详。特别是在这有着雨的小巷,铅华尽失,像缥缈而温柔的梦。静谧,从红的房瓦上滴沥着,滴成幽梦一帘。最好是小巷深处那像是幽梦一样的草房上,长出了青青的。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乡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淡雅的。这个通常只在文学作品里出现的词,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政府的官方文件和规定中现身,让人眼前一亮。“乡愁”出现在政府的施政蓝图中,体现了政府对人文的尊重,对文化的尊重,对人们精神情感生活的尊重。 “乡愁”不是简简单单诗意化的语言,它的内涵很深,它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维系,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
我国是农耕大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的村落有这么多的文化内涵。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和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明接续不断的极为重要的传承载体。保护传统村落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方式。
村落不是一个人的家园,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传统村落,留住的不是个人的“乡愁”,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乡愁”。
毋庸讳言,自20xx年至20xx年,我国自然村由363万个锐减至271万个,10年间减少了90多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到100个,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消失,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灰飞烟灭。如果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都消失了,我们的“乡愁”就无处寻找。
翟建平的这部《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正是为了给我们给后人留住乡愁而付出的十年心血和辛劳。吾乡平阴文化底蕴丰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古村落和乡土文化。建平试图通过我县乡村中的建筑、碑刻、遗址、工艺、风土人情、典型人物、典型村落元素的解读,告诉读者什么是“乡愁” ,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应该予以保留和保护,给我们的后人留下纪念和借鉴。
建平的这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卷,大体有以下三部分内容:一是“乡愁”元素的个性解读,二是概述乡村中有价值的文化元素,三是对贤子峪、东峪南崖、南泉等八个最有特色的村落纵深解读。
作者以一位艺术家特有的视角,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走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遍了平阴的每一个村村落落、街街巷巷,走访了群众上千人,拍摄图片多张,本书从中精选出1200多张,又用洋洋洒洒20余万言,对平阴乡村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整理和阐述。
书中解读了平阴的儒释道及基督教天主教的来龙去脉,收录了30座庙宇,23座古楼,13家祠堂,15座教堂,14座古桥,6处大院子,24棵古树,8个古村落,2座古县城。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大书是迄今为止平阴县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实、最权威的乡村博物馆。可以断言,再过百年乃至数千年,人们了解平阴、感知平阴,一定不会绕过《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
过去与建平接触并不是太多,但早就知道他的书法十分了得,狂草汪洋姿势,挥洒自如,大有唐代今草奠基人“草圣”张旭之神韵,是平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对他还具有文学创作天赋并不十分了解。去年,我、恩华、建平三个人为主,在圣母山下的海棠园里,与卓雅轩葡萄酒庄联合搞了一次中秋诗会,建平不但光着膀子搬椅子、弄场地,还在诗会上亲自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这个冬天没有雪》,让与会的诗人、作家和朗诵艺术家不由得刮目相看。后来,建平又给我欣赏了他写的其他部分诗歌作品,我深深觉得,建平的文学素养和他的书法水平一样,出手不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部《我的乡村 我的记忆》的正式出版发行,更证明了这一点。这部书的所有文章都是建平独自创作的,他不但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特思维和独到见解,而且资料详实,文笔生动,遣词造句极为精当,不像有的史料性见长的大部分书籍那样语言直白干涩,读来味同嚼蜡。更难能可贵的是,建平还以一个艺术家的洞察力和审美力,发现平阴乡村自然天成的魅力,同时有人物,有情节,讲述了村民们勤劳、善良的朴素品质,以及他们对家庭、家人、爱情的骨肉情、责任感。即便对在农村被称为傻子和“潮吧”的非健全人,建平都能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身上的那一星星闪光点。这也让我们感触到了建平那颗滚烫的善良之心!
十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过稍纵即逝的一瞬间,但是,作为个人,十年又是遥远而漫长的旅途。人生短暂,去掉童年、少年,再去掉风烛残年,有效的生命时间不过三、四十年,十年时光应该是人生的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建平能够以生命中最好的年华坚强坚守,耐得住寂寞,坚韧不拔,致力于平阴乡村的考察与发掘,抢救了大量的实物和第一手资料,难能可贵,令人钦佩。这部书的出版,是对建平十年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劳的最高奖赏。仅凭此书,就足以证明,建平是一位称职的博物馆馆长,也可以说是一位优秀的博物馆馆长,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乡村的春天来得早,只要迎春花在篱墙吹着喇叭,只要几声清脆的鸟鸣,乡下的日子就变得暖和而亮丽了。
一条弯弯的小河嫩黄嫩黄地从村中流过,从油菜花香里流过,从洗衣姑娘的欢笑声和棒槌声里流过,一群一群土鸭子轻快地浮游,分享这溪水的温柔,偶而欢快地“嘎嘎”的叫几声,给这春的乐曲增添几个动听的音符;一些精细的草叶悄悄地在村的四野蔓延开来,一株株,一片片,沾着水露,摇摇晃晃,几头相熟的水牛,在路旁在河边啃着青草,黄昏归去,一位村童骑牛背,短笛轻吹,悠悠然,看蓝天白云夕阳,那诗情画意,后来被我写成一首田园诗,其实那意境也早就渲染在乡村的农历中。……
这是挽挂在乡间的景致。
几阵阵细雨洒过,几缕轻风吹过,几片阳光照耀过,你就会感到许多春的气息。那路旁,那垅里,那坳上,那坡下,清早还只是那么一星绿,一点红,可转眼间,那绿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那红也成了大块大块的红,红绿相间,铺展开去,格外赏心悦目,在这宁静的边缘,又似有小小的温柔织一段缠缠绵绵的牵挂或诱惑,忍不住就出门去仔细地看那大片大片的的绿,真是绿得有味儿。那是纯粹纯粹的绿茸茸,给人一种极鲜活的感觉,似乎吸一口气,都能吸进这绿的滋味。那农家院子里单株的绿树,或是一株枣树,或是一株板栗树,有些孤立,不算高大,却生一身嫩绿的叶片,叶片里是星星点点的花芽,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团凝固了的绿绸,绿绸有点点白花缀着,煞是好看;而更远一些的那些成群的树,却低低地伸出放射状的枝条,上面零星地挂些叶片,单单薄薄,拥拥挤挤,全没有孤树的'那份潇洒,倒是枝头爆出的一粒粒芽儿,给人许多生动、鲜亮和希望……
再仔细看那大块大块的红,也红得挺有意思。不说那晴明时节的满山红,单说眼前的桃花,从粉红到胭脂红,那也是分了层次的,并不像绿色那么单调,在坳上或坡上,朦胧地闪动着一株桃花,轻轻柔柔,仿佛在飘动着,迷恋着;飘尽的花粉里蜜蜂正忙着采花之蜜,一位女子在桃园摘桃花,正是“人面桃花”相映成趣,那也许是谁家刚娶回的新媳妇,来看望桃园,像站在公婆家汗水铸造的艰辛之上,看梦蝶纷飞,从此守望温暖的家园,心灵涌动的是感激,如亲近二月春光。
二月乡村春色浓,有绿有红还有白,且容我再描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里云锦、十里落霞灵动着的一个香雪海缤纷的梦幻,那是美的笼罩,是生命与阳光的布礼,我们站在季节的边缘远远地望着果实,在第一盏灯火里取得了渴…… 是的,乡下的春天,仿佛石头也能开花,仿佛流水也淌着芬芳。桃红柳绿梨花白,和那一束束无名小花很诗意很层次构筑一幅田园风景画,面对她,我只想有一架摄像机。
这是春天在乡下特有的感受。
如果你感到有些倦意,可以随便走进一户有绿树绕着的农家,寻一把木椅歇歇脚。来者都是客。于是,好客的主人会为你端上一杯自己种的新茶,叫你品尝这日子的清香和甘甜,甚至还会递上一碗温热的米酒,那是过年酿造的,让你真正感到这乡间的淳厚、亲热和真诚……
这平和而温暖的时节,这宁静而热烈的乡村。
然而,那缤纷的春色,那希望的田野,那布谷鸟的鸣叫,却只能是乡间短暂的美丽享受,因为,这温暖而悠扬的季节在催人开犁,催人播种!你看,那黑土翻涌着,吆牛的声音亮丽地弥漫在空中,汇集成一道虹,一头是步履艰难的牛,一头是躬身扶犁的农人,中间翻滚黑土泛起泥香……夕阳跌碎,是耕者的汗水、是种子,播进了浪涌的土地,在温暖的春夜,乡村的田野,萌出了一首嫩绿的小诗……
这是在乡下感受到春天如诗的情怀!
春暖风轻的季节,山上的桃花,热热闹闹地开了。
在故乡,桃花被当作幸福美满、吉祥喜庆的象征,所以春天里但凡拜神的日子,乡亲们都喜欢折下一两枝桃花,点缀在供品上。
父亲很喜欢桃花,记得小时候,山上桃花盛开时,他常常忙中偷闲,带着我上山去观赏。桃花在枝头春意盎然,父亲流连忘返其中,他是个喜欢读书的人,那时节,我想他肯定是掉进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中去了。而我当时少不更事,不知道所谓的桃花源,心里只想着:漂亮的桃花什么时候才能结成桃子!
父亲在桃树下恋恋难舍,最后下山的时候,忍不住折了几枝含苞未放的桃花,回家养在花瓶里。我每天做完功课,都要去看看那几枝桃花。我不止一次地问父亲:桃花养在瓶里,能养多久?父亲笑着说:“你别小瞧它,它生命力可旺盛着呢。”
我怕它枯萎,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去看它好几回。这一看就看了半个月,花儿才渐渐地凋落,桃花的花期算是长的了。
有一年春天,父亲又在山上折了几枝桃花回家,那些桃花大部分含苞未放,只有几朵是已盛开的。父亲将桃花插养在瓶子里,我照例每天都去瞧它,当它还在山上的时候,我盼望它快结成桃子,可一旦它养在瓶里的时候,我只盼望着它不要过早枯萎。一天,我惊觉有一朵正要凋落的花儿,竟然结出一颗小小的桃子!这太令人惊奇了,插养在瓶里的桃花,它居然会结果!我跑到父亲面前,兴奋地将这奇迹告诉他,父亲解释说:“可能是在山上的时候,已有蜜蜂为它传过花粉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不再是当初那个黄毛小丫头,早已离开了父亲的庇护,离开了那个春天一到,山上就开满桃花的村庄。如今的我飘泊在外,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桃红又见一年春,身在他乡的我,格外地想念故乡,想念我的父亲,更加想念那山上开得绚烂的桃花。
乡土气息,这是一个神圣的词语,他代表着寂静、优雅。而在其中优雅所指的,莫过于傍晚了。
这时候,劳累了一天的太阳已经没有力气发出耀眼的光辉了,在高高的天空中忽左忽右,东躲西藏,一会儿到这块云下面。一会儿到那块云下面,失去了那浩大的气派。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天空更加美丽——看,那朵云被染得通红,好像一个红着脸的娃娃,四处嬉戏,四处玩耍;瞧,这边的天空虽没有云彩,但晚霞也煞是好看:一块白、一块黄、一块红、一块紫,五颜六色的,像一块弯弯曲曲的彩色鹅卵石小路,伸向天边。又好似一只只彩色蝴蝶,在空中,随风舞动......
这天空是好看,但大地也不错嘞。近处,婆婆家的猪圈里,小猪们个个顽皮,全身被照得金黄金黄的,还有几个调皮的,钻出猪圈,四处乱跑,婆婆呀,可急坏了,连忙把小猪赶进猪圈,但他的脸上,却笑开了花。走出院子,四处全是乘凉的人们,一边闲聊,一边用黄色的枯草扇拍打着胸口。放眼望去,四周全是被染得通红的人、畜、植物等,置身于其中,好像处在一个梦幻王国之中,令人流连忘返。
村口的桃树下,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也是乘凉的好去处。孩子们在大人的身旁玩耍着,要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呀,有些人准会哭个没完,但我们,乡村的孩子们认为,那样更好,滚得一身是灰尘才好,那样够刺激,我们的天性,本就是玩嘛。大人们也不闲着,趁着这点儿空闲,补补衣裳,缝缝鞋底,也不错。
这就是乡土气息的傍晚。
乡村是两个饱蘸着情和爱的字眼,总是让人倾注着无限的思念和向往。离开乡村30多年了,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乡村的山峦、小河、古树、老井、田野、村庄;乡村的鸡鸣狗吠、春夏秋冬、晨雾暮霭、牛羊啃青;还有乡村的村情民俗、南北西东……乡村与我老相识,我与乡村老感情。每每回忆起乡村来,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说:我的乡村我的情。
乡村又是两个亲切的字眼。因为乡村是我们每个人的老家。假若把时间上推三代,我们都是乡村人。乡村,那是你、我、他的根,我们的祖先都在乡村,即使后来进了小城、大城、都市的人们,甚而到了国外的人们,他们的根仍在乡村,都是从乡村里出来的,始终有一种乡情在系着他们。所以,无论是谁,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乡村,他们始终放不下远方的祖居之地,那是血脉皈依的地方啊!每每提起乡村,都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了古人所说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其实说的就是乡村和家的情结,看来怀恋乡村情结自古有之,千百年来,人们都在建设和思念自己的乡村和家园,古代先贤圣哲为我们树立了楷模。
我从小在乡村长大,经历了乡村风霜雪雨的洗礼,经受过乡村艰苦生活的历练,听惯了乡村民间俗语,听熟了乡村老人讲的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清晨,朦朦胧胧中听到了乡村召唤下地的铃声;中午,乡间徜徉中看到的是家家户户留恋拇堆躺冢黄昏,放学回家时看到的是收工回家的男人,倚门而立的女人,还有哞哞大声叫着的老牛。我看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我在乡村耳闻目睹的还有那鸡鸣狗吠,牛马狂奔,山间走马灯,老太太掐辫子,老爷们讲古典……至今使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乡村的美丽在四季,春夏秋冬描画着不一样的乡村,使乡村在大自然的妙笔中生辉,幻化出各种美丽的色彩。
乡村的春天,令人向往。和煦的春风总是令人醉,明媚的春光总是惹人爱,描绘的都是乡村的春天。徜徉在弯弯的乡间小路,满眼尽是春色,树梢上写满了春意。乡村山峦里,高高的绿树、五彩的山花、青青的小草映入眼帘。斑斓的山花被明媚春光照耀着,涨红了柔嫩的笑脸,摇曳着点头微笑,朵朵山花的眉宇间传递着春天的美丽。静思中还会听到“叮咚、叮咚”声,那是泉水在歌唱春天的美好。漫步在春雨所润泽的青青乡村小路上,心驰神往,缭绕的云雾把乡村、房舍、炊烟、田野、行人、牲畜笼罩在朦胧中,好一幅乡村情趣图,那是乡村百姓营造出的田园之乐,多么富有诗情画意,观乡情野趣,赏蜂鸣碟飞,听鸟儿细语,闻瓜果飘香,览乡村风景,追逐大自然和人生的风景。
乡村的夏天,令人陶醉。回忆起乡村的夏天,我首先想到的是乡村夏天的夜晚。人们欢快地围拢在一起,有听收音机播放刘兰芳说的评书《杨家将》、《岳飞传》的,听得津津有味;有围着老人听乡村版《杨家将》、《岳飞传》、《孙膑》的,似乎比刘兰芳讲得还逼真、生动,傍边还有插话补充的,更来了兴趣,听着听着就入了迷,直到人走的差不多了,说书的老人也有点累了,就来个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还有的中年男女凑到一起,哪有那么多好话说?平时不好说的话也说出来了,时不时地还说几句荤话,那时没有黄段子,就开几句玩笑,耍耍嘴皮子,也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划破了乡村夏夜的长空,有的乘兴再说上一、二个略带黄的小故事,渲染一下夏夜的气氛,孩子们装没听着,兀自玩着。青壮年男女则打着手电到村子的河里,借着夜色的掩护,分段裸浴,女人们则选择比较隐蔽的上游,无所顾忌地嘻嘻哈哈洗澡,现在想来,乡村的夏夜还是值得令人回味的,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家乡的夏夜总是令人难忘。
乡村的秋天,使人喜悦。秋天的乡村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阳也不再像夏天那般毒辣了,带着温馨恬静来了,将金色的阳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把山川、河流、田野、村庄、房舍、道路、树木都镀上了一层金黄。秋日早晨,鲜红的朝晖斜斜射向大地,照在乡村里到田间耕作的百姓的脸上,感觉很舒畅。茫茫田野里,庄稼竞相疯长,到处是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忙在田野,醉在田野,掰玉米的、刨花生的、分地瓜的、切地瓜干的,比比皆是,说笑声,吆喝声,打破了秋日的长空。秋天的村庄里又是一片喜获丰收的景象,一辆辆满载粮食的手推车走来了,发出了喜获丰收的“吱呀、吱呀”声;挑担的、背篓的回来了,满载的也是丰收的喜悦,笑意写在脸上。还有白天忙不完的,就擦着黑回家,焦急的家人提上马灯出门迎接,秋夜里的一串串马灯从不同的山脚、坡里缓缓走来,走向村庄,走向家门,成了秋夜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乡村的冬天,令人回味。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乡村冬天里的雪。雪,就像一个个天宫里下凡的舞女,浮浮摇摇地从四面八方来了,有的还是随风打着旋儿来的,飘到了乡村,飘到了身上,亲吻着脸庞,凉凉的、湿湿的,痒酥酥的,感到很舒适。刚飘来的雪可触可摸,有实感,一会儿就融化了,变为虚无,不,不是虚无,已变为一滴水,待雪下得多了,来不及融化的时候,就纷纷飘落到地上,堆积起来,感觉不长时间,就是厚厚的、白茫茫的一片,煞是好看,这个时候的乡村大地又变了一副模样,许多人在望雪。大地被厚厚的一层白雪覆盖着,静悄悄的,雪后的大地一点声息都没有,真是“雪落大地悄无声。”再举目四望,近处的槐树、洋槐树、枣树的枝桠上都挂上了雪的花环,造型别致,楚楚动人,远处那数百年的老槐树上更是披上了银花,漂亮极了,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飞雪给乡村带来了美丽,披上了盛装。再举目远眺周边的群山,已变成了一座座“银山”,“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增添了美好的景致。雪后的早晨,迎着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观奇景,常常惊喜地发现,在红霞的辉映下,白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像无数的星星眨着眼,闪耀着瑰丽无比的奇光异彩,洁白晶莹,纯净明亮,美极了,心情好极了。
乡村的冬天是闲适的,劳累了春、夏、秋三季的人们,就开始休养生息了,也叫“猫冬”,享受一个冬季的欢乐,有聚在一起打牌的,有串门拉家常的,还有结伴到大街上跳广场舞的,乡村的冬天也是欢乐的。
乡村是一本大书,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说了乡村的春夏秋冬,还有乡村的村情民俗、山川河流、鸡鸣狗吠、风霜雪雨……乡村于我,是眷恋和向往,凝聚在脑海深处的是我对乡村的梦想,那就是:我的乡村我的梦。
春天,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也是美食的季节。在我有关春天异彩纷呈的美食记忆里,香椿芽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在乡村,最好吃的,风味最独特的春菜莫过于香椿芽了。
香椿树在乡村是最常见的树木,几场春雨过后,老家的房前屋后,粗壮高大的香椿树紫色的枝干上,探出紫色的芽苞,羞羞答答的像暗自怀春的少女;又宛若婴孩刚睡醒的样子,似绽未绽,半开未开,惹人爱恋,给人一种含蓄内敛的美。一小撮红顶在枝头,像一朵花儿在凌寒的春风中摇曳。初长出的香椿最好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但母亲是不舍得吃的,一定要等它多长一些才可以食用。过几日,叶便轻盈地舒展开了,绿叶红边,望去,犹如玛瑙、翡翠。一股淡淡的馨香,那股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味道被风一吹,就弥漫开来,总会让人们内心激动。
大人们在春天是很忙的,要播种,要耕耘,能有时间摘椿芽的就只有孩子们了。够得着的用手摘,够不着的用带钩子的长杆去钩椿芽。一朵一朵地飘下来,飞撒得满地都是,每次都有一大抱,一朵朵粉嫩嫩、鲜茸茸的绿,芳香得真是可爱,呛得鼻子直发痒。拿回家的时候,总能看到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
“嚼之竟日香齿颊”,椿芽是餐桌上的绿色食品,其入馔,可烹调出好多种美味菜肴。单拌椿芽简单爽口;椿芽炒蛋,鹅黄柳绿,清香氤氲;记忆之中,椿芽炒腊肉是母亲的拿手好菜,椿芽似白泛紫,腊肉微微带红,实在是色香味俱佳。腊肉的醇香和椿芽的清香相互融合,是大自然赐给人间的美食,那一定会突然使你眼睛为之一亮,食欲顿时萌生,吃到嘴里,慢慢嚼一嚼,那种香,沁人心脾,全身的毛孔,淋漓痛快,没有一处不舒坦。现在回想起来,那哪里是吃椿芽,根本就是在品椿芽,感受春天,在咀嚼中唇齿间四溢春天的汁液和香气,仿佛把春天都留在了舌尖上。
椿芽的时令很短。“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谷雨过后,香椿的叶子就变了味道,虽有香气,已不可食,父亲似乎不甘心,他会叫妈妈把椿芽腌起来,夏天来临,我家的餐桌上常会有腌香椿这道菜。腌香椿里多了份陈香,味道亦美。
一茬新叶一茬香。椿芽的香,是清香,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清香,咀嚼中,香气会变得悠长而浓郁,春光里,有了椿芽儿芳香的浸染,心底流淌着的是浓浓春意、融融暖意、深深情意,幽香的椿芽叶仿佛在书写着一个春天的童话。春风里,阳光下,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季节,我们走进春天,敞开肚皮,去品读美丽香甜的春天。
知不觉,炎热的夏天悄悄地走了,丰收的秋天匆匆地来了。
我漫步在乡间小路上,路旁的梧桐树和杨树整齐地排列着,高大又威武,好像一 个个健壮的士兵,笔直地挺立在小路两旁。枝上的叶已经变黄,在微风的吹拂下,叶子飘飘悠悠地落到了地上,好似黄蝶飞舞,又犹如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打着转儿飘下来。叶子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条天然地毯,黄黄的,软软的,踩上去还沙沙作响。
走着走着,我便来到了田野里。田野里一片金黄。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谷子像金子一样,金灿灿的。仔细一看,谷穗密而饱满,像串串铃铛。农民们也在忙碌着,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来到果园里,苹果、梨、柿子、葡萄、枣、、、、、、许多果子都成熟了。黄澄澄的鸭梨成熟了,它上面大,下面小,就像一个金灿灿的宝葫芦;红彤彤的柿子成熟了,高高地挂在枝头,犹如节日的灯笼;石榴笑破了肚子,苹果也了红红的脸颊。果民们硕果累累,他们今年要大丰收了。
看着这美丽的乡村秋色,我情不自禁地抬头望了望天空。突然,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天空中出现了一群大雁,它们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飞翔。大雁们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慢慢地飞往南方。
乡间的秋天很美很美,令人心潮起伏,赞叹不已。我爱这美丽的乡村秋色。
桂林旅游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2954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210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783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佳木斯职业学院要多少分黑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31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油盐酱醋茶散文
爱国散文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朱自清散文集优秀读书笔记(精选7篇)
有关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油盐酱醋茶散文
爱国散文祖国啊,亲爱的祖国
朱自清散文集优秀读书笔记(精选7篇)
醉翁亭记主旨句
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浙江高考排名12588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黑龙江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安徽高考排名1137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738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要多少分贵州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399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要多少分内蒙古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西高考排名189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东高考排名160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514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192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和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1214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918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449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和宿迁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上海电力大学要多少分海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醉翁亭记导游词怎么写-导游词范文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教学实录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关于醉翁亭记教案汇编十篇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赏析(六篇)
有关汪曾祺散文的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史铁生散文我与地坛读后感600字8篇
荷花依然香散文
优美散文(精选10篇)
新的开始,什么都别说初一抒情散文
开在心中的花散文(精选三篇)
摘桔子的散文
余秋雨散文集读书笔记范文(通用五篇)
大班散文诗梦姑姑的花篮
感恩节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