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张长)

李盛老师

新桃花源记(张长)

  幼时读《桃花源记》很快就能背诵,原因是陶渊明把位于湖南武陵源的这个地方写得美。“世外桃源”从此成了一个形容词,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旅游成了热门产业,很多地方竞相推山“桃花源”以吸引游客。最富诱惑力的当然是故事发生地——湖南桃源县的“桃花源”。2002年,云南各媒体又纷纷报道文山州广南县发现了一个叫“坝美”的“世外桃源”,说那景观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完全一样。又是新闻炒作。我一笑置之。但游过坝美的人说坝美确实很美。我这才来了兴趣。2008年夏天,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去印证——确切说,是以《桃花源记》的标准去挑剔这个叫“坝美”的“世外桃源”的。

  车离广南约30公里计至坝美,进山即闻水声潺湲,步行十来分钟到一溶洞口,有一条就叫“坝美河”的暗河从中流出。溶洞高约30公尺,往里看,没有溶洞里通常都安置的彩灯,黑暗而幽深,不是五颜六色的招徕,而是一种挑战:敢进这黑咕隆咚的洞子么?里面是什么?湍流?礁石?大蝙蝠?蛇?一种欲穷根底的探知欲望驱使着你——进!便穿上救生衣,登上一条可容4个人的小黄瓜船,看船工一篙一篙地撑着水中的礁石或洞壁上的.岩石慢慢进去。最后一缕光消失了,眼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耳边只有竹篙点水的声音,我陡然产生一种地穴探险那种紧张的快感。有人声传来。对面来船了,却各行其道,互不碰撞。俄尔,见乳白色光如晨曦,三五篙后,一片苍翠欲滴的绿色扑面而来,坝美到了!

  在这里,暗河山洞变成明河,蜿蜒穿过一个很小、很绿又水汪汪的小平坝,平坝周围是桂林般的山峰,却又不孤立,在底部迎着,环成一圈,宛如一个翡翠瓶子。坝美河在那一头又钻进另一个溶洞淌到外面去了,坝美便成了只有通过暗河才能进山的独特地理构造。

  站在山洞的地方,迎面是两辆水车,悠闲而又优雅地转着。远远的就看见几棵老榕树浓荫匝地。走过一座小桥,沿山一条小径,路边种满桃树,是结果的季节,有娇小嫩绿的小桃挂满树上,春天,我相信定会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没有桃花,怎叫“世外桃源”?

  然后沿山路往前走。一只小土狗见有陌生人来欢快地叫了两声便朝前领路,应答的是中午的鸡鸣。鸡们相互招呼着在草地上刨虫子吃,微风过处一阵阵稻花的香气扑面而来,放眼整个小平坝里正在扬花的水稻一片葱茏。一直伴着我们的那条暗河这时才看清她原来是那样婀娜多姿,在这个小平坝里温柔地扭摆着,把翡翠似的田野一分为二。河里有人在撒网捕鱼,有精光的孩子欢笑着在嬉水,溅起的水花和撒出去的尼龙绳网在阳光下白银似地闪了一下又落下去了。山路边是那个叫“坝美”的壮族小山村,一幢幢壮族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下,有老人在纳凉,旁边一个妇女缓慢而专注地绣着壮锦,并不在意她附带摆着的小烧烤摊子,仿佛那只是生活的装饰。同行的突然惊叫了一声,原来是一群八哥叽叽喳喳地掠过头顶,约十来只。他说这辈子只见过单独关在笼里的八哥。可怜年过花甲,成群的八哥才第一次见到。

  站在吊脚楼上,看远山近树,一头黄牛躺在草地上舒适地反刍磨牙,不时从小路上走过的壮族同胞“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如果不知道这是壮族地区,人们穿的是少数民族服装,真以为是不是进入了时空隧道,回到几千年前秦人避乱时的那个桃花源?同行的朋友说,要是再早几年来,还能听到壮歌,那种原汁原味的多声部合唱,柔柔的,就像坝美河水。

  “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客栈,集餐饮、娱乐为一体……”“我们要在这里开辟一个广场,表演……”“我们还要……”一个已获得坝美50年经营权的老板抑制不住兴奋地介绍着。

  “污水怎么处理?”我冷冷地问了一句。他一时语塞。

  “邻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也许,正是这奇特的地貌让坝美到2002年才为人所知。可才一露面,这个清纯得一尘不染的农家少女就被许配给一个老板。老板要为她穿金戴银,老板要为她浓妆艳抹。

  想到那亘古黑到如今的溶洞里开始出现五颜六色的灯光,想到被改造得不伦不类的吊脚楼上闪烁着暧昧的霓虹,想到打鱼的像机器人般在表演,想到迪厅里震耳欲聋的金属摇滚代替四野的天籁,想到碧波荡漾的坝美河上开始浮起千万年都不曾见过的塑料袋、泡沫、粪便、水葫芦,最终进洞时仿佛进了一条阴沟,我不寒而栗!

  有没有办法保护住这最后的净土,制止住即将开始的坝美大规模开发?可朋友说,“这是螳臂当车”。他与我一样悲观。

  那么我只有说:如果你腻烦了灯红酒绿噪音废气,想看一下原生态的坝美,到这真正的世外桃源去净化一下自己的身心,就快点去。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