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注释

孙小飞老师

魏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原文注释

  引导语:陶渊明的《桃花源诗》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平等自由,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陶渊明的美好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诗》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说明]

  这篇作品为陶渊明晚年所作。作品以虚构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平等自由,道德淳朴、宁静和睦的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寄托了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与当时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6)。复前行,欲穷其林(7)。林尽水源(8),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9);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0)。土地平旷(11),屋舍俨然(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3);阡陌交通(14),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5);黄发垂髫(16),并怡然自乐(17)。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18),具答之(19)。便要还家(20)。为设酒杀鸡作食(2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2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6)。此人——为具言所闻(27),皆叹惋(2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9),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31),处处志之(32)。及郡下(33),诣太守(34),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35),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6)。未果(37),寻病终(38)。后遂无问津者(39)。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40)。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41)。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42)。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43)。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44)。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45)。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46)。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47)。

  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48)。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49)。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50)。

  治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51)?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52)。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53)。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54)?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55)。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年号(376—396)。

  (2)武陵:晋时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3)缘:沿着。

  (4)夹岸:溪流的两岸。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朵。屈原《离骚》:“夕飡秋菊之落英。”缤纷:繁多的样子。

  屈原《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

  (6)异:惊奇。之:指桃花林。

  (7)穷:尽,走完。

  (8)林尽水源: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流的源头。

  (9)才通人: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10)豁然开朗:形容山狭隘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11)平旷:平整广阔。

  (12)俨(yǎn 掩)然:整齐的样子。

  (13)属:类。

  (14)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交通:互相通达。

  (15)悉:都,全。

  (16)黄发:指老人。《诗经?鲁颂?i 宫》:“黄发台背。”郑玄笺:“皆寿征也。”《尚书?秦誓》:“尚猷(犹)询兹黄发。”垂髫(tiáo 条):指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故称。潘岳

  《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后汉书?伏湛传》:“髫发厉志,白首不衰。”

  (17)怡然:愉悦的样子。

  (18)所从来:从何处来。

  (19)具:全,都。之:他们,指桃花源中人。

  (20)要(yāo 腰):通“邀”,邀请。

  (21)为:远本据曾本、苏写本补。

  (22)咸:都。问讯:询问消息。

  (23)自云:指桃花源中人自己说。先世:先辈,祖先。

  (24)邑人:同乡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25)间(jiàn 见)隔:隔绝,断绝往来。

  (26)无论:更不用说。

  (27)此人:指渔人。为:给。具言:元备陈述。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间的情形。

  (28)惋:怅恨,叹惜。

  (29)延:邀请。

  (30)不足:不值得,没必要。

  (31)扶:沿着。向路:先前进来时的路。

  (32)志:作标记。

  (33)及郡下:到了武陵郡的城下。

  (34)诣(yì意):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35)南阳: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驎之,隐居不仕,爱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

  (36)规:计划,打算。

  (37)未果:没有实现。

  (38)寻:不久。

  (39)问津:问路。这里指前去探寻、访求。

  (40)嬴氏:指秦始皇。秦为嬴姓。天纪:日月星辰历数,这里指正常的社会政治秩序。

  (41)黄绮:夏黄公与绮里季。这里指商山四皓。见《赠羊长史》注(9)。之:到,往。伊人:他们。指最初来到桃花源的人。云:语助词,无意义。逝:去,逃隐。

  (42)往迹:指桃花源中人最初避乱往桃花源的踪迹。浸复湮:逐渐消失埋没。来径;通往桃花源的道路。

  (43)相命:互相招呼。肆:致力。从:相随,结伴归来的意思。憩:休息。

  (44)余荫:浓荫。菽:豆类的总称。稷:高粱。一说谷物。随时:按照季节。艺:种植。

  (45)靡:无。

  (46)暧(ài 爱):昏暗不明。指路为荒草遮掩,若有若无。交通:指行走。鸡犬互鸣吠:即记中所说“鸡犬相闻”之意。

  (47)俎(zǔ 祖)豆:古代祭祀的礼器,这里指祭祀的仪式。俎用以载牲,豆用以盛肉。犹古法:仍旧用古代的礼法。新制:新的样式。

  (48)童孺:儿童。纵:尽情,无拘无束。行歌:边走边唱。斑白:头发花白的老人。游诣:游玩。诣:往。

  (49)节和:“育气和暖,指春天。木衰:指草木凋零。风厉:风声凄厉,指秋天。

  (50)纪历志:岁时的记载,即历书。四时:四季。

  (51)余乐:不尽的欢乐。于何:在哪里。劳:动用。智慧:指心机。

  (52)奇踪:奇异的踪迹,指桃花源。五百:自秦至晋太元不足六百年,五百是举其成数。敞:敞开,神界:神仙般的世界。

  (53)淳:指桃花源中淳朴的风尚。薄:指世间浮薄的社会风气。源:根源。旋:很快。复:又,再。幽蔽:深深地隐蔽。

  (54)游方士:游于方内之士,指世俗之人。方:区域,指世间。《庄子?大宗师》:“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焉:哪里,如何。尘嚣(xiāo 消)外:喧哗的世尘之外。

  (55)言:语助词,无意义。蹑:踏着。高举:高飞。契:契合,投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位以捕鱼为生的人。一天他划着小船沿溪前行,忘记走了多远。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百步之内,除桃树外没有其它杂树。芳草鲜艳美好,落下的桃花瓣飘飘洒洒。渔人十分惊异眼前的景色。他继续往前划行,想走到桃花林的尽头。桃花林的尽头也正是这条溪水发源的地方,这里有一座山。山间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透出一点光亮。

  渔人离船上岸,进入山洞。山洞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再往前走几十步。便一下于开阔明亮起来。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这里有肥沃的田地,清澈美丽的池塘,还有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还能听到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来来往往耕种田地的人们,不论男女,衣着打扮同山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老人还是儿童,都显得那么愉快而自得自乐。他们看到渔人,十分惊讶。问他从何处来,渔人都作了回答。

  山里人邀请渔人到家里,为他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听说来了这样一位客人,都跑来打听外界的消息。据山里人自己讲,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暴政,带领妻儿。乡亲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于是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如今外界是何朝何代,他们竞不知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外界之事一一

  他讲给他们听,大家听后都感慨叹惜。其他人也分别把他邀至家中,都拿出酒食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向大家告辞。山里人嘱告渔人说:“这里的情况可没有必要对外面的人讲啊。”渔人从山洞出来,找到自己的船,便沿着原路往回行,一路上处处做了标记。来到武陵郡城下,前去拜见太守,述说自己此行的所见所闻。太守马上派人随渔人到桃花源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原路。南阳有位刘子骇,是个高雅之人;听说此事后,高兴地要计划前往寻找桃花源。尚未成行,不久因病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秦王暴政乱纲纪,

  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

  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

  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

  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

  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

  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

  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

  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

  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

  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

  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

  哪还需要动知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

  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

  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

  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

  高飞寻找我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