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草与王之涣

阿林老师

  在衡水宝云寺宝云塔西南侧有一株马蔺草,相传是唐朝衡水主簿王之涣栽种的,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依然葱茏茂盛。

  唐开元二年,26岁的王之涣以宰相张九龄门人的身份被推荐到冀州衡水县担任主簿。临别,王之涣见相爷府前有墩马蔺草,触景生情,遂向相爷请求:此草不贪肥水,千载永绿。相爷既然信任我,学生也一定要像这无所贪图的马蔺草那样,在仕途上,不怕风霜,永保清正廉明本色。张九龄非常赞赏弟子用心,赏了他几株带到任上。当年,衡水县城就在现在的旧城村,于是他把这几株马蔺草栽于宝云塔旁,立志在任上不贪肥水。马蔺草属兰科,又叫“千年不死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如今这里已经成为AA级旅游景点,马蔺草也被写入导游词,听到这美妙的传说,游人到寺中游玩免不了要摸一摸它,聆听着廉吏王之涣那洁身自好的'传说。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今山西绛县。王之涣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才华横溢,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他与著名边塞诗人高适、“诗家天子”王昌龄齐名,并经常在一起唱和,其诗作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那脍炙人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当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拒腐自傲,不愿为了衡水主簿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度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王之涣确实没有辜负恩师的栽培,在衡水主簿任上清正廉明,深得老百姓爱戴。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应是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了17岁。县令的千金,嫁给已婚的小小县尉,这一定是父女都为王之涣的才华和人品所倾倒。唐代人靳能在王之涣墓志铭中称他“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