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乡愁》的教学反思

秦风学老师

九年级语文下册《乡愁》的教学反思

  《乡愁》一课,学生们沉浸在浓浓的诗情之中,从这一角度而言,本课教学无疑也是成功的。在本课赏析过程中,整体采用了以朗读促赏析的策略。45分钟之内同时完成指导朗读和赏析全诗的所有任务,看似繁杂,但却并不繁重。事实上,这样不仅可以顺利地完成,而且“以读促赏”的方式,关联紧密,还可互相促进和激发,更有助于两项任务的彻底有效落实。

  本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整体赏析模架的渗透与构建。在正式赏读前,我们先一步回顾了古人通过意象来传达乡愁的诗词句,探讨了“意象”与“情感”、“距离”三者之间关系,提出了三者关系的架构,这便为全诗的赏析构建了宏观的模架,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思维都有了一个明确导向和整体基础,很好地完成了思维的迁移,但并不限制和禁锢学生的.赏析思维。

  同时,这还有另外一层更为深入的用意。《乡愁》一诗四小节分别紧扣一个主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不同意象是有着相同或相通之处的,那便是“情感”。于是,学生极其自然地便在“意象”、“情感”的经对中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而且整首诗四小节所呈现的“距离”的辩证演化与变迁不可小视。这也是体会诗意的重点。在“远”与“近”的转变与转化之中,让人对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人为隔绝产生了激愤、不解与深深的痛惜,一下子便抱紧了诗歌的主题。

  其次,在赏析之中有意识地突出和围绕第三、四小节,也是本课成功的原因之一。朗读完成之后,赏析是采取逐节推进方式的,而且四小节赏析均有整体相同的结构形式。围绕“因何而生乡愁”、“如何排解”两大问题展开,此中穿插完成“境”的想象与交流,并进行“意象”、“情感”、“距离”的讨论归结。但明显体现了详略的取舍,把精力集中在第三小节,第四小节次之,关于第一、二小节(尤其第一小节)的想象更是通过第三小节反向勾带出来。

  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因为第三小节关乎全诗的赏析,它担任着与前两节和后一节对比的重要角色,在对比中体会乡愁的深化与排解的变化,还有便是距离的似近却远。在对比中,更让学生体会到与祖国相隔相思的苦痛与愤懑不解。第三小节越是强化与深化,越能更好地弥补前两小节的“略”,越能更好地体验前两节的情感,也越能体会作者最终的情感。

  最后,一切都应归功于前半部分的朗读。整节课,朗读及指导占据了二十多分钟,比重极大。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伴着音乐,在音乐的韵律与旋律之中,我们感受着诗的美,音乐与诗是相通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平静下来,更让我们在音乐中找到了诗的感觉,朗诵的感觉。

  这并非浪费时间,反而是在有效地利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朗读做好了,情感自然调动了,情绪自然到位了。一边读,一边在走进诗,走入作者内心。我想,诗是一定需要读出来的,而且是需要反复地投入地读出来的,多读才能更多地体会,才能打动自己的心。

  而且,很多时候,朗读与赏析是不应该被割离开的,趁着头脑当中的境正鲜活,趁着心里的情绪正在激荡、情感开始浓烈,千万要继续走下去,走进诗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赏析。用朗读来表现诗的过程,便是用心去感悟诗的过程——只有读与赏完美地结合,诗才更美,诗才更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