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弃疾的词看其艰辛人生

莉落老师

从辛弃疾的词看其艰辛人生

  辛弃疾,以其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词风闻名于后世,被称为"英雄词人",他的词作也因此被称为"英雄词"。

  1.前言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希望尽展其雄才将略,挥拥万夫,横戈杀敌,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而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辈出英雄,却又是个冷落英雄、扼杀英雄的时代。辛弃疾积极进取的精神,抗战复国的政治主张与当时只求苟安的政治环境相冲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水调歌头》)的傲岸不屈、刚正独立的个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嫉恨谗害和排挤。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而他的英雄词也贯穿着愁苦之气。

  2.少时立志,举步维艰

  2.1 自古英雄出少年。辛弃疾出生时,金人已占据中原长达十三年,他自幼就决心抗击金军,收复失地,为民族复仇雪耻。及冠,在家乡山东济南揭竿而起,两千余壮士投奔其麾下。后来,辛弃疾带领这支队伍投奔抗金名将耿京的部下。此后辛弃疾奉耿京之命晋见宋高宗,不料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率五十骑夜袭五万人之金营,生擒叛徒至建康斩首,朝野为之震惊,而此时的辛弃疾年方23岁。至于淳熙七年(1180),辛弃疾在湖南任上创建"江上诸军之冠"的"飞将军",那威名更是不必强调。如此"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鹧鹄天》),而两篇名奏:《美芹十论》、《九议》,更彰显了他的才华。刘克庄赞他"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九议》,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陆游赞其才:"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2.2 生不逢时世事艰。在南宋国力极其微弱的情况下,辛弃疾率领部众归附,他的忠心天地可鉴。而夜袭金营,生擒叛徒更体现了他无双的智谋和勇气。按理,对这样一位赤胆忠心、智勇双全的英豪,南宋朝廷应予以重任,以图重振国威,收复失地。谁知,朝廷对辛弃疾这样的南归人并不信任,导致辛弃疾满身的才华无处伸展,倍受打击。"他23岁南归之初,只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通判。六年后官职虽逐步升迁,但都是在地方任职,而且每任时间都不长。从29岁到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职位上有大的建树和作为。"一腔忠心换来朝廷的满腹疑虑,辛弃疾是何等的尴尬与愤懑。但是,他不能质问统治者,忠君思想已在他心中植根。无奈,辛弃疾只得像屈原那样叩问苍天,把满腔悲愤发泄笔端。其中将英雄失路之悲切展示的最为动人的,是登临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春,辛弃疾应叶衡之聘,由滁州知府改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于是再返建康。建康对辛弃疾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当年他奉耿京之命南下首次晋见高宗是在这里;他将擒获的叛徒张安国献于南宋朝廷斩首的也是在这里;而后来又在这里任通判。这次重返建康,辛弃疾心中感慨万千:当年他怀着抗金报国的万丈豪情归附南宋,希望尽展其才华,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而如今十二个年头已经过去,统一仍遥遥无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满腹的经纶被埋没于苟安糜烂的朝廷氛围中,辛弃疾的豪情壮志化作一声声无奈的叹息。登上熟悉的赏心亭,眺望仍陷于敌手的大好河山,词人心中郁愤难平。而这一首充满英雄矢志悲慨之情的千古绝唱也就由此产生。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整首词浸透了故国沦陷之愁恨,流落江南之飘零,时不我待之紧迫,知音难觅之孤独,可谓写尽了辛弃疾期待、无奈而又悲苦的心情。"英雄无泪,枭雄无情",这并非是说英雄就不流泪,英雄落泪,血气为之。正如"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辛弃疾的泪水,是爱国之泪、正义之泪、英雄之泪。从这里我们可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而是用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3.踌躇满志,壮语豪词

  3.1 悲情英雄路。辛弃疾"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42岁的壮年,正是可以大展宏图,为国家为民族尽心尽力的时候,却被弹劾罢职,归居上饶。不仅如此,此后的二十年间,辛弃疾除了有两年出任福建安抚使,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闲居。闲置时,辛弃疾常常尽情赏玩山水田园风光的恬静之趣,但国破山河的`现实,抗敌报国的愿望又时时警醒着他,所以在他的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杀敌报国的波澜,就这样一面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和振奋,一面又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他就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一代志士的赋闲居家,既是悲哀的,也是幸运的。可悲的是他'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清平乐・独宿博山王式庵》)的落拓,幸运的是赋闲后的词人开拓了词作新天地。"

  只不过,这个时候辛弃疾的词作已是含泪而作:"追亡事,今不见,但见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顿感哀"(《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用韵为谢》)。然而辛弃疾终究是个英雄人物,他的"愁"和"泪"并不是一个文人自怨自艾的悲情,而是充满了一种悲凉沉郁、失意愤懑的情绪。他面对忧患现实的痛苦越深,越会激发出一股悲壮和崇高的理想,更坚定他那建功立业、抗金报国的英雄意识:"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即使是仕途失意,落魄闲居,辛弃疾仍怀着一股忧患意识,忧思着故国江山,报国之心坚定如铁,使命感强烈而执着。"12就这样,他横刀跃马登上词坛拓展出了一类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3.2 豪壮英雄词。辛弃疾的词作多涉及战争及军事题材:刀、枪、剑、铁马、将军、骑兵等屡屡出现,场面宏伟壮观,形成了中国词史上罕见的军事景观。自苏轼开始,豪放词风登上词坛,但是翻阅苏轼的词作可以发现,婉约词风仍占绝大部分。但从辛弃疾起,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个大转弯:词中女性的柔婉美让位于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豪放词真正发扬光大并为后人所沿袭。而辛弃疾把他满腹的爱国热情与心中的愤懑一起倾注于词作,形成刚健豪放、苍凉悲壮的风格,辛弃疾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金戈铁马大词豪"。而这个称号正恰如其分地反映了辛弃疾一生的经历和创作风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靡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来看望自己的好友陈同甫"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互答,极论世事"(《祭陈同甫文》)。而上面的这首词是友人走后,辛弃疾寄给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写军中生活,其实也就是辛弃疾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其中战斗场面描写得气势磅礴,令人精神奋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辽阔的练兵场,整齐的军队,斗志昂扬的战士们。只等号角吹响,将军一声令下,即向金人讨还被其践踏已久的河山。这首词题为"壮词",前面四句的确可称得上"壮词",令人读之热血沸腾。但是最后一句使整首词的感情基调发生了变化,变雄壮为悲壮。"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

  善良遇上善良依旧善良,恶毒遇上善良愈发恶毒。辛弃疾重振国威的理想在南宋懦弱腐败的国家政权面前,是那么的耀眼,却又是那么的无力。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大矛盾,导致理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彻底幻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老英雄仗剑倚天,可长剑斩不破眼前的黑暗。生不逢时,词人满怀英雄梦化作无法排解的悲愤,这是辛弃疾一生政治身世的悲愤。但是他在矢志之时,仍然念念不忘杀敌、爱国。这种壮志难酬的千古绝唱,震撼人心,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4.结论

  辛弃疾的词用刀剑刻成,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和自己的诗词中。其英雄壮举、英雄崇拜、英雄自许、英雄失路伴随其一生。"15他的英雄智慧足以重扶山河,再镇乾坤,而他的英雄胆略又足以光照史册,令后人景仰。然而朝廷的懦弱无力让这个千古英雄成为《水龙吟》中伤心的游子,《摸鱼儿》中失宠的英雄,《永遇乐》中退伍的将军。词中浸染着英雄的血和泪,使几百年来英雄悲歌不断回响。让人们不禁慨叹:生于南宋,英雄词人亦荣亦悲,而作为南宋朝廷,有一个辛弃疾这样的臣子是他的荣幸,而只有一个辛弃疾却是他莫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