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散文有感大全

张东东老师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大全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下面为大家分享了余秋雨散文读后感,欢迎借鉴!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1

  静静地,慢慢地,一人独自细细欣赏着余秋雨的散文。读时的感觉,就像是夜一般的平静,一字一句,都是淡淡的,从内心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余秋雨的散文中,没有激烈铿锵,或是辛辣的言语。只是不慌不忙地慢慢地记叙,笔下,是一种不褒也不贬的文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又是对于这世界极为透彻的认识。或许,正是因为拥有如此冷静的头脑,才能写出如此平淡而又极具智慧的文字。

  读余秋雨的《西湖梦》,就像是在读厚厚的西湖的历史。让人很是惊讶的是,他在描绘心中的西湖时,竟能如此自然的写上那么多有关西湖的东西。于是,读起来,便很是舒服。但这,或许也因为他对西湖独到的看法。在我印象中,自古以来,我国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有关西湖的名句名篇,可有一点似乎从未变过,那就是对西湖无尽的赞美。而我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两大文豪——苏东坡、白居易在杭州的就职,更使西湖成为古今游客文化人的必经之地。于是,余秋雨也来了,只是不同的,他只留下了淡淡的文字,但这不是轻蔑,也不是厌恶,似乎,只是在拒绝西湖的美丽。他写道——

  “对许多游客来说,西湖即便是初游,也有旧梦重温的味道。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常用意象,摩挲中国文化一久,心头都会有这个湖。”

  奇怪的是,这个湖游得再多,也不能在心中真切起来。过于玄艳的造化,会产生了一种疏离,无法与它进行家常性的交往。正如家常饮食不宜于排场,可让儿童偎依的奶妈不宜于盛妆,西湖排场太大,妆饰太精,难以叫人长久安驻。大凡风景绝佳处都不宜安家,人与美的关系,竟是如此之蹊跷。”

  “它贮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因此,他写道鲁迅劝阻郁达夫迁至杭州,写到苏东坡和白居易,写到苏小小,白娘子。最后,评价西湖说:“景点,景点,总是景点,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

  这便是余秋雨眼中的西湖,读他的文字,就像是透过他的双眼看世界,是一个没有尘嚣的透明世界,淡淡的,冷冷的,是充满智慧的眼中的世界,平静的,没有激情和愤怒。他即是终日游走在世界中,记录着眼前景色与心中感触的智者。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2

  昔日古国风貌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沦为草泽,这似乎已是个没有历史的时代。万幸,有这样一杆笔挥洒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摒弃固化的时间与地点,只是让我们被千年不变的信仰所化,走进千古河山,身不由己。

  风雨千年

  中国的文化历来与自然生死相依,景与物不再是徒有其表的空壳,而成为情感的载体,心头的哀音。读《阳关雪》,看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裹挟着曾经胡笳与羌笛的豪壮和边塞将士的遥遥归梦,消失在朔风中;读《杭州宣言》,惊觉这个高贵美丽的.城市并非自然之力,而是一代代地方官员和百姓甘当生态维系者而成就的灿烂成果。“没有自然之美,什么文化也不成气候”;读《莫高窟》,传神到恢弘的壁画让人梦回赫赫大唐,也看到唐宋之后无可挽救的气象破灭。到近代,大量壁画和经书被以及低廉的价格卖出,甚至于被外国人偷窃,被剥离气韵的空墙,留下的只有怆然血泪……栉风沐雨,中华文化就在世世代代维护与毁灭中艰难前进,根基不曾动摇。

  英魂之祭

  历史,学到最后都是人文情怀。在书中,我体悟到不同文明的相生相克和时代漩涡中个体的挣扎与超越。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提出:“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向文学艺术,但他们毕生成果推动的文化进步被谗夫舆论所指,濒临毁于一旦。他们并无怒骂,在苦难中表现出优美的高贵,撑过了这些“文化孽力”的毁谤。他们中有苏轼、黄佐临、谢晋和巴金,历史总会站在君临万物的高度证明孰对孰错,他们的生命因对文化的纯热爱镌刻山河、镂雕人心。他们传奇的一生似乎足以令后人艳羡,然而个中苦甘,也只有自己独自体悟,默然承担。今日为英魂一祭,且喜且悲: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无疆

  文明的碰撞产生的可能是进步的火花,也可能是战火硝烟。有的是同种文明的内部冲突,例如中东乱局。这么一片悠久荣耀的土地,被极端主义的冲突闹得精疲力竭、遍地残垣。冲突的任一方都有同痛切而铿锵的理由,这就使双方沦落在极端中无法后退。于是,文明最集中的地带变为仇恨最集中的地带。另一部分是异种文明的战争。古有巴比伦、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相互战争,今有美俄、欧盟和第三世界等多方角力。致命点是,拉长战线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残酷的适应,对是非善恶界限的麻木。最后,就会放弃思考,丧失尊严。这让我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今天的绝大多数灾难,已无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人类的整体文明才是应予以守护的大道。这种意识有赖于人类共通的文化意识,非某群某族,而是各国各民。文化无疆,愿各国的兼容并济能够带来和平与发展的契机,这也正是中华千年秉承的宗旨。

  文化界从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而《文化苦旅》做到了。它无关哄抬,无关贬低,只有作者一颗不断追寻的赤子之心,针砭时弊,或由衷赞美,或沉痛叩问。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在山河间找路,用短暂的生命贴一贴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那么我要说,他在动荡中沉思,用毕生的心血绘出磅礴的中华魂魄。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千年魂魄,注入崭新的时代血液。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3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散文所作的评论已经是多如繁星了,我此举不免有些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所谓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平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我想谈谈这本书。

  这本书是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余秋雨所写。他是1946年生于浙江,在海内外出版过学术专著多部。出版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余秋雨散文的历史气息很浓,像《酒公墓》、《阳关雪》等许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一种情绪。人们往往吧敦煌石窟的罪人归结于王道士,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官员”的官员的错,一个国家都如此的了,又何况一个如此无助的人呢?王道士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为华夏子孙无不对此感到悲愤的,却很少人像余秋雨那样洞察更深层次的原因。

  文中又这么一段“许多非主课老师却实在有点认不得了,这些非主课老师大多也早退休,今天特地赶来,静静地站在路旁,站在楼梯的拐角处,期盼往日的学生能认识他们,我的目光与他们一碰撞,立即感受到他们的期盼,便快步赶上去,一边呼喊着“老师”,一边试图以最快的速度回忆起他们的姓氏。由此可见秋雨心中更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友情对秋雨来说也有重要的地位。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态度和丰富的个人情感。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寄托着他悠远的凭吊,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承载着他沉重的喟叹,白发苏州、江南小镇,蕴含着他深沉的思考。贞节牌坊令人感慨,贵池傩事又警人反思!边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车辙,庐山石级沾上他轻轻的脚印,江南山巷中回想着他的感叹,残简断垣中闪现他伫立的身影……

  去欣赏他吧,你会发现很多。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4

  第一次知道余秋雨这个人时,是源自初二年级的一篇课文《信客》。在语文老师的极力推荐下,我在《行者无疆》、《文化苦旅》中,细细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诉说着一个个中国古文化,外国文明的盛兴、衰落。余秋雨将它们讲述地栩栩如生,他游历四方,将所有的感悟都写了下来,便有了此书。书中的“苦”并非肉体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经历过的风霜雨雪,经历过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深深地感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过去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华伟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过去,告诉那些人:“求求你们,不要再这样了!这些都是艺术瑰宝呀!”但在他们眼中,这些东西毫无价值,再大的发泄也是空气一堆,换来的是他们一脸茫然……

  读完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后跳动额是一颗单纯,洁净,坦诚的心。让我饱览了祖国山河无比秀丽的景色,同时也让我回忆起了历史,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担当的角色,那就是铭记历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读,好好欣赏中国文化!人生也是一段历史,我们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过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们匆匆前行,回头望见那一排排脚印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和无奈!作者为了寻求历史的足迹而跋涉于山水之间;而我们为了感悟人生的真谛,跋涉于人生道路上!

  读余秋雨散文有感5

  隆冬季节,我徜徉于散文字里行间,读懂了历史的凝重;名人的心境;还有故乡挥之不去的情结。心中渐渐感受到了文化意象的丰富,理解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懂得了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放。文字的魅力就在于跨越千年历史还能引起今人的共鸣,我爱阅读可见于此。近日读余秋雨的散文,有一些感悟记于笔尖,以印心境。

  作者余秋雨生于1946年,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踱步,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散文集《文化苦旅》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作者从山清水秀的江南一踏上广袤的东北大地,他写道“这里的天空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的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好汉。”这是余秋雨刚接触东北这片辽阔的土地的初步印象和感受。东北的天蓝 地广 瓜香 一扫作者心中的荒凉之感,但抹不去这片土地上那凝重的流放的历史。“宁古塔”清代对所谓的犯人的流放之地。清朝的许多大案都以它作为句号,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最不吉利的符咒,而“宁古塔”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市宁安县。

  我生于斯,长于斯,四年的大学生活又在荒地东京城度过。在这片浸透流放文化的古老土地上,历史的痕迹在我心中,只不过是渤海古寺庙中那座古朴的唐代石灯塔,至于“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种被流人充斥的文化,我是知之甚少。

  那日,游雪堡,参观大型雪雕“流放文化”。只见三个清代装扮得文化人,两人对坐一方桌两侧,一人站立中间,目视前方。三人左旁边利者的巨大雪墙上,龙飞凤舞写着一句话。可惜我不识书法。不能完全看懂,只是看一“吴”字,可能是一姓吴的文人,被流放于此,感于冰天雪地,感于罪人之身,感于妻离子散的依据感叹之言吧!

  回家后,我仔细翻阅余的散文,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吴兆骞,清代康熙时期的人士,被流放宁古塔,而其好友顾贞观紧所能,倾囊而出救出吴兆骞。余氏查阅大量的史料,得出结论: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感情 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

  我不知道他的结论是否准确,但总是隐隐感觉历史的遗风总有它一脉相承的道理吧。在灵动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生命传承的力量。虽然我对流放的土地不甚了解,虽然我对流放的文人不甚了解,但是我懂得这片土地的博大,它总是敞开胸襟,接纳一切投奔而来的人们,无论他们是被迫的,还是被生活所迫的。今天的东北,问起人们的籍贯,你总能得到丰富多彩的答案。谁能否认蛮荒之地的热情呢?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那款款深情的。东北风刮过文坛,不正是以东北人的幽默浩清征服国人的吗?

  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流放的土地》一点感悟。耳畔萦绕着《我爱你塞北的雪那动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生于这片多情的土地,尽管它还落后,但它永远是古老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