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本解读

李盛老师

  “不知”之乐

  ——《醉翁亭记》文本解读

  琅琊山下读完了大学,怎能不写点东西。

  可直到这一课上完了,思路才渐渐清晰。

  前面几篇解读的经验和得出的几个结论,这里几乎全部用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对“醉酒”曾有过的一点领悟用在了这里。

  仍然从虚词入手。这次我们看“然而”。

  想比起其它表示转折的词(比如“而”),“然而”就用得特别正式而不随意。这表明语意上将要发生一个巨大的转折。所以我们得看看,这个转折在哪里,作者想要强调的是什么: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结合着上文来看,鸟儿懂得山林的乐趣,人们知道与太守同游的乐趣,都不是作者最想说的;他却一连用了两个“不知”:人们想要了解太守的快乐,就好像鸟儿能够知道人的快乐一样,——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喧闹了一天的山林安静下来,才成了鸟儿们的天堂、鸟儿们的时间。人的快乐不能交与鸟儿共享!“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这句既是写鸟的快乐,更是写人的愉悦,不是么?——感受着林的繁密、山的寂静、谷的幽深,就是鸟儿的快乐;而能听出这种快乐的人,也必然是快乐的。你看,山林不知道鸟的快乐,然而鸟儿却知道山林的快乐;鸟儿不能享受人的快乐,然而人却可以听出它们的快乐;游人不知道太守的快乐,然而太守却懂得游人的快乐。作者仿佛笑面盈盈地告诉我们:他很快乐,而且他也知道你的快乐;他自己的快乐,却只有他自己知道,偏不说与你听。只是浅浅地读来,你又怎么会知道他之所乐?不知之间,好不自得!“不知”是他骄傲的资本,所以怎么可能像注释那样(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把这种独绝的美感说出来呢?甚至,就连这份自得,作者也隐匿了,不信你瞧:

  “不知我太守乐其乐也”。

  只须着一“我”字,便能显示那份闲适自得;

  失了“我”,乃因作者尚未道破“太守谓谁”。

  太守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这恐怕才是他想说的。

  所以,“乐其乐”的课文注释,纵然是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是,最重要的、得出结论的过程,却没有教给我们。扼杀了学生遭遇困惑的机会,实在该打。

  “XX的心思,你别猜”的审美效果是什么?就是叫你愈发地要猜,愈发地要在文字间穿行。这,其实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破绽都摆在那里,猜,也不是没有依据。

  最大的破绽,就是“也”字,“也”字里有作者的快乐、悠闲、自得、洒脱、陶醉……但,这都不是思考出来的,是读出来的。然而要想读得好,注意前面的“者”字才是关键,有了这个字,声调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缓急,才有了依托、有了助力。

  “……者,……也”——

  结合着朗读,我们也从表意的效果上去思考,就会觉得这个特殊的句式很有意思。

  “判断句”的说法固然简单,但真正需要注意的,却是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判断句。

  贯穿全篇的东西,我们能不留心吗?略略一看,情况却总是相似,以第四段为例: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详详细细给你描绘一幅画面,然后告诉你:这就是“啥啥啥”啊!全都这样。为什么?

  这是“导游”的言语形式啊!当然,不同的是,前面的那幅风景画,作者用的是“说”的方式,而导游用的是“看”的——让游人自己看,看着的同时,给你解说:这就是“啥啥啥”。仿佛他之所言,都是你所不知道的,都是你所忽略的、所遗忘的、所未曾经历的(你是不是想到了《小石潭记》呢)。当然了,也都是山水之间他所“在乎”的。所以他才这么正经八百地给我们介绍,才用了这么标准而略显冗长的判断句。介绍的同时,带着一点点的赞叹,带着一点点的迫切,带着一点点的渲染和诱惑……这个说话者的神采风韵,是不是就近在眼前了?

  而遗忘的原因,从第一句话开始,就在告诉我们了:环滁皆山也。

  群山环绕,这是一个幽僻的去处;秀美的景色总是藏在丛林的深处,不为人知。而“酿泉”呢?后面告诉你“酿泉为酒”,于是,它就叫“酿泉”了。那么醉翁亭呢?不过是山间的僧侣之作。名称呢?不过是太守的自谓,而没有古圣先贤的题字。太守又是什么人呢?是不值一提的人嘛!“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甚至“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于是,就叫“醉翁”了;至于真名,直到最后才告诉你,——实在是:“不知”,也不必知。我们又哪里知道,深秀的林壑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一处景致,酣醉的外表下到底有着怎样的一个灵魂!

  褪去了华丽的外衣、漂亮的粉饰,我们才发现,我们所遗忘的,恰恰是生命中最不该遗忘的: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自然生命的美好,也许一直就在身边;如果人们没有欣赏它的时间,也没有欣赏它的意趣,它也就一无所用了。无论何朝何代,人们的内心最深处总有一种声音,总有一种需要。那是最简单的快乐、最真实的幸福。下文,也无不是在写这种幸福:“歌于途”、“休于树”、“前呼后应”、“伛偻提携”,老人与小孩——他们的存在往往就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和睦程度和幸福指数的;“临溪而渔”、“酿泉为酒”、“山肴野蔌”,全都来自山间,浸润着天地的灵气、日月的.精华,原汁原味,而且“杂然而前陈”,你可以自由地支配、随心所欲地享用;“非丝非竹”,宴会也不在于场面的奢华,那种才情的比拼、较量、博弈才是真趣,那种投入的忘我的零距离的交流,那种慢慢发酵、渐渐氤氲的热气,那种圆融无间、尊卑不分的关系,才是宴会的意义所在。“颓然乎其间”,风景的深秀、生活的安闲、民俗的璞真、百姓的和乐、同游的喧闹、人与自然的和谐默契,恐怕让他的心也醉了。从满山的“滁人游”到亭上的“太守宴”,从亭上的“太守宴”到身边的“众宾欢”,从身边的“众宾欢”到自身的“太守醉”,这由远及近、慢慢缩小、趋于聚焦的过程,是否也证明了他的迷醉、他的消失?

  这一醉,醉到何时呢——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夕阳醉了。这个“已而”有意思。眼睛一闭一睁,太阳就落山了,可见醉得不轻、醉得深沉。而且,“夕阳在山”与“苍颜白发”,你看不出来吗,作者在说他无怨无悔地醉了一辈子呢!醒的时候,也许一些人走了、散了。也许有点落寞、有点寂寥……但心里的那份充实、那份骄傲、那份安然自若、那份别无遗憾、那份无牵无挂,还是体现在“也”字上。是进亦乐,退亦乐。酒亦醉,心亦醉,心愈醉,酒愈醉,彼醉此醉两相成全,所以才会“饮少辄醉”!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末段两次说到这个“从”字,为什么呢?这个“从”的分量可不轻!能关注百姓最真朴的需要,并用安定的生活、清明的政治以及“朝而往暮而归”的亲力亲为唤醒这种需要,才有了宾客们的“从”。引领滁人精神生活者,庐陵欧阳修也。这才是“乐其乐”,这才是作者心中的快乐。而引领的方式之一,就是“得之心而寓之酒”,就是“醉”。醉了,才会在意山水之间风景秀美、生活纯朴、关系和睦的“种种”;于是醒了,才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才能“述以文”。成为不朽的文化见证。这恐怕涉及一个心理学的常识:

  醉酒的人并非不清醒,恰恰相反,他们相当清醒,而且清醒得过了头。他们的精神呈现出最忘我的状态:他们的注意力会全集中在一个点上,他们会过分地在意一个个细节,而遗忘了整体。一个小小的东西,往往就是他们世界的全部。于是,便出现了幻象,走入了幻境,人对自我状态的感知也就出现了偏差。这种忘我的状态,其实也是他最自我的状态;所谓酒后吐真言,原因正在于此。苏轼虽未醉酒,但迷醉的状态和道理却是相同的:“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很多东西被过滤掉了,那些可以引为参照、发现真相的事物被过滤掉了。

  没有相映相衬的东西,这个事物,也就失去了它在俗世里的面孔和意义。

  所以,“得之心而寓之酒”的结果便是:山水间的风景如画,百姓的幸福和乐,同游的其乐融融、无拘无束,在他的眼里、心里被放大到无边;一座小小的琅琊山、一个小小的滁州城,就是他所在乎的全部,就是他的整个世界。这个世界正确了,“天下”,也就正确了。众宾环坐,众宾之外有什么,不重要;醉翁亭外有什么,不重要;滁州城外有什么,不重要;琅琊山外怎么样,当然更不重要……而只有“醒”的时候,太守才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才会跳出那个地界,才会从“环滁皆山也”出发,去重温那个渐醉的和聚焦的过程。活在这样的幻象里,心甘情愿地活在这样的幻象里,一次次行走在“醒与醉的边缘”,一次次自得于“小时代”,这是什么?这是种自然而不加修饰的情志。这是对于自由与幸福的重新诠释。这是更真实的岁月和性情。这是一种豁达。这个“天下”,这么、这么的小;这个“天下”,那么、那么的大。同是被贬之人,柳宗元只说同游者,欧阳修却把自己的名字永久地刻写在石壁上。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