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莉落老师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一篇写景小品文。“书”即书信,这篇短文是他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这封书信几乎通篇都是写景,写了富春江上秋天美丽的景色,也许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把观赏到的独特景色告诉朋友。下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来领略富春江上的美景吧。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开头八个字点出了秋季的晴爽天气,从大处落笔,勾勒出广阔辽远的境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舒畅惬意的心情。开头的这四句话是概括地描写,为全篇的开头。以下就要写具体的景物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富阳、桐庐两个地名就点出了富春江。这条江水,从富阳上溯到建德一段,叫做富春江。文中描写的就是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多里之间的富春江上的风景。作者赞美它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那么这里的山怎样“奇”,水怎样“异”呢?再看下文的具体描绘。

  先看作者眼中的“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是说富春江的水清明澄澈,从水面一直可以看到水底。水底下游来游去的小鱼和砂砾,都能一览无余,历历在目。这四句写出江水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一转,写出了另一种景象,运用形象的比喻说富春江的'水流得比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一般,气势格外雄壮。文章先写江水的文静,后写江水的飞动,这样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

  上文我们领略了“异水”,那么“奇山”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又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富春江的两岸都是高山,把江水夹在了中间,所以作者首先点出这山的特点。适值秋天,有的树木落了叶子,有的树叶变了颜色,山林中呈现出一片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山峰都依仗着各自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高处长去。“互相轩邈”,“轩邈”是高远的意思,说山峰一个比一个高,一层比一层远。“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两句再一次写山峰的形势。其中“争”和“指”两个动词与前边的“竞”字互相呼应,把山峰的高峻险要描绘得形象逼真。“千百成峰”,又写出了山山相连层峦不尽的图景。以上几句写山势,扣住一个“奇”字,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几个动词,把静止的山峰写活了。

  作者写完了“奇山异水”以后,又把人们带入一个视听新世界。“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啭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在这里,水流、鸟叫、蝉鸣、猿啼,把自然界的声响都集中在一起了。“泠泠”、“嘤嘤”是拟声词,写出作者的实感;“千啭不穷”、“百叫无绝”是说明声音的变化多端和连绵不断。这里所写的声音虽然不是直接写景,但却是自然景物不可缺少的点缀。

  下面,作者则直接抒发了他游览了富春江美景以后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上面这个对偶句表达的内容含义是相同的,意思是:富春江上的美丽风景可以使那些在官场占据高位的人们,放弃它们那做官的念头了。在这里,作者否定世俗官场,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的清高隐逸的思想;另外,作者也是用自然美景和社会世俗对比,向往前者,厌弃后者,进一步歌颂了美丽的山水风光。

  本来,文章就此可以结束,可作者又附带写了几笔,描写了山林里的树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几句是说,这里的树木繁密茂盛,有时候昏暗深邃,有时候又会从树叶间透出日光来。其实,这几句可有可无,但书信这种形势比较自由,增加这几句也为文章增添了一些风趣。

  《与朱元思书》这篇写景散文,风格简淡清新,寥寥一百四十余字,就把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我们恍如游历在富春江上,置身于伟大祖国美丽多娇的奇山秀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