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通用五篇)

阿林老师

  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文1

  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中“班主任有权批评学生”这条规定引发了广泛议论。在强调尊重孩子、维护孩子权利的今天,老师和家长已经很少批评学生,生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然而,教育专家也指出,对孩子的尊重和保护要适度,生长在温室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接受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挨批后竟绝食

  曾老师是广州市某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在教育孩子方面曾遇到一些麻烦事。去年,她所带的班上有个男生特别调皮、好动,上课爱讲话,喜欢搞恶作剧,曾老师曾经耐心地教育过他,可作用不大。有一次,上课时,那位男生偷偷地用文具盒夹住前面女生的小辫子,女孩疼得大叫起来,曾老师狠狠地批评了那个男生,并让他向女同学道歉,结果他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只是倔强地看着老师。为了不影响上课,这件事暂时先搁置下来。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那位男生的家长打来电话说,他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赌气没吃一口饭,也不愿意来上学,希望老师能打电话劝导他。曾老师哭笑不得,老师的批评竟引来如此结果,小男孩没一点承受挫折的能力,今后的人生路还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又该如何面对呢?

  专家分析

  长期顺境自尊心过强

  长期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评价相对较高,容易在受挫后因为自尊体系受到冲击而产生两种极端反应:一种是可能会从高度自信的状态,进入自我否定的状态,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在自己身上,我们称为“内归因”,在情绪上可能表现焦虑、抑郁、悲伤、委屈等反应;第二种是孩子因为一直在鲜花与掌声中长大,自我感觉良好,当出现挫折与失败时,往往归结到外部环境,我们称为“外归因”,这时他们可能无法接受他人的指责,产生不满、愤怒、怨恨的情绪,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攻击老师、家长或同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有助于以后的人生路。

  各阶段挫折教育

  幼儿阶段:重在放手锻炼

  尽量让幼儿离开父母的保护圈,放开手脚,做自己能做的事,比如吃饭、穿衣等事情,不要怕麻烦,让孩子反复做,孩子在不断实践中会找到正确的方法;其次,要让幼儿进行体能上的锻炼,冬季来临时鼓励他早起锻炼身体,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体验艰辛的同时也有快乐;再者,可以通过批评、忽视、惩罚等方式使幼儿受挫折教育,比如游戏活动中,不一定每次都要让孩子胜利,也不一定每次都要他当主角,让他体会受挫折的感觉,学会自我调节。

  小学阶段:以孩子个性为前提

  首先要向孩子灌输遭受挫折的思想,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碰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接受挫折,然后想办法努力克服。另外,家长或老师也可以有意地设置一些挫折情境,引导孩子面对、克服,比如带七八岁的孩子去逛街,然后让他自己坐公车回家,当然,家长要提前考虑好各种突发情况,给孩子讲明应对措施。

  需要提醒的是,设置挫折也要注意孩子的个性特点,对于特别内向的孩子,还是要以鼓励教育为主,对于性格外向、骄傲自满的,家长可直言不讳地批评教育。其次,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不要为了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而经常打压他,有时候这种做法会适得其反的。

  家长献计

  从自身找失败原因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因为她从小是由奶奶带的,老人家很宠孩子,所有的要求几乎都满足她,所以女儿从小很任性、好强。有一次,她所在的班上改选学科代表,女儿本来是语文科代表,结果另一位同学当选了。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很生气地说:“老师偏心,那个女生朗读根本没有我好,我以后再也不当那破干部了。”

  看得出,女儿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一味地怪别人,这样下去对她以后的人生路可不利。这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我应该抓住机会。“这么快就认输了,同学们会看轻你的。”我使出激将法,女儿不说话了,随后,我和她认真地分析了失败的原因。“看看小辉哥哥,虽然腿有点残疾,可他照常坚持自己去学校,还是受同学们欢迎的班干部,你应该多向他学习。”我以小区一个残疾男生的例子鼓励她,女儿有所触动,语气中不再埋怨老师,开始从自身找问题,并表示要努力争取再次做课代表。

  挫折教育在小事中进行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太溺爱,过分保护更是常见的现象,在小区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景:一岁多的孩子正在学走路,不小心摔倒了,一些家长马上跑过去扶起孩子,并心疼地说:“这地面真不好,把我们宝宝绊了一跤。”随之用手拍打地面。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把跌跤归于外因,不能正确面对挫折。生活中,孩子会遇到很多挫折,家长应该借机教育,比如,当他找小玩具时,家长不要直接给他拿过来,而是要引导他自己寻找;当他吃了一根雪糕还想再吃第二根时,应该制止,不能事事顺着他;当他因不会穿衣服而大哭时,家长尽量给他示范,而不是代替……

  挫折教育小贴士:

  ●控制好奖励,在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不要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简单表扬,以平常心对待。

  ●挫折教育不等于责骂教育,不要随便否定孩子。

  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文2

  曾几何时,"失败是成功之母",被我们许多人视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固然有一些自我安慰的因素,不过,这样的自我安慰,甚至是自我欺骗,也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面对失败,面对挫折,我们还是能够坦然接受的。也正因为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失败,接受挫折,所以,一两次失败与挫折,根本不会击垮我们。就像《老人与海》中的那位渔夫所说的那样,"你可以消灭我,但就是打不败我"。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孩子们,却一点也不敢面对挫折了。老师的一句批评,能够让他们黯然神伤;学校的一项禁令,能够让他们伤心欲绝;而一次考试的失败,则会让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是丧失了整个人生的希望乃至生命。一言以蔽之,今天的孩子,太脆弱了,脆弱得就像是玻璃娃娃,稍有碰撞,轻则体无完肤,重则粉身碎骨。而他们之所以如此脆弱,一个关键的前提就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遭遇过任何挫折。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挫折教育,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

  资料显示,英国,从家庭到学校,都十分重视"接受失败"的学习,英国的家长们,甚至将"给孩子失败的机会"这句话挂在嘴边。就在我们为高考的试题难倒了众多考生而咬牙切齿的时候,英国《每日邮报》24日报道,英国一所顶级中学推出了一套极富挑战性的数学考试试题,校方坦言这份试题的难度远超过中学生的解题能力,声称考生"不可能拿满分"。据称,此法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摆脱完美主义思想,了解"失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在开展挫折教育方面,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毫不逊色。日本人信奉这样的理念: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这不是空谈,若干年前,孙云晓先生所写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就让我们看到,日本的挫折教育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其实,道理很明白,温室的花朵是禁不起风雨的洗礼,当然,如果这些花朵一直都是呆在温室中,那也无关紧要,问题是,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花朵,更不可能一生都在温室之中,或者说,一生都呆在温室中的孩子,是没有希望的,是难以取得成功的。而孩子是我们民族的未来,通过挫折教育让他们接受失败,也就是为我们民族的未来,提供了保障。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几乎不敢提及"挫折"二字了。至于惩罚,更是成了教育中的雷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只能听得下表扬与赞美,一次小小的失败,就会让他们一蹶不振。对此,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资深法官尚秀云在《不可缺少的挫折教育》一文中指出,"小时候没经受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要点之一就是,"自作必须自受","应当让孩子懂得做错事必须承担后果"。

  让孩子们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吧。当然,面对孩子的失败,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理解与宽容,有了理解与宽容,他们才不会视挫折为灭顶之灾,他们也才能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并且一步一步走向胜利与成功。

  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文3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创造,又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它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生活内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这样:成果未成,先尝苦果;壮志未酬,先遭失败。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如果在幼年时期受到积极的挫折教育,就会理顺受挫折的情绪,给自己开拓出可以容纳自己奋进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时期缺乏积极的挫折教育,长大后一旦遇到高考落榜、招工无名等挫折时,就会爆发“人生危机”。

  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等,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劳和向困难挑战精神,而这些“精神上的东西”,正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培养跨世纪人才所必须的,也是孩子心理发展所需要的;因此我们要重视挫折教育。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1.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我们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2.幼儿挫折教育其次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作为教育者应该给孩子面对现实的机会,让他们意识到成功是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的。如有一次,班里要玩球结果不够,我请了一向比较胆小的妞妞去其它班借借看,她当时就显得有些胆怯但还是去了。我用双眼余光瞥着小家伙只见她径直往隔壁班走去,快走到门口时,妞妞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搜寻我。眼看着她几乎就要退缩了,我故意别过头去,假装没有看见。徐老师满面笑容地招呼着妞妞,她犹豫了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了要借皮球。当拿着自己借来的皮球给我时,她呵呵呵地笑了,没想到平时与人说话都不敢今天还帮老师做了事。我轻轻拍拍妞妞的头,随后又向她竖起大拇指,将她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无论是快乐、失望,还是痛苦,都要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去经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做错事、说错话,那不要紧,我们要告诉他们,人在小时候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就是那些有名的科学家小时候也常犯错误,他们也会遭遇失败、挫折,如爱迪生、爱因斯坦……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各种各样的挑战,去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的变迁。

  (二)、创设情景提供机会,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承受能力,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说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树立榜样。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很快就会好的。”老师这样的行为给幼儿很好的暗示,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

  另外,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游戏走“独木桥”时丁丁会说:“老师我怕,我不走”。这时我说“别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过去,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张鑫一样勇敢的。”这样在榜样的力量下,孩子会变得的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勇敢,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我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总之,教会幼儿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独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

  (五)、把握适度,挫折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孩子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出畏缩、退却、逃避等行为,因此,作为我们就应该在平时有意识的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跳一跳就够得到的任务,让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退却、逃避的时候可以有一些批评,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为不忍心、舍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愿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当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给他们面对挫折的勇气。

  幼儿个体素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人为地设置陷阱,使孩子在压力面前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如果孩子经常遭受这样的挫折,孩子就会产生“无能”的感觉,感到事事失败而丧失自信心。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把握好“度”,注意孩子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正视挫折,在遭受挫折时保持心理平衡,想办法战胜挫折,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文4

  2012年1月13日,春节临近,佛山高明一小学12岁女学生跳楼身亡。2012年7月10日下午,毕节市一个11岁的小学生,因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亲责骂后,竟然留下遗书喝农药自杀。2013年9月,连云港14岁的男孩跟家人提出要买苹果手机,遭到拒绝后,竟赌气喝下了农药。2013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某中学的少女用农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2013年10月15日,因偷祖母1700元买手机发现后被母骂,内江13岁少年喝农药欲自杀。

  此类报道近年来常常见诸报端,已逐渐成为困扰家长、学校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人重视、深思:为什么现在孩子会如此经不起挫折,如此漠视生命?难道因为父亲的几句打骂就喝农药?因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去自杀?对于这些问题剥茧抽丝,深入分析,我们就会清楚意识到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现在的孩子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

  对于当前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是很多父母困惑与苦恼的问题,对于孩子的挫折教育问题,也引发了我们许多思考。

  当前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人欺负、怕孩子遭受挫折等,于是对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甚至是过度的保护。使得很多孩子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经受不住一点小小的挫折,听不得一句批评或斥责的话语。稍有委屈或失意,就蹦出极端的行为,酿成生活的悲剧。

  在当前我国教育的大背景下,仍以学习成绩、学校业绩,虽已提倡素质教育,但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还有些欠缺。孩子没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来保护自己、认识自己、约束自己、尊重生命。由于生命观念的淡漠,有些孩子因为被老师父母批评、被同学朋友错怪、读书不好或者厌学、没有受到重视等而产生自杀念头。

  由此可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刻不容缓,是摆在教育部门和家长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那我们该怎样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

  挫折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通过教育、游戏、娱乐等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适当让孩子经受挫折的考验。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家长要明白:拥有健康的人格,比学再多的知识都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不要盲目宠爱、溺爱,一味迁就。要在家庭中让孩子适当体验到挫折,并随时随地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进行挫折意识的灌输,让孩子意识到:在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挫折是失败,也可能是被打击、受委屈,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眼界宽,心胸阔,气不泄,行不惰。“不经磨难不成才”,要成功就必须战胜挫折。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遇到了挫折,他可以用他的兴趣和爱好来排解因受挫折而产生的不良情绪。也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苦恼或是找朋友帮忙,朋友可能帮其解决困难,也可能帮着从另一个来看待问题,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

  学校在抓好知识教育同时,应积极开展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孩子了解生命的价值,去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从小就明白生命比一切都重要。老师要有更多的宽容和鼓励,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如“不用功、没有用、太差”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在遇到挫折、困难时学会放松调节自己;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看待问题等。也可以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孩子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孩子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着困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一定适当。如果制定的目标太高,难度太大,孩子感到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成,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自卑感、挫折感、恐惧感,从而彻底否定自己,起到反作用。所以,挫折教育应该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我们还要明白这种挫折教育要适可而止,不是越多越好。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也要因材施教。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却一挫就没了斗志。通常来说,那些自尊心较强、很爱面子的孩子,对挫折的反应会激烈一些。对这类孩子的挫折教育,要从最轻微的情景开始,循序渐进。对缺乏信心的孩子,或者在生活中经常遭受挫折的孩子,要减少挫折教育的数量而重点在于引导,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振作起来。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在帮其走出困境时,给他们创造一些简单的成功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挫折教育中,我们要多利用榜样的影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孩子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动力。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家长在遭受挫折时的表现最容易感染孩子。其次,中外名人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也是孩子的好榜样,尤其是那些孩子在课本上、电视上或生活中读到、见到、接触过的人物。此外,孩子的同龄人尤其是孩子周围的人战胜挫折的事例,更是不可多得的榜样力量。

  对于每一个父母、老师来说,孩子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不应只是教给孩子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健康、独立人格。为了孩子的成才,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都来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吧!我们也要告诫孩子们: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学会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

  生命健康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文5

  一、挫折无处不在

  不能从挫折中站起来

  笔者朋友的孩子小鹏(化名)今年上初中二年级,最近因为抑郁而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于心理医生。这件事情令朋友很郁闷,曾经那个开朗热情、学习优秀的小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终日郁郁寡欢的小鹏。事情的原委要追溯到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每每考试成绩都能排在前三名、文体活动赢得掌声无数的小鹏在一次知识竞赛中失利,由于他的个人成绩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成绩,一时间同学的指责和埋怨向他袭来,在知识竞赛现场,小鹏夺门而出。

  采访中,从不抬眼看对方的小鹏坦言,当时他只是疏忽答错了一道题,可是当他看到台下那么多失望的目光时,他乱了方寸,顿时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没用的人,又紧张又自责,接下来就根本不在参赛的状态中,失败在所难免。知识竞赛都过去很久了,其他同学几乎都忘了那次紧张的竞赛,然而小鹏却深深地陷入了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泥潭中,加之有一次大家无意中提起那次竞赛时,说起小鹏临阵脱逃,又深深地刺痛了小鹏的自尊心。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小鹏的学习成绩跟着一落千丈,而且渐渐地不爱和同学们做游戏,不爱和家长沟通。直到今年,小鹏的父母发觉孩子的精神状况似乎出了问题,于是他们想到了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经过检查,发现小鹏患有轻度抑郁症。

  可怜天下父母心

  前一段时间,此事见诸报端:东北某省一对夫妇家财万贯,但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他们对孩子隐瞒了自己真实的经济状况。在同学中间,孩子由于囊中羞涩而引得其他孩子的歧视和嘲笑,孩子受到了挫折的打击,而更让孩子惊愕的是他发现了自己的父母竟然是百万富翁。于是,孩子产生了严重的报复念头,他开摩托车撞伤人、放火烧了自己家的房子,给他的父母经济上造成了很大损失,这时父母才明白孩子已经知道了他们隐瞒的情况,而这些行为都源于报复。

  二、挫折教育要适度

  5月18日,青海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系王建民老师接受了记者采访。王建民老师认为挫折在社会学的范畴里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的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人生的航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碍,因此,挫折在所难免。中学生无可避免地会遭受挫折,受过挫折的学生,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种恐惧不安的情绪体验,表现为紧张,过于敏感,精力不集中,心情郁闷。这种焦虑,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则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阻碍学生健康成长。

  王建民老师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挫折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她既不排斥挫折教育,也不主张可以设置的挫折教育。

  第一个事例我们只看到了学生经受挫折,而没有接受及时正确的疏导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在日常的教育中,首先让学生看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其次,遭受挫折时,不要盯住它不放,挫折已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摆脱它,如果始终纠缠,久久不能放下,那么痛苦的感受就会犹如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从中脱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而且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

  挫折教育在教育学里没有明确的界定,只是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引入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进而提出了对孩子心志的培养、毅力的锻炼和要让孩子经历挫折等教育方式,而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经得起逆境的历练而坚强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在孩子感受到挫折时,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孩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方式及时有效地疏导孩子的悲观情绪,从而让孩子在磨砺中长大,并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第二个事例无疑是一个失败的挫折教育案例,挫折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挫折而设置挫折,而且孩子正处在心志娇嫩、人格未成型的阶段,过分的挫折不仅不会有益,而且过犹不及,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阴影,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因此,挫折教育要适度。

  挫折教育应注意几个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和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困难情境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选定的情境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孩子一次面临的难题也不能太多。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另外,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孩子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要多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孩子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与同学交往中,孩子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炼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