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

黄飞老师

关于《听听,秋的声音》评课稿

  感谢林老师带领着我们提前走进富有韵味的秋,走入诗的意境,随着林老师的娓娓道来,我仿佛听到了《秋日私语》的琴声在缓缓奏响,风踩着落叶“沙沙”作响,……诗歌语言凝练,带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林老师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读书,在读中理解美、感悟美、表现美让每个人如入秋之韵。

  一、朗读理解美

  读是语文最基本最主要的实践活动,诗歌教学更是如此,林老师的基本定位非常准备,那就是读,有感情地读,读出感悟,在读的.同时想点什么,说点什么,就是收获。

  二、活动感悟美

  这节课没有琐碎的分析,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对美的感悟表现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听、找、说、悟、写,多器官共用,学生的学习是紧张有序的,是生动活泼的,他们兴致勃勃,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秋天的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拓展表现美

  这个课堂中,林老师倡导个性化阅读,积极引导大胆发表不同见解,与生共舞。在理解课文时学生读读说说,逐渐感悟到诗歌蕴含的美,林老师再请学生仿写课文,仿写再现了学生理解感悟,也训练学生口头表达。

  几点小小的建议与大家商榷:

  一:林老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若在读的效度上再加点工夫,比如:读第一节时,学生读出黄叶飘飞,读出依依惜别;读第二节时,学生读出“振动翅膀”的原因,读的层次性会更加明显。

  二:诗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浓缩成一股精炼的美,富有无穷的想象,读着读着,只觉满齿余香。如何学生体会诗歌在遣词造句的凝练,是我们都值得探究的话题,当然,可能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难了一点!

  三:略读课文该怎么略,略读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哪些理念?教学的尺度又该如何把握呢?略读课文教学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要促进学生的自学,两者相结合。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