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几句话相信大家一定都很熟悉。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他能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多的多。这一点大家有认识但不重视。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一辈子都会让你操心的孩子。所以无论是我们做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起,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源点。其实“习惯的培养”这个话题很大,内容也很多。今天面对的都是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所以今天在这里我想谈这样几点习惯的培养。
一、做人的习惯
1、讲诚信
我把讲诚信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诚信的习惯,不喜欢孩子撒谎。但是,许多孩子却是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又一样。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孩子,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保证周末一定完成作业,决不拖到周日晚上再写作业。可以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拖拖拉拉不愿写作业,气的家长直给我打电话。我也常听家长说,孩子也没把考试卷纸给我看呢?(肯定是孩子考得分数太低,不敢)我甚至还看到过几次这样的行为:(换名换卷)等等。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有的父母是无所谓的态度,轻易的就过去了,有的父母则是训斥、惩罚,这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有时都会促使孩子更擅长于撒谎了。因此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正确引导。
建议一: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建议二:常和孩子签约。为了某些事和孩子签定条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守信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约束家长自己对承诺的兑现。每到假期,我都会和女儿签约。放假初期,我都会和女儿商量在假期里每天要做些什么,双方达成共识后就一条一条写下来形成计划,并制定好奖惩条例,然后双方签字生效。然后每天她就会按计划做事。做到了奖励,做不到按约惩罚。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坚持到现在。我感觉孩子不仅在养成言而守信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她也养成了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在初四最紧张的一年,她每月还要为自己定计划,每天做什么,每周做什么。这都是签约带来的。要经常大声对你的孩子说:不兑现承诺是可耻的行为;光说是不管用的,要采取果断措施让孩子接受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你的孩子去自己发现:不兑现承诺是要吃苦头的。别忘了在惩罚孩子之后,和孩子“重新签约”。重新签约是给孩子台阶下,也是给孩子新机会。
2、有爱心
如今的父母对孩子都很有“孝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给啥,天冷送衣服,甚至每天中午还要到校看看自己的宝贝,父母的悉心,培养了孩子的毛病:吃独食,想干啥就非得去做,不管别人的感受。“我的”、“给我”、“我要”,这是孩子最常说的几个词,由此可见孩子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从小在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身心的爱中泡大,却从不觉得爱的珍贵,认为给予他的是天经地义的。反映最明显的是我们老师在指导写“我的妈妈”的作文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妈妈对自己爱的典型事例,学生不是冥思苦想想不出来,就是模仿别人的事例显得苍白空洞。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长辈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爱他,他们并没有因为这些爱而有感受,有感动。这样的孩子心中就缺少爱。那么如何培养这人类最宝贵的情感呢?
建议一:爱他要让他知道。不要说母爱是无私的,要告诉你的孩子这是妈妈对你的爱。要让他体会到身边的人是在爱他,要让他体会到幸福,受到感动,从而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建议二:培养孩子学会爱。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爱”的老师,父亲要教孩子爱母亲。当然,做母亲的也应该教孩子爱父亲。父亲应该教孩子尊重母亲,不要对母亲高声大嚷,不要嫌弃母亲的唠叨(因为这也是母亲的爱);父亲应该教孩子关心母亲的身体,体贴母亲的困苦,在母亲遇到困难时站在她身旁说:“妈妈,不怕,有我在这里”;父亲还应该教孩子感谢母亲,感谢母亲为了他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一生。爱母亲是“爱”的萌芽,“善”的开始。
建议三:爱要留一半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女儿,请为妈妈让座》。大意是母亲在女儿十岁生日时慎重地提出:以后在公交车上,如果只有一个空位,那么,请为妈妈让座。多么了不起的母亲,对孩子的爱从长计议,藏起一半,以激发孩子的爱心,责任感。
3、讲礼仪
现代的社会比较自由开放,许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有个性,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敢说敢做。这些观念固然很好,但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有不良的行为则认为那是小孩子天真无邪,顽皮,长大了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其实,这都是误解。孩子的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坏习惯,再改就很难。现在随意跟父母顶嘴的孩子不在少数,不少孩子唯唯诺诺,不能大方得体地与人交流,敢说话的有的孩子又很没礼貌。例如面试一年级的孩子,不少孩子说话时浑身乱动,眼睛不看着你,一会摸这,一会摸那,手脚不停地动,在一年级的课堂经常会看到不雅的坐姿、站姿: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孩子甚至坐在妈妈怀里撒娇等等,孩子小,不懂该怎样做,但家长应该懂,应该教,应该从细节着手,一点一点地训练。其实人与人之间互相观察和了解,一般都是从礼仪开始的。一个举止优雅、彬彬有礼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因为他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
建议一: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良好的行为举止是对孩子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父母应该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并给孩子做出榜样。
建议二:净化孩子的语言环境。父母如果出口成脏,孩子肯定也会满口脏话。
建议三:培养孩子注重个人礼仪。孩子的行为举止应该把“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做为目标,要求孩子与人交往要避免无精打采、耸肩、塌腰,千万不能半躺半坐,要自然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掏耳、挖鼻、搔痒等不良习惯动作。经常要求孩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学校老师平时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在学校很好,可回到家,家长不重视,结果等于零。
一位美国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方法简单易行,并行之有效,建议家长看看这本书,相信对您孩子的培养大有益处。
二、做事的习惯的培养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说到这,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家长反思这样几个问题:现在你的孩子是自己吃饭吗?每天他能自己独立穿衣,自己洗漱吗?孩子能在游戏后自己把玩具物品整理好吗?孩子的书包每天都是自己按课表收拾吗?收拾的怎样?孩子能自己独立睡觉吗?每天上学放学谁在背书包?孩子能帮你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吗?擦擦桌子,自己独立去买袋精盐?如果你的答案都是不能,那就请你赶紧放开你的手吧。你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不要说孩子太小,他不会。孩子太小就需要你来耐心细致地教。
建议一:做个“懒”妈妈。就从整理自己的书包开始。刚开始要耐心细致地教他如何看课表,如何给书本分类,如何摆放,细致地回向有没有遗忘东西。习惯的养成要坚持13次以上才行。然后要狠下心来,即使孩子因忘带东西被老师批评也不要妥协,即使孩子哭着求你也要懒到底,否则将前功尽弃。
建议二:有一定的“教育机智”。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另一位家长则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2、有耐性
一位教育家做过一个实验:他和孩子在一个房间中玩,房间中放着一些孩子喜欢吃的糖果,还有一只铃,一会儿他对孩子说他有事要出去,如果孩子能够耐心地等他回来,可以得到一些好吃的糖果,如果等不及,可以按铃,他会马上回来,但只能吃一粒糖果。结果,有的孩子耐心地等了20分钟教育家才回来,有的孩子2、3分钟都等不及就按铃了,以后经过跟踪发现,有耐心等20分钟的孩子读书成绩都很好的,而那些等不及的孩子功课都比较差。可见,从小培养孩子克制、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三分钟耐性训练。
《威特教育》这本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在这里介绍给大家。皮奈特是一个缺乏耐性的孩子,他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整好是三分钟。皮奈特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皮奈特很高兴地答应了。
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但是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皮奈特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皮奈特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这里皮奈特的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耐性。
三分钟的时间,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而且还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当然,培养孩子的耐性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试了一两次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3、会与他人交往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学校是快乐的,特别是能多结交几个朋友。但有的家长又总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朋友玩,或受到别的同学的欺负,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会与人交往呢?
建议一: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乐观的孩子是比较受欢迎的。乐观来自良好的心态,父母在平时要教孩子每天面带微笑,出门之前打点好仪容仪表,带着愉快的心情上学校。这些都能帮助孩子自信地面对同学。告诉自己的孩子:在与同学交往中,要尽量少麻烦别人,多帮助别人。要学会平等地与人相处,不能要求别人听自己的,帮助自己做这做那,如果事事要顺自己的意其他的孩子是不会喜欢你的。
建议二: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技巧。
(1)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等,不对别人说粗话、做不礼貌的动作;
(2)孩子主动和同学打招呼问好,帮助可以打开友谊大门;
(3)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宽容同学的缺点和过错,不为区区小事而斤斤计较;
(4)与人交往要注重给予,而不凡事注重回报;
(5)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也不打听别人的秘密和隐私;
(6)真心诚意待人,讲信用,不欺骗说谎;
(7)不对自己的成绩得意忘形,要体谅他人的感情。
这些交往技巧能够帮助孩子与人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好感。
另外想提醒一点:有的家长喜欢教育孩子“在外可不能吃亏”,甚至只听孩子回家说被xx欺负了就气的自己去批评训斥那个孩子,甚至和对方家长产生矛盾,大打出手,这种不冷静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会让您自己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告诉老师解决。做父母的应该努力让孩子养成宽容大度的胸怀,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做,不仅会让他感到快乐,同时也给他更大的生活空间与成功的机遇。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1、专注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目前从一年级的课堂上来看,有的孩子上课听讲的专著程度几乎能达到40分钟,孩子上课的思维始终为着老师转。这样的学生只能占到一个班的10%。但有的孩子只能听10分钟,还不是连续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在写字做题时有的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地写,有的学生则常常不是东瞅西望,就是停笔发呆,快的孩子十分钟完成任务,慢的一个小时也不夸张,差异性较大。
建议一: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或做作业时,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建议二: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一点太重要了!现在很多家长包括中高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晚上写到9点、10点的现象十分头疼,不一定是老师留的作业多,主要是孩子养成了磨磨蹭蹭的坏习惯。因此一年级的孩子在起步阶段家长就一定要把握住,现在你用心培养孩子好习惯,将来你就会脱离陪写,陪读的苦海。现阶段家长应该陪写,但要讲究方法,现在的陪是为了将来的不陪。家长首先根据孩子的作业量和他商量完成的时间,要严格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地完成作业。读、写的作业可穿插着完成。如果孩子的作业量超过了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应该让孩子分割作业,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中途休息,长时间地让孩子做作业,甚至在孩子的旁边唠叨没完,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自然也不能集中。另外孩子在写作业时坚决杜绝他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又吃东西,一会又和父母讲话。如果你现在狠不下来心杜绝,将来有你愁的。
建议三: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很重要,如果孩子在上学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他以后的学习生涯会遇到很大困难。家长不能到学校的课堂上提示监督,那么就可以利用课外课来进行督促培养。我记得我女儿小时侯上英语课我整整陪了一年,别的家长陪读时是拿个小本在听课,在记笔记,课后进行辅导。我却什么也不干,专门看我女儿的听讲状态,看老师的问题提出后她是否能马上反映,是否能举手回答,别人回答后她是否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再回答。每次下课都要和她交流总结她这节课的收获和表现,表现好了鼓励表扬,不好就批评教育。从很小时候我就很注意培养她的有意注意,关注她的听讲状态,我认为孩子刚上课初期,学会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会学,会听课,这将是她一辈子受用的财富。
建议四: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较专业的注意力练习就是玩“圈字游戏”。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广度、稳定、分配和转移四个方面的品质。例如,在下面给出的数字中,把4后面第二个数字全部打圈。295413358778964312557968312549755123565为了提高孩子玩这种游戏的兴趣,父母也可以准备两张一样的图表,与孩子一起玩,并计时计分数,这样孩子就会比较喜欢玩这种游戏,注意力也就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读书复述、经常让孩子重复刚才妈妈说的话等等。
2、独立思考
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卡在母亲的手里,什么时间干什么,学什么,都是经过细细推敲,精打细算的,遇到问题一律妈妈来解决,时间长了,孩子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是最可怕的。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孩子学习有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二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只注意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因此出现了许多学习成绩较好,但思维能力较差的“高分低能”的孩子。可见,培养孩子广阔、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对开拓孩子的智慧极为重要。
建议一:家长不要做到有问必答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
建议二:让孩子自己来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同学有矛盾了,想当小干部啦,有不明白的地方想问老师啦等等,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要去替孩子解决,而是应当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分析、归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3、阅读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家长不要只看眼前孩子的成绩考了多少分,他学会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培养孩子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凡是优秀的学生,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优秀学生都有着共同的好习惯,那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读书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它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位名师说好“把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很难呢!”我们的孩子虽然是一年级,但现在开始,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共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一旦走进去了,你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断地前进。
建议一: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父母可以为孩子建立一个小书架,摆上孩子自己的图书,例如童话传说、儿童画报、名著等。一旦有了自己的书架,孩子就会愿意在自己的书架下停留更长的时间。能够拥有自己藏书的孩子在以后有可能成为一辈子热爱图书的人。
建议二:图画书,最好的阅读起点。图画书,又叫绘本,是以图画为主体,配合简单的文字,以精妙的图画来讲故事的一种形式。(小时候我们看过的小人书、连环画)。以前总认为绘本很幼稚,只是阅读的一个初级阶段,总是期待孩子能早日白纸黑字地阅读,似乎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鉴赏和思考。抱有这样想法的人那是因为还不够了解绘本,很多篇关于贫苦地区失学儿童状况的文字的报道,其冲击力,都赶不上苏明鹃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更让希望工程深入人心。图画书不仅能引领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增进想象力、体验空间表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孩子注意书中那些细微的、幽默的、有趣的细节变化,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思维,让孩子学会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价值。让我们的孩子(不管低龄和高龄的)都时常与图画书相伴,让他们从那些经典的图画书中汲取童心独有的快乐、温暖和创造力。
建议三: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分享书中的乐趣和收获是作为父母引领孩子走进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可以做:步骤一:介绍故事。讨论图书封面上的标题和图画。请孩子猜猜看故事是讲什么的。介绍文字作者和图画作者。步骤二:大声朗读故事。朗读要生动,对故事情节和语言表现出明显的兴奋。在适当和方便的地方,暂停一下,请孩子猜猜看后面会发生什么。问简短的问题,看孩子理解了多少,并激发其好奇心。步骤三:阶段小结?问问孩子故事的哪些部分是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问问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比如某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问问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比如他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换了他们,他们会怎样做。
建议四:持续默读持续默读应作为孩子每天在家必做的事情,它是培养孩子对阅读终身热爱的必要手段。每日设定15-20分钟,在这段时间让孩子放开手头上的任何事情,纯粹为了快乐去阅读,可以选择阅读图书或者杂志。在持续默读时间,家长自己也要来享受阅读,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单纯地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书中有乐趣。但是,如果在他们“真实的”世界里从未见到一个大人在读书,那会形成理解上的鸿沟。我们要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家长在持续默读时间是如何阅读而且如何享受的。15-20分钟的时间往往足以引起一个人对某一本书的兴趣,所以一旦持续默读时间结束后,孩子往往会迫不及待,一有机会就会把书找来读下去。
建议五: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每周应该带孩子去一趟,一次性不要买太多的书,低年级阶段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你买了你认为有价值的书而硬逼着孩子看的话,读书便成了一种负担,如果你的强迫使孩子丧失了读书的兴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千万不要这样做,要和孩子商量着来,用你的智慧去诱惑他,引导他。如果家长要逛街,你就可以把孩子放在书店或图书馆,告诉她一个小时后来接你。
建议六:读经典的书。随着孩子读书兴趣的增加,家长要引导孩子读经典的书。什么是儿童阅读的经典?就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当前,许多教育专家们都在积极倡导、推广儿童阅读这项事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家长考虑更多的也是学校,从而忽视了家长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良好的习惯是父母能够和应当给予孩子的最好、最重要的馈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要付出心力的,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也需要理智、意志和智慧。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政教处主任个人述职报告范文(精选五篇)
行政秘书的年度述职报告
新年联欢会领导讲话稿(精选五篇)
实用的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八篇
新年联欢会领导讲话稿(精选五篇)
学会感恩演讲稿
保护环境演讲稿
小学生春季开学安全教育讲话稿(精选五篇)
校园文化艺术节讲话稿范文(精选五篇)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数学老师讲话稿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学生毕业励志讲话稿范文
小学清明节扫墓讲话稿范文(通用六篇)
区委书记在创卫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稿
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评课稿
高三毕业典礼教师讲话稿
高一班主任工作会讲话稿
大学秋季运动会加油稿范文
学校运动会开幕领导讲话稿(精选五篇)
读书活动月启动仪式讲话稿三篇
欢迎新教师精彩讲话稿
高中二年级国旗下讲话稿——在过程中成长
校长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稿
小学生防溺水国旗下讲话稿范文(精选六篇)
领导在年会上的优秀讲话稿(通用11篇)
初中毕业班动员大会讲话稿范文(通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