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阅读答案汇总

刘莉莉老师

归雁阅读答案汇总

  篇一:归雁阅读答案

  [注]

  ①钱起:唐朝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此诗作于任中。

  ②潇湘:此处指湘江。

  ③二十五弦:指瑟,传说湘江女神湘灵善鼓瑟。《楚辞 远游》: 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等闲:随随便便,轻易。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诗人跟归雁这个南方来客的问答中,可以体察到诗人身羁北方而怀念南方家乡的感情。

  (2)拟人。诗歌把大雁 拟人化 ,全诗一问一答,就像是两位老朋友在聊天。首联是诗人对归雁的询问:南来的雁啊,你为何离开环境优美、水草丰富的潇湘而千里迢迢地飞回北方来呢?次联是代归雁回答:因为那里有湘灵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调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来。

  解析:诗歌假借诗人与雁的问答以披露春夜的某种感受,在婉转流利的形式中寄寓了深长的情思。在这里,诗人自己的旅愁和乡思是作诗的原动力,而南来的大雁,或与归雁有关的瑟曲则是使诗人获得灵感并使飘忽的灵感变得生动形象的契机。

  二:

  (1)联系诗句简答:诗人看见归雁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3分,不必细致区分 联想 想像 概念)诗人从归雁联想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1分),从湘江联想湘江女神并想像了她在月夜下鼓瑟(1分),由瑟声联想到凄凉哀怨的乡思,想像到大雁不忍再听下去,飞回北方(1分)。

  (2)(4分)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羁思难耐(1分),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的旅雁(1分),寄托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或思乡之情)(2分)。

  鉴赏:

  诗人客居在北方,看见大雁北返,触动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雁》诗。

  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这两句用的是倒置法。

  意思是说: 潇湘水清沙白,两岸长满青苔,水暖食足,风景幽美,大雁正好栖息,为什么要随随便便飞回来呢?

  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杜牧的《早雁》诗: 莫厌潇湘人少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末两句是诗人代雁作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声调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钱起考进士的中试诗题即为《湘灵鼓瑟》,结尾二句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就是描写湘灵鼓瑟的名句。这里诗人代大雁借用湘灵鼓瑟的事答道: 潇湘本是个好地方,但是湘水女神常在月下鼓瑟,瑟声幽怨,不胜其悲,所以才飞回来另找更好的栖息之所。

  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清远。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明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篇二:归雁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江行赠雁① 欧阳修云间征雁水间栖,缯缴方多羽翼微。岁晚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归雁 杜甫春来万时客,乱定几年归?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注】①此诗写于欧阳修被贬谪下夷陵的路上。缯(zēng)缴(zhuó):猎取飞鸟的射具。(1)两首诗都写到了雁,各自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分析。(4分)(2)两首诗借雁这个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作分析。(4分)14. (1)欧诗写了一只时刻有危险的远飞之征雁。“征”写大雁要飞得很远,辛苦劳累,“缯缴”表明雁经常受到射杀(或随时有危险)。(2分)杜诗写了高飞之归雁,“高高”表达雁的自由自在、畅通无阻。(2分)(2)欧诗明写征雁,暗写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被贬的孤寂心境与悲愤情怀。(2分)杜诗借雁北归反衬自己仍久留异乡、有家难归的伤感。(2分)

  篇三:归雁阅读答案

  ①钱起:唐朝吴兴(今属浙江)人,入仕后,一直在长安和京畿作官。此诗作于任中。

  ②潇湘:此处指湘江。

  ③等闲:随随便便,轻易。

  ④二十五弦:指瑟,传说湘江女神湘灵善鼓瑟。《楚辞 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翻译】:

  大雁啊,潇湘下游,水碧沙明,风景秀丽,食物丰美,你为什么随便离开这么好的地方,回到北方来呢?大雁回答:潇湘一带风景秀丽,食物丰美,本来是可以常住下去的。可是,湘灵在月夜鼓瑟,从那二十五弦上弹出的音调,实在太凄清、太哀怨了!我的感情,简直承受不住,只好飞回北方。

  【赏析】:

  诗人客居在北方,看见大雁北返,触动情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归雁》诗。

  大雁作为一种候鸟,每当春来,由南返北本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但诗人偏要发问:“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这两句用的是倒置法。

  意思是说:“潇湘水清沙白,两岸长满青苔,水暖食足,风景幽美,大雁正好栖息,为什么要随随便便飞回来呢?

  古人一般不大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认为它们飞到湖南衡阳县南的回雁峰,就不再南飞,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就向北返回。潇湘在洞庭湖南面,水暖食足,气候很好,古人认为是大雁过冬的好地方,所以诗人想象归雁是从潇湘飞来的。杜牧的《早雁》诗:“莫厌潇湘人少处,水多菰米岸莓苔。”说的也是这样的意思。

  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末两句是诗人代雁作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这两句化用了湘灵鼓瑟的传说。古传湘水女神善鼓瑟,瑟本来有五十弦,因女神弹得凄怨,上帝令改为二十五弦。钱起考进士的中试诗题即为《湘灵鼓瑟》,结尾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就是湘灵鼓瑟的名句。这里诗人代大雁借用湘灵鼓瑟的事答道:“ 潇湘本是个好地方,但是湘水女神常在月下鼓瑟,瑟声幽怨,不胜其悲,所以才飞回来另找更好的栖息之所。

  诗中的潇湘夜景和瑟声虽都是想象之词,但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却把雁写成了通晓音乐和富于情感的生灵了。

  这首诗想象丰富,意境清远。表面上写大雁,实际上是写诗人在春夜的`感受。诗中没有明说这种感受是什么?正因为没有明白说出,才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阅读训练〕:

  1.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说明。

  3.联系诗句简答:诗人看见归雁产生了哪些想象和联想?(3分)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从诗人跟归雁这个南方来客的问答中,可以体察到诗人身羁北方而怀念南方家乡的感情。

  2.拟人。诗歌把大雁“拟人化”,全诗一问一答,就像是两位老朋友在聊天。首联是诗人对归雁的询问:南来的雁啊,你为何离开环境优美、水草丰富的潇湘而千里迢迢地飞回北方来呢?次联是代归雁回答:因为那里有湘灵在夜月下鼓瑟,我禁不住那曲调的清冷悲怨,所以才折返回来。

  解析:诗歌假借诗人与雁的问答以披露春夜的某种感受,在婉转流利的形式中寄寓了深长的情思。在这里,诗人自己的旅愁和乡思是作诗的原动力,而南来的大雁,或与归雁有关的瑟曲则是使诗人获得灵感并使飘忽的灵感变得生动形象的契机。

  3.(3分,不必细致区分“联想”“”概念)诗人从归雁联想了它们归来前的栖息地环境优美、水草丰盛的湘江(1分),从湘江联想湘江女神并了她在月夜下鼓瑟(1分),由瑟声联想到凄凉哀怨的乡思,想像到大雁不忍再听下去,飞回北方(1分)。

  4.(4分)诗人借写充满客愁、羁思难耐(1分),而毅然离开优美富足的湘江,向北方飞回的旅雁(1分),寄托了宦游他乡的羁旅之思(或思乡之情)(2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