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和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组是
[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B.好读书,不求甚解 辙生好为文(《上枢密韩太尉书》)
C.便欣然忘食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
D.因以为号焉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E.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宠辱偕忘(《岳阳楼记》)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译文: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3.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答:
4.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
参考答案:
1.BE
2.(1)(他)去喝酒,总是把酒喝完,希望一醉方休。(造:到……去;期:期望、希望)
(2)不因贫贱而忧愁,不为追求富贵到处奔走钻营。(戚戚:愁苦的样子;汲汲:急切追求的样子)
3.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安乐,恬淡自足。
4.赞成:爱好读书,重在领悟文章精神实质。不赞成:应根据文章内容精读与粗读结合。(结合自己读
书习惯,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句子翻译。(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小题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翻译】
【小题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翻译】
答案
【小题1】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小题2】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解析试题分析:“每”是“常常”的意思,“会意”是“领会意思”的意思,“便”是“就”的意思,“欣”是“高兴”的意思,“然”是“----的样子”;“萧然”是“简陋、空荡”的意思,“蔽”是“遮蔽”的意思;翻译这两句话时,除了这几个关键字以外,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完整与流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__________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期:__________
⑶箪瓢屡空,晏如也 晏如:__________
⑷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萧然:__________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⑴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____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⑵往,到;希望、愿望。⑶安然自若的样子。⑷冷冷清清的样子。
2、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不为五斗米折腰
3、⑴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⑵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求甚解
5、不汲汲于富贵。
6、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记叙 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18—20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遂许先帝以驱驰B.便欣然忘食食不饱,力不足C.期在必醉度已失期 D.以乐其志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其实是自传。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作者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小题3】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酷爱读书,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
一、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D.葛天氏之民欤?
(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5分)
5、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处所(2)到,目(3)同类,辈
2、(1)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3、B
4、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5、喜欢。因为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人。
不喜欢。虽然五柳先生对当时混乱、丑恶的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但他却选择了逃避,借酒消愁,安于现状。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文后各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4分)
(1)亦不详其姓字(详细)(2)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3)期在必醉(期望)(4)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参考答案」
1、(1)清楚(2)体会、领会(3)期望(4)辈、同类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粗词的意思。
(1)造饮辄尽__________________
(2)衔觞赋诗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赞美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往,到(2)酒杯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安贫乐道
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5.淡泊名利,洁身自好。
五柳先生传
[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参考答案]
1.①好:爱好。(1分)②或:有的人
2.C(A介词,因为。B连词,表示目的。C 介词,用,D介词,凭借)
3.①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②房屋简陋,里面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4.“不慕荣利”,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之义。(4分)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
②或置酒招之( )
③曾不吝情去留( )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小题3:文章刻画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就 期望 ②有时 ③舍不得
小题1: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小题1: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小题1:悠闲自适、安贫乐道、志趣高洁的隐士形象。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句意完整,意思正确,语句通顺,特别是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句意完整,意思正确,语句通顺,特别是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1:要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具体事件,事件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正面描写,有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分析侧面描写,通过写他人或他物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文中加粗词语。
(1)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 每有会意 目似暝,意暇甚
② 造饮辄尽 饮少辄醉
③ 寻向所志 颇示己志
④ 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近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可见他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往、到(2)辈、同类
2.②
3.(1)喜欢读书,不过分追求字词解释,每当有所领会,就开心得忘了吃饭。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读书、饮酒、写文章;是个淡泊名利、率直放达、安贫乐道的人。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乙文】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①吕祖,吕祖乃吕洞宾②也,相传为道教之祖也。吕祖感其诚,一日忽降至其家,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③。俄顷,粲然④化为黄金,曰:“汝欲之乎?”其人再拜曰:“不欲也。”吕祖大喜,谓:“子诚能如此,无私心也,可授以大道。”其人曰:“不然,吾欲汝之指头也。”吕祖倏⑤而不见。
【注释】①虔奉:虔诚地供奉。②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过海的神仙之一。③磐石:大石头。④粲然:鲜明的样子。⑤倏:极快地,忽然。
1.下列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
B.期在必醉/陈太丘与友期
C.吕祖倏而不见/倏尔黄烟四起
D.子诚能如此/此诚不可与争也
2.翻译下列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其家徒四壁,不胜悯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甲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五柳先生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乙文中吕祖先说“可授以大道”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后“吕祖倏而不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请简要比较甲文的五柳先生和乙文的贫苦者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1)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2)看见他家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贫乐道;觉得那个人无私心;厌恶那个人贪心不足。
4.相同:都很贫穷。不同:五柳先生只求喝酒并不贪心,是安贫乐道的隐士,因而受人尊敬。乙文中的贫苦者贫苦者则因贪心不足而未果。(意对即可)
【甲文】秦王拂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小题1:解释加线的字。(2分)
(1)休祲降于天( ) (2)环堵萧然( )
小题2:下列加线词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安陵君其许寡人
B.安陵君其许寡人亲旧知其如此
C.黔娄之妻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D.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不汲汲于富贵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小题4:从表达方式来看,甲文主要采用 来塑造人物形象;乙文则于平淡、客观的 之中表现人物。(2分)
小题5:“士”是战国时期一个特殊的阶层,唐睢可谓是“士”的杰出代表,陶渊明则是东晋知名隐士,这两位的行事作风你更欣赏谁?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吉凶的征兆。 (2)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2分)
小题2: C (2分)
小题3: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共2分)
小题4:对话描写叙述( 每空1分,共2分)
小题5:略
小题1:试题分析:“休祲”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吉凶的征兆”;“肃然”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极度贫困”,不能理解为“萧条冷落的样子”。
小题2:试题分析:A、什么 答应。B、表强调 代词。C、的 的。D、到对于。
小题3:试题分析:“色”是“脸色”的意思,“谢”是“道歉”的意思。除了这两个关键字,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完整性与流畅性。
小题4:试题分析: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甲文采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乙文采用记叙塑造人物形象。
小题5:试题分析:对于唐雎和陶渊明这两个人物,都有值得人欣赏的地方,如果选择欣赏唐雎,可以这样来说明理由。示例:我更欣赏唐雎,因为他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以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________ ⑵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原文回答。(6分)
赞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小题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爱好 到
【小题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小题3】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
【小题4】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这两句的意思是,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嗜:爱好,造:前往。
考点:文言字词解释
点评:本题不难,字词简单,容易解释。学习古文,要了解古文一字一词,一词多义的特点,理解文意要字字落实,识记字词,要举一反三。
【小题2】
试题分析:戚戚:担忧;汲汲:热衷;于:因。本句是倒装句,应该是不于贫贱戚戚 不于富贵汲汲,翻译时要注意。
考点:文言句子翻译
点评:本题不难,两句好翻译。翻译句子,要注意三点,词义,句式,语气,词义要准确,注意古今义的变化,句式要调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语气要译出,要符合句子表达的情感。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好了第二题的句子,第三题的第一空就清楚了。抓住思想性格居室的简陋中心词在文中找对应的文字信息。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容易,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理解文章中的一些问题,首先可直接在文章的文字中寻找答案,有明确的文字信息直接摘引作答,其次根据作者的叙述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说明。
【小题4】
试题分析:抓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句中会意和欣然两词理解,会意是读书的方法,欣然是读书的目的,从此即可理解不求甚解。
考点:文意理解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短小,问题简单,易于分析理解。理解此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文字,理解文章内容,找到关键的句子,领会其义,受之启发。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一)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
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
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颜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二)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
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②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③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④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集》
注释:没没墨墨①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啜②:饮,喝;③仄径:狭窄的小路;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20.选文(一)中最能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文(二)描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亦不详其姓字 详:_________ ②每有会意 会意_________
③绝不知乐在何处 绝:_________ ④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慰:______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3分)
参考答案:
20.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
21.答案:①详细地知道②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③断然,绝对(根本)④宽慰
22.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②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
23.答案举例:①都具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居所简陋,一个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一个是三间茅屋,但他们一个晏如也,一个绝不知乐在何处。
②在文中,他们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欣喜之情,说明了他们都具有远离官场污浊,甘于退守清贫的超凡脱俗的思想品格。等等。
参考译文:三间茅屋,十里春风,从窗里遥望山上幽竹,因此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劳苦之人,忽然有10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没有那些俗气的客人,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于是内心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颇示( )己志
③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 ④有亭翼然( )临于泉上者
9.翻译句子。(4分)
①因以为号焉。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10.两文分别写五柳先生和醉翁的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8. 答案:①往,到;②显示,显露;③从;④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评分:答对一个词语解释得1分,共4分。
9. 答案:①就以此为号;②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号叫醉翁
评分:翻译准确一句得2分,共4分。
10. 答案:(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醉翁)借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评分:答出一点得2分,共4分。
《五柳先生传》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阅读题目: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造饮辄尽(造)-----
(2)衔觞赋诗(觞)-----
2、用现代文解释下面的句子。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些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
1.造饮辄尽(造)-----往,到
衔觞赋诗(觞)-----古代酒器,酒杯
2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3、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不求甚解”一词原意为不过分地在字句上下工夫,追求心领神会,是褒义词,现在的理解是发生了转变。并且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是在读书时只体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
关于《五柳先生传》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学习和理解《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文言文成绩越来越优秀!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优美的妇女节微信祝福语17句
很不错的句子
不责僮婢阅读答案
祝妇女节快乐的QQ祝福语27句
不责僮婢阅读答案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会唱歌的火炉阅读答案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宋史·杨业传原文及翻译
说话要文明阅读答案
“王镇之,字伯重,琅邪临沂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喜获破译阅读答案三篇
乡间学校的敲钟人阅读答案
一碗混沌阅读答案
暖阅读答案
蔡邕听琴阅读答案
韩非子说难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陈遘,字亨伯,登进士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