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阅读题
14.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15.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6.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17.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参考答案:
14.答案:
①卒章显志,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
②语言为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
①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
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
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评分:只答出不能删掉不得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
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
②表面上是强调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子,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意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子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子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子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子的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涵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子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子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日‘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1、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2、(1)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2)表面上是强调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
3、①卒章显志,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②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4、①全文以酱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
(意思对即可)
苦瓜
盛夏,是瓜熟蒂落的时节。
巴掌大的菜园里,荟萃着各种各样的瓜,像一个小小的瓜展。东角一蓬南瓜,微如乒乓,大如皮球;南侧一树冬瓜,风铃似的摇出一串灰绿灰绿的“丁当”;西面一地西瓜,淘气地东躲一个,西藏一个;北边是一架丝瓜,顽皮地荡着秋千。胖的丰腴,瘦的'窈窕,个个都是那么招人怜爱。
苦瓜也不甘寂寞.先是藤一树蔓一树的,畏畏缩缩地绽出星星点点卑怯的小花。指甲大的小黄花朵儿,一点儿也不漂亮,更不敢招摇,连蜜蜂蝴蝶也难得光顾,花开得委屈也开得哀怨。
种瓜之初,本没计划种苦瓜。同院的人多出一棵苦瓜苗,给我,我就在瓜园里随便把它按到泥土里。
我对苦瓜素无好感。记得小时候,一个比我大的伙伴耍弄我。在我饥饿难耐时,递给我一只苦瓜,说这瓜好吃,我信以为真,一口咬下去,方知受骗。幼时得来的教训,想忘也忘不掉。
这棵苦瓜苗就像一个弃儿,自生自长,蔫蔫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然而,它却努力地活了下来,也渐渐的长大。它似乎充满敌意,一天比一天不规矩,或绕着南瓜藤胡搅,或在冬瓜架上蛮缠.我不得不把它绑在一根棍子上,约束它的行为。
它安分了。花默默地开,又默默地谢,结出了一个个浸透着苦水的瓜来。 它实在太丑了,浑身疙疙瘩瘩的,像一张布满豆疤或是烫伤的脸,使人难以面对。苦瓜成熟了,扔了可惜;送人吧,实在又怕没人要。我左右为难。后来听人说,苦瓜解热。
我将信将疑,照着别人教的办法,做了一盘苦瓜菜。心想,大不了扔掉,也就浪费点油盐耽误点功夫。
夹一条丢进嘴里,入口微苦,却也还能下咽,胆子也就壮起来.再吃,苦味趋淡,香味渐生,还隐含着那么点儿特别的味儿,那是吃其他瓜所不曾有的全新感觉。吃过之后,还真感到心热散去,清凉滋体。
从那以后,我对苦瓜渐渐产生了好感.再吃,就不仅不觉其苦,反而觉得惟有这苦,才独特,才有性格,才刺激。品其苦,才能得其香,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才能领略到它的无穷韵味。
苦瓜,其实是很具内涵的。难怪达尔文说:“自然一有机会就会撒谎的。”认识自然如此,那么,认识人,认识社会呢?
闻其名而思避之,观其容而心恶之,这如同以名取人,以貌取人,以成见取人。不单势利,实则浅薄。
1.根据全文,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苦瓜”的特点。(4分) 2.下列两个例句描写形象、生动,请进行具体赏析。(6分)
①东角一蓬南瓜,微如乒乓,大如皮球;南侧一树冬瓜,风铃似的摇出一串灰绿灰绿的 “丁当”;西面一地西瓜,淘气地东躲一个,西藏一个;北边是一架丝瓜,顽皮地荡着秋千。胖的丰腴,瘦的窈窕,个个都是那么招人怜爱。
②这棵苦瓜苗就像一个弃儿,自生自长,蔫蔫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然而,它却努
力地活了下来,也渐渐的长大。它似乎充满敌意,一天比一天不规矩,或绕着南瓜藤
胡搅,或在冬瓜架上蛮缠。
3.文中第5自然段是一个插叙,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4.为什么说“苦瓜,其实是很具内涵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答案:
1.外形丑,生命力强,昧苦,可清热滋体。(4分)
2.①文章通过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用乒乓、皮球、风铃以及淘气、顽皮、秋千 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各种瓜果的形状、颜色、状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②用弃儿、不规矩、胡搅、蛮缠等写出了苦瓜的顽强生命力。(6分)
3.欲扬先抑,既交待了自己不喜欢苦瓜的原因,又反衬了苦瓜不一般的内涵和性格。(3分) 4.苦瓜使人感受到了苦尽甘来、先苦后甜的过程,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以名取人,
以貌取人,以成见取人。(3分)
苦瓜
周伟
⑴阳光下的奶奶,总是一脸阳光地坐在禾坪上,看着她那禾坪前的瓜蔓引蛇一般爬上瓜架,攀绕,慢慢地绿了一片,然后,一朵小黄花开了,又一朵小黄花开了。
⑵不几天,那一朵朵好看的小黄花,一朵一朵地不见了。我找来找去,只见瓜架下凭空多了好多长长短短的青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一律悬挂,如漫天挂满了纺锤和棒槌。
⑶我在瓜架下走来走去,或看或摸,或量长短,或比画大小,或做上记号。忽然,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便向阳光下定坐着的奶奶着急地问:“奶奶,你看你看,为什么它一出生就满脸皱纹,疙里疙瘩?”
⑷奶奶呢?她也只是笑,边笑边摸那瓜,一遍又一遍。布满皱纹的瓜,竟在奶奶的手上很滑润,有光泽,好听话。
⑸我从奶奶手上把瓜拿了过来,说,它肯定委屈。准是那一朵小黄花早早地谢了,它心里烦啊苦啊!奶奶的笑僵了一下,我瞬即看见苦瓜的皱纹在她的脸上闪了一下。
⑹我的猜想不久便得到了证实。奶奶摘下那瓜做菜,一片刚夹到我的嘴里,我就嚷了起来:“苦,苦死了!”从此,我再也不肯吃苦瓜。
⑺后来有一回,奶奶拿一个红辣椒糖逼我就范。奶奶笑着看我,说:“多呷几片,然后,回味回味看。”奶奶手中的红辣椒糖在我眼前晃荡。我夹了一片又一片苦瓜,放在嘴里。我想那时我是闭了眼的。味还是苦。当苦味渐渐淡去时,一种微凉并略带甘甜的味儿便升到了舌尖、口腔,随后就觉得清爽、痛快和惬意。肉厚脆甜,味道清香绵长。奶奶说,别看它有些苦,能除邪热,解劳乏。我并不管奶奶说的,只是想着,这瓜,以苦味得名,能食能医,只是苦了它自己。
⑻奶奶对苦瓜情有独钟,变着法儿给我烹调苦瓜:素炒如青菜,油煎如荤菜,还可熬成苦瓜瘦肉汤,鸡蛋炒苦瓜……最妙的要数苦瓜肉丸,将苦瓜切成一寸长的筒块,挖去瓜瓤,放入沸水中用旺火煮至半生时捞出沥干水分;再将瘦肉剁烂,加入葱花、盐,掺入薯粉,拌和作馅;把粉团肉馅塞入空心的苦瓜筒块中,再入油锅煎,待筒块两面的粉团肉馅略呈黄色时,掺入汤、姜、大蒜头一并煮熟,起锅前放盐与味精。苦瓜清凉,瘦肉鲜甜,色香味美。
⑼此后,我更是日日都要去瓜架下看那些宝贝疙瘩了。奶奶依旧天天坐在阳光下的禾坪上。瓜架下的瓜一日日变大,青皮愈来愈黄了。
⑽有一天,我看见了一条瓜裂开了很大的口,露出了里面的红瓤。我马上摘下,立马送到奶奶的面前。奶奶随着裂口把瓜完全撕开,露出更多更漂亮的红瓤里子。奶奶撕了一块红瓤放到我的嘴里,笑着看我,说:“你尝尝看。”我不敢大嚼,只是用舌头舔了一下,竟然,很甜!
⑾我不禁替这瓜感叹:想不到,它在最后竟是以爆炸自己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鲜艳和甘甜!
⑿我发觉自己在太阳光下迅速地成长,当然这成长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在味道上的成长。我对味道愈来愈有感觉、经验了。
⒀比如对苦瓜,我就慢慢体味出苦味之后,着实可去烦消渴通便,清心明目益气。更有感动处,苦瓜是苦的,情爱是苦的,人生是苦的,真正体味出,总会苦尽甘来。
⒁许多年后,奶奶葬在了她的苦瓜架旁,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在那天,我才完完全全地知道奶奶是个苦了一辈子的人。她儿时父母早亡,8岁起给人做丫鬟帮工,后来嫁给地主做小老婆……
⒂在大伙的印象中,奶奶总是坐在屋前的禾坪上,一脸阳光地招呼着来来往往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搬个凳子,要你坐;端杯茶水,要你喝。带个东西捎个口信,她都代劳,且负责得很,从不出错。下雨天,她要借把雨伞给你;炎炎夏日,她要借顶草帽或斗笠给你,随你什么时候来还。碰上吃饭的时候,算你有口福,一定邀你入席。缺个油盐酱醋茶,娃儿读书还差几个学费钱,大多都找奶奶借……仿佛奶奶总是一个有说有笑的“观世音菩萨”,带给别人的尽是欢乐和甘甜。
⒃那天我回到了老家,走在苦瓜架下,我看见一朵小黄花开了。
⒄离开苦瓜架旁,我好像忽然听到一句:天燥热,来碗苦瓜拌稀饭!这是奶奶的声音,好亲切好温馨。
16.通读全文,请试着在“奶奶”的前面添加几个词语,体现出奶奶的性格。(2分)
17.文章的题目是“苦瓜”,请分析作者以“苦瓜”为题的意图有哪些?(3分)
18.文章第⒂自然段在叙述的顺序上是插叙,请分析这些插叙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19.文章第⑹自然段写到:“‘苦,苦死了!’从此,我再也不肯吃苦瓜。”文章第⑼自然段又写到:此后,我更是日日都要去瓜架下看那些宝贝疙瘩了。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
20.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写苦瓜实际上就是写奶奶。请说说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6.答案示例:慈祥、慈爱、苦命、仁爱等。
评分:本题2分,答出一个方面得1分,符合文意即可。
17.答案:苦瓜起到线索作用;同时苦瓜也是奶奶命运的象征;苦瓜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苦,才会享受到甘甜。
评分:本题共3分,每点1分。
18.答案:通过别人的印象,刻画了奶奶总是一个有说有笑的“观世音菩萨”,带给别人的尽是欢乐和甘甜,奶奶博大的爱跃然纸上。
评分: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作者这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同时写出了我在奶奶的影响下逐渐改变了对苦瓜的认识。
评分:本题4分,每个要点2分。
20答案:文章借苦瓜苦中有甘的特点,赞美了奶奶在苦难的生活中仍然带给别人欢乐和甘甜,表达了对奶奶的深切怀念。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上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2.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①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4.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
1.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2.①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②表面上是强调常常吃到这道菜,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减退的亲情和母爱。
3.①卒章显志,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②语言为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4.①全文以苦瓜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与怀念。
语文阅读理解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流泪的苦瓜的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①泥土是有一点脾气的,这是苦瓜告诉我们的。苦瓜曾经有一个动听的名字:锦荔枝。望文生义,苦瓜的容貌、滋味应该与荔枝相差不远,但天妒红颜,泥土公公在苦瓜地里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噩梦,就发脾气,让锦荔枝变成了苦瓜。苦瓜流泪了为命运的不测。
②同是攀缘性蔬菜,苦瓜也像南瓜和丝瓜那样爬藤开花,但苦瓜开的是什么花呀!淡黄色的花朵很小,在阳光下极易被忽视,花瓣张牙舞爪呈锐角型,还散发出一股黏腥的气味。不艳丽不芬芳的苦瓜花,连蝴蝶、蜜蜂都不愿光顾。看到南瓜、丝瓜的藤蔓下一片热闹的嗡嗡声,苦瓜流泪了为不公平的待遇。
③长大成熟的苦瓜满怀热情走进菜市场,不幸的是,它再一次遭遇冷眼:对习惯了甜蜜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他们不喜欢苦瓜。喜庆宴席上,苦瓜是不能上桌的大吉大利的好日子,来一盘苦味岂不是很扫兴?苦瓜悲愤难抑:我身体里维生素含量丰富,虽味苦但性寒,能消暑去热气。但人们听不进苦瓜的争辩,苦瓜潸然泪下餐桌之大,为什么容不下一个诚实的苦瓜!
④苦瓜入馔,可以炒肉丝,焖火腿,但苦瓜很少直接下锅,要么先在开水里滚一道,要么用盐腌上片刻。被扼杀生机的苦瓜再一次伤心落泪它是多么渴望在油锅沸腾的瞬间辉煌一次啊!
⑤从幼年到少年,从青年到老年,苦瓜一直在流泪;它的表皮斑驳凹凸,布满颗粒,那是一滴滴泪水凝固而成的。哭到最后,苦瓜的颜色由青转黄再转红,身体如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味道也变得格外甘美苦瓜用它生命中最后一滴泪水来证明自己是美丽的、甘甜的、鲜艳的!
⑥回望人生,其实就像一个苦瓜,很多人都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人生尚如此,为什么不能对苦瓜宽容一些呢?
⑦但愿苦瓜不再流泪。
1、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阅读全文后回答:
⑴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第②段的写法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体会,也用比喻的手法来写一句话。
回望人生,其实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苦瓜流泪。
⑵回望人生,其实就像一只苦瓜,很多人是先苦后甜,生命的色彩在暮年灿烂。
2、衬托(对比),用番瓜和丝瓜衬托出苦瓜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3、苦瓜最后的流泪成就了它的辉煌。
4、示例:一次旅行,只有经过艰苦的跋涉,才能看到远方最美的风景。
(意思对即可,答案不唯一)
苦瓜况味
①不知何时起,城里的人一到周末便往郊外跑,吃一顿刚采回的蔬菜、池塘里的清水鱼。若是到立夏,农家小院里、地坝边、菜地里,几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篱笆,绿油油地挂满了瓜果。除丝瓜、黄瓜外,不时会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篱笆墙的绿荫里。
②那苦瓜,翠翠的,沾着露水,泛着绿光,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从藤上摘下几根鲜嫩的苦瓜,腌上一盘,夹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夹着一丝甘甜、一缕清香,回味无穷。
③记得这苦瓜并非本地的农作物,它应属于亚洲热带地区的植物,算是“外来菜”。农村的孩子,总是喜欢吃甜的,山里的刺果、桑葚、地菇,特别是甘蔗,甜得让人馋嘴。所以,读中学前都没有吃过苦瓜,后来,村子里的青壮年陆续到广东去打工,挣了钱,逐渐富起来,从外地带回一沓沓钞票,也带回苦瓜的种子,洒在房前屋后的菜地上,寒去暑来,苦瓜也就像那“知青”,落地农村了。
④苦瓜成熟的季节,和朋友一起去喝夜酒,要么我请客,要么朋友请客,总是离不开一个菜——凉拌苦瓜,并且要特别给老板交代:“一定要生拌,不能焯水哈,整麻辣点!”凉拌苦瓜,要鲜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现腌现吃,太熟不行,味浅不行,还得配上一盘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面、味精、盐巴等味料配制的“干麻辣”,吃上一盘再一盘,让人大快朵颐。
⑤有几家夜市很有名气,例如川江号子、田三嫂、藩寻味、泉潭屿、鱼老大、何大姐……这些夜市或在滨江路,或在闹市区,或在广场旁,或在路边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凉拌菜出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细嫩的烤鱼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鲜的生啤酒出名,各有一群粉丝,各有独特的味道。夜幕降临,新月初升,这些夜市已是人头汹涌,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此起彼落,不亦乐乎。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夜的喧嚣才得以宁静。
⑥城小,时间一长,这些店老板见到我,就知道我喜欢点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板就会给拌菜的服务员吼两声:“生拌,不焯水,麻辣味!”我会心一笑,感受着小城人那少有的默契和温馨。于是开心地喝起酒来,偶尔也是折腾到凌晨,其他的顾客都已散去,酒瘾未尽的朋友喊一声再开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⑦那一刻,我感受那老板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为生,解人之馋,那么苦,那么累,仍满脸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给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或清炒鸡蛋,或爆炒肉丝,或炖排骨,不论与什么食材同炒同煮,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真是“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实。其实,生活中有着苦瓜情怀的人很多,我曾阅读肖复兴的散文《苦瓜》,当读到“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里总是一阵酸楚。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
⑧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见一个挑着篮子卖菜的婆婆,她佝偻着身子,蹒跚地走着,篮里还有几个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已蔫了,我叫住老人,买下了剩余的苦瓜。有一根很老了,一半已褪成红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来,来年春天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说不定会吃上自己种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开苦瓜,里面露出殷红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惊奇,捏几颗放进嘴里,抿了抿,舌尖一丝淡淡的酸甜。看来,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却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
⑨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选自《散文选刊》原创版,有删改)
19.简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①但它不像丝瓜那样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许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癞蛤蟆其貌不扬。
②坐在板凳上不住耷头打瞌睡的老板倏地跑过来,笑眯眯地询问:“老师,还要点儿啥子?”
21.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怕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了”?请简要分析。(4分)
22.本文标题为“苦瓜的况味”,从文中你读出了哪些“况味”,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一谈。(6分)
参考答案
19【答案】(4分)承接上文“喝夜酒”,描写出各家夜市的特色和热闹红火,(2分)反衬出夜市老板经营的用心和辛苦劳累,为下文写夜市老板的苦瓜情怀做铺垫。(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时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思考。文章第五段从内容上看,写了各个夜市的特色和夜市的热闹景象,足见夜市老板经营用心;而且说“热闹到凌晨一两点方才打烊收摊”,足见夜市老板的辛苦。从结构上看,本题所考查段落在文章中间,结构上的作用一般为承上启下,从上文看,作者写自己有与朋友“喝夜酒”习惯,接下来写夜市的情景,顺理成章;而夜市老板的辛苦也为后文揭示夜市老板的“苦瓜情怀”做了铺垫。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答案】(4分)①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苦瓜外表的丑陋,反衬了下文苦瓜味道的清香甘甜回味无穷。(2分)
②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板的劳累、辛苦和服务周到、热情。(2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鉴赏。解答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表现了什么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等。句①从手法上看“不像丝瓜那样光滑”把苦瓜与丝瓜进行对比,“像癞蛤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苦瓜外表的样子丑陋,联系下文可知,反衬了苦瓜的味道。句②“打瞌睡……笑眯眯”运用了神态描写,“耷头……倏地跑过来”运用了动作描写,“老师,还要点儿啥子”属于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老板已然很累,但面对顾客的要求仍然有求必应。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答案】(4分)苦瓜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1分)母亲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孩子和家人,为了他们,母亲独自承担了生活中所有的苦,而从不言苦,“自苦不以苦人”,所以作者说母亲是人世间最苦最苦的“瓜”。(3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要找出母亲和苦瓜的相似之处,从文中来看,作者说苦瓜“以己之躯,为人之餐,……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引用肖复兴散文《苦瓜》当中的句子“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借以表现出母亲一生劳碌,为孩子,为家人终年辛苦,两相比较即可得出本题的答案。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22【答案】(6分)①应学习苦瓜,快速适应环境,落地生根。苦瓜本是“外来菜”,但适应性强,能够很快在陌生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结果。
②应学习苦瓜注重内在,努力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苦瓜虽外表丑陋,但味道苦中有甘甜,清香而令人回味。
③学会奉献,做一个有苦瓜情怀的人。苦瓜以己之躯总是独揽苦味,不传己苦与他物,自苦不以苦人,做人也应如此。
④谦逊、豁达,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苦瓜一生清苦,貌癞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静静地咀嚼苦的寂寞,最终以苦留香,瓜熟蒂落,苦尽甘来。
(每点2分,总述1分,分析1分,答出三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探究题,从文章标题入手考查对文章主旨及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解答时需通读全文,仔细分析文中写了苦瓜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现实相结合可以对照人的哪些特点,然后再总结,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文中第二段写苦瓜貌丑而味道令人回味,可总结出人应注重的“内在美”;第三段写苦瓜是“外来菜”,可总结出人应学会适应环境;第七段写到了“苦瓜情怀”,可总结出人应有“苦瓜情怀”;第八段写到了苦瓜“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尽甘来时”,可总结出人应耐得住寂寞等。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吃苦瓜
近年来,北京出现了苦瓜热.我也随波逐流地吃了起来.随波逐流就是夹在人流当中往前走,只顾踩着前面行人的脚步走.至于我是怎么挤进这人流的,回想起来有点茫然了.不过我还记得我是60年代开始吃苦瓜的,那时候除了广东之外,北京很少有人吃这东西.过去在上海几十年,我也没有吃过它.谁知无心邂逅,一见倾心,竟然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吃苦瓜的人多起来了,南方人、北方人都爱吃,菜摊上供应也多了,也不见有人再惊奇地问:这玩意儿怎么吃法?再到后来,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只得到大小菜场、自由市场去殷勤寻访.
苦瓜本身即兼备色、香、味三大特点,有的蔬菜要经过烹调加工之后,才能三美俱全,苦瓜淡淡的、青绿的颜色,珠圆玉润,光泽四照,叫人回想起章回小说中描写的川着月白夏布褂子的少男少女.它有一股清香,刚上市的嫩黄瓜也散发出一种清香,不过一经炒熟就失去了八九成,而苦瓜虽然经翻炒却依然留芳人间.色香味三者之中,我最为心折的是它的味淡淡的苦涩味.再下锅前,钠盐稍腌一下,用清水漂一下,可去掉一点苦涩;不过,如果弄得毫无苦涩味了,也就大煞风景乐,用一句话来说叫做买椟还珠.
人们常爱吃点苦涩的东西当然不是每个人.苦味往往带涩,茶叶、百合、茨茹、橄榄等物皆是,更不用说咖啡了.这些食物的苦涩味各不相同,而苦瓜的苦涩味入口清脆、爽口,食后去火清心.过去有人形容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平伯、废名一派涩如青果.后来有不少人写文章说读某人文如嚼橄榄之类,但罕见有人用苦瓜味来形容文笔,未免冷落了苦瓜.
吃着吃着苦瓜,不知怎的想起了人生的苦涩味.人有顺境,也有逆境.处于逆境,难免遭到白眼、冷落、奚落、揶揄这是的况味也是苦涩的.这种苦涩当然不若苦瓜爽口,却像不慎咬了一口生柿子,满嘴苦涩,欲吐不能,叫苦不迭,无非徒伤腑,倒不如当作苦瓜一样默默吞下肚去.人生的苦涩味同苦瓜的苦涩味一样能清心去火.它令人思索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帆风顺时想不到、想不深的;令人认识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在欣欣向荣时时认识不到、认识不深的.含辛茹苦,痛定思痛,发奋砥砺,又会出现一个容光焕发的新起点.
苦瓜浑身是苦,只有鲜红成熟的瓤才是甜的,而且还真叫甜.成熟才甜,这话听来是常识,却颇有点哲学味道.
1、 第一段中写到苦瓜热,我也随波逐流的吃了起来,此句中的随波逐流是贬义褒用,意在突出我对吃苦瓜的_______;此段中,为了表达我的这种心境,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加以渲染,以突出苦瓜的受欢迎.
2、 第二段从正面描写苦瓜色香味的得天独厚,其色是_______;其香是_______;其味是_______.
3、 第三段用类比的写法,赞叹苦瓜的_______,由此联想到俞平伯先生的文章,其内在的相通之处是_______________.
4、 阅读第四段,为什么说人生的苦涩味同苦瓜的苦涩味一样能清心去火?
5、 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通过对吃苦瓜的内在意义的挖掘,对人生的_______和_______道出富有哲理的见解.
参考答案:
1、喜爱 无心邂逅、一见倾心、不解之缘
2、淡淡的、青绿的颜色 一股清香 淡淡的苦涩味
3、苦涩 给人的感觉都是涩涩的
4、因为它令人思索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帆风顺时想不到、想不深的;令人认识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在欣欣向荣时时认识不到、认识不深的.含辛茹苦,痛定思痛,发奋砥砺,又会出现一个容光焕发的新起点.
5、以小见大 顺境和逆境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记旧本韩文后的阅读答案总结
冯骥才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空白的同义词
雅思同义词阅读技巧
记旧本韩文后的阅读答案总结
冯骥才福字是最深切的春节符号阅读练习及答案
忆韦素园君阅读练习及答案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为泥土洗澡阅读答案参考
读书的本钱阅读答案
观雨阅读题附答案
真人熊十力现代文阅读答案
美丽诗经阅读题及答案
一箱葡萄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读书是风雅乐事阅读练习机参考答案
童趣沈复阅读答案
风把手艺刮进了天堂阅读答案
早发宜陵即事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