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和联想》阅读答案

张东东老师

  美感和联想

  朱光潜

  ①什么叫做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②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所以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听到声音知道说话的是谁,见到一个词知道它的意义,都是起于联想作用。联想是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如果没有它,知觉、记忆和想象都不能发生,因为它们都得根据过去的经验。

  ③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

  ④联想的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钟子期听伯牙弹琴时,惊叹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在他的某一部书里说过,有一次见过一位老修道妇,站在一幅耶稣临刑图面前合掌仰视,悠然神往。旁边人问她那幅画何如,她回答说:“美极了,你看上帝是多么仁慈,让自己的儿子去牺牲,来赎人类的罪孽!”

  ⑤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呢?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要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比如,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再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听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

  ⑥知道这番道理,我们就可以知道许多通常被认为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了。假如你是武昌人,你也许会特别欢喜崔颢的《黄鹤楼》诗;假如你是古董贩,你也许会特别欢喜敦煌石窟里面的壁画;假如你知道达·芬奇的声名大,你也许会特别欢喜他的《蒙娜·丽莎》。这都是自然的倾向,但是这都不是美感,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有删改)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牛希济词中,词句“记得绿罗裙”属于接近联想,“处处怜芳草”属于类似联想。

  B、意识在活动就是联想在进行,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所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起联想。

  C、如果没有联想,就无法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知觉、记忆和想象就都不能发生。

  D、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无意和飘忽不定的,但有时也可用意志勉强控制。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唤起乙联想的原因包括甲乙在性质上相类似和甲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两种。

  B、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都是因为事物本身美的本质能唤起欣赏者甜美的联想。

  C、联想会使心思由美感意象迁移到无关美感的事物上,使意象所引起的美感减少。

  D、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所以艺术创作离不开联想。

  17、联想所伴的快感和美感的区别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15、B(原文是“我们差不多时时刻刻都在起联想”)

  16、B(原文是“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没有提及事物本身的性质)

  17、①美感起于直觉;快感源于思考。②美感是聚焦于孤立的意象上产生;快感是由意象旁迁到无关美感的事物而产生。③美感是艺术本身价值的体现;快感是在艺术本身以外寻求价值。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