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青竹刻的阅读题以及答案

刘莉莉老师

留青竹刻的阅读题以及答案

  留青竹刻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善于用竹的民族之一。

  以竹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材,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鲁班削竹为雀,可见当时已有竹刻。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纯熟地使用了透雕和浮雕两种技法,这是现存最早的竹刻出土文物。竹刻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时间在明中期,至清代出现了翻簧竹刻和留青竹刻两种流派。前者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经煮、晒、压、胶,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刻纹饰;后者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青竹皮)作为雕刻图纹,然而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也称皮雕。

  留青竹刻所用竹材是按特定要求精选的毛竹,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竹青层变为淡淡的米黄色,洁净细腻,近似琥珀且比琥珀更雅致。竹肌贴近竹青的薄薄的一层则变成赭色,作为底色与米黄色的竹青相互映衬,和谐自然。竹肌历时越久颜色越深,图纹部分的竹青却淡雅如初,脂润如玉,越显古雅隽美。留青竹刻作品大都用宽3寸、长8寸的竹片刻制,称之为臂搁(原为习字搁臂之用,后为书案重要装饰),亦有直刻于竹制笔筒、扇骨上的。

  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需要精选竹材,竹刻材料选用竹龄3年左右的毛竹为佳,采集时间以严冬为上。竹材应表面光洁平整,无斑,节疤小,节距长,竹筒圆,一般选阴山背后的毛竹。毛竹粗大,竹筠厚实,所制器物既牢固又美丽大方。竹材易裂变、形变、霉变,常先以沸水煮泡,这样处理后的竹材表面青筠洁白如玉、色如凝脂。处理后的竹材应待其慢慢阴干、性能趋于稳定后方可使用。

  竹刻艺术是用刀的艺术。留青竹刻一般有如下步骤:一是整形。将竹材制成长方形的臂搁、各种形态的挂件及笔筒等各种形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二是描图。在书画稿的反面衬复写纸,用小号圆珠笔或铁笔将书画稿描印竹面。三是修改。揭去描好的稿纸,然后对照原图将复印稿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有书画能力者可直接在竹上作画。四是切边。切边的角度分垂直、倾斜、弧形切边等。采用何种切边法要依据书画的力度、气质而定,重则深,轻则浅,注意笔划的重叠、笔势的断续、笔意的连贯等。五是铲底。书法作品的铲底是在同一层面的铲刮,要求笔划的边缘流利、挺刮、清爽,底面留青均匀、平滑如镜,竹筋通直;绘画作品的铲底,则要根据笔墨的浓淡、深浅、虚实、层次来决定竹青的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如此,一件竹刻艺术品即顺利完成。

  留青竹刻是特有的一种雕刻艺术,它与玉石雕、象牙雕、米雕相比,具有简朴、品高、雅致的艺术特色。简朴主要指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竹材价廉易得,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可供采用。竹刻艺术品完成后不须敷色、上漆,有自然之趣。品高指竹刻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竹刻的.品高体现在竹刻技艺高超和创作的难度之高,《古玩指南》有竹刻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之说。雅致则指竹刻艺术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深爱文人雅士喜爱。竹刻发展史上常有文化修养较高的艺术家涉足,使竹刻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刻制,使竹刻艺术品的题材选择、情趣追求、刻制技法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

  阅读题:

  1、就本文来看,中华民族善于用竹创造艺术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2、一件上好的留青竹刻要经过哪些环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四字短语补写出来。(3分)

  ( )→( )→整形描图→( )→铲底完成。

  3、留青竹刻被誉为艺苑中的兰花、水仙,其气质、情趣自成一色,具体说说其中的原因。(3分)

  4、苏州以刺绣闻名,宜兴以紫砂著称。阅读下面材料,联系上文,说说你对常武地区创建特色文化的设想。(4分)

  明末清初,常州府江阴县人张西黄留青竹刻造诣颇深,人称留青圣手。至近现代,留青竹刻群体主要集中在常武地区,人称延陵派。

  武进以徐素白为代表的徐氏刻竹世家被称为留青竹刻第一家。武进鸣凰镇被誉为竹刻之乡。

  今日常武地区有留青竹刻群体数十人,徐氏竹刻专著四册已成为竹刻爱好者学习、临摹的主要蓝本。

  参考答案:

  1、历史悠久,工艺多样,做工精细,艺术价值高。3分,共四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意对即可。

  2、精选竹材、煮泡阴干、修改切边。3分,三点,每点1分,一、二点意对即可。

  3、材料和处理方法的朴素、简洁,艺术品有自然之趣;竹刻技艺高超,创作的难度高,艺术价值高于一般工艺品;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造。3分,三点,每点1分,意对即可。

  4、加大宣传常武地区留青竹刻的历史与文化;重视现有的竹刻艺术,扩大常武竹刻的知名度;引导更多的人参与、研究留青竹刻。4分,要根据材料和文章提出进一步发扬竹刻艺术的具体途径,一条途径2分,得满4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