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邻居泰戈尔阅读答案及原文赏析

刘莉莉老师

  美丽的邻居

  [印度]泰戈尔

  我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轻的寡妇,我对她怀有几分敬慕之情,至少我自己是这么想的。但这种真情,我对任何人也不曾流露过,就连我最知心的朋友奈宾也一无所知。我对能把这种真情深藏心底永保其完美而感到自豪。她像一朵美丽的花朵,过早地变成了落红。

  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诗歌来抒发感情的原因,可是我的拙笔却不肯亵渎我所崇拜的对象。

  凑巧的是,这个时候,我的朋友奈宾对诗也发生了兴趣。这个可怜的家伙以前从未写过诗,连韵脚和韵律都不懂,然而他却无法抑制这种突如其来的写诗的欲望。

  无奈他只好找我帮忙。他那些诗仍是那种永恒的主题:全是献给某位心上人的。我打趣地拍拍他的肩膀问:“喂,老朋友,这位她是谁呀?”

  奈宾笑着说:“没有具体的人。”

  坦率地说,我在帮助朋友写诗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我把内心所积蓄的热情,全都倾注在那些抒情诗中了。我认真地对他那些不成其为诗的诗稿加以修改,润色,最后使每首诗都变成了我自己的作品。

  奈宾惊讶地说:“这正是我想说而又表达不出来的话,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办法能表达出这样美好的感情呢?”

  我以诗人自居地答道:“那是纯属想象,如你所知,真理总是沉默的,唯有想象力才是永远活泼的。现实有如沉重的岩石,压抑情感的奔放。唯有想象力才是可以腾云驾雾,不受任何阻碍的。”

  可怜的奈宾说:“对,是这样。”他停了一会之后,又喃喃自语地说:“说得不错,是这样。”

  正像我已说过的,在我心底的爱念中有一种敬慕的情感,不允许我把它变成文字。可为人代庖,就再也没有什么妨碍我的文思了。我热情激昂地把我真挚的感情像流水一样倾泻到了我的诗行间。

  有一次,奈宾对我说:“这完全是你写的诗,让我拿出去用你的名字发表了吧?”

  “哪里的话呢!”我说,“明明是你写的,怎么说是我写的呢?我只是偶尔添上一两笔罢了。”

  奈宾逐渐信以为真了。

  不可否认,我有时像天文学家仰视星空一样怀着无限渴望的心情,把目光投向邻家的那扇窗户。然而那回敬的流盼的'纯洁无瑕的目光,顿时消除了我感情中一切不高尚的杂念。

  可是有一天真使我大吃一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万里晴空的下午,突然卷来一大片乌云,马上变得天昏地暗,我那芳邻站在窗前向外眺望。从那晶莹的黑眸子闪现出的恍惚神情里,我竟看出了那种无限企盼的心情。那种无限渴望的眼神,就像一只穿云破雾的小鸟,要寻找的不是上苍,而是某人心灵的窝巢。

  这种传神的难以言喻的幽情,打动了我的心弦,我渴望以某种有实际意义的行为表白我的心迹,而不能局限于拙劣的诗句。最后我决心为促成这位孤孀的美事而竭尽全力。

  奈宾不同意我的看法。“她要终身守寡,”他说,“要保持贞节和宁静。那种沉静的美,有如仙境,倘若改嫁,岂不破坏了神圣的美吗?”

  时至今日,对他的这种滥调我忍受不了了。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我当时愤愤地说:“奈宾,你听着,对一个画家来说,废墟也是美妙的景物,然而建造房屋是为了人住的,不仅仅是为了供画家来画的。不能为了艺术上的需要而不顾实际。你超然地把孀居加以理想化,固然很妙,但是你不要忘了,她也有一颗肉长的心,会受到痛苦和希望的煎熬的。”

  我一向认为奈宾很顽固,要想使他改变看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然而,我却意外地发现,他沉思了片刻以后,竟完全同意了我的看法。

  大约一个星期以后,奈宾跑来找我说,如果我能帮助他,他准备娶一个寡妇。

  我对他表示祝贺,满口答应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奈宾于是向我透露了全部实情。

  这时我才知道,奈宾的爱恋非属想象,他也在向往着一位孀妇,只不过从未吐露真情而已。原来,经常刊载奈宾的诗作——莫不如说是我的诗作——的杂志,被那位美人看到了,看来这些诗算没有白写。

  奈宾用这种方式表白自己的心迹,原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用意,据他说,他根本不知道那位遗孀识文断字。他经常把杂志匿名邮给那位遗孀的兄弟,这只是他呼天不应的一种无奈之举。

  这就像给上帝奉献花环一样,至于上帝是否感恩,那就不是爱慕者的事了。

  奈宾极力向我解释,当他想方设法和孤孀兄弟结识时,并无特殊的用意,心上人的任何亲属对他来说都必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后来,那位兄弟的一场病导致他们得以相见。诗人的出现,自然而然会引起一番对诗歌的评论,当然也会涉及其他方面。

  在他上次信服了我的看法之后,便鼓起了勇气向那位寡妇求婚,起初她未能应允。但当他借用了我那一套有说服力的话语,再加上自己的一两滴泪水,这位佳人便无条件地投降了。现在,需要的就是筹办婚礼了。

  “那就开始准备吧。”我说。

  “可是,”奈宾说,“你知道,我父亲现在还不同意这门亲事,等他同意时,不就一切都晚了吗?”

  我毫不踌躇地给他开了一张所需的支票,然后说:“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她是谁了吧。你不必担心我会成为你的情敌,我可以发誓我不会写诗给她,只能给你。”

  “别傻了,”奈宾说,“我没告诉你她是谁,难道是怕你不成!是她让我不向朋友们谈及此事的,她对自己的这种抉择深感不安。不过,现在已经完全无所谓了。她住在十九号,就是你的那位邻居。”

  假如我的心是一个锅炉的话,肯定会立刻爆炸的。“这么说,她已不坚持终生守寡了?”我直截了当地问。

  “现在不了。”奈宾微笑着答道。

  “那些诗句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完全有。你知道,我的诗本来就写得很动人,”奈宾说,“你说不是吗?”

  我心里诅咒起来。

  我该诅咒谁呢?诅咒他?诅咒我自己?还是诅咒上帝?反正都是一样,诅咒谁都无济于事。

  10.这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1.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⑴然而激情有如山涧一样,一定要寻一条出路发泄出去。

  ⑵试想在饥馑之年,一个酒足饭饱之徒,大谈特谈对吃喝的蔑视,奉劝一个快要饿死的人用风花雪月来充饥,你对此会有何感想。

  12.请简析小说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邻居”做题目。

  13.请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艺术表达效果。

  答案:

  10.①第一人称叙述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发“我”对邻居孀妇的敬慕和因缺乏行动力而错失美好姻缘的懊悔之情。②只叙述“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遮蔽了奈宾的故事,为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了悬念,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和推理空间。

  11.⑴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激情抒发比作山涧发泄,)说明“我”对“美丽邻居”的怜惜敬慕之深;②自然引出后文“我”和奈宾写诗等故事情节。⑵①运用类比手法,表达了对奈宾关于“美丽的邻居”“要保持贞节和宁静”的批驳。②以第二人称“你”直接对读者提问,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感情更加真实可信,更能引发读者思考。

  12.⑴“美丽的邻居”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我”和奈宾的故事均围绕邻居展开。⑵“美丽的邻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13.①小说以问句(设问、选择问句)和排比句结尾,强烈地表达了“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助”奈宾打败自己的懊悔与无奈。②引发读者思考,揭示了只有思想而没有行动终将一事无成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