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理解探究怎么做

王明刚老师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两小儿辩日》理解探究

两小儿辩日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 、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

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仅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 、“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

“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4、下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

⑴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⑵ 孔子不能决也。

提示:(1)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2)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5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①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②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夸父逐日》理解探究

夸父逐日

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提示:①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②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

2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提示: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作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

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的部族迁徙,是一次很有胆略的探险。但是,由于他们对太阳的运行和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最终悲壮地失败。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登上地球之巅》理解探究

1 、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

提示: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了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靠意志、毅力、协作和牺牲精神来克服困难

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和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有利于突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提示:课文中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地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在一张一弛中,给人美的享受。

4、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提示:他同样是英雄,值得赞赏。一是临危之时,把死亡留给自己,将成功的希望给战友的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二是他不能到达顶峰,并非思想上的懈怠和精神上的畏缩,而是身体方面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