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在即之家长做法有哪些

王明刚老师

家长越“不管”,孩子成绩越好

不知道诸位家长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有些父母看似不怎么“关心”孩子学习的,孩子的成绩反而很优秀,越是紧张孩子学习的家长,其孩子的成绩倒是越学 越不理想。

你的过分干预正让孩子越学越差

“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成绩老是上不去,把我和他妈可急得呀!我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头发都要急白了!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上不去了呢?”

其实很多家长因为很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因为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和眼睛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寻找孩子身上各种可能 导致“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因为害怕和高度紧张,他们的判断和思考神经就很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孩子学习上的每个细节都要干预,从而给我们的教育 智慧蒙上阴影,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彻底摆脱八大错误的教育方式

孩子成绩不好,作为家长你是否有以下这些行为:

1、唠叨式

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

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

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父母因为几次考试失败,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要严厉点训斥,就能改变结果。结果却是孩子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4、达标式

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

5、疲劳式

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6、包办、陪读式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7、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很多妈妈喜欢反复地对孩子强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8、愁眉苦脸式

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当孩子回到家里时,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千万不要用过高期望伤害孩子

一个较典型的案例:

刘女士的儿子斌斌,从上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班里的班长,文化成绩也一直很优秀。进入五年级的第一次考试,斌斌的数学考试得了96分,排在班上 第五名。可是回家后,妈妈却很不高兴,很生气地对儿子说:“瞧瞧你们班那个王盼盼,以前学习成绩一直不如你,可人家这次却考了99分……你真是太让我失望 了。”面对妈妈的抱怨,斌斌觉得有着一肚子委屈,眼泪汪汪的,但他却又不敢顶嘴。

在妈妈过高的期望之下,斌斌在学习上丝毫不敢怠慢。可是渐渐地,不知道为什么,斌斌的学习成绩却是越来越不如以前,于是他对学习产生了很深的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妈妈对此更是惊愕不已,甚至怀疑起儿子的脑子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每一位家长:过高的期望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

面对纷繁复杂且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也成了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自古以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便是我们每个做家长的最美好的愿望,但一些家长因为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无意中用自已一些不当的行为而导致孩子出现了问题。

在对待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常常会表现出如下一些可能伤害孩子的行为:

一、无视孩子的感受

每当孩子取得优秀成绩时,家长就会异常高兴且自豪。但当孩子的成绩稍不如已意之时便会怒气冲冲。其实,面对一次考试成绩,只要孩子较满意时,家长也应该表扬才对。家长应该这样说:“真了不起,给妈妈说说你的秘诀是什么?”受到鼓励的孩子才会更有信心,更加努力。

建议:凡是孩子取得成绩,有高兴的事情时,家长要学会表达同感。如说:“是吗?”“太好了!”“你真行!”永远不要打击孩子或者和孩子的情绪唱反调。否则,以后孩子不会再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情况了。

二、不恰当的比较

许多家长在孩子取得成绩时,不但不表扬,反而会去拿其它同学的优势和孩子的弱项比。这样做的结果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自卑心理。

建议:孩 子学习有进步,家长在表达高兴、鼓励孩子的同时,最好这样说:“给妈妈说说,这次进步这么大,你是怎么做到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帮助孩子及时总 结经验。要能多把孩子现在的好的方面和过去比较,只要孩子努力了,进步了,只要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有进步,就要表达高兴的情绪。

三、过高的期望值

有的家长,无论孩子取得多么大的进步和多么好的成绩,他们表达的总是不满意,总认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在以后更优秀。须不知,这样只能会让孩子无所适 从,形成焦虑症状。工作中,经常见到有的孩子因为家长过高的期望而导致出现焦虑症状,学业成绩下降,在小学阶段就会表现为情绪和行为问题,那么到中学以后 很可能就成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候选人。

建议:家长要降低期望值,要能根据孩子的自身实际,提出合理可行的期望。家长要能改变教育方法,记住:孩子的好行为是夸出来而不是压出来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多一点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指责。这样孩子成能在轻松愉快之中健康成长成才。

中考家长们您给孩子定好位了吗

定位,主要是指平时孩子的定位和中考学校的选择定位。

每个孩子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到了初三综合复习和中考全面考察的阶段,孩子们的差距会明显的区分出来。此时,孩子们可能就会接受不了这种频繁的考试和排名,他们往往会因为一次的考试不佳,否定了自我,认为中考无望……家长也是这样的,您们往往比孩子要着急,同样是孩子,都在一个学校学习,怎么成绩差别这么大,天天和周围的孩子家长对比。

您一定不能对着成绩处于下游的孩子说,"你看,___每次考试都是一百分!你怎么搞的啊,你哪点比他差啊",孩子听了一定崩溃了,心想,"我怎么能和他比呢!"时间长了,家长和孩子都会出现"目标错位"的情况。我真心的希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准确科学的定位,切忌拔苗助长。正如我一贯反对的是所有孩子都学奥数一样,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特长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适合还硬逼的话,那只能是什么也做不好,适得其反。

定位并不是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就这个水平了,没戏了。我们所说的定位是相对的,是给予一定提升空间的准确定位。家长要从心理上接受现实,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目前的学习状态等进行客观科学的点拨和调整,引导孩子以最好的心态缩小差距或扩大优势。

例如,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孩子一般都是基础较差,但是我认为他们最重要的表现是缺乏信心!他们想努力,但是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一看书,头就炸了,或者是学了一些时间,懂了一些知识,但是考试考的还不理想,这时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真的很弱,没有能力,努力了还是没进步。其实他们却认识不到,考试是全面考察,他刚刚复习的东西也许没有考到呢。这个时候,我建议家长一定不断的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畏难情绪,调整学习思路,抓好基本知识点,争取在考试中把这部分分全部拿到,就可以啦!因为考试中大部分还是基础题目,当他们成绩有所提高了,他们自然就有信心了,越学越有动力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而对于学习中上等的学生,是动力最缺乏的一类群体。他们总体成绩很可以,不好不赖,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也不急迫。

他们有的不够刻苦、对能力题目要求不高,对中考又存在一定的盲目乐观。这时候,我建议家长一定要多和教师配合,及时真实的了解孩子在校的状态,为孩子敲警钟,说出现实的不尽如意,让他们自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孩子指出问题,多督促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加大对作业和复习的落实力度,比如最简单的每天家长听写孩子单词,提问孩子试卷出错的知识点等,这些都是很容易操作的。对于成绩较好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稳住,一定告诫孩子注意提高对基础的夯实,尤其到临考前,他们往往不屑复习简单知识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其实据我的了解,很多成绩好的孩子在中考中最大丢分点都是在基础题目上!

任何一个学生,只要进入初三毕业班,就没有不想好好学习,中考取得好成绩的。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面临严峻的中考,他们心里都有一个上紧了的发条。家长无需过度的去施压,我建议大家多进行换位思考,时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他们就会努力在中考中实现自己人生第一个小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