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助力之状元的经验三篇

张东东老师

状元经验谈:如何控制时间迅速答题

中考的解题技巧还是很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中一些比较重要的。

由易到难

一般大型的考试是要有一个铺垫的,比如说前边的题目,往往入手比较简单,越往后越难,这样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发挥。1979年的高考,数学就吓倒了很多人。它第一个题就是一个大题,很多学生就被吓蒙了,于是整个考试考得一塌糊涂,就出现一些心态的不稳。所以后期,就因为这样的一些事故性的试题的出现,不能让一个学生正常发挥,我们国家在命题的时候一般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先让学生慢慢地进入状态,再去慢慢地加大难度。有些学生自以为水平很高,对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屑一顾,所以干脆从最后一个题开始做,这种做法风险太大。因为最后一个题一般来讲,难度都很大,你一旦在这个地方卡壳,不仅耽误了你的时间,而且会让你的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整场考试的发挥。

当然由易到难并不是说从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个,以数学高考题为例,一般数学高考题有三个小高峰:第一个小高峰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它的难度属于难题的层次;第二个小高峰是填空题的最后一题,也是比较难的;第三个小高峰出现在大题的最后一题。我说由易到难,是说要把握住这三个小高峰。

控制速度

平常有学生问我:我在做题的时候多长时间做一个选择题,多长时间做一个填空题,才是比较合理的呢?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你平常用什么样的速度做题,考试的时候就用什么样的速度,不要人为地告诉自己,考试的时候要加快速度。其实你考试的时候,速度要是和平常训练的速度差距比较大的话,很可能因为你速度一加快,反而导致了质量的下降。一场大型的考试,你会做的题目本身就那么多,如果你加快速度,结果把会做的题目做错,而你腾出的时间去做后边的难题,又长时间地解不出来,那么很可能造成会做的题目得不着分,不会做的题目根本不得分。

不要担心做慢了,做不完,把握住一点,一个学生的正常考试,如果始终在自己会做的题目上全神贯注的话,这场考试一定是正常发挥的,甚至是超水平发挥。你一直投入到会做的题目中,按照你平常训练的速度,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即使你发现时间到了,后边还有题目可能会做但来不及了,不认为这是一个令你后悔的结果。最后结果出来你会发现,你最后得到的分数往往会比你的实际水平要高。所以考试的时候要控制速度,这是考试技巧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中考状元炼成的重要步骤:学习习惯

首先是主动,上课时要尽量争取老师提问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防止走神,更能在老师同学间树立自己好学的形象,之后会受益无穷哦;课间时千万不要放过缠着老师讨论问题的机会,直到把疑惑弄懂弄通为止,这样后续学习才会轻松;课后复习决不能轻视,课上讲过的难点、易错点都要趁此机会深入思考,经过自己的研究,不仅能加深记忆,帮助消化,对拓展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另外,有精力的话多关注老师拓展的知识,尤其是语文学科,只有平时积聚足够的量才会带来质的飞跃。

其次是专注,观察过许多好的同学,他们不仅成绩优异,玩起来更是花样百出。他们并非神人,只是多了专注。学时他们可以忘乎所以,渐入佳境,一气呵成;玩时,他们可以充满激情,完全释放自己。正如一句著名谚语所说:人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不要总担心玩和休息会耽误学习,拳头要收回来,再打出去才会有力。学会释放压力,才能更专注于学习。学习时不要听音乐或看别的书,非常影响效率和记忆效果。手机能关就关,以免遭到短信骚扰。

再次是细致。不管初中高中,难题总是少部分,且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所以考场上的常胜者往往赢在不会则已,会则不错的考场上的常胜者往往赢在不会则已,考场上的常胜者往往赢在不会则已握上。只要把先前的错题拿出来看一遍就够。这应该算是一种学习方法吧。化学和物理同样适用。另外,平时做题要记得随时圈点,不仅利于理解题意,防止审错,更能快速抓住要点,找到答案。

最后是适度紧张。对考试而言,不仅是知识战,也是心理战。考前切忌熬夜复习,一定要保持心情快,头脑清醒,最好提前把生物钟调整到配合考试时间。临考前可以听听音乐放松,聊天或静坐也行。尤其中考前知识已达饱和状态,好的情绪更利于发挥。另外考试时遇到难题别慌,选择填空等五分钟出不来就做个标记立即跳过,之后再回头做(最好保证能一次做对,难保是否有检查的时间)。不到最后一分钟决不能放弃思考,灵感往往就在最后几分钟闪现。

做到优秀其实并不难,关键是要学会掌握学习主动权,时刻以优秀的标准约束自己,要充满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优秀自然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中考状元经验:浅谈备考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分章节抓好单元复习,夯实基础。课本内容是根本,不管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但最终要以课本为依据,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所以第一轮复习必经要以课本内容为根本,按章节,抓好单元复习,奠定厚实的知识基础。考生对课本内容掌握的熟悉、熟练程度,直接关系着中考基础分获得的多少。

根据现行中考考试大纲命题结构的比例标准7:2:1,抓住课本内容(即基础知识)就意味着取得了70%的成功。教师可依据各学科的内容特点,分章节,有重点地抓好单元复习,让考生掌握最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一些基础性的计算技巧及思维方法。固定根本,夯实基础。千万不能把眼光放在追逐做难题、偏题上,否则会误导考生舍本求末,得不偿失。浪费了时间、精力,而收益甚微。

在熟悉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配套一些基础性习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消化应掌握的内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培养考生解题思维能力,增强考生解题运作能力。按单元复习避免了考生面对课本内容无从下手的困惑,初步形成一个小的知识体系。考生就会对占70%的基础题有所把握,取得复习的初步效果。

第二轮,成体系做好系统复习,整合知识。分单元复习的目的是为系统掌握课本整体知识打下基础,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机地整合各章节知识。教师要结合各学科知识的特点,梳理各章节内容,理清脉络,分清条理,对各单元知识的归纳,有机的整合,形成较为完整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引导考生对各知识点的把握又上一个新的层面,从统观全局的高度来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整个知识体系。

考生在对各章节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全面、深入地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同时,要以综合性或中考模拟性试题来配套练习,提高考生对课本知识整体把握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在训练过程中增强和提高考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把所学知识系统地运用到具体解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考生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把握和理解。提高考生对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而达到对各单元知识的有机整合之目的。这有利于考生对占20%比例的中档题型的解答,强化考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轮,分类型设计专题复习,拓展知识。如今题型设计的时代性、人文性、现实性、开放性很强,所以教师在引导考生系统把握和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开拓思路,放宽眼界,把历年来各次中考题型分类梳理,按题型特征,结合当下命题的时代性、人文性、现实性、开放性等特点,设计专题性复习。这一轮复习,目的性强,目标具体,要把考生个性特点及时代特点,现实生活等方面因素纳入到题型设计的范围中来,把课本知识拓展到生活当中去,让考生面对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的试题题型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游刃有余地解题。

考生把所学知识纵深化,再解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时,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乱。故此,教师应把一些比较典型的,开放性的题型设计成复习的专题举例;让考生多见多练,再练习中培养考生开放性思维,强化灵活运用知识解析试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考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档次。这样考生才能适应新考纲下的中考题型的新面孔,学会把所学知识与时代生活联系起来,能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地解答占10%比例的较难题。

总之,复习之法多变,复习之道各异,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旨,依据中考大纲,紧扣课本内容,合理安排复习进度,结合考生个性特点,认真组织复习,相信我们的中考复习会出效果,中考能出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