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家庭教育常识

刘莉莉老师

  一、学习家庭教育学的目的

  将来我们都要成家立业,做爸爸妈妈,学点家庭教育学是很有用的。而且,教育学强调教育者的表率作用,学点教育学知识对于规范我们自己的言行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另外,教育学揭示了教育规律,我们可以动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懂得这些规律,从而愉快地接受教育,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此外,学校要交给每一个同学一个任务,就是把我们所学到的教育学知识传授给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正确的指导、监督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个学生的成长取决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以及他的精髓之处,是其他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在家庭中他们也得到更多的独立行动的权利,学校老师也不再给他门“无微不至”的照顾了。学生的心理发展有了一些新特点。这个时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充满矛盾的时期。

  一是渴求与逆反。他们渴求学习取得进步。但是,随着自立意识的增强,他们要求独立地认识和思考问题而不愿意接受现成的结论。因此,有时表现出逆反心理:师长让做的偏不做,不让做的偏要尝试。

  二是热情与冷漠。中学生有朝气,有热情,他们期望在中学里获得友谊,获得知识,增长能力,在德、智、体各方面提高自己。但是,当在追求这些目标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会产生冷漠心理,对自己的目标产生动摇、怀疑、丧失信心。

  三是敏锐与偏激。中学生目光开始敏锐,他们的抽象思维迅速发展,开始占主导地位。他们善于发现新事物,并执著地去探索新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不再满足于问题是什么的说明,而是追求着为什么的答案。他们对各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开始关注,试图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但是,由于知识和阅历的不足,他们在寻求答案时往往出现偏激情绪,如以偏概全、爱钻牛角尖、听不进反面意见等。

  四是主动与消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开始主动了解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全面和客观,而且已经能够针对自己的短处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他们全力要求独立自主,表现出有自我教育的要求。但是,他们行动上又往往不能完全控制和监督自己的行为,一旦竞争失利,又会使一些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变得消极,不求进取。

  少年的心理逐渐显出封闭性,其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隐藏内心活动。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错综复杂性,发展还具有急剧变化的性质,同龄人发展水平又有很大差异,所以这是一个不稳定时期。有人称之为“心理断乳期”。如果家庭教育不得法,孩子不但不接受教育,而且用固执、粗鲁、执拗的方式来对抗。因此,家长应该认真研究和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以正确的指导和监督,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三、教育的黄金时代

  鉴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中学时代是学生身体和智力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发育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经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地刺激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经过适当的智力训练,可以大大的刺激大脑的发育,学习知识、独立地完成作业就是智力训练,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期能够自觉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那么它的智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将使得成年之后的智商大大提高。作业穷于应付,错误百出,学习不求甚解,糊里糊涂,这样不仅不会提高智商,只能使学生越来越糊涂。身体是越炼越强壮,脑子是越练越灵活。这个道理当家长的必须向学生讲清楚,以便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努力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聪明者不学,难有成就;愚笨者勤奋,可以成功。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教育的黄金时代。

  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孟子母亲为教育孟子,不肯让孟子住在墓边,不肯让孟子住在市井,最终搬到学馆旁边,对孟子有良好的影响,后来常用“孟母三迁”来颂扬母教,也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一定作用。

  家庭学习环境的建立,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也得置办一桌、一椅、一书架供孩子学习。设置一方天地,让孩子有一个独立的空间,进行学习和研究,这里他是主人,他有支配权、管理权,他在这个环境中很安全,很自在。

  桌面高度应比椅面高出30厘米左右,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台灯在左,时钟在右。桌面玻璃板下是作息时间表。这样,便于孩子学习和研究,也便于家长检查和监督。

  物理环境的创设是家长的任务,而其保持和改善则是孩子的责任。自己的书架自己安排;自己的文具自己爱护;自己的软盘自己保管;自己的书包自己收拾。

  心理环境:这是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学习时间,不得无故打扰。设想孩子能在麻将和吆五喝六声中算出平面几何难题吗?

  家长对孩子表现出的学习自觉、认真、迷恋、好奇应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家长自身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书柜中的书质量如何呢?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自动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好的.方法、好的技能只有转化为中学生的学习习惯,随时随地表现应用,才是一种自动的行为,乃至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良好的学习习惯中重要的有:

  一、上课认真听讲。一般老师都精心地备课,只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般都能学会老师所讲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生动的组织教学,可使学生的眼、耳、嘴、手、脑并用,学生很容易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但再好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也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如果学生上课走神了,没有认真听讲,下课后还可以补救,那就是问老师、问同学或者自己看书,不过这样要浪费学生的一些时间,不是最佳的方法。

  二、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时要全神贯注,遇到不会做的问题,不要轻易地问老师和同学,要多动脑子,争取自己独立地完成作业。当然实在不会做的问题还是要请教别人的,对于较难的问题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讨论,也可以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做错了的作业,要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认真改正错误。

  三、惜时守时。教育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制定学习时间,当然更要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凡是学习时间就一定要学习,如果作业都做完了,可以安排看看课外书,做做课外题等等。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一般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任何事情都得为学习让路。

  学习的成功者都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鲁迅的“随便翻翻”;华罗庚则遵循“勤能补拙是良训”。作为中学生而言,如果以养成了上述的三种好习惯,可以说学生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