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刘莉莉老师

  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篇1

  1、北方地区: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

  在北方地区,入伏这天吃饺子,是希望能平安度过夏季,祝愿祈福之意。另一种说法就是伏天里,人的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会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二伏吃面,不仅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三伏要吃烙饼卷鸡蛋,主要是补充营养。

  2、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因为三伏天气温很高,容易影响食欲,而用一些酱料凉拌馄饨是很开胃的方式。喝茶能帮助我们迅速补充身体内部的水分,还有利于排尿,将暑气、暑热、暑湿通过尿液排出。

  3、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

  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4、长沙:头伏狗二伏鸡三伏吃甲鱼

  “伏狗”“伏鸡”两种肉能够补虚助阳,温里散寒。对于阳气虚而畏惧寒冷的人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温补作用,特别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甲鱼有着滋阴清热、健脾开胃的功效,在三伏天食用尤为适宜。

  5、南昌:起伏吃只鸡

  南昌有着在三伏天吃鸡的说法,认为这样能将体内湿气、寒气排出,让自己一整年都不生病。

  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篇2

  1、多酸多甘

  三伏天不少人喜欢吃,导致湿气侵入体内,而外湿入内,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等。建议三伏天应多吃性酸的食物。

  2、补气去火

  三伏天祛火的最好食物是凉性的'瓜果蔬菜,如苦瓜,西红柿等。同时可多喝羊奶,羊奶味甘,有温润补虚养血的良好功效。

  3、新鲜干净

  夏季不妨吃些新鲜蔬果,可以有效补充人体必需的能量和水分,而且让人久食不厌。

  4、补水养生

  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非常重要。

  三伏天的饮食习俗 篇3

  “头伏饺子二伏面”

  古人将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称为三伏天,三伏分为头伏、中伏、末伏三个周期,也称头伏、二伏、三伏。据资料显示,今年的三伏天气长达40天,其中头伏是10天,中伏为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期间,民间在饮食上也颇有讲究,例如北方地区有说法“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由于每年入伏前不少地区新麦刚收,所以吃面吃饺子也有“尝新”的意思。

  民间有头伏吃饺子的说法,是因为有说法认为“伏”与“福”谐音,取“元宝藏福,福气满满”的意思。而二伏吃面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氏春秋》记载,何晏“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文中的“汤饼”就是现在的热汤面。如今北方不少地区还讲究中伏吃面,比如北京吃炸酱面、麻酱凉面,山西部分地区吃汤面。

  末伏时,天气逐渐转凉,吃烙饼摊鸡蛋,意味着圆圆满满、团团圆圆,讨个吉利。

  饮食尽量清淡

  三伏天高温酷暑,在饮食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尽量吃少盐少油的清淡食物,另外,高温天气,食物容易坏掉,所以在烹饪或清理食物的过程中注意食品的卫生安全,食物应及时放冰箱保存。”

  朱毅还提醒,三伏天也要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达到营养均衡。“蛋白质的补充必不可少,可以适当地吃一些鸭、鹅、鱼等动物蛋白质或者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质,增强抵抗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科普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温长路表示,三伏天容易耗气伤津,食欲不振,因此,要在防暑降温的同时注重养生保健,注意合理饮食。

  他表示,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荷叶绿豆粥等都是补气清暑、调理脾胃的不错选择。同时,他建议,三伏天里可以适当吃一些苦瓜、西红柿等具有去火作用的新鲜蔬菜以及能够消暑的绿豆汤等。